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林月鉴江湖胜览卷跋(程敏政/)
泉南林君论精相术荐为其邑之阴阳官凡三入京师
矣每至而名益奇或以月鉴号之者间因武进 陆君廉
以见予袖出一卷诗曰江湖胜览皆朝之名公卿投
君之好而予之者也予观世之达官贵人类能为君以
自重虽贤者以公 (第 6a 页)
具酒及鱼为引满至醉而先生
亦陶然遂忘其不为官久之公竟以老疾终正寝享年
八十二配薛氏封孺人长即先生名居 敬行简
其字次
居礼女一适陈瑶孙男三大田大山大年女一适吴兑 (第 25a 页)
   梁园赏花诗引
京师养花人联住小城南古辽城之麓其中最盛曰梁
氏园园之牡丹芍药几十亩每花时云锦布地香苒苒
闻里馀论者疑与古洛中无异成化戊子春夏交予以
诗约同寅汪伯谐彭敷五倪舜咨李宾之宋尔章五太

史及同年张汝弼驾部倡为兹游是日诸君子以予诗
分韵各当四章而饮宴歌呼相与竟日故诗或成或不
成或半成既归久之而诗案卒不能了也癸巳之夏再
往游焉会者同年商懋衡 陆廉伯
李世贤三太史章元
镒张天瑞二给事复以向所零韵各分四章而诗之所
得略如戊子盖更两会卷弗克成岂景物之都未 …… (第 32a 页)
得是卷念当时游者惟伯谐舜咨宾之 廉伯
世贤五人
者在而天瑞出佐外藩敷五汝弼尔章懋衡元镒皆已
作土中人感叹久之辄请五人者或重书或补作而向
(第 32b 页)
   林月鉴江湖胜览卷跋
泉南林君谕精相术以荐为其邑之阴阳官凡三入京

师矣每至而名益奇或以月鉴号之者间因武进 陆君
廉伯
以见予袖出一卷诗曰江湖胜览皆朝之名公卿
投君之好而予之者也予观世之达官贵人类能为君
以自重虽贤者以公 (第 7b 页)
乡试阅尚书卷取今礼部尚书倪岳
侍郎兼学士李东阳太常卿兼学士程敏政乙酉同考
应天府乡试阅诗卷取故詹事兼 学士陆简
尝一主考
湖广收士亦多先生自释褐历教二庠所得俸金悉寄 (第 28b 页)
议赵昂一道山东按察司副使李让
一道致仕指挥同知凌锦一道孤子之同僚同年友左
春坊左庶子刘健右春坊右谕德 陆简
等一道并孤原
请太子少保户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刘珝所撰显
考墓志铭一道谨奉告于几筵伏惟尊灵尚明鉴之不 (第 10a 页)
    三
八月半后连得弭贰尹程训术寄来二书知士敬荣□
恩命出于常典忧戚中不觉为之雀跃此虽士敬才力
有以自致青云而朝廷垂念旧臣之义与我文达公积
庆裕后之德皆不可忘也尤当秉礼守法以敬承之则

名位之来益不可量所恨江山脩阻衰绖在身无由追
逐贺宾亮能情恕病妻稚子扰溷高门非一言可尽已
先令小仆宁赴京探望仆少待茔所事完当有谢恩之
行尚容面既
   与 陆谕德廉伯

孤不孝不悌不慈罪重恶剧以致酷罚沛钟于家三四
年来连丧两侄一弟血泪未乾上延先考追思殒灭越
无望生全 (第 10b 页)
  送何给事中序        陈 继
仁宗昭皇帝之为治也钦顺天心敷章文德礼任师保
恩信洽于天下天下之民乐生而趋善者翕然兴起帝
念所以致若是者实由继承先德而本乎二帝三王之

道也乃设弘文阁于禁密之地命太常卿兼翰林学士
杨公弘济侍讲王公汝嘉居之备供顾问又擢给事中
何澄本清编修杨 敬行简
俾接二公之武又起继于草
野之中入与共事继独愚陋无以仰副圣望然蹇蹇之
心诚不敢不以二帝三王之道而进说也 (第 18b 页)
   会试录序
弘治六年春二月礼部当会试天下士尚书臣耿裕左

侍郎臣倪岳右侍郎臣费訚以考试官请上命少卿臣
李东阳少詹事臣 陆简
辍讲事以往同考则侍读臣江
澜侍讲臣武卫臣张天瑞修撰臣钱福臣杨时畅臣涂
瑞编修臣白钺臣罗玘臣靳贵左给事 (第 5b 页)
   双瑞诗序
太子太傅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宜兴徐公为少

詹事兼侍讲学士时以太夫人丧庐墓于瑞云山侧朝
夕号恸悲不能胜乃有二白鸠栖陇树未几复有二白
雁游洑溪之上徊翔哀鸣若感若慕累数月不去乡人
异之今 少詹事陆君廉伯
目为双瑞流闻缙绅能诗赋
者皆与有作久而益富比得而尽观之窃惟人之身与
天地同体故心正气顺感而成祥小者关 (第 18a 页)
   希蘧府君题朱泽民画长句后记
右希蘧府君题朱泽民山水图长句真迹有名及字印
各一而无画昆山许翀鸿高所藏钜卷皆元诸人诗翰
此其一也原傅吴先生见而说之曰此在子卷不过三

