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天子容制于一权宦
不能庇祖宗耶大臣择于孝宗至当也刘瑾尽诬而摈
斥之刘大夏最贤祸最大刘健谢迁马文升韩文 杨一
许进马中锡又贤祸又大张敷华亦以忧死仅一林
瀚俟命独存是明不足我孝宗故与孝宗抗也陛下尊 …… (第 7a 页)
之端其未可自我始也夫阴阳日月寒暑各有分职而
同成岁功侵则灾而不成岁人君体天其未可改也臣
又闻吏部取 杨一清
当矣其他或失举正贼瑾之党当
矣宥二党魁犹为失刑夫为户部莫如韩文许进为内
阁莫如刘健林瀚谢迁王鏊春秋举 (第 16a 页)
心无怪其顿
于万里之外也因閒论径情及此似乎有所要而言之
也皇悚皇悚北地早霜惟眠食为道加爱不宣
  上 杨邃庵
(霍韬/)
公硕德重望天下注仰起佐圣天子所以慰答海内苍
赤来苏之望者岂有涯极公之谟画日赞宥密者固非 (第 16a 页)
君幸熟思之
  寄 杨邃庵
(阙名/)
前日尝奉启计已上达自明公进秉机密天下士夫忻
忻然动颜相庆皆谓太平可立致矣门下鄙生独切生 (第 25a 页)
  题惠崇江南春意(王世贞/)
惠崇诗僧也画品不能当荆关半而今所睹平湖小屿
汀花水禽渔舟茅舍便娟映带种种天趣故非南渡后
人所及者老米谓五季以来画江南景稍清远者辄为
王摩诘而实非使不作惠崇题识将无以为摩诘耶此
卷自 杨先生应宁
而归之陈从训从训亦京口人也时
春唤小刀焦山北固间出图而歌张志和桃花流水按 (第 8a 页)
  书李空同集后(王世贞/)
空同先生两疏于弘治间担荷世道不浅虽再下诏狱
见以为煅炼而实益其刚果之气若广信之讼血气与
义气各强半耳材高而病脱疏则易入名高而尚激厉
则易染同舟遇风吴越相救而不知其伏机之至此也
一遇康德涵再遇林待用而后得免虎口噫嘻亦危矣
当嘉靖之丁亥已丑间 杨应宁
当国名为最知先生而
竟不一推毂事殊不可晓吾尝谓怜才者若春风拂面 (第 7b 页)
芒四裔威服德拊巍巍中夏奠安巩固海航陆车来享
来庭千万亿年拱我皇明
  平西夏颂 (杨一清/
)
正德五年庚午夏四月宁夏贼臣何锦周昂丁广挟宗
室寘鐇以叛戕杀镇巡重臣传伪檄召调各路兵马伪
铸印章拜 (第 12a 页)
封其党僭称大将军都统总𬋩名秩且以诛
贼瑾为名刻期将渡河关中震动皇帝下群臣议以寘
鐇大逆不道罪在不赦乃祗告宗庙削其属籍命泾阳

伯臣英率京营兵三万讨之帝若曰御用监太监张永
宜往总督予师致仕右都御史 杨一清
宜起提督戎务
以赏罚用命不用命以便宜从事朕不忍百姓横罹锋
刃诛止首恶凡胁从者皆原之永拜稽受命赐关防金 …… (第 12b 页)
永尔朕心腹尔偕 一清
惟我师是督有征无战尔先文
告谕以逆顺勿恣屠戮戮止首恶宥其胁从代朕亲行
归奏尔功臣拜稽首臣当尽节臣有还 (第 15a 页)
此何声也恶得而写诸客竦而听俯而怍卑陬而退
   邃庵
(李东阳/)
邃庵主人通籍禁庐侨居京第隙地晨扫重扉昼闭客
有过者叩门而问曰此非扬子之居乎童子对曰是 (第 3b 页)
不屑也何论对山空
同诸公哉及先生进良俊于坐则闻先生之论其言西
北与东南事甚悉盖西北自青神余公钧阳马公 邃庵
杨公
晋溪王公以来其经略之迹凡边城要害与道里
近远以至言动食息虽细小犹能记忆之若阳明南昌
之捷白岩留都之事 (第 13b 页)
义亦何益
之有执事著书立言不过信今而传后仆之言倘不甚
谬执事其取之以告今之同志亦信今之一端也
  上 杨邃庵先生
辞入内阁书(张治道/)
盖闻天地赖闭塞以成功圣人倚收藏而显化故孔子 (第 8a 页)
字庶
足使人知明有礼乐幽有鬼神之义且使生斯邑入斯庙
者兴起其忠君亲上之心其有补于风教殆不浅也
  上 杨邃庵
(霍韬/)
先生硕德重望天下注仰起佐圣天子所以慰荅海内
来苏之望者可尽见诸实事非如世之仕者徒抱负恳 (第 17b 页)
钦定四库全书
 明文海卷二百四    馀姚黄宗羲编
  书五十八
   颂冤
  上 杨邃庵
(何景明/)
仆闻圣人哲士取人于众恶明主显相识贤于集毁夫徇
同情则独行见遗实多口则廉节被黜何也独行 (第 1a 页)
命为序故谨述之至若分经析
义已备于诸君之序矣其微辞奥旨殊诂妙筌则遽数
不能终览者自得之
  五子书序 (杨一清/
)
鬻子二卷凡十四篇鹖冠子三卷凡十九篇子华子十 (第 9a 页)
乎此固
集之者之心也而或谓以其所轻而加乎其所重亦过
矣集凡十有四卷刻于吴县尹西蜀高君公次今致政
少傅 邃庵杨公
既为之序而公之甥今太仓知州黄君
廷宣复属某序言于后某获侍公三十馀年虽未敢谓
知公幸窃诵公之诗与闻天下 …… (第 17a 页)
群神遣使天下将祀事太常少卿乐平乔君希
大当之晋北自云中历雁门太原南至蒲凡晋之故无
不览焉入关谒师总制 邃庵杨公
走千馀里凡秦之故 (第 18a 页)
于富贵如将取祸何先生曰是有命焉非逄迎之所能
免也不阅月䌽坐瑾党伏诛人服先生之达壬申 邃庵
杨公
为尚书先生议论亦多不合遂乞补外出为山西
参政疏请侍养家居十九年乐道安贫养亲教子于苍
山谷中筑读书台开 …… (第 2a 页)
行不得已就道时陜西有边警 邃庵
自吏部尚书既归
复起为三边总制见先生喜曰吾今日乃知王锦夫也
即以兵柄付之不阅月奏捷 (第 2b 页)
邃庵
特疏以荐未几闻母
丧仰天大恸曰为数月之出贻终身之恨即早夜奔归
曲尽葬祭之礼戊子冬起复赴部中途适岁大饥 …… (第 2b 页)
府其以湖州知府治行天下第一
也晋副使视陜以西学政其职益称明年迁太常即以
其年为右佥都御史视甘肃屯政而 大学士杨一清

