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昆山州重修庙学记     上官震
钦明圣朝大一统治尊崇儒术命天下建学立庙宇以

祠圣贤置师儒以育俊秀厚米廪以养士类于是圣人
之道敷被远近夫道在能明者行之虽或暂有昏翳弗
能使其终于不行盖君臣父子之懿诗书礼乐之教皆
天理民彝自然物有其则而心又所同故也吴郡有属
州曰昆山其东一舍而远曰太仓濒海通漕商货凑集
民以富庶而旧治过之延祐间奉诏徙治惟时州庠未
能随迁相台王侯来守是州存旧弗毁更新创建增养
士之 田礼
文学之士彬彬文物于斯盛矣厥后蠹弊猬 (第 28a 页)
  登润州城楼
高阁俯城阴松篁一径深晴云摇海色夕梵起潮音古
戍关门断山程驿道侵江流无日夜南望是乡心
  过滕县
邑传滕子旧爵序薛侯先坏地虽褊小君臣自井 田礼
犹宗国秉馆想上宫连遗恨千年事何劳授楚廛
  送俞生之金陵 (第 8b 页)
 
皇清文颖卷首十六
#+PROPERTY: JUAN 卷首十七

钦定四库全书
皇清文颖卷首十七
御制文
 赋
  耕耤赋(并序/)
皇上御宇之五年青帝司方之二月春风普扇阳德方
 亨
天子乃耕于千亩之 田礼
也臣闻圣王务本耕耤以劝 (第 622a 页)
足下所以试之者固将有以待之也君
岂可以所辖为荒服分阃为偏师而遽忽之也哉视篆
之后简其士马修厥戎器广屯 田礼
师儒毋狃于宴安
而常若寇至使西南号令斩然一新又以其暇日履涉 (第 7a 页)
三年二月十四日卯时享年六十有四子一人昆 田礼
部注籍监生娶沈氏女二人一嫁吴江周能察一嫁桐
乡儒学生员钱琰 (第 12b 页)
   永建二年大旱疏(书奏引见德阳/殿属主者施行)
昔鲁僖遇旱以六事自让躬节俭闭女谒放谗佞者十
三人诛税民受货者九人退舍南郊天立大雨今亦宜
顾省政事有所损阙务存质俭以易民听尚方御府息

除烦费明敕近臣使遵法度如有不移示以好恶数见
公卿引纳儒士访以政化使陈得失又囚徒尚积多致
死亡亦足以感伤和气招降灾旱若改敝从善择用嘉
谋则灾消福至矣
   请行籍 田礼
(顺帝/从之)
自古圣帝哲王莫不敬恭明祀增致福祥故必躬郊庙
之礼亲籍田之勤以先群萌率劝农功昔周宣王 (第 22a 页)
 堂闭门简出日研索经义谓圣学莫先于五礼因取
 仪礼析为四卷以礼记比类附之其不类者载诸卷
 首末各有意义又以军礼独阙取周官大 田礼
补之 (第 17b 页)
  仪礼戴记附注跋
黄孟清佥事为吾乡明初硕儒其仪礼一书析为四卷
以礼记比类附之其不类者载诸卷首或卷末各有意
义又以军礼独阙取周官大 田礼
补之及礼记载田事 (第 16a 页)
   詹广文

公名英字秀实贵阳人幼有宿慧书不再读过目辄成
诵负气节敦行谊究心时务以古人自期为诸生时见
器于巡方使者每召见必款语移时听其言叹非经生
流年十七举明正统戊午乡试三上春官不第署会川
卫训导时有麓川之役先是麓川宣慰思任发叛黔国
公沐晟都督方政讨之不克廷议多谓麓川远蛮不足
较王振方用事欲示威蛮方力请大发兵讨之兵部尚
书王骥迎其意遂以骥督蒋贵军起东南兵十五万穷

其巢而思任发不可得焚寨而还骥封靖远伯师还寇
复炽骥再往征调如前思任发仍不可得加岁禄三百
石十三年思任发子机发卜发复据孟养为患复命骥
督宫聚张軏 田礼
军十三万征之踰孟善至孟那贵州
都指挥咨宣九溪卫指挥翟亨战死二思竟失所在公
乃疏言边务十三事又言靖远伯 (第 19a 页)
  乐处士十松翁墓志铭
十松翁者宅边有乔松十其意好素笃也故号翁乐姓
葵名以𤾉字先世自长沙来泰和后梁徙邑之禾溪至
十三世讳昶贵州副使曾祖文鉴祖谏咸膺冠緌父泉
麓公讳脩早世妣欧阳宪副之孙年十九抱节以弘治
戊申闰正月三日遗腹生翁翁生而颖特未弱冠补郡
庠生督学虚斋蔡公空同李公皆天下之钜夫文人也
莫不韪翁文第置高等欧阳恭简文庄二公尝造庐读

