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章而
退
  儿齿赋(有序/)        (明/)费 宏
封太孺人范氏今翰林院编修兼太子校书京口 靳君
充道
之母也相赠编修府君为温州经历以廉能闻年
四十有七始生 (第 42a 页)
充道
复教之为名儒为良史而食其禄
兹春秋九九矣聪明不衰齿落复出记云齿亦龄也故
鲁颂以儿齿为有寿之祥今于太孺 (第 42a 页)
人见之岂非其笃

于仁慈有以致之欤宏忝 充道
同寅视太孺人犹吾母
先后也喜贺无已因作儿齿赋词曰
润有寿母疑其女仙颜还童而孔渥骨既老而弥坚忽
坠齿之 (第 42b 页)
   赠编修吴君克温南归序
翰林编修义兴吴君克温自言其幼失恃鞠于其大母
以有今兹而大母疾且老不得恒起居因悒然抱病不

可以任朝谒请暂去归其乡诏许之未行而有讲帏之
命或者私议其不可去也而克温持甚坚阁老以下固
留不可遂行 靳君充道
与克温同官其家京口又与义
兴皆南甸也且其交厚善不与他等而谓予亦善克温
请一言为赠初克温上秋试予承乏主 …… (第 15b 页)
遄归以无负圣天子养贤优士之宠亦因以见君子敬
身致孝之急而他日有所成者果异乎众人斯吾之所
望于克温也斯 充道
之所以惓惓于友朋者也
   澄江文集序
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兼翰林学士泰和尹公先生既还
政退居其里之澄江 (第 17a 页)
   会试录序
弘治六年春二月礼部当会试天下士尚书臣耿裕左

侍郎臣倪岳右侍郎臣费訚以考试官请上命少卿臣
李东阳少詹事臣陆简辍讲事以往同考则侍读臣江
澜侍讲臣武卫臣张天瑞修撰臣钱福臣杨时畅臣涂
瑞编修臣白钺臣罗玘臣 靳贵
左给事中臣夏昂右给
事中臣季源郎中臣谈诏主事臣唐弼臣周东监试御
史臣王璟臣周南若提调印卷诸执事推择惟 (第 5b 页)
   易检讨舒诰归省长沙院中例赠

行尽星沙更月桥始知天上有归桡宫衣尚带香烟湿
仙佩还随玉露飘已向江山开寿域细将文轨说中朝
西来青鸟南飞鹤万里云霄路未遥
   吴礼部克温来自南京 靳充道
学士赋诗会别
   次会予家用韵一首
淹留不厌腐儒餐风度惟君世所难茶笑陆生亲设具
棋如吴起惯登坛聊将 (第 6b 页)
   封阜国太夫人王母段氏合葬墓志铭
正德庚午十一月十二日王母阜国太夫人卒上震悼
遣中官致香币楮镪奠于城东赐第命礼部谕祭者十
有四工部给米布诸物治凡葬事皆如制慈圣康寿太
皇太后哀痛不自胜慈寿皇太后暨中宫皆有奠赙使
者道相属勋戚公卿以下咸往吊其诸子卜以辛未二
月二十一日启都城西玉河乡阜国公圹而合葬焉乃
奉吏部右侍郎兼 翰林学士靳君充道
状请予铭按状 (第 3b 页)
世哉公平生志节之大如右俾读是集者有所考焉正
德戊寅十二月朔旦门生京江 靳贵
谨序 (第 3a 页)
   跋吴匏庵赠衍圣孔公袭封还阙里诗序
明弘治癸亥宣圣六十二代孙知德承诏袭公爵入觐
东还馆阁之士洛阳刘健希贤馀姚谢迁于乔南昌张
元桢廷祥广阳刘机世□仁和江澜文澜沂水武卫廷
修河东张芮□□新都杨廷和介夫陈留刘忠司直东
川刘春仁仲关西杨时畅知休南宫白钺秉德清平张
天瑞天祥京口 靳贵充道
三江毛澄宪清清浔张澯仲
湜睢阳朱希周懋忠清苑傅圭邦瑞湘源蒋冕敬之南
海伦文叙伯畴淮阳陈澜□□南城罗玘 (第 17a 页)
    书厨铭 画厨铭

