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贾列传第三十七
欲详知秦楚之事维周緤常从高祖平定诸侯作傅靳
蒯成列传第三十八
徙彊族都关中和约匈奴 明朝廷礼
次宗庙仪法作刘
敬叔孙通列传第三十九 (第 42b 页)
  诗纪序(汪道昆/)
北海冯汝言既辑历代诗纪版之关中坐踔远而遘之
难且病校者疏而梓者拙也吴琯自新都起拓什二以
张东秦身帅吴俞策歙谢陛江都陆弼分校之名吴工
敦剞劂既告成事莫不精良则王元美序之矣顾贞观
而下未及也誓将求全属黄河水首事而溘亡仅得十
有四卷琯手自为集属二三子校刻如初论其世以为

差悉如 高柄
所品初则正始盛则正宗大家名家羽翼
为中接武以下为晚于时李本宁方子及为之序是则
唐诗纪云二者将讫工乃质 …… (第 12a 页)
  唐诗品汇选释断序(屠隆/)
夫诗由性情生者也诗自三百篇而降作者多矣乃世
人往往好称唐人何也则其所托兴者深也非独其所

托兴者深也谓其犹有风人之遗也非独谓其犹有风
人之遗也则其生乎性情者也夫性情有悲有喜要之
乎可喜矣五声有哀有乐和声能使人欢然而忘愁哀
声能使人悽怆恻恻而不宁然人不独好和声亦好哀
声哀声至于今不废也其所不废者可喜也唐人之言
繁华绮丽优游清旷盛矣其言边塞征戍离别穷愁宁
感慨沈抑顿挫深长足动人者即悲壮可喜也读宋而
下诗则闷矣其调俗其味短无论哀思即其言愉快读

之则不快何也三百篇博大博大则诗汉魏诗雄浑雄
浑则诗唐人诗婉壮婉壮则诗彼宋而下何为诗道其
亡乎 廷礼
高氏选唐诗品汇其所取博则博矣精未也
乃黄观察公选之加精焉而又为之释断然后唐人河
岳之精灵历百千载如在 (第 15a 页)
声异声同趣遐哉旨矣恶可谓瑟愈于琴琴
愈于磬磬愈于柷敔哉故世分一代初盛中晚而妄错
高下即如杨伯谦严仪卿 高廷礼
诸君之论恐皆不足
以服英灵国秀之魂也观木芍之艳山桃之夭芙蓉之
澹寒菊之秀天然意态各随鉴者爱之重之宗之 (第 14b 页)
  跋唐诗品汇(桑悦/)
唐人好吟咏传凡三百馀家真有盛中晚之殊唐业随
之可考也杨仲弘等所选俱得其柔熟之一体唐人诗
技要不止此国朝闽人 高廷礼
有唐诗品汇五千馀首 (第 25b 页)
  唐诗纪序(李维桢/)
始黄清父纪初唐诗四十卷无何病卒而俞公临竟其
事益之为六十卷则又以为未尽一代之业乃仿 高廷
品汇冯汝言诗纪纪全唐诗诗某万某千某百某有
奇人千三百有奇名氏若诗阙疑者五十人有奇仙佛
神鬼之类为外集 (第 3b 页)
  朱宗珏行卷诗序(王褒/)
昔予内叔礼部员外郎林鸿子羽与今纪善郑定孟宣

待诏高棣 廷礼
首取沧浪严羽氏评诗独师夫唐而周
玄又玄黄玄玄之从而唱和之力挽元季颓波而回之
东以道其性情彬彬乎正声矣 (第 17b 页)
  严沧浪诗序(林俊/)
诗写物穷情慨时而系事寄旷达托幽愤三经三纬备
矣降而离骚一变也而古诗乐府苏李张郦一变也曹