十之一无之不为阙在其子孙则千金之宝也子何惜
三十之一以为千金之馈乎他日以诺告且曰为我作
海月庵记即可致矣记成而诗果至又数日 陆先生廉
以泽民画一轴为赠上有空楮取是诗校之不爽分
寸即礼于其上睹者不能辨其为二物也呜呼干将镆
铘千载离合世间 (第 8b 页)
   书颜鲁公祭文
颜公楷法端严一笔不苟书家者流或颇疑其局滞及

其属草之际流动飞越莫知端倪如西安所刻坐位帖
者是也漂本序稿予尝见其真迹于蒋御史宗谊家始
知石刻去墨迹远甚恨坐帖真迹之不见于世也此稿
乃在东京时祭伯父文尝于 陆詹事廉伯
家见之少宰
李叔渊得以相视吴文定公及邃庵杨都宪皆有题识
方与乔亚卿希大三复抚玩又不知此书曾有石刻否 (第 16b 页)
妙绝古今
春秋七十有二齐永元三年迁神于建康县之安乐寺
僧尼殷赴若丧昆姊谅不言之信不召之感者云若夫
敬行简
喜愠不形于色知人善诱甄藻罔遗于时临
财廉取予义明允方大处变不渝汪汪焉堂堂焉渤碣
河华不能充其量盖净行 (第 33a 页)
   挽张征西 送同年黄敦实知玉山
   送王合州 送刘寺正约之江西审刑
   为安福尹纪善追和祭酒李文忠公所遗之作
   中秋夜饮 陆廉伯
西斋  (第 12a 页)
同年简
齐道归省
   题青州先贤祠 林良鹭鸶图 …… (第 12a 页)
   谢安游东山图 喜储静夫考功自南京至
   哀原巳 哀鼎仪
   午朝次韵鸣治 过叶翁看牡丹
   和 陆廉伯
昼寝次老杜韵
   早起次前韵寄 (第 28b 页)
廉伯 
(第 28b 页)
廉伯
复次前韵断夜坐
   怀王允达不至 次韵陈一夔冒雨见过二首
   待李世贤同游西山未至
   晚至湖 (第 28b 页)
上 宿功德寺航公房
   饮玉泉二首 登华严洞
   还至湖上 答 廉伯
以游西山负约
   闻友人食河豚病发而卒 …… (第 28b 页)
   答屠公谢送家园枣 秋坛陪祀

   谢屠公送猫
  夜阅陆放翁剑南集因怀北邻故 陆詹事廉伯
  
哀陈一夔 答刘时雍宣府见寄
   生日次韵答玉汝见贺答济之次前韵
 第二十四卷
 诗六十六首
  戊 (第 37b 页)
   冬日赏菊图记

弘治二年十月二十八日翰林诸公会予园居为赏菊
之集既各有诗宽以为宜又有图寘其首乃请乡人杜
谨写之盖据案停笔而搆思者今南京国子祭酒致仕
方石谢鸣治也并方石坐濡笔伸纸欲作字者太子少
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西涯李宾之也持杯而
旁坐者南京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成斋陈玉汝也举茗
碗而回顾者掌国子祭酒事礼部右侍郎泉山林亨大
也背立而观飞鹤者太常寺少卿兼翰林院侍读学士

石城李世贤也循除而采菊者故詹事府詹事兼翰林
院侍读学士冶斋 陆廉伯
也后至而褫衣者今詹事府
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守溪王济之也坐泉山之
次呼童子进馔者为宽而小儿奭捧卷而 (第 9a 页)
   己亥上京录

成化十五年己亥三月十日丙寅予服阕上京诸亲友
送至无锡者是夜宿锡山驿河下丁卯与李应祯夏德
乾访陈考功朝用盛布政时望秦太守廷韶暨李舜明
施以清诸君午饮时望宅遂同游惠山朝用置酒漪澜
堂饮已廷韶复邀过听松庵观竹茶炉炉有瓦杓亦旧
物也予出新茶使主僧煮之火始然而汤已沸又炉内
圬土甚薄而外不燥可异予有诗是日热如五月戊辰
至常州时应祯别往宜兴矣以风逆复来会同德乾访 陆谕德廉伯
饮其家己巳应祯往宜兴德乾别于奔牛
庚午至镇江时行李 (第 12a 页)
科者若 陆詹事简
沈宪副庠而下凡数人秩满擢武库
郎中武库兼掌诸司𨽻人人岁例出白金 (第 24a 页)
   君臣一体论

   宽严论
   慎刑论
   学校论
 卷十八
  论
   礼乐论
   居 敬行简

   农桑论 (第 7b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圣祖仁皇帝御制文集卷十八目录
  论
    礼乐论
    居 敬行简

    农桑论
    读书贵毋自欺论
    读书贵有恒论 (第 1a 页)
 掌乐其防民之道二而一也朱熹曰严而泰和而节夫

严者礼和者乐而所谓泰与节者非礼之中有乐乐之
中有礼欤然此特言其礼乐之理尔若夫治定功成制
礼作乐以渐摩天下则必上之人履中蹈和秉至德以
为之基而后可协天地之极此朕之所以欿然而不敢
足也
  居 敬行简

观民气之静躁而政之得失可知也观政事之繁简而
治之隆替可知也上古之世淳淳闷闷执契而自平结 (第 2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