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集部
买田苕溪之旁又说之婚则婚侃妻妹张氏
喜山人者率移书相庆曰太初为全人矣是时建业刘
麟龙霓咸徙居湖与吴充 陆昆
暨山人结社游号苕溪
五隐山人始讲吾儒性命之学无何病作竟死年三十 (第 2b 页)
龙霓咸徙居湖与吴充 陆昆
暨山人结社游号苕溪五
隐山人始讲吾儒性命之学无何病作竟死年三十七
矣李梦阳曰予不识孙山人何如人未之面 (第 5a 页)
  坦上翁(李默/)
坦上翁年八十馀常披褐扁舟往来太湖间湖中人不
识也入城郡辄系舟岘山隐处郡大吏造请不能得予
自浙左辖被召过湖物色遘之则前司空刘公麟也司

空晚居故鄣之南坦不知者辄呼为坦上翁云翁字元
瑞本安仁人先世以武功起家累调南京广洋卫副千
户世敦德谊至翁始以经术举应天登弘治丙辰进士
是时外戚张氏贵幸颇骄横骫法台谏击之逮治甚急
翁与同年归安 陆昆
抗章申救敬皇为之霁威事寻得
解稍除刑部主事进员外郎以才选录畿内囚所疏雪
冤痛无虑数百人老吏谢弗及转郎 (第 1b 页)
已而西湖七子又为一社故徵士正庵宗
先生谊香谷范先生兆芝披云陆先生宇燝晓山董先
生剑锷天益叶先生谦雪樵 陆先生昆
而故锦衣青神
余先生本以寓公豫焉其为之职志者晓山也最后南
湖五子又为一社故太常林先生时对周先生立之高 (第 14b 页)
则何以言治陆君于是其可训
也已敬其神所以为民神悦而民安是古贤令之政也
乃为按其实书之授徐君俾归刻之石 陆君名昆
字如
昆徐君名冠字士元予乡举同年士也坛之役盖有相

   长汀县学重建明伦堂记
学有堂以讲肄而曰明 (第 13a 页)
苕溪之旁又说之婚则婚侃妻妹张氏喜
山人者闻之率移书相庆曰太初为全人矣是时建业
刘麟龙霓咸徙居湖与吴充 陆昆
暨山人结社游号苕
溪五隐山人始讲吾儒性命之学无何病卒竟死年三
十七矣李梦阳曰予不识孙山人何如人未之面 (第 4b 页)
人慕之后益得纵意渡浙江
南抵武夷至匡庐还观石钟小孤采石九华黄山白岩
足迹几遍东南先是坦上翁与名士吴珫 陆昆
辈为湖 (第 8b 页)
    瑞一字子振江西安仁人后流寓长兴子孙
    遂隶籍焉弘治丙辰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初
    麟观政工部时即与 同年陆昆
抗疏争谏官
    下狱事及为绍兴府知府又以忤刘瑾褫职
    后官尚书卒以争苏松织造为宦官所挤而 (第 3a 页)
先生创兹永图何克尔耶前后
罪废及谢病凡四退归皆寓长兴之渎南坦足迹少游
城府尝与太白山人孙太初龙霓吴充 陆昆
结社于苕 …… (第 8a 页)
   荣禄大夫太子太保工部尚书丰城雷礼撰
大司空南坦刘公于嘉靖辛酉四月初二日卒于家享
年八十有八其子长兴庠生牖赴阙控情蒙上赐祭葬
赠太子少保谥清惠罔不羡公禄位名寿始终俱全近
代所希有也初公年七十具状求宫保仪封王公为生
铭至年八十又请太宰瓯宁李公为传今牖以予与公
同乡又沗掌冬曹事继公后持生前铭传并银台昆山

