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崇德” 相关资源
別集類
總集類
以显而日新也业修于身则所行者切近精实而有
以立义之体用之所以藏而富有也此圣人之诚明
明诚也
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 崇德 也又曰穷神知
化德之盛也用以知而利德以用而崇知以德而化
然则欲从事精义者舍德奚本哉故夫子欲修德以 (第 25a 页)
以立义之体用之所以藏而富有也此圣人之诚明
明诚也
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 崇德 也又曰穷神知
化德之盛也用以知而利德以用而崇知以德而化
然则欲从事精义者舍德奚本哉故夫子欲修德以 (第 25a 页)
曲溪道人者怀川世家子陈寿延也读老氏书于曲溪
上故以为号性豪爽以直行汲汲于善名其堂曰为善
最乐盖取汉东平王语而实得于践履之素者一时贤
士大夫登堂而游举杯而祝击节而赏叹咸相与歌颂
之委予为之序余惟古人之善言善行固后人所当景
仰而师法之也而事沽名者反得假为粉饰之具使人
骇观惊听于信疑间君子病之今道人著华阳巾曳香
山屐盟石泉而脩玄默一切以 崇德 行善为事而荣辱
得丧举不足以撄其怀想其坐斯堂睹斯扁益思所以
践斯实必曰吾医家视人非辜而就死地吾不忍也 (第 14b 页)
上故以为号性豪爽以直行汲汲于善名其堂曰为善
最乐盖取汉东平王语而实得于践履之素者一时贤
士大夫登堂而游举杯而祝击节而赏叹咸相与歌颂
之委予为之序余惟古人之善言善行固后人所当景
仰而师法之也而事沽名者反得假为粉饰之具使人
骇观惊听于信疑间君子病之今道人著华阳巾曳香
山屐盟石泉而脩玄默一切以 崇德 行善为事而荣辱
得丧举不足以撄其怀想其坐斯堂睹斯扁益思所以
践斯实必曰吾医家视人非辜而就死地吾不忍也 (第 14b 页)
兼阙。始年十八。投笔从戎。西踰流沙。东绝沧海。南征北伐。
无所不至。席宠门绪。忝迹轩墀。属高宗 崇德 深仁。孝理天
下。以臣祖父(一作父子)兄弟。一门五人。皆伏节尽忠。身死王事。
遂超臣不次。授原州都督 (第 22b 页)
无所不至。席宠门绪。忝迹轩墀。属高宗 崇德 深仁。孝理天
下。以臣祖父(一作父子)兄弟。一门五人。皆伏节尽忠。身死王事。
遂超臣不次。授原州都督 (第 22b 页)
(一山/集)
束宗癸(吴郡人洪武中/任华亭教谕)
胡翰(字仲申一字仲子金华人以荐授/衢州教授召修元史有胡仲子集)
贝琼(字廷琚一名阙字廷臣 崇德 人洪武/初徵修元史除国子助教有清江集)
朱右(字伯贤临海人徙上虞洪武三年以荐召修元史/六年纂修日历除 …… (第 17a 页)
(副相未行坐累/有蔗境吟槁)
张著(字则明永嘉人迁常熟洪武三年领/乡荐授肤施知县升临江府同知)
陶振(字子昌吴江人徙居华亭洪武中举明/经授吴江训导改安化教谕有钓鳌集)
陈壁(字文东后以字行华亭人洪武中以/秀才举授山西解州判官调郴州)
金文徵(字德儒以字行嘉定人洪武中为本学训导登/进士授鄜州同知坐法免又起为国子学录)
史颐(字希程吴江/人官训导)
朱升(字彦升无锡人举明经任/本县训导升上虞教谕)
史迁(字良臣金坛人洪武中辟召除蒲城知/县迁知忻州以事去官复起知廉州)
张率(字孟循广信人吴元年徵/知嘉定州有张嘉定集)
朱逢吉(字以贞 崇德 人洪/武中官大理寺丞) …… (第 21a 页)
(江自经有/静学斋槁)
周是修(名德以字行泰和人洪武中举明经由霍丘训/导历周府纪善改衡府靖难兵入自经应天府)
(学有刍/荛集)
程本立(字原道 崇德 人洪武丙辰以明经荐为秦周二/王府引礼谪云南马龙他郎甸长官司吏目建)
