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授贾至京兆尹制     前 人
门下方外甫定惟新制度必于根本源流正之以丕式
于十有三牧县内之御万邦所瞻将自中刑外致一其
政化若独任办吏何以模楷故前代尹京多用经术之
翟方进
隽不疑皆首参此选称于毂下今亦因其制 (第 3a 页)
绝域之使受命(文粹/作诏)
路视险若夷贞厉尽瘁没(集本文粹/作复是)于在毂不曰不懈
于位乎昔韦玄成 翟方进
以经明为汉相而皆谥曰恭
迹揆所履节以一惠勤官死事炳然昭明有司易言请
以恭谥谨议
 文苑英华卷八百四十 (第 31b 页)
为汉庭诸公罕备有(集作/其)用以石庆之醇谨而不能关
决薛宣之方略而失于烦碎 翟方进
之通明而固其位
公孙宏之节俭而近于名公备(集作/偏)有其长彼实多缺
唯丙魏所履我无愧焉向使天与之年尽 (第 4b 页)
  复刺史奏(朱博/)
汉家至德溥大宇内万里立置郡县部刺史奉使典州
督察郡国吏民安宁故事居部九岁举为守相其有异

材功效著者辄登擢秩卑而赏厚咸劝功乐进前 丞相
方进
奏罢刺史更置州收秩真二千石位次九卿九卿
阙以高第补其中材则苟自守而已恐功效陵夷奸轨
不禁臣请罢州牧置 (第 15b 页)
  论丞相薛宣(涓勋/)
司𨽻校尉臣勋言春秋之义王人微者序乎诸侯之上
尊王命也臣幸得奉使以督察公卿以下为职今丞相
宣请遣掾史以宰士督察天子奉使命大夫甚悖逆顺
之理宣本不师受经术因事以立奸威案浩商所犯一
家之祸耳而宣欲专权作威乃害于国不可之大者愿

下中朝特进列侯将军以下正国法度
  劾涓勋 (翟方进/
) (第 5b 页)
御史大夫方进
言臣闻国家之兴尊尊而敬长爵位上
下之礼王道纪纲春秋之义尊上公谓之宰海内无不
统焉丞相进见圣主御坐为起 (第 5b 页)
在舆为下群臣宜皆承
顺圣化以视四方勋吏二千石幸得奉使不遵礼仪轻
慢宰相贱易上卿而乂诎节失度邪谄无常色厉内荏
堕国体乱朝廷之序不宜处位臣请下丞相免

  劾陈咸等 (翟方进/
)
立素行积为不善众人所共知邪臣自结附托为党庶
几立与政事欲获其利今立斥逐就国所交结尤著者
不宜备大 (第 6a 页)
自致者必也亲丧乎春秋传曰
上之所为民之归也夫上所不为而民或为之故加刑
罚若上之所为民亦为之又何诛焉昔 翟方进
以自备
宰相而不敢踰制至遭母忧三十六日而除夫失礼之 (第 24b 页)
都尉与两师并侍中皆秩中二千石每朝东宫常从及
有大政俱使谕指于公卿上亦稍薄游宴复修经书之
业太后甚悦 丞相方进
复奏富平侯竟就国会伯病卒
年三十八朝廷悯惜焉斿博学有俊才左将军史丹举 …… (第 17b 页)
陈恩谢罪愿归相印入补延
陵园郎太后许焉食故禄终身繇是班氏不显莽朝亦
不罹咎初成帝性宽进入直言是以王音 翟方进
等绳 (第 18b 页)
  冯奉世
诗称威仪抑抑惟德之隅宜乡侯参鞠躬履方择地而
行可谓淑人君子然卒死于非罪不能自免哀哉谗邪
交乱贞良被害自古而然故伯奇放流孟子宫刑申生
雉经屈原赴湘小弁之诗作离骚之辞兴经曰心之忧
矣涕既陨之冯参姊弟亦云悲矣

