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集部
   长山心庵自置食田碑记
长山心庵者新建之庵也其义以新旧得名而住持者
曰吾将以求吾心焉顾地近海塘前此山界于海潮汐
抵山麓桑田万顷在洪波中而今则延袤百里皆良园
美荡茭苇之外间产竹木故傍塘而居好善者归之乃

住僧凡白尝为我言开山者非他予法弟慧彰师也彰
与白皆长山人且同师落染而彰长于白徒以桑门次
第先入为兄故白弟视彰而实则开山大事皆彰主而 白辅之
乃彰本氏富白本氏金彰俗犹子有兄弟三人
实舍得分地以为庵基因于康熙甲寅冬十一月彰与
白同创此庵阅今二十 (第 5b 页)
   赠南京刑部员外郎白君序
每岁日长至南京诸留司例有表上贺则委其子部一
人奉之以行惟弘治癸丑冬南京刑部员外郎武进

君圻辅之
寔来当是时君之尊公自右都宪进刑部尚
书宠任方隆而君适至获视膳者月馀其言旋也刑部
诸司属设祖帐以饯而请 (第 15b 页)
  两承恩命图(明王世懋/)
  班师怀来图(明王世懋/)
  王公拜相图咏(明朱存理/)
  题焦 白圻
画其父奉礼府君夜直诗意图(明王逢/)
  为李郡伯题喜祝三公图(明李维桢/) …… (第 2a 页)
  王公拜相图咏       (明/)朱存理
吴国才贤见两元山川灵秀出玙璠先朝史录趋宣召
大郡编摩即讨论车马城西怀远别经纶阙下沐殊恩
缘知旧学应超擢还见官崇道益尊
  题焦 白圻
画其父奉礼府君夜直诗意图
               (明/)王 逢 (第 10a 页)
  应天府重修儒学记(甲戌)
应天京兆也其学为东南教本国初以为太学洪
武辛酉始改创焉再修于正德之巳酉自是而后
浸以敝圯正德壬申府尹张公宗厚始议新之未

成而迁中丞以去 白公辅之
相继为尹乃克易朽
兴颓大完其所未备而又自以俸馀增置石栏若
干楹于棂星门之外于是府丞赵公时宪亦恊心
(第 21a 页)
诸父广东佥宪元镇桐
庐贰守伯通雷阳推府伯献皆表表仕途为缙绅所称
目仲阳载其世芳所以自待者甚厚加之以才 明辅之
以经术其有以一洗沿习之风称九重之任使乎君之
乡人作诗赠行而属予为序意盖不止于杯酒离别之 (第 16a 页)
其迁也蹻
足可待克立虽欲久于屯留法可得乎予固不能不为
其民先忧也于其行八君子为之诗而予为之序
  送 白君辅之
南还序
世谓刑官之子孙多微好事者从而傅会其说遂谓皋
陶亡后考之传记皋陶之子孙实封英六故其冢至今
在淮 …… (第 15b 页)
为不
冤其贤于定国远矣以阴德论之于公之及一郡与先
生之及天下孰多而孰少哉今先生诸子皆卓然成立
而仲子 辅之
为南京刑部郎中焯有政声骎骎乎又将 …… (第 16b 页)
生者谓之顺天好杀者谓之逆天顺天者昌逆天者亡
其道彰彰明也考古者之所闻验今兹之所见曷常失
十一于千百乎 辅之
贺正来京师因省先生于官邸其
竣事而归凡同乡而同朝者咸赋一诗以赠而予独为 …… (第 17a 页)
此言望 辅之
不独世先生之官而又将世其德抑亦解
世之譊譊者也
  送无锡大尹姜君某序
无锡江南大邑也其地广衍而多沃 (第 17b 页)
   毗陵忠义祠录序
毗陵忠义祠录成之四年吾邑令平溪侯侯世卿始梓
行之先是武进叶夔司韶之辑斯录也亟视宝请序时

宝以致仕之命归自漕台既谢不敏未几请祠命下宝
起承乏户部司韶复致书今御史中丞秦公国声以书
来属申之以京兆尹 白公辅之
地官主事丁君元德宝
时请养南归诺焉而辍于病者二年于兹兹侯将从梓
事则授简请校盖中丞公实属之宝乃略加诠 (第 14a 页)
遇饥
多弛之憾是用鲜讼牍无君名闾右走势途日不遑暇
君事家事外鲜入城府识者谓本富者固如此以故都
宪武进 白公辅之
方伯江阴夏公如山及潘平阳之达 (第 25a 页)
   送白秋官还南都序

仆从士大夫闻南京刑部郎中 白君辅之
之名屡矣前
岁君来觐阙下仆始于大司寇庭下见之及客岁君再
至复数得接焉听其话言接其矩度喜其忠厚周慎而 (第 7b 页)
知其胤祚未艾也君还留秋曹诸君属言为赠猥以及
仆仆闻之自古太平盛治之世天恒为之钟和毓秀笃
生俊贤使其用志忠良为国黄发既以寿乎国脉亦足
以裕其后昆是皆天实为之有人力不得而与者我国
家功成治定克当天心受福无疆延及臣庶凡忠良黄

发之出后先相望所谓可以寿国脉裕后昆如司寇公
者不少矣然求其子孙之贤不违父志为士大夫所称
道如 辅之
者又何其不易得也岂公之所以示法于家
者有道而君之所以敬承于后者有非寻常所得而与
闻者耶世常言世禄之家 (第 8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