(文初徵入翰林升佥都御史/燕 (第 31b 页)
束宗癸(吴郡人洪武中/任华亭教谕)
胡翰(字仲申一字仲子金华人以荐授/衢州教授召修元史有胡仲子集)
贝琼(字廷琚一名阙字廷臣 崇德 人洪武/初徵修元史除国子助教有清江集)
朱右(字伯贤临海人徙上虞洪武三年以荐召修元史/六年纂修日历除 …… (第 17a 页)
(副相未行坐累/有蔗境吟槁)
张著(字则明永嘉人迁常熟洪武三年领/乡荐授肤施知县升临江府同知)
陶振(字子昌吴江人徙居华亭洪武中举明/经授吴江训导改安化教谕有钓鳌集)
陈壁(字文东后以字行华亭人洪武中以/秀才举授山西解州判官调郴州)
金文徵(字德儒以字行嘉定人洪武中为本学训导登/进士授鄜州同知坐法免又起为国子学录)
史颐(字希程吴江/人官训导)
朱升(字彦升无锡人举明经任/本县训导升上虞教谕)
史迁(字良臣金坛人洪武中辟召除蒲城知/县迁知忻州以事去官复起知廉州)
张率(字孟循广信人吴元年徵/知嘉定州有张嘉定集)
朱逢吉(字以贞 崇德 人洪/武中官大理寺丞) …… (第 21a 页)
(江自经有/静学斋槁)
周是修(名德以字行泰和人洪武中举明经由霍丘训/导历周府纪善改衡府靖难兵入自经应天府)
(学有刍/荛集)
程本立(字原道 崇德 人洪武丙辰以明经荐为秦周二/王府引礼谪云南马龙他郎甸长官司吏目建)
(文初徵入翰林升佥都御史/燕 (第 31b 页)
(部/集)
陈允升(号霁岩昆山人隆庆戊辰/进士历官湖广提学副使)
张元忭(字子荩绍兴山隆人隆庆辛未赐进士/第一历官左谕德兼侍读有不二斋集)
邓以赞(字汝德新建人隆庆辛未赐进士第三历官/吏部右侍郎赠礼部尚书谥文洁有佚槁)
郭子章(字相奎泰和人隆庆辛未进士历官都/御史巡抚贵州进兵部尚书有青螺集)
刘克正(字茂一从化人隆庆辛未/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
郭子直(字舜举 崇德 人隆庆辛未进士/除行人历官福建按察副使) (第 4a 页)
陈允升(号霁岩昆山人隆庆戊辰/进士历官湖广提学副使)
张元忭(字子荩绍兴山隆人隆庆辛未赐进士/第一历官左谕德兼侍读有不二斋集)
邓以赞(字汝德新建人隆庆辛未赐进士第三历官/吏部右侍郎赠礼部尚书谥文洁有佚槁)
郭子章(字相奎泰和人隆庆辛未进士历官都/御史巡抚贵州进兵部尚书有青螺集)
刘克正(字茂一从化人隆庆辛未/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
郭子直(字舜举 崇德 人隆庆辛未进士/除行人历官福建按察副使) (第 4a 页)
参判兼同知义禁府事。李公亦赠兵曹判书。原公所以自靖于虏中者。一则拒贺而称 天朝之陪臣也。一则捐书而耻 崇德
之新号也。其事虽二。其义则一。 天将之特奏。清人之请罪。其为并證之明何如哉。 国书之极言。水阃之隆擢 …… (第 408H 页)
。可疑乎。是固无一可以累公也。至若虏贺之拒之也。虏书之捐之也。实有二大节在焉。称 天朝陪臣矣。其不耻 崇德 新号乎。耻 (第 409H 页)
崇德 新号矣。其不称 天朝陪臣乎。离之两伤。合之双美。孰非出于春秋尊攘之遗。而流言一发。众诋交集。以 庙堂 …… (第 409H 页)
伏惟虚心财察焉。谨状。
状成之翌年戊戌。胤锡旅宦都下。偶得清乾隆初所编大清一统志。载我国故实。有曰 崇德 年遣其国使臣罗某李某还国。继接士人李德懋。得乾隆中御制全韵诗自注。纪清初事迹。有曰朝鲜使臣罗德宪李廓 (第 409L 页)
。可疑乎。是固无一可以累公也。至若虏贺之拒之也。虏书之捐之也。实有二大节在焉。称 天朝陪臣矣。其不耻 崇德 新号乎。耻 (第 409H 页)