刘张陆又一变也若宋若齐若梁气格渐异而尽变于
神龙之近体至开元天宝而盛极矣而又变于元和于
开成迨宋以文为诗气格愈异而唐响几绝山谷词尚
刻深又一大变者也最后吾闽邵阳严丹羽沧浪力祖
盛唐追逸纵而还风响借禅宗以立诗辨别诗体诗法
诗评诗证而折衷之决择精严新宁 高漫士
唐诗品汇
引为断案以诏进来哲夫沧浪之见独定故诗究指归
音节停匀词调清远与族人少鲁次山号三严同时台 (第 3b 页)
  盛明百家序(皇甫汸/)
锡山俞君岳率辑我明之诗上自洪武下迄嘉靖二百
年内自宗室相府以至隐沦闺淑释氏羽流凡一百五
十四人得诗若干首勒为四十九帙题曰盛明百家诗
高廷礼
品汇计敏夫纪事特未标立正始大家诸目
及载述作者之源耳每集各为小序纪其籍履非有甲 (第 6a 页)
  卢子明诗序(车大任/)
我明自国初迄今重熙累洽海宇晏然荐绅及韦
布之士摛华掞藻代有其人噫噫盛矣在永乐时
高廷礼
氏集唐诗品汇一书从中拔其尤者题
曰正声诚大有功于诗教云及阅 (第 6a 页)
廷礼
其生平所
自为诗如片影悬珠斗微光下玉钩旌旗半捲天
河落阊阖平分曙色来诸如此类神韵超然盖其
时风气醇厚 …… (第 6a 页)
人而又寓悲怆于和平蕴神奇于浑朴大都神韵居多
则亦奚让 廷礼
氏矣诗如 (第 7a 页)
廷礼
而后能选唐诗诗如子
明而后能选明诗上下二百年间两君不多见也顷余
在金陵与子明谈艺朝夕知其坦衷直度荡无 (第 7a 页)
屏山马鬣桓桓名在不刋兮
   高漫士
墓铭(林志/)
永乐二十有一年二月三十日翰林典籍 (第 19b 页)
漫士高先生
廷礼
卒于南京之官舍年七十有四子三人还榇以葬
于长乐县崇丘里之半占山使致韩府长史杨曜宗状
来北京俾某为词将 …… (第 19b 页)
母殁娶陈氏先卒葬得佳兆虚右寿藏三十
四年乃合葬三子曰熊曰熟曰然五孙曰箕曰唐曰默
曰坚曰莆城先生讳柄字 彦恢
(第 21a 页)
廷礼
(第 21a 页)
漫士
其号也
实宋尚书张镇之后曾祖麟以出继高氏祀复无子取
犹子隆为后遂从高姓是为先生之祖系曰
吴航山川蜿蟺 (第 21a 页)
  经筵赋          (明/)沈一贯
于铄帝命眷兹皇明苞寰区而握昌符历重熙而享升
平明明我后应时载灵既虚巳而执契复垂文而穆清
惕宝器之重委俨驭朽之危情眷求治安象天健行考
辟雍之旧典流閟宫之嘉声受四方之图籍来八荒于
王庭然犹歉其未圣慗谓若伤托群后以渺渺涖巨瀛
之茫茫虚襟下问谦让未遑畴可以俾予一人庶几哉
宠之四方于是大宗伯进曰臣闻至治无极非天地所

昭至道无息惟圣学所包是以学戒居诸道在刍荛炎
帝启圣于悉诸轩皇藉览于大挠颛顼降诚于夷父高
辛隆礼于伯招放勋明德于伊寿重华舍已于箕由广
成显而姒德昌伊挚尊而一统遥缉熙止而文命新丹
书戒而武功高格天则帝鉴朗施民则皇霈饶大哉圣
哲垂万世杓竹帛实云厥惟可徵若乃汉帝表章张孔
李桓贡其忠唐皇 廷礼
徐贺褚马献其程济济儒绅鸣
佩于天禄石渠典册之府祁祁俊髦揖让于承明金马 (第 10a 页)
逢源不亦快哉且夫事同
者工拙自露情一者深浅迥别时代之升降才伎之长
短亦可以傍通而曲引固不必钟记室之品 高廷礼

正而后辨也于是有张子象毛豹孙者皆博浃工文章
与澄甫志合而任校焉古近体共得百卷曰唐诗类苑
既成属世 (第 7a 页)
   (重沾巾则叔明娶于张非/俞也故定以为子宣作)