所作泰伯至德论咸警赏不置口银台杨公过从谈史
上下数千载灿然指掌杨公服其博顾九试不得第以
太孺人孀居高年不忍违遂谢去举子业事太孺人备
物腆过有禄者既没哀毁欲绝乡人以母子节孝称双
美云平居□□寡竞食澹御疏然周急拯溺育孤葬贫
趋义恐后其增益祭田宝袭先世诰墨至老犹尽心焉
先后邑侯举乡饮固辞不赴至邑侯杨公行丈 田礼

为都里人总领因陈便民之法十杨公欣纳著为令甲 (第 6b 页)
麟袭衣金带冬十一月庚戌圣节赐如旧五年庚申春
二月丙戌从耕籍 田礼
成即上章请告展先墓诏赐允
许降敕书谕遣曰卿以宏材硕学事我祖宗居密勿之
地者四十年小心恭谨简在惟深朕嗣 (第 30a 页)
 赋
  耕耤赋(并序/)
皇上御宇之五年青帝司方之二月春风普扇阳德方
   亨
天子乃耕于千亩之 田礼
也臣闻圣王务本耕耤以劝
   农功明主孝亲亲推以供祀事我 (第 1a 页)
   康斋先生语略序
丁巳秋举青原会少参吴公持新编康斋先生集略言
于众曰我国朝以学倡者康斋先生先生一传新会再
传馀干俱易名从祀吾道吐气顾其师寥落似于报称
之义未当时或以先生有争田讼不宜见知石亨为疑
不知先生于诸弟子来从学者率之力耕而食未有田
也而奚讼好是懿德凡人皆有石亨知先生荐先生未

尝有求于世何于大儒过之深也邹子曰公以陈胡二
先生谥与从祀也于陈王二公有加乎而吴先生之不
谥不祀啧有烦言也亦有损乎曰无曰然则予等当从
不加不损处理会更不必从世法上度长絜短一从世
法论俾世之学圣者于形迹上比拟而圣人之旨荒矣
且余自幼闻先生讼田也以弟鬻祭田故夫士大夫无
故不鬻祭 田礼
也先生秉礼者也即讼非过而文清在
大理一内使不荐曰南京好官惟薛卿可以是病文清 (第 20b 页)
命公总督军务往征之时普定围急公自
云南选善射者为前锋自将至普定疾战矢下如雨贼
大败围解遂趋贵州副总兵 都督田礼
等以兵来会克
龙里瓮城羊肠杨老今溪诸路新添平越清平都匀诸 (第 13b 页)
缘藉 田礼
废。已五十馀年。有司案牍。无可简寻。今据礼经。
兼采开元乾元故事。并徵前代沿革。参酌详定。 (第 17a 页)
 开师道场 别英僧
   径山夜间钟 诗禅 与高禅师
   寄一见 读宗祐诗 寄祖雍
   送僧之华 田 礼
觉庵真塔 呈天目高峰和尚
   赠元讲师 赠新云岩 题海云真师碑
   宿祖师庵 六池庵 胜僧游庐山 (第 9a 页)
   豺乃祭兽
豺貌如狼心独善彼惟残贼实顽冥逢人弗害堪称惠
遇虎则威别有灵(豺虽似狼而不害人虎反惧之豺所/溺处虎不敢履故猎者不射豺以其)

(为仁/兽也)鹰鸟獭鱼向已辨围陈若祭例堪型先王候以为
田猎此语由来甚不经(埤雅云季秋豺取兽四面陈之/以祀其先世谓之豺祭兽其说)
(与鹰祭鸟獭祭鱼相类前已较正之又方言云豺取兽/四面方布而陈祭故先王候之以 田礼
记所谓豺祭兽)
(然后田猎是也记所言盖以豺取兽/为田猎之候岂豺果知布兽陈祭乎)
   草木黄落
季秋 (第 25b 页)
死亡,亦足以感伤和气,招降灾旱。若改敝从善,择用嘉谋,则灾消福至矣。(《后汉·黄琼传》)

上疏请 行籍田礼
  自古圣帝哲王,莫不敬恭明祀,增致福祥,故必躬郊庙之礼,亲籍田之勤,以先群萌,率劝农功。昔周宣
言于应骞曰。西陲国藩蔽也。纵贼深入而莫之遏。孰当其罪。惟有一死战耳。应骞许之。忠亮遂与义兵将智得男, 田礼
禄等赴战破之。被俘千馀人得脱归。及媾成。忠亮慨然谓礼亮曰。我国素尚忠义。吾家世守名节。不可屈膝于虏。 (第 486L 页)
力弱不能周。是故海应尤眷系不能忘也。英叔从人游。以干立家。而孺人又力于针线以自资。不十年第宅高大。庄 田礼
足。器用华美。余每从孺人谈衰盛歉亨之际。孺人亦感之。为言入门之始。饥至屡日而不能兴。廊下人具一盂饭进 (第 409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