张君寰撰公履略求表其墓予念公在工部首创节慎
库革弊源至今赖有所持循忍泯前闻不思所以表之
耶公讳麟字元瑞江西安仁人也祖简三公袭伯祖广
洋卫千户遂家金陵父苍嗣官俱以公贵赠太仆寺卿
祖母孙氏母蒋氏俱赠太淑人继母曳氏封淑人公性
资澄朗弱冠领弘治壬子卿荐丙辰登进士第同归安 陆昆
观政虞衡时外戚张氏贵幸颇骄横骪法科道庞
泮等交章论劾旨下诏狱拷治甚急公 (第 17a 页)
陆昆
抗章申 …… (第 17a 页)
   资善大夫吏部尚书建安李默撰
坦翁年八十馀常披褐扁舟往来太湖间湖中人不识
也入城郡辄系舟岘山隐处郡大吏造请不能得予自
浙左辖被召过湖物色遘之则前司空刘公麟也司空
晚居故鄣之南坦不知者辄呼为坦上翁云翁字元瑞
本安仁人先世以武功起家累调南京广洋卫副千户

世敦德谊至翁始以经术举应天登弘治丙辰进士是
时外戚张氏贵幸颇骄横骪法台谏击之逮治甚急翁
与同年归安 陆昆
抗章申救敬皇为之霁威事寻解稍
除刑部主事进员外郎以才选录畿内囚所疏雪冤痛
无虑数百人老吏谢弗及转郎中 …… (第 22b 页)
   奉议大夫通政使司右参议昆山张寰撰
南坦翁刘公麟字元瑞江右安仁人也晚居吴兴之南
坦学者尊称之曰南坦先生先世以武功授山西平阳
卫后所副千户嗣世改南京鹰扬卫又嗣选贤调广洋
卫俱副千户自鹰扬公家金陵翁生于金陵弱冠领弘

治壬子乡荐丙辰登进士第与同年进士归安 陆昆

政虞衡时外戚用事苍头骄横干纪怨声载路科道
官庞泮等交章论劾上怒悉下诏狱台谏一空以中书
并刑部主事 (第 26a 页)
    一元字太初自称秦人或曰安化王孙也尝
    栖太白之巅故称太白山人又尝西入华南
    入衡东登岱又南入吴与刘麟吴珫 陆昆

    霓称苕溪五隐晚而就婚施氏遂卒于吴兴 (第 2a 页)
 逃也(徐文长作孙山人考云以抄书役某府中府公/为补吏会觐橐白金使山人致布政使被盗无)
 (以报命遂亡/抵浙此说误)正德中绍兴守刘麟去官卜筑吴兴之
 南坦建业龙霓以按察挂冠隐西溪郡人 御史陆昆
 
亦在罢长兴吴珫隐居蒙山招太初作湖南雅社称
 苕溪五隐戊寅太初来僦居湖南后林村就婚施氏
 生一女而卒葬 (第 7a 页)
  有明革命之后,甬上蜚遁之士甲于天下,皆以蕉萃枯槁之音,追踪月泉诸老。而唱酬最著者有四社焉。西湖八子为一社:故观察赣庵陆先生宇、故枢部象来毛先聚奎、故农部天鉴董先生德称、故传御衷文纪先生五昌、故枢部昭武李先生文钻、韫公周先生昌时、心石沈先生士颖,而桐城方先生以寓公豫焉,其为之职志者昭武也。南湖九子为一社;故农部青雷徐先生振奇,故太常水功王先生玉书、故舍人梅仙邱先生子章、故评事荔堂林先生时跃、故监军霜皋徐先生凤垣,废翁高先生斗权、故徵士蛰庵钱先生光绣、故武部隐学高先生宇泰、杲堂李先生文胤,其后复增以故评事端卿倪先生爱楷、故徵士立之周先生元初,其为之职志者隐学也。已而西湖七子又为一社:故徵士正庵宗先生谊、香谷范先生兆芝、披云陆先生宇、晓山董先生剑锷、天益叶先生谦、雪樵 陆先生昆,
而故锦衣青神余先生木秽品以寓公豫焉,其为之职志者晓山也。最后南湖五子又为一社:故太常林先生时对、周先 (第 15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