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义庄记(陆游/)
东阳进士陈君德高因吾友人昌君 友德
来告曰德高
不幸早失先人举进士又辄斥念昔先人进德高辈于
学盖将使之事君使之字民以广我先人之志顾虽自 (第 5a 页)

哉守吉安者才一梁克中尚完城数年师文等不为无
力也及天兵南来师文不忍贾勇谢散其徒遣弟师贤
率壮士从 宁河王邓愈
破熊天瑞于赣亦奉身归第口
不言功予因萧氏重有感于吉士多忠义又重有感于 (第 15b 页)
耿再成丁德兴俞通海张德胜茅成皆已死先
栖神于卞壸蒋子文等庙今复祀此所谓塑像者此也
而徐达常遇春李文忠 邓愈
汤和沭英华高吴良吴桢 …… (第 14b 页)
杰耿再成胡大海赵德胜之七人于洪
武二年正月丁未太庙之享已跻在配至九年始加封
号赠谥而徐达常遇春李文忠 邓愈
汤和沐英等六王
则各随其卒之年进侑皆皇祖亲定即古尔祖从享祭
于大蒸之义比之庙祀其典尤重英于庙且不与祀 (第 16a 页)
曰噫嘻无穷于远
蕞尔山城其边三面策者曰否彼邻杭封全有三关浙
右囊中公曰噫嘻兹为重役总率招徕必资淑德曰

友德
茁其兰芽汝父汝兄致命邦家宣众未降长抢馀
党既屯于徽惧残彼壤事有机速为我南行汝亲我养
汝家吾承邓公曰唯 (第 6a 页)
  臧君墓志铭(湛若水/)
惟兹故礼部精膳司主事臧君贤徵应奎之墓其弟应
璧以其 友德
安推官韦贤尹庠生蒋审卿状来请铭焉
甘泉子曰呜呼吾忍铭吾贤徵哉呜呼吾忍不铭吾贤
徵哉呜呼斯道之在宇宙何 (第 25b 页)
   栖玄寺听讲毕游邸园七韵应司徒教
   杂体报范通直
   别萧咨议
   寒晚敬和何徵君点
   和王 友德
元古意二首
   奉和竟陵王郡县名
   游仙诗五首
   春游回文诗 …… (第 9a 页)
   寒晚敬和何徵君点
疏酌候冬序閒琴改秋律如何将暮天复值西归日摇

落迎轩牖飞鸣乱绳荜烟灌共深阴风篁两萧瑟虚堂
无笑语怀君首如疾早轻北山赋晚爱东皋逸上德可
润身下泽有徐辔(叶音/必)
   和王 友德
元古意二首
游禽暮知返行人独未归坐销芳草气空度明月辉颦
容入朝镜思泪点春衣巫山彩云没淇上绿杨稀待君 (第 52a 页)
  乐德教胄子赋(以育材训人之/本为韵依次用) (唐/)徐 至
至哉乐为德也保太和茂生育是以先王法之以成教
乐正尊之以示睦将磨琢于仁义匪铿锵于匏竹洋洋
乎节以惠和煦煦然致其恭肃其仪不忒故容止可观
其道既弘乃进退可复信月将而日就庶不謟而不渎

