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集部
  改黄太常墓序
当建文朝太常卿黄公子澄首用知囊故筴以敉宁宗
社不遂而死以至参夷五宗天下为之饮泣而不敢言
然固有笔之稗官者矣天下痛公剔肾析骸而无所归

然实有葬地为志铭者矣天下痛公之无后而不知一
子走楚者为 田经
其后有参议表者复公姓而仕宦矣
一子走吴者为彦修其后有博士云者以文学显矣万
历之初元上下诏褒录诸死事者 (第 13b 页)
  淮扬二属赈济疏(三十八年闰七/月十八日上)
窃照淮安扬州二府属清河桃源高邮江都宝应五州
县今岁春夏淮泗汎滥渰没民 田经(臣/)
会疏题报钦奉
特旨命(臣/)前往淮扬驻劄秋成以前设法赈恤等因钦
(臣/)即自苏起行一面飞檄江苏等属 (第 5b 页)
  田江之滨有怪石焉状若一龟卧于衍石之上长倍寻
厚广可寻之半境土宁静则偃卧维平有𤯝则倾敧潜
浮以离故处故俗传有平宁倾兵之谶岁乙酉岑氏猛
食采日殷恣横搆兵守臣方上疏议讨一夕石忽浮去
数百武猛惧乃使力士复之向夕殷祀之以潜弭其变
明年大兵至猛竟失利以灭人益异焉猛党卢王二酋

胁众连兵据思田以重烦我师朝议特起今新建伯阳
明王公来平比至集众告曰蠢兹二酋岂惮一擒维疮
痍未瘳而重罹锋刃为可哀也即日下令解十万之甲
掣四省之兵推赤二酋俾自善计二酋惮公威德且知
大信不杀遂率众自缚泣降公如初令谕而遣之单车
田经
画建置以训奠有众田父老望风观德如堵如
墙罗拜泣下曰大兵不加明公再生之赐也田丑何以
为报维田始祸石寔衅 (第 25a 页)
 〔考订〕毛云云土是地名。韦昭云云土今为县。地理志江南有云杜县。若云水去土见。则云梦大泽也。岂见土乎。〇订曰禹贡。绝世之文章也。读之以云梦土。读之以云杜梦。皆死句也。不如今读之灵活。诸说未可信也。然洚水怀襄之灾。唯河患耳。江淮诸水。岂有一时都溢之理。鲧禹所治者皆河患。治河之馀。禹与益稷。遂掌浚浍浚川之役。遂正天下之田界。其衍沃者皆画之为井。其畸羡者亦皆辨方正位。子午相直。南东其亩。周礼所谓体国经野者。此之谓也。(凡言经 田经
界经略之等。皆设经纬线。辨子午。画之为方田也。)注家每认九州山川。都陷洪水之中。乃禹为之疏导入海。而 (第 82H 页)
子孙见于世。如方希直之有叶复。黄子澄之有 田经
也。且公同时六臣皆无后。而唯河滨之朴。大显于世。公之不及于祸。又能有后而不失其姓。闻醴泉胜冠者至五十 (第 491H 页)
有女士行。生卒年月配位孙录及嘉言善行。详宇万所撰碣铭。盖其天禀仁孝。自志体之养。以至先世墓仪香火。置 田经
纪。缩衣节食。常须存赢。族戚多待以举火。至于疏远。解衣推食。恩意周洽。使其得用于时。则其所以泽民济众 (第 626H 页)
轩安文成公祠。曰绍修。始周慎斋创之。著竹溪志。退溪李先生宰丰基重修。请于方伯。转达 朝廷。赐院额及土 田经
史。东方书院之教。自此始焉。文成公尝奉使入中朝。得大学先圣四亚圣十哲七十子及宋朝濂洛关闽诸贤图像。东 (第 82H 页)
  其二
再度驻征鞭。孤坟终寂然。蚕头风水内。马鬣草花边。地下无春色。人间足少年。墓门游骑度。多向汎湖船。
病未归山。吟成两律。以寄惆怅。兼慰养儿病悰。
我自沁州归歇马。尔留檗谷把持家。书来父子怜同病。春晚京乡好是花。山枕工夫须素问。峡 田经
纪可胡麻。鹿门偕隐何时得。杜老同吾屡发嗟。
  其二
冉冉一春今向尽。百年何事不蹉跎。幽期缅矣山薇老 (第 137L 页)
坐到深更不觉寒。任教风雪冻千山。言下敢云能会意。向来驰骛并虚閒。
即事
田经
岁役。多病一迂儒。纵未恩咸被。当令怨少呼。自知才不及。敢道法相拘。原隰劳劳久。忧来费独吁。
赠别安进 (第 297H 页)
山怜忽尔奇。(保。)鹘峰开早雾。马板趁朝炊。(瞻。松鹘山马转版。)坐席依林好。行厨傍水宜。(保。) 田经
在后。葱秀宿如期。(瞻。)忽似平山见。偏增故国思。(保。)观渔垂钓饵。畏虎插枪枝。(瞻。是夜亦露宿。 (第 26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