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集部
光武之掘原陵封树也霸陵之完功在
释之原陵之掘罪在明帝是释之忠以利君明帝爱以
害亲也忠臣孝子宜思仲尼丘 明释之
之言鉴华元乐
莒明帝之戒存于所以安君定亲使魂灵万载无危斯
则贤圣之忠孝矣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亦无不掘 (第 6a 页)
释之原陵之掘罪在明帝是释之忠以利君明帝爱以
害亲也忠臣孝子宜思仲尼丘 明释之
言鉴华元乐莒
明帝之戒存于所以安君定亲使魂灵万载无危斯则
贤圣之忠孝矣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亦无不掘之 (第 85b 页)
 经一章明明德天下云云。此段辨答。敢曰唯唯。而抑有一说焉。盖首节明明德。对待新民而言。而是在己之明明德。故章句专以自 明释之。
此或问所谓析之极其精也。此节明明德。是明明德之及人者。而其意重在于天下人上。故章句所释。发明其天下人 (第 238H 页)
 下教曰。大学章句。知犹识也。(止)可叹可叹。
大学章句训释。金农岩亦有是说。然寻常以为知字只是知识之意。故如是释之。而不欲如彼之深见也。今下教如是。亦不敢自以为是也。若夫或问中。知者心之神明。及孟子集注。知者神明。皆以心之知释之。而不曰性之智者。诚如下教。然智字之训。只见于孟子之历数四端。皆谓之心。则心与智之相须。亦可见矣。若夫朱子之训知。每以心之神 明释之
者。诚若可 (第 440L 页)
疑。然性无运用而心能尽性。故必以心 释之。
而智之知。自是贯通也耶。于此尤可见心性知觉之非有两样也。至于下得尽心之工。方可以智者云云。诚如下教。 (第 441H 页)
 洪秉谟讲人莫不饮食。 问饮食人皆知味。而曰鲜知味何也。食味之难。如中庸之难能否。
道者天命人心所当然之理也。固不外人生日用之间而不自知。如百姓之日用饮食而不自知味也。朱子曰人能知味之正。则必嗜之而不厌矣。知道之中则必守之而不失矣。
 
崔锡教讲道其不行矣夫。 问上章不明不行。交互为说。故此章不行以不 明释之
否。
知愚之过不及。宜若道之所以不明也。贤不肖之过不及。宜若道之所以不行也。然交互为说。实拔其根。不 …… (第 151L 页)
 崔命愚讲诗曰妻子好合。 问妻子和兄弟宜。皆下面事。父母顺是上面事。是行远自迩之意否。
章句及小注说。皆以是 释之。
而尝闻先辈有言父母顺一句。通上文兄弟妻子皆属迩且卑者。而上面自有高远之道。其说甚好。
 崔兰述讲父母 (第 155H 页)
 明明德于天下。章句但释以使天下之人皆有以明其明德。人多错看。以为明民之明德。然而观明明德之义。篇首既以自 明释之。
至此却又属民看。则上下矛盾。决不成说矣。朱子之意盖曰使天下之人。皆有以明其明德。而乃所以明己之德于 (第 333L 页)
(一作天)下云尔。以或问之说参之。则尽明白有据。若谓明民之明德。则朱子 释之。
必不当若是之疏略也。未知如何。
既曰使天下之人皆有以明其明德。则可知非但明己德。而使天下之民皆效之而 …… (第 333L 页)
 格物之格。章句训以至字。或问以格于文祖之格为證。则只是至字之义也。但其下又下穷至二字。故读者每因此而生疑。遂谓格有穷至两义。而至于物格之格。又着穷意。说不去。或把至字看作极字义。而又与无不到之意不相合。尝按栗谷辑要。格字有穷至两义。格物之格。穷字意多。物格之格。只是至字意。心窃疑之。只是一格字。而上下各有一义。恐非朱子之意。及考尤庵经义。有曰辑要所谓穷字意至字义者。似是以工夫功效之异而言

之。非谓格物之格。可含穷字意看也。得此说而后。始觉栗翁之本意却不如此也。大抵格物云者。语意艰涩。训 释之
际。只说至字则语欠通畅。故朱子始以至字为训。下方却又插入穷字以 (第 334L 页)
释之。
盖是穷而至之云尔。虽似突兀而实不得已也。自古诸儒于此格物二字。论议多端。盖缘穷至之训。不能活看而然也 …… (第 334L 页)
 按经文首尾相贯。一字一句。皆有下落。但末二节。

实与第三节相应。而只言本末。不言终始。厚薄二字。上文之所不言。而此却别说者何也。窃意本末终始。不必分作两项事。既言本末则终始自在其中矣。厚薄二字。虽似突兀。实承上一句而申言末不治之意。盖谓身既不修。则所厚之家且不可齐。况所薄之国与天下云尔。如此看得则一章文体。庶无罅漏。而亦不悖于经旨否乎。
来说诚然。是故第四章释本末小注曰此言知本则不特终始先后之义在其中。而为本及本乱末治者否之意。亦在其中矣。终始厚薄。皆该本末中者可知。退溪又谓传者特举本末二字而 释之。
所谓先后终始厚薄皆在其中云云。来谕所言如此看得则庶无罅漏之示。正得读书之义。可贺可贺。
 致知之知。 (第 335L 页)
章句训以犹谋也。以人之知识而言也。或问以心之神明妙众理宰万物 释之。
此则似指本然之知觉也。何其不同欤。
人之知识。顾非本然之知觉欤。来说所谓何其不同者。愚未之信。
   (第 335L 页)
教。二节言道之不可离及存养之事。三节言省察之事。四节言中和之大本达道。终言中和之极功。此朱子章句已分 明释之
矣。更何毫发之可间哉。但性道教三字。为一章之 (第 407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