且有教无类道之原来廉让之风斯扇恺弟之德不回
趋隅以继其志待问以成其材于以见易和之容参于
前也中庸之德夫何远哉何必朱干玉戚一起一偾将
以宫商克悬角徵潜运凫趋碧沼皆籍籍于令名鱼贯
青衿各愔愔于淑问百行由是内融三德于焉成顺俾
夫迁善者乐以陈修巳者德以真乐者乐也可以乐其
友德
者得也可以得其忠臣昔后夔所以推其典乐
虞舜所以称其圣人岂不以人心感乐乐其有伦者哉 (第 22a 页)
卫国公宁河 邓武顺
王愈左都督信国公东瓯汤襄武
王和征虏大将军太子太师宋国冯公胜征虏大将军
太子太师颍国傅公友德征南将军 (第 8a 页)
西平武定在耳其故何也当是时天
子绍明先世之道慨然下明诏太宰大司马追考故实
收录故鄂国公遇春曹国公文忠 卫国公愈
信国公和
后俱为彻侯诚意伯基后仍为伯增其秩天下翕然归 …… (第 10a 页)
  东宫三师表序
东宫三师古官也汉独置太子太傅二千石至东汉为
中二千石少傅比二千石后亦为二千石魏晋以还虽
并设三师而往往不备官大约太师太傅太保为一品
下少师少傅少保二品上高帝初因胜国之制自太师
至宾客皆无所关掌而詹事以下至于坊局始实为宫
臣然洪武元年丞相善长达平章遇春带少师少傅少

保右都督冯胜带詹事平章廖永忠赵镛带副詹事都
督康茂才等带左右率府使副御史大夫汤和 邓愈

左右谕德中丞刘基章溢带赞善大夫善长基溢理省
台几事烦日不暇给而达遇春等诸大将帅征讨之不
遑然则以 (第 19a 页)
虚名被之而已所日授经者宋濂辈耳洪武
二十二年公冯胜传 友德
领太师公蓝玉李景隆领太
傅公常升侯孙恪领太保而尚书詹徽兼少保尚书杨
靖领宾客亦不闻有关掌永乐初以公李 (第 19a 页)

帝有恒言中书省枢密院吾左右手也御史台治吾左
右手病者也旨矣明兴其初制一循元旧当是时左右
大夫汤和 邓愈
数膺斧钺寄外出而中丞刘基章溢理
台事其后汪广洋陈宁辈俱迁大夫洪武十三年胡氏
之事发而御史台仅设左右中 (第 12a 页)
安庆寻从高
帝取江州陈友谅走追破之别将兵屯汉江之沌口遏
沔阳战舰进中书省右丞洪都降将祝宗康泰反大帅 邓愈
走达以沌口军还讨定之宗走死槛泰送建康达
移兵围庐州而亡何友谅失洪都而愤悉其众来争楼
船高数丈围之数百 …… (第 5a 页)
弼妻子送建康进兵下安丰君弼走汴梁亡何率
兵徇友谅属城之在荆湘湖南北者兵至荆州友谅守
将姜珏降遣参政传 友德
徇夷陵归州守将杨以德杨 (第 6a 页)
文忠念士饱饮且骄夜潜杀
所获而焚其辎重以激之曰患不力战耳何患不富贵
乎遂前袭破洪元帅营降其众千馀寻会 邓愈
胡大海
之师取严州超为帐前总制亲兵左副都指挥使兼领
元帅府事镇之时严新下城垒未固而张士诚来争挟 …… (第 11b 页)
面犹故也临淮之绍侯其亦高帝遗意哉 宁河王邓愈
者泗州虹人父曰顺兴有三子长曰友隆
仲即愈愈生而有大志及长貌魁岸勇力绝人元末群
盗起江淮间顺兴从乡里少 …… (第 20a 页)
木布哈鄂
尔济等请降其西乌斯藏等亦降皆入贡请受天子封
师旋大论功封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
右柱国卫国公
岁禄三千石予铁劵子孙世袭又明 …… (第 23b 页)
道得疾卒上闻讣哭之恸辍朝
三日丧车至三山门亲临奠行营视葬地以故茔隘改
卜于城南西山之原葬事皆官给追封 宁河王
(第 24a 页)
武顺
是役也都督英得封西平侯愈为人沈毅详敏其事上 …… (第 24a 页)
获终飨其奉或谓高帝末功臣鲜自保
者得夭为幸是不然以愈之忠顺勤劳虽为毕万可也
外史曰余游襄阳阳人至今称 卫国公

 
 