崇德 新号矣。其不称 天朝陪臣乎。离之两伤。合之双美。孰非出于春秋尊攘之遗。而流言一发。众诋交集。以 庙堂 …… (第 409H 页)
伏惟虚心财察焉。谨状。
状成之翌年戊戌。胤锡旅宦都下。偶得清乾隆初所编大清一统志。载我国故实。有曰 崇德 年遣其国使臣罗某李某还国。继接士人李德懋。得乾隆中御制全韵诗自注。纪清初事迹。有曰朝鲜使臣罗德宪李廓 (第 409L 页)
治, 嘉保, 永长, 承德, 康和, 长治, 嘉承。 鸟羽院天仁, 天永, 天久, 元永, 保安。 崇德
院天治, 大治, 天承, 长承, 保延, 永治。 近卫院康治, 天养, 久安, 乍平, 久寿。 后白 (第 320H 页)
也。 朝廷每以江都为天堑可守。然由通津而入。则水步甚狭。虏纵船而至。无可御矣。尝见清人所著开国方略。 崇德
主闻江都形便曰。此易破也已。于辽阳造船。由金,复海口。欲攻江都。而船未及至。多尔衮等已破江都。庙谟独 (第 389L 页)
上问曰。象贤之象。当属微子看耶。集传谓子孙有象先圣王之贤者。又曰以微子象贤而奉其祀。象字属微子。而但 崇德
是尊崇成汤之德。则崇字属周王矣。以象贤之象属微子。与 (第 305H 页)
崇德 之崇义例不侔。此诚可疑。象贤之象。以周王见汤孙之肖似乃祖。 …… (第 305H 页)
臣书九对曰。士冠礼曰继世以立诸侯象贤也。郑注象法也。为子孙能法先祖之贤。故使之继世也。蔡传盖本于此。且经文两节。各有所指。故解释之义例不同。然象之者子孙也。为其能象其贤而使之继世者。王者之事也。故吕东莱曰。象者欲其盛德之象。形容长存而不泯也。此说便有因子孙而思先祖之意。虽与 崇德 一例看。恐无不可。
上问曰。尔雅(雅似衍字)惟践修厥猷。传曰。微子践履修举成汤之道。修举者。有废坠 (第 305L 页)
崇德 之崇义例不侔。此诚可疑。象贤之象。以周王见汤孙之肖似乃祖。 …… (第 305H 页)
臣书九对曰。士冠礼曰继世以立诸侯象贤也。郑注象法也。为子孙能法先祖之贤。故使之继世也。蔡传盖本于此。且经文两节。各有所指。故解释之义例不同。然象之者子孙也。为其能象其贤而使之继世者。王者之事也。故吕东莱曰。象者欲其盛德之象。形容长存而不泯也。此说便有因子孙而思先祖之意。虽与 崇德 一例看。恐无不可。
上问曰。尔雅(雅似衍字)惟践修厥猷。传曰。微子践履修举成汤之道。修举者。有废坠 (第 305L 页)
书九对。纣罪贯盈。武王不得已伐之。成汤之祀则不可因此忽诸。而武庚是纣之世适。舍微箕而封武庚。亦是圣王罚不及嗣之意。何尝有一毫疑忌之心乎。武庚既诛。殷室懿亲。无过于微子。今玆之命。只以其践修厥猷。旧有令闻。可承汤祀也。若以其能知天命。庶无纪叙允蠢之患而封之。则反涉于自利之私意。已非崇德象贤之义。况谓其人之贤。必得众心。愈可疑忌云尔。则是乃后世中主之所不为。曾谓成王周公为之乎。陈氏欲明周家之盛德。而其说不能无弊矣。
象贤之象。当属微子看耶。集传谓子孙有象先圣王之贤者。又曰以微子象贤而奉其祀。象字属微子。而但 崇德 是尊崇成汤之德。则崇字属周王矣。以象贤之象属微子。 (第 21H 页)
崇德 之崇。义例不侔。此诚可疑。象贤 …… (第 21H 页)
汤孙之肖似乃祖。想像成汤之德为义。则崇与象。皆属周王。文法似为齐整。亦成义理。未知如何。
书九对。 崇德 象贤。同一义例。所以崇此德象此贤。皆是在上之事也。吕祖谦曰。象者欲其盛德之象。形容长存而不泯也。此亦 (第 21L 页)
象贤之象。当属微子看耶。集传谓子孙有象先圣王之贤者。又曰以微子象贤而奉其祀。象字属微子。而但 崇德 是尊崇成汤之德。则崇字属周王矣。以象贤之象属微子。 (第 21H 页)