   匏研铭 古匏研铭
   文宗儒得宋匏研借观累日辄为之铭
   桂岩书院铭  靳充道
大研铭
  赞二十五首
   元朱泽民先生遗像赞
   王纳斋像赞 耕学徐翁像赞
   张汝弼像赞 (第 57b 页)
   桂岩书院铭(有序/)
婺源戴氏之先作桂岩书院盖因其所居里而名后病
其隘改徙里之翁村而仍以旧名不忘本也其诸孙兵
科给事中宝之来请予铭为之铭曰

有美者居戴氏所作堂序秩如莫匪是学聚书延师以
觉后觉子弟诜诜咸蹈矩矱出用于时里士奋跃石鼓
岳麓千载是若爰作先祠享祀以时凡我宗族亦聚于
斯有田有廪有义以施游歌之人匪但是资南望婺源
山川秀美笃生文公兹惟阙里桂岩种德旧扁在此讲
座有铭敢效遗轨
    靳充道
大研铭
山骨斲成黝而密外虽有文不胜质文字发祥光采出 (第 11a 页)
   书韦斋先生集后
朱子受学实出其父韦斋先生之命尝叹韦斋临绝之
时知所以教子如此然无以考韦斋之学何如也前吴
令邝君既刻此编寄予始知朱子之所以为大儒者得
于家学为多盖遗书沾溉既足以成乎内而延平诸先

生之教特助乎外耳然则欲知朱学之源流者此编当
与晦庵集并传于世可也癸亥十二月七日书   跋朱文公三帖
朱文公先生以淳熙初提举浙东力论台守唐仲友不
职朝廷虽从其言实忤时宰阴庇仲友之意自是先生
遂归且乞奉祠伪学之论遂起而先生弃于时者数年
此三帖盖皆与越中陆放翁者首在官时所发其二则
既归后发者为宫谕 靳君充道
所藏惟先生书札在集 (第 16a 页)
槩如此毅斋子曰曩予尝侍教于故文僖公京口 靳戒
庵先生
泛论文章家而及公 (第 6b 页)
戒庵
曰东江制作之盛不
必言其经济可重也予时叹 (第 6b 页)
戒庵
之服善退而求公之
所谓经济者则如状所具论水患加税助役诸书明畅
剀切曲尽事理凿凿可行予是以益服公抱负之 (第 6b 页)
顺序故治常始乎西北而成乎东南也深窃
以是为公颂言之且以为国家贺谨序

  赠柳州太守李君邦辅序    靳 贵

  予读韩昌黎享罗池文尝叹民之易使不独内地然也
夫子严父诏妇顺姑指此齐鲁之民之所难者而柳民
能之虽子 (第 9b 页)
  史记舜崩于苍梧之野归葬于零陵之九疑则信以为
即今之苍梧矣而戴记止谓葬于苍梧之野其说辨者
甚众吕氏春秋载舜葬于纪苍山今陈留平丘有鸣条
而海州东海县有苍梧山海州近莒之纪城去鸣条不
远合之孟子此说近是但以舜尝有南巡之事桂州遂

名山为虞而建庙以祀舜黄潭萦于虞山之后亦曰
皇泽湾皆以舜得名遂因舜而有尧山以其与虞山正相
望也尤可异者灌阳遂有禹庙岭右禹贡不载履迹实
所未至古人遗迹创自一人附会后遂转相谬讹率多
类此然三圣精神如水行地何所不在使夷乡知所钦
仰亦佳事也