  宫词
南风吹断采莲歌夜雨新添太液波水殿云廊三十六
不知何处月明多 (高廷礼
云婉丽绝似王龙标李时远/云盛唐音响所谓千首不为多一首)
(不为少也陈卧子云亦杜牧李益耳何遽盛唐然景调 (第 10b 页)
 马 愉(一首/)
   愉字性和临朐人宣德丁未赐进士第一仕至
   礼部右侍郎兼侍讲学士有澹轩集
  题 高漫士
云山图
白云缥缈乱山深最喜幽居傍翠岑茅屋几家松栝绕 (第 1a 页)
  六浮阁歌题所画六浮阁图(明李长蘅/)
  题王朋梅为朱泽民画水阁图(明王世贞/)
  题界画台阁 (明高柄/
)
  题王朋梅界画大都池馆图样(元张昱/)
  朱陵别馆图(元程钜夫/)
  巨峰林馆图(明徐贲 …… (第 2a 页)
  题王朋梅为朱泽民画水阁图 (明/)王世贞
孤云宿世一画师丹青自结元君知行逢镇东两斗奇
泚笔为写无声诗檐牙四绾天棘丝角影倒插寒涟漪

空青排闼月满卮醉睡不记东君谁二仙仙去亭何之
有图髣髴犹可追即今此图随亦隳是水可亭亭可居
不朽况有诸贤辞
  题界画台阁         (明/)高 柄
铜雀高楼借日悬姑苏舞榭入云烟繁华一落金屏影
半是吴山邺水边
  题王朋梅界画大都池馆图样 (元/)(第 10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明文衡卷八十九
            明 程敏政 编

 墓志铭
   漫士高先生
墓铭       林 志
永乐二十有一年二月三十日翰林典籍 (第 1a 页)
漫士高先生
廷礼
卒于南京之官舍年七十有四其子熟还榇以葬
于长乐县崇丘里之半占山使致韩府长史杨曜宗状 …… (第 1a 页)
得佳兆虚右寿藏三
十四年乃合葬三子曰熊曰熟曰然五孙曰箕曰唐曰
默曰坚曰莆城先生讳柄字 彦恢
(第 2b 页)
廷礼
漫士其号
也实宋尚书张镇之后曾祖麟以出莅高氏祀复无子
取犹子隆为后遂从高姓是为先生之祖系曰 (第 2b 页)
得佳兆虚右寿藏三
十四年乃合葬三子曰熊曰熟曰然五孙曰箕曰唐曰
默曰坚曰莆城先生讳柄字彦恢仕名廷礼 漫士
其号
也实宋尚书张镇之后曾祖麟以出莅高氏祀复无子
取犹子隆为后遂从高姓是为先生之祖系曰 (第 2b 页)
   封承德郎刑部主事谭公墓志铭
封刑部主事上海谭公自作寿藏于黄龙浦之西原又
自制棺椁衾襚凡后事皆备会其子员外郎韶归自官
公日引至其地左右指曰墓穴当主何山墓门当何乡
地当置何树池畜何鱼田所宜种者何榖园所艺者何

物诏唯唯退而泣曰噫此殆以后事属我也还朝而讣
及公讳甫字 廷礼
世居上海鹤沙里年十六失怙出赘
朱氏数岁乃归养肄礼经举子业志游庠校不果府强
辟为从事非其好也乃以经学授 (第 5b 页)
   代袭封衍圣公谢表
孔子六十二代孙袭封衍圣公臣孔闻韶弘治十六年
九月初六日钦奉恩命袭封衍圣公爵臣闻韶诚惶诚

恐稽首顿首上言伏以道崇先觉褒扬每荷于 明廷礼
正大宗封爵竟归于世胄仰值右文之盛俯惭接武之
难负重奚堪临深莫喻兹盖伏遇皇帝陛下天衷纯粹
圣学渊微绍惟 (第 1b 页)
           (四品顶带/)宗室英保(年六/十四)

至道光昭三极
天章无逸是箴仙蓂六叶斯启玉斝千官载斟三老虞
   廷礼
备百男周室庆深私幸荣叨华秩
 春殿爰挥
舜琴
          (四品顶带/)宗室德克登额(年六 (第 8a 页)
   三
正声不取垂拱四杰诚为卓识惟排律骆宾王蓬转俱
行役一篇不在二庭归望下王勃滕王高阁短歌足为
唐七言古压卷以系序末不及收耳此外卢骆长歌例
不一载自是正声皭然家数品汇固并收之 廷礼
非愦
愦者后来仲默论出要为另一宗门于鳞和之第非所 (第 6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