人物
时段
朝代

別集類
總集類
詩文評類
  去岁熟田三分九釐正耗粮外既亩加二斗矣至
  是议于二斗外更加一斗七升皆冯令以 苏意

  之陈守初不知也书至大骇不信呼冯问之果然
  因得停止夫加者为不足也既可以止则非不足
  而加 (第 16a 页)
  王新建既降卢苏改田州为田宁府设置流官又荐林
左辖富可巡抚张都阃佑可总兵林号省吾王讲学门
人也论议一与王同及王没林代提督遂思反王议以
媚时宰因言田州不必改流宜降州治以岑邦相为判
官邦相者卢苏所挟以反者也于是卢苏益骄横竟弑

邦相迄陶潘蔡三提督不能诛诸土官大愤提督威令
不行自林始今田州思王不杀降尤德林有再造恩建
祠并祀以林居左王假有灵羞与林伍享夷食矣林在
镇黩货巨万而张佑以副总兵镇田州亦缘要厚赀为
邦相毒死方王议招卢苏时所爱信指挥王佐门客岑
邦高揣知王无杀 苏意
私索苏万金苏由此恚恨自沮
王竟委曲就事不无稍损威重夫先正权略似王公者
绝少乃其明犹失之素所亲厚小人诚 (第 18a 页)
  嘉靖六年吏部侍郎方献夫言思恩田州比岁称乱皆
由统御非人制服无术所致乞专以属之王守仁而罢
镇守太监郑润总兵朱麟上以言关系地方大计即令
郑润回京命兵部举代麟者以闻(典汇)

  贪诈难使

  岑伯高者文成亲信指挥王佐之幕客舞智多诈窥文
成未有杀 苏意
私索苏万金苏遂怀恚自沮文成有小
侍儿知之夜以告文成文成旁皇不寐晨亟使人语苏 (第 31a 页)
   祁世培司李玉节传奇序
韵人管风弦月庄士矩伦矱理两氏遇于涂必捽顶交
唾而去今使两手者左执檀口右操铁肝兼写并献所

不能矣夫文章之柔若媚狐比于巧令者莫甚元之曲
子而以为由其道之可以教忠世培则有取尔也世培
心恫于时起苏卫槁壤为当场之弄其艳 苏意
微其丑
卫恨切岳氏之祠泥范武穆金铸桧卨人之欲不朽桧
卨甚于存武穆也宫商铸之不愈于金乎故是记则祁
氏之 (第 13b 页)
所倚
仗便中万万不惜手札以督蹇钝
忧病沈沦如与世隔故人连袂徒步吊其不幸于穷谷
中燠休通昔槁死形神旋有 苏意
旷情殊义感泣无已
窃睹比来德业日新去某不啻倍蓰但好胜时动客气
取善或念旧恶似犹有旧根在力消融之则某之 (第 18a 页)
  韩子苍
诗说隽永云吕居仁作江西宗𣲖图置子苍其间韩不
悦而苏黄门初见韩诗自云恍然再见储光羲也苕溪
渔隐曰余阅栾城集有题韩驹秀才诗卷一绝云唐朝
文士例能诗李杜高深到者稀我读君诗笑无语恍然
再见储光羲
复斋漫录云子苍尝言作诗文当得人印可乃自不疑

所以前辈汲汲于求知也
复斋漫录云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
月逐人来游妓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
莫相催唐苏味道上元诗也韩子苍和馆中上元游葆
真宫观灯诗云开卷爱公如李益解言明月逐人来多
情好共春流转刻烛题诗又一回子苍以苏诗为李益
何邪然 苏意
乃取梁朱起望月诗耳朱云唯馀故楼月
远近必随人 (第 6b 页)
涕泪而已。
注书赵钟永传 谕后书启(丙寅九月四日)
臣八耋癃喘。长时凛缀。而今夏病暑添㞃。逢秋亦无少 苏意。
见方气息奄奄垂尽。惟于霎时省觉之间。徒有忧爱之忱。耿结于中。此际史官衔 命远临。传宣圣旨。十行丝纶。 (第 84L 页)
公竭诚救护。尝粪祷天。靡不用极。百药竟无灵。一夕绝。公取莝斫刀。断左手第二指一节。垂血于口。须臾微有 苏意。
即又断第三指一节。以血连垂之。良久乃得苏。居五朔。父又病绝。公仓卒觅刀不得。即击破砂器。乱刺出血以垂 (第 248H 页)
   孤卧直中。闻永安公以训将行操于鹭梁江上。不觉神耸。老汉偏将也。恨未能同时组练。瞻望旗鼓之盛而听受节制。则敢以一律驰军校投呈帐下。辕门诗筒。事或奇矣。而下里之音。唐突韶濩。不胜愧汗。然盖欲惹端以来琼琚。是渊翁语。今日事亦此意云尔。
闻道元戎出鹭梁。五千兵马尽雄强。指挥三馆主文手。鼓动长江阅武场。岘首遐情犀带缓。渼陂馀兴锦帆张。左营不日追尘后。领略风云愧大方。
夏晓枕上口占
一眠才转枕。不复响铜壶。旸谷应驰马。沧溟定浴乌。在公宜早起。多病奈晨趋。频顾虚窗白。星河影有无。
閒意