  匡张孔马
自孝武兴学公孙弘以儒相其后蔡义韦贤玄成匡衡
张禹 翟方进
孔光平当马宫及当子晏咸以儒宗居宰
相位服儒衣冠传先王语其酝藉可也然皆持禄保位
被阿谀之讥彼以古人之迹 (第 20a 页)
 融以为汝南士胜颍川士陈长文难融答之
汝南戴子高亲止千乘万骑与光武皇帝共于道中颍
川士虽抗节未有颉颃天子者也汝南许子伯与其友
人共说世俗将坏因夜举声哀号颍川虽忧时未有能
哭世者也汝南府许掾教太守邓晨图开稻陂数万顷
累世获其功夜有火光之瑞韩元长虽好地理未有成
功见效如许掾者也汝南张元伯身死之后见梦范巨卿
颍川士虽有奇异未有能神而灵者也汝南应世叔读书

五行俱下颍川士虽多聪明未有能离娄并照者也汝南
李洪为太尉掾弟杀人当死洪自劾诣阁乞代弟命便饮
酖而死弟用得全颍川虽尚节义未有能杀身成仁如洪
者也汝南 翟子威
为东郡太守始举义兵以讨王莽颍川
士虽疾恶未有能破家为国者也汝南袁公著为科甲郎
上书欲治梁冀颍川士虽慕 (第 6b 页)
侯庄青 翟高陵侯
赵周等为丞相皆以列侯继嗣娖娖
廉谨为丞相备员而巳无所能发明功名有著于当世

  郦生陆贾列传(司马 (第 17b 页)
   汝颍优劣论
融以汝南士胜颍川士陈长文难融答之曰汝南戴子
高亲止千乘万骑与光武皇帝共于道中颍川士虽抗
节未有颉颃天子者也汝南许子伯与其友人共说世
俗将坏因夜举声号哭颍川虽忧时未有能哭世者也

汝南府许掾教太守邓晨图开稻陂数万顷累世获其
功夜有火光之瑞韩元长虽好地理未有成功见效如
许掾者也汝南张元伯身死之后见梦范巨卿颍川士
虽有奇异未有能神而灵者也汝南应世叔读书五行
俱下颍川士虽多聪明未有能离娄并照者也汝南李
洪为太尉掾弟杀人当死洪自劾诣阁乞代弟命便饮
酖而死弟用得全颍川士虽尚节义未有能杀身成仁
如洪者也汝南 翟子威
为东郡太守始举义兵以讨王 (第 19b 页)
殿省亦难以继今将吏虽蒙同二十五月之事宁至于
大臣亦夺其制昔 翟方进
自以身为汉相居丧三十六
日不敢踰国典而况于皇太子臣等以为皇太子宜如
前奏除服谅闇制
   又
    (第 20b 页)
将如后所云采之文乎采之诸弟子
欣欣者乎昔子夏居西河而西河之弟子以见尊重于
国君汉兴儒林叔孙通胡常匡衡 翟方进
欧阳歙戴圣
郑玄之徒所教授弟子满郡国间誉成而上逮有朝脱
皋比而暮侍黼扆者先生今奖未巳且举举且大用矣 (第 14b 页)
  左传属事序
昔者夫子春秋成而三氏翼之左氏尝及事夫子其好
恶与之同而又身掌国史典故其事最详而辞甚丽公

榖二氏私淑之子夏而以能创义例有所裨益于经学
士大夫多习之其为左氏而显者汉丞相张苍诸王太
傅贾谊京兆尹张敞大中大夫刘公子 丞相翟方进

属贾谊至为之训故然终不得与二氏并重中垒校尉
刘歆始笃好之至移书太常博士明其屈几用此获罪
其后获并 (第 1b 页)
    (宫中不令臣民持服下/诸王大臣各官集议)
(臣/)请急在籍未读全
谕且原无议礼之责即本衙门同官亦未尝私相咨决
以备采择特(臣/)闻诸臣所奏援古证今执为不可就其
说非不甚善然尚有未竟其义者按三年之丧古皆三
十六月自汉文遗令以日易月遂改为三十六日其令
中所云大红十五日小红十四日纤七日谓持大功之
服十五日小功之服十四日禅七日合之则三十六日