  解

  瘴解赠贵县知县吴警众    (明)靳 贵


  人有恒言五岭之外多瘴今广之东西是也盖其地当
天之极南之区恒燠而过炎风气与中原殊仕其土者
类以是为 (第 27b 页)
   受益堂铭
朋来贲思良药交口何以承之惟谦乃受丽泽蒙润覆
篑基厚以深以崇钦哉三友
   靳氏祭器祭服二铭
    器铭
正德甲戌岁文渊阁大学士礼部尚书 内相戒庵先生
靳公作祠堂于京江里第茂典聿建彝纲孔修足以法
当时而垂后世既请少师李公记之维其祭器之度不 (第 27a 页)
之官如邦瑞在右坊丹徒 靳充道
左谕德铅山费子充
左赞善俱左坊予南城人官尚编修也以齿差长优之
让为序云
   送胡君世荣知清源序
(第 20a 页)
   庆靳母太孺人序

吾寮有母在邸养者惟吾 靳充道
一人 (第 18b 页)
充道
丹徒人丹
徒虽云南北孔道然尚远京师二千里太孺人年七十
有八以无疾疢之婴岭海之隔获以迎养于斯而际恩
(第 18b 页)
于今兹 充道
固私窃自幸以是贤于人也吾观 (第 18b 页)
充道
魁南畿至试春官对大廷又皆先多士入翰林职史事
作为文章有两汉气是盖丹徒近时所无而又敦浑深
厚善自蕴藉人 (第 18b 页)
视之退然若无能者吾固喜 充道
之将
大有为必有贤父母如太孺人者为之也且天地之间 (第 18b 页)
必郁蒸堛坼而后祥物生焉盖不易生之也于人也亦
然太孺人事温州君娠而弗鷇或鷇而屡殇而生道遂
绝至于置姬他图无不为之及宦温之日而 充道
生于
是而凡为娠者十有六年亦几五十矣人以仁者必有
后归温州而识者又以为太孺人十有六娠而毕竟有
待于温 (第 19a 页)
盖温州有钜海之浸丹徒有长江之绕合是二
气于其身而后生也吾又于太孺人生 充道
之奇 (第 19a 页)

也夫地为世而生祥母为国而生贤其致一也祥之 …… (第 19a 页)
于世固无所大损益也而麟游以名凤翔以名且与斯
世相为终穷凡壤累百莫与京焉然则太孺人享 充道
之贵将百龄以登于岸而后且有闻也今兹之封特其
兆焉而已吾又于地之生祥其理同者卜之也 (第 19b 页)
充道

邸于吾为近而太孺人寿期乃兹月某日群寮有酒在
尊且有诗也将跻其堂而谓予虽陋年差长强使为之

   (第 19b 页)
   泉亭铭(为吕侍御作/)
惠之泉泠泠伊谁听之有亭泉喷如珠亭有诗书溅我
蠹鱼而涌涌流可以灌溉可以浮舟方其出山注之为
滩其声潺潺激而为澜澜束为湍或停为渊或疏为川
是天下水万归于海原于涓涓厥委稽天是为达观而

终此亭以听此泉达人不然
   笏研铭(为 靳充道
作/)
孤孤外矩虚虚中规纵尺之半衡寸有奇质本山骨形
肖介圭因人盈涸随几高卑磨而不磷涅而不缁楮斯
颖斯 (第 35a 页)
中贵苗逵之势颇能生杀人弘治末尝以草虫索先师
戒轩 靳文禧公
题公难以为言命余曰我无兴不欲作
子代我作一诗可也余时为兵部主事年最少敢于言
论且欲以风之即援笔题其上 (第 22b 页)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化治四书文卷五目录

  上孟

  老者衣帛食肉(四句)       靳 贵(程)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六句)    董 越(程)

  所谓故国者(一章)       李东阳 (第 1a 页)
  老者衣帛食肉  四句     靳 贵(程)
  惟仁政成于国中则王业成于天下夫举一国之民而
皆遂其养则仁政成矣王业其有不成乎昔孟子论兴
王在 (第 1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