崇德 之崇。义例不侔。此诚可疑。象贤 …… (第 21H 页)
汤孙之肖似乃祖。想像成汤之德为义。则崇与象。皆属周王。文法似为齐整。亦成义理。未知如何。
书九对。 崇德 象贤。同一义例。所以崇此德象此贤。皆是在上之事也。吕祖谦曰。象者欲其盛德之象。形容长存而不泯也。此亦 (第 21L 页)
用安身外也。崇德内也。犹龙蛇之蛰以存身也。蔡氏曰精义以知言。利用以行言。由前之说则精义也致用也利用也 崇德
也。各为体用。由后之说则精义利用为体用。二说虽有详略之不同。而亦可以相通欤。
馥对。弛者张之本。阖 (第 132L 页)
者辟之机。屈者信之始。草木之萌也。必句而后信。流水之盈科也。必渟而后流。此屈信之义也。且夫至健者天地也。未有不屈而能信者。阳屈于阴而为复。日屈于月而为昼。暑屈于寒而为春。其于人也亦然。孔子屈于止而信于行。颜氏屈于藏而信于用。虽以小者言之。张良圮下之履。韩信裤下之辱。先儒皆谓其屈而能信。信乎其方屈者所以方信。而易所云龙蛇尺蠖之义。
其不以此乎。人皆知信之为利。而不知屈之为利。则此所以行潦之水。未达于海。而小人之行。的然而日亡也。至若两先儒精义利用之说。各有攸当。盖兼指下文致用 崇德 而言。则精义之于致用。利用之于 (第 133H 页)
崇德。 各自为体用。而为内外交养之义。单指上文精义利用而言则精义也致用也。又自为体用。而为知行相须之义。虽谓 (第 133H 页)
馥对。弛者张之本。阖 (第 132L 页)
者辟之机。屈者信之始。草木之萌也。必句而后信。流水之盈科也。必渟而后流。此屈信之义也。且夫至健者天地也。未有不屈而能信者。阳屈于阴而为复。日屈于月而为昼。暑屈于寒而为春。其于人也亦然。孔子屈于止而信于行。颜氏屈于藏而信于用。虽以小者言之。张良圮下之履。韩信裤下之辱。先儒皆谓其屈而能信。信乎其方屈者所以方信。而易所云龙蛇尺蠖之义。
其不以此乎。人皆知信之为利。而不知屈之为利。则此所以行潦之水。未达于海。而小人之行。的然而日亡也。至若两先儒精义利用之说。各有攸当。盖兼指下文致用 崇德 而言。则精义之于致用。利用之于 (第 133H 页)
崇德。 各自为体用。而为内外交养之义。单指上文精义利用而言则精义也致用也。又自为体用。而为知行相须之义。虽谓 (第 133H 页)
礼三恪。即古圣王盛节。书所谓虞宾在位。群后德让。诗所谓在彼无恶。在此无斁者此也。平壤之崇仁殿。庆州之 崇德
殿。麻田之崇义殿。我列圣所以崇报前代之盛德宏度。远迈三代。而王氏云仍不绝如线。故家馀裔。于今为庶。每 (第 362L 页)
。比孟于坤。学圣人者。当先识乾坤之义。戴大圜则知知崇而效天也。履大方则知礼卑而法地也。故子曰夫易所以 崇德
而广业也。包牺氏立象设教。必先以乾坤者。盖取诸斯欤。邵子诗云一物自来有一身。一身还有一乾坤。可谓深得 (第 398H 页)
憧憧则所感者私应而已。是朋也。利用安身是屈。崇德是伸。程传不以屈伸释之可疑。系辞本义以利用安身为伸。 崇德
为屈。亦恐偶失照勘。盖日往月来则日是屈月是伸。月往日来则月还为屈日还为伸。此即程子所谓所应复为感者也 …… (第 298H 页)
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
博我以文。精义入神也。约我以礼。利用安身也。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则致用 崇德 交养不已也。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则过此以往。未之或知。穷神知化。德之盛也。既读系辞。又读论语。真个吻 (第 304H 页)