翟方进
为丞相遭继母忧亦三十六日而后除服应
劭所谓三年者三十六月当易以三十六日是也嗣后
魏晋唐宋皆遵其制则宜 (第 9a 页)
自其元孙寿授胡母生生与董仲舒并以
公羊显何休作解诂覃思十七年而引谶为多榖梁之
传自荀卿历申公江公以至 翟方进
其学渐微晋范宁
为作集解徐邈因之为注多可观采者然三家之学纷 (第 4a 页)
扬职业不曰率事以信乎及逾悬车
之年奉绝域之使受诏即路视险若夷贞厉尽瘁复于
左毂不曰不懈于位乎昔韦玄成 翟方进
以经明为汉
相而皆谥曰恭述揆所履节以一惠勤官死事炳然昭
明有司易名请以恭谥 (第 12b 页)
  鸿隙陂童谣(一作王莽时/汝南童谣)
  (汉书曰汝南旧有鸿隙大陂郡以为饶成帝时关/东数水陂溢为害 翟方进
为相与御史大夫孔光)
  (共遣掾行视以为决去陂水其地肥美省堤防费/而无水忧遂奏罢之及翟氏灭乡里归恶 (第 13b 页)
方进)
  (
请陂下良田不得而奏罢陂云王莽时常枯/旱郡中追怨 (第 13b 页)
方进
时有童 (第 13b 页)
子威方进
字也)
坏陂 (第 13b 页)
翟子威
饭我豆食羹芋魁反乎覆陂当复谁云 (第 13b 页)
  涓勋论丞相宣奏(汉书/)
春秋之义王人微者序乎诸侯之上尊王命也臣幸得
奉使以督察公卿以下为职今丞相宣请遣掾史以宰
士督察天子奉使命大夫甚悖逆顺之理宣本不师受
经术因事以立奸威案浩商所犯一家之祸耳而宣欲

专权作威乃害于国不可之大者愿下中朝特进列侯
将军以下正国法度
   翟方进
劾涓勋奏(汉书/)
臣闻国家之兴尊尊而敬长爵位上下之礼王道纲纪
春秋之义尊上公谓之宰海内亡不统焉丞相 (第 10b 页)
进见圣
主御坐为起在舆为下群臣宜皆承顺圣化以视四方
勋吏二千石幸得奉使不遵礼仪轻谩宰相贱易上卿
而又诎节失度邪谄亡常色厉内荏堕国体乱朝廷之

序不宜处位臣请下丞相免勋
   翟方进
劾陈咸等奏(汉书/)
立素行积为不善众人所共知邪臣自结附托为党庶
几立与政事欲获其利今立斥逐就国所交 …… (第 11a 页)
  朱博复刺史奏(汉书/)

汉家至德溥大宇内万里立置郡县部刺史奉使典州
督察郡国吏民安宁故事居部九岁举为守相其有异
材功效著者辄登擢秩卑而赏厚咸劝功乐进前 丞相
方进
奏罢刺史更置州牧秩真二千石位次九卿九卿
阙以高第补其中材则苟自守而已恐功效陵夷奸宄
不禁臣请罢州牧置 (第 17b 页)
     家象华不实无继嗣也王莽自谓黄象黄     爵巢其颠也
邪径败良田谗口乱善人桂树华不实黄爵巢其颠故

为人所羡今为人所怜
    王莽时汝南童谣
     汉书曰汝南旧有鸿隙大陂郡以为饶成
     帝时关东数水陂溢为害 翟方进
为相与
     御史大夫孔光共遣掾行视以为决去陂
     水其地肥美省堤防费而无水忧遂奏罢
   (第 6a 页)
   之及翟氏灭乡里归恶言 方进
请陂下良
     田不得而奏罢陂王莽时常枯旱郡中追 (第 6a 页)
     怨 方进
时有童谣 (第 6b 页)
子威方进
字也坏陂谁 (第 6b 页)
翟子威
饭我豆食羹芋魁反乎覆陂当复谁云
者两黄鹄
    更始时南阳童谣
     后汉书五行志曰更始时南阳 (第 6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