棨戟门深听鸟鸣。将军之服卧书生。仙方杞菊浓新酿。春意梅桃媚晚晴。客断豫章曾下榻。日长骠骑旧开营。若教茅谷金公枉。起向西园杖屦轻。
其二
收来积雨欲秋还。暑病稍 苏意
更閒。木沼空明能载水。竹帘苍翠好含山。紫葩依石幽禽坐。朱实垂庭稚子攀。莫把家私翻搅我。汉臣休沐只旬间 (第 89L 页)
 臣对曰后儒引左传秦穆之不为盟主宜哉之文及应劭生共此乐。死共此哀之文。以明非剌康公之诗。不惟是也。班固之言曰秦穆死而弃民。收其良臣。先王崩尚犹遗德。况夺之良臣。百姓所哀者乎。此又专责缪公。而非谓康公歼之也。治命乱命。从违之权。不在康公之手。何刺之有也。然苏轼咏橐泉秦穆公诗曰昔公生不诛孟明。岂有死之日而忍用其良。乃知三子殉公意。亦如齐之二子从田横。 苏意
盖谓三子自殉。非穆公意也。即汉匡衡亦云秦穆贵信。士多从死。此论有所本也。
无衣
御问曰同仇。是仇雠之 (第 414H 页)
丙午)
数月不闻问。不胜纡郁。意外汝大人来。惊喜可掬。吾今夏暑潦。特地衰惙。几至委顿者已累月。而尚无 苏意。
日是之离。固应如此。无足深怪。汝兄弟工夫近如何。人家子弟自有意作好人。方有可望。幸勉之。不待父兄之教 (第 125H 页)
答李顾斋书(癸丑)
比者。旱炎颇酷。令人无 苏意。
昨夕。幸骤雨沾注。暂洗魃虐。伏惟江斋清爽。道体益胜。区区向慕之私。不任慰释。所谕种树莳花耘瓜去草。政 (第 307L 页)
  

答李景文(象靖)(己未)
冬初。闻左右作邮湖西。虽在流落中。犹为之柏悦。腊里。令伯季氏垂问。而美名不在其中。则又恨音驿稍远。动静难承。即于匪意。乃蒙记存。千里送使。辱书以问。凡所以悯恤警诲者。无非爱我深望我厚之意。况其种种馈惠。又有恋恋故人之情者乎。奉承以还。感戢无量。仍审彼时。仕学俱优。起居珍卫。且知趋庭有日。伏惟即此新春。承欢迓吉。喜庆盈溢。区区远诚。岂胜慰祝。但未探车马之已还官次与否。是为瞻郁。累人。六朔注泄。殆无 苏意。
幸自冬末。稍得少歇。而祸厄未殄。去至月奄遭姑氏丧。客里悲恸。当复如何。且得罪来已涉三载。亲年益高。归 (第 366H 页)
何。日来风日绝无佳时。为行者忧念切至。新到风土如何。凡百亦堪粗遣否。此身又以胃脘馀气。数日大痛。汔无 苏意。

(第 332H 页)
非浅见所可容议。须问于识者。若不见非。则可作一定论也。
答濯以
日者书感畅甚矣。小雨令人有 苏意。
侍学际玆何如。乐行老人眼患。往往极苦。兼窘束比甚。事亡事存。俱无以如意。古人伤哉之叹。实获我心。秋事 (第 385H 页)
使玄苏踵至。直欲诣京进礼。时 宣庙升遐。柳相窜死。 庙堂耻与倭释仇。又恐 上国知之。止令境上馆待。而 苏意
甚锐。宣慰使不知所对。再申于 朝。朝议亦不能坚。欲以庆州称为东京。而迎致受礼。已行会到府。公曰。许至 (第 563L 页)
僧使玄苏踵至。直欲诣京进礼。时 宣庙升遐。柳相窜死。 庙堂耻与倭释仇。又恐上国知之。止令境上馆待。而 苏意
甚锐。宣慰使不知所对。再申于朝。朝议亦不能坚。欲以庆州称为东京。而迎致受礼。 (第 425L 页)
臣之情实。于此可见矣。不幸沈痼之疾。愈往愈甚。肌肉消脱。气息危缀。寻丈跬步。亦不运动。秋气已深。尚无 苏意。
而封 墓之期。骎骎日迫。以此筋力。宁有往来董事之望哉。伏乞 离明亟递臣都监之任。俾大事无误。残喘得延 (第 174H 页)
三。皆以书戒言事。)
进难趋 命退难归。稽首题封沥血辞。 圣主只应鉴微悃。故人还自戒危机。经旬久疾无 苏意。
浃月霪霖少霁期。家国田园闲计较。晓窗残梦漫依依。
游阳山寺。示同行诸君子。
世事不堪令我颦。暂扶藜杖 (第 28H 页)
处分焉。且臣之除授是职。已踰旬朔。露章俟罪。不容少缓。而臣自前夏。重患黄疸。几死更苏。方春发生。顿无 苏意。
又自去月念后。添得寒疾。流汗贴床。作一僵尸。当此邦庆无前。大小臣僚。无不欢抃奔走。臣以簪履之旧。犬马 …… (第 131L 页)
在职名。亟准所请。俾得瞑目于入地之日。不胜幸甚。
辞大司宪兼陈所怀疏
伏以臣虚带职名。已阅三朔。病无 苏意。
望断趋 命。顷进再疏。陈情乞骸。附以救荒数条。方俟僭越之谴。 圣度包容。不但不以为罪。反赐温 批。惶 (第 144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