 
  (第 25a 页)
库特穆尔于定西遂定宁夏追敌于察罕诺尔擒其猛
将虎陈凯从之九月大封赏功臣与 卫公邓愈
俱为御
史大夫而和居左且年位久在其上以功不如仅封中
山侯为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荣禄大夫柱国岁禄
千五 …… (第 3b 页)
此儿吾子孙屏翰也
久之命乘传繇陜西巡行诸路布上恩惠事有不便
者辄更置而后闻且使练诸部兵以待明年遂副 宁河王
征西番西渡黄河略乌思藏耀兵至于昆崙 …… (第 7b 页)
转战数千里俘虏士卒以万计马驼牛羊十倍之师还
宁河王
道卒英代将其众还京师封西平侯进号开
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勋柱国食禄二千五百石赐铁
劵又明年拜征西将军穷 (第 8a 页)
  兵三十馀万荡平滇南拓土万里归启公封数提
  将钺终老牖下胜于洪武三年以平定汴洛秦晋
  功封宋国公列于 卫国公愈
之上自是连总雄师
  北歼强敌勋臣榜中名列第三止是金山之役偶
  以一眚微忤上旨然任遇无改名爵如故二 (第 7b 页)
进工部右侍郎入视部事逆瑾诬尚书刘大夏罪下大
臣议洪颇非之时部长缺资望已及洪瑾故勿与出为
南京刑部尚书 宁河王邓愈
之后兄弟争所赐田宅诏
南京三法司覈之其兄倚瑾求胜洪不报瑾怒勒令致
仕嘉靖改元进资德大夫正治上卿卒赠太 (第 11a 页)
    友德
堂记         方山京
吴附邑独长洲有县无学寄廪郡庠养士景定壬戌冬
公朝诏各县置主学宋君楚材始 (第 7b 页)
尸其任初至栖栖无
依贵寓列其事于郡即废院讲肄宋君继请于漕台及
郡就改院为学月有试时有习衿佩诜诜文风大振来
游兹学者阮公登炳乙丑冠南省以亮阴免廷对赐第
登龙首先是淳熙辛丑黄公由孝庙对策为天下第一
二公俱长洲人也宋君辟一室绘黄阮二大魁之像于

上扁其堂曰 友德
属山京纪其成山京辞不克当曰君
亦有惠于兹学也奚辞向君赞画吴幕有废寺田四百
馀亩胡居敬主西湖书院与有力 (第 8a 页)
  鸡鸣山功臣庙考上
太祖实录洪武二年正月乙巳立功臣庙于鸡
笼山六月丙寅功臣庙成论次诸臣之功以徐
达为首次尝遇春又次李文忠 邓愈
汤和沐英
胡大海冯国用赵德胜耿再成华高丁德兴俞
通海张德胜吴良吴祯曹良臣康茂才吴复茅
成孙兴祖凡二十 (第 1a 页)
    讨
敕曰朕慨想先民追怀本俗思得乡里一行之
士仿古表厥宅里之风今吾近臣粤有先德庸
以悯册代彼漆书赠具官某乃具官某之父禀
性尊严禔躬方大为孝为 友德
行之教有三曰
祭曰丧吉凶之礼唯四盖昭代谕民之令甲著
在民閒而古先范世之格言遗于家塾是以躬
行君子吻合 (第 22a 页)
 挥以巳意杜撰傅合何所据依失之远矣
乙未七月陈野先以众数万来攻太平战于城
下遂擒野先
太平城下之战实录与宁河东瓯神道碑互
异而实录宁河本传又与神道碑合则实录
与本传又互异也参互考之实录则云 上
遣徐达 邓愈
汤和引兵出姑孰东迎战后命
别将绕出其后宁河神道碑云 上亲督兵
御之调王与魏国以奇兵出其后东瓯神道
  (第 9a 页)
   (成/家)

   (诗话隐鳞为冢宰庄简公孙以孝 友德
行闻于/乡里初不以韵语自负然其近体颇閒整特少)
   (警拔/耳)
  山居即事
积雨朝来歇诸溪尽急 (第 8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