世宗言曰刘天和先以廖堂之故大有造于秦秦人思
之且自负其能终不当使独在燉煌酒泉之间于是乃
徙为陜以 (第 13a 页)
  明江西按察司副使空同李公墓表(徐缙/)
嘉靖己丑十二月二十九日前江西按察司副使空
同李公卒于大梁闻京师其友人缙为位以哭复
絮酒束刍使使往奠之既客从大梁来附其子枝
所述年谱道公遗言曰知我者邺郡司成崔子吴

郡少宰徐子也我即死崔当为铭徐为表我无憾
矣嗟乎公实命我我忍以不文辞邪则为之表其
墓曰公秦人也生于庆阳后乃徙大梁曾大父恩
大父大忠父正官阜平县学训导升周王府教授
累赠奉直大夫户部贵州司员外郎号吏隐母高
氏累赠宜人详李氏族谱始高夫人梦日投怀中
寤生公乃名曰梦阳既字献吉吏隐公教授藩府遂
家于梁故扶沟籍也已又归庆阳时 邃庵杨公
提学 …… (第 9b 页)
士也尝
荐诸吴文定公岁壬午张在留都部曹遇公即以大礼
为言公唯唯而己既而官京师方柄用公遂远嫌不相
往来 杨邃庵一清
起用至京师止都门外倾朝往见公
独不往曰尚未面君吾何见焉及会谓曰余汝父同年
相好何相见之晚也公曰生非敢 (第 20b 页)
  翰林院修撰对山康先生状(张治道/)
嘉靖庚子十二月十四日前翰林院修撰对山康先生
卒二十四日其弟南川君稍录其行实以书抵余请为

先生状以余知先生者曰嗟乎余忍状我先生耶为状
他人在称其德为状先生在白其诬诬苟未白德将何
称作志君子采而择焉先生讳海字德涵别号对山又
号浒西山人其先河南固始人其世系显晦见康长公
行事序述康长先生二子长阜负才夭折其次即先生
先生道亚生知才具经济读书不专记诵但通其大义
馀能类融下笔数千言不竭时提学 杨邃庵先生
奇其
才即以天下士许之其为文脱去近习上追汉魏以诗 (第 19a 页)
  郭半山墓铭(王维桢/)
吾外舅安阳县丞半山郭公以今年六月五日卒于家
其子曰岱者走价京师以书泣告曰嗟吾父竟坐前疾
不起矣且卒张目呼岱曰若铭我则累婿王太史连呼

曰致意致意岱泣应乃瞑予手书惊迷战栗书失堕地
拾复读则大哭己为位再三哭曰乡桢之北也即其帷
与公别公疾且称已何谓其至是也痛哉痛哉公兄弟
二人称凤谷公者兄弟也弘治中督学 邃庵杨公
试华
州士公及兄咸跻高等 (第 1b 页)
邃庵公
极叹之称曰今二俊乃
何逊东氏子东氏者指副使葵轩翁之子今显者四公
时为士有闻望也然郭氏母实葵轩同母弟葵 (第 1b 页)
𣲖拨曰侵渔所以当兴者五曰开
垦曰墩堡曰牛种曰治水曰屯兵疏上以次报可寻用
母老请告不许改督诸边粮饷时 少师杨公一清
在先
朝才公于试事已惜公冤为解于倖宁至是益器重公
为特疏荐改抚陜西公前后凡三莅陜其一切利弊晢
若镜烛 (第 4a 页)
  辅系王亲创为此例出辅参政郁邑以没夫屠滽
  脩区区之小忿而使国家负猜疑宗室之咎狭贤
  才进用之途臣以为滽非纯臣也 大学士杨一清
  
先后建言颇有次第而新贵人张桂等 (第 6a 页)
一清

  所援引用浮言沮之迄今未复天潢流𣲖绳绳无 …… (第 6a 页)
者日以远也又况未必其真
为之后者也至于边卫之缺伍固所当虑第不知百年
以来能与敌战而得一阶半级之勋者有 一清
勾之卒
否也扬粤之民性不耐寒秦民见行如往弃市中土之
不堪边戍盖自古记之若其边地之近者不改而内固
可改 (第 18b 页)
曲且尽杯中物不饮青山暮犹以物为护也南音必南
北音必北尤宜辨之
赵王之红残驿使梅 杨邃庵
之寂寞过花朝李空同之
指冷凤皇生陈石亭之梅花序顾未斋之单题梅皆出
自王公脍炙人口然较之专门终有间也王 (第 24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