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
博我以文。精义入神也。约我以礼。利用安身也。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则致用 崇德 交养不已也。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则过此以往。未之或知。穷神知化。德之盛也。既读系辞。又读论语。真个吻 (第 304H 页)
书
十二月二十七日。庆州府尹黄景源。再拜上书大学士赵公閤下。往者朴生某来。伏蒙示崇德殿碑。 国家既建 崇德 殿。每岁仲秋。致牲币奉齐盛。以修祀事。 …… (第 117L 页)
而閤下又铭其碑。将立于殿门之外。岂不盛哉。然 崇德 殿。祀新罗国祖朴氏。而不祀武烈王金氏。是可惜也。初武烈朝唐天子。请出师伐高义慈。及即位。遣子仁问。请 …… (第 118H 页)
是也。然武烈能一土宇。先于王氏。能宪章中国之礼。先于 本朝。岂祭法所谓以劳定国法施于民者欤。景源伏见 崇德 殿。东西五筵。南北三 …… (第 118H 页)
亦追武烈之诚。而自尽臣节云尔。呜呼。武烈竭其诚以事天子。而馀教施及后世。其大夫自尽臣节。可谓盛矣。今 崇德 殿。祀太祖而不祀武烈。与河南以祀汉光武。而不祀明帝者。何以异哉。麻田郡王氏之庙。元文王,仁孝王,顺孝 (第 119H 页)
王。从食太宗。商书曰。可以观德。此之谓也。今敝府有 崇德 殿。而武烈不得从食。可胜叹哉。夫武烈与文武王。皆有统一之功。然文武治安之泽。不及武烈也。故致远状曰。 (第 119H 页)
十二月二十七日。庆州府尹黄景源。再拜上书大学士赵公閤下。往者朴生某来。伏蒙示崇德殿碑。 国家既建 崇德 殿。每岁仲秋。致牲币奉齐盛。以修祀事。 …… (第 117L 页)
而閤下又铭其碑。将立于殿门之外。岂不盛哉。然 崇德 殿。祀新罗国祖朴氏。而不祀武烈王金氏。是可惜也。初武烈朝唐天子。请出师伐高义慈。及即位。遣子仁问。请 …… (第 118H 页)
是也。然武烈能一土宇。先于王氏。能宪章中国之礼。先于 本朝。岂祭法所谓以劳定国法施于民者欤。景源伏见 崇德 殿。东西五筵。南北三 …… (第 118H 页)
亦追武烈之诚。而自尽臣节云尔。呜呼。武烈竭其诚以事天子。而馀教施及后世。其大夫自尽臣节。可谓盛矣。今 崇德 殿。祀太祖而不祀武烈。与河南以祀汉光武。而不祀明帝者。何以异哉。麻田郡王氏之庙。元文王,仁孝王,顺孝 (第 119H 页)
王。从食太宗。商书曰。可以观德。此之谓也。今敝府有 崇德 殿。而武烈不得从食。可胜叹哉。夫武烈与文武王。皆有统一之功。然文武治安之泽。不及武烈也。故致远状曰。 (第 119H 页)
俨临。君乎牧乎。泽流南瀛。云仍得姓。以万以千。翼翼堂斧。在府之西。即祀于傍。如汉拜陵。仪于何仿。崇灵 崇德。
礼功异迹。匹美齐礿。仍下 纶音曰致敬于历代陵墓。即帝王之令典。平壤月城之立监降香。其仪可仿。遂 命置 (第 99L 页)
一纯昏书(庚辰○代家大人作)
最秀昏书(己酉)
告祝
社稷祈雨文(乙亥○家大人尹庆州时代作)
新罗太祖 崇德 殿祈雨文(代家大人作)
堤川周峰孔夫子影堂奉安告文
淮阳新安朱夫子影堂奉安告文(己亥)
最秀昏书(己酉)
告祝
社稷祈雨文(乙亥○家大人尹庆州时代作)
新罗太祖 崇德 殿祈雨文(代家大人作)
堤川周峰孔夫子影堂奉安告文
淮阳新安朱夫子影堂奉安告文(己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