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李昭象(共一卷/)

   王驾
    王涣
   
戴司颜
   吴仁璧
   汪极
   张曙
   林嵩(共一卷/)
   杜荀鹤(三卷/) (第 101a 页)
命德弥洞兮贤犹蹇
瘁负皇栋兮功与邵杜参伯仲兮神昊丧亲命弗控兮
南阳树阡式士颂兮乾坤难弊光亿万兮
   御史王毅斋
(唐顺之/) (第 5a 页)
余读 毅斋公
事而伤之嗟乎瑾之祸烈矣然瑾竟不能
杀公于虐燄横被之日而公所劾侍郎某者乃能扼公
于众正汇征之后遂至摈弃 (第 5b 页)
名者君子与之然自今日观之果孰多少哉呜呼人臣
之义要当出于正也
   毅斋王公
小传(罗洪先/)
正德间逆瑾僣礼威虐搢绅中稍怀耻者鲜不见忤得
祸而先大夫在武选以事不关白几就逮余每闻 (第 22b 页)
    (唐敬括/)
  广达楼赋(唐李濯/)
  吹笛楼赋(唐郑渎/)
  五凤楼赋(宋梁周翰/)
  南都钟鼓楼赋 (明王涣/
)
  集灵台赋(唐张良器/)
  通天台赋(唐阙名/) (唐任公叔/) (唐杨系/) (第 3a 页)
尾虎足冰
终日惴惴当共重之勿使颠坠谨谢公卿无忘纳诲群
臣乃退咸呼万岁
  南都钟鼓楼赋        (明/)王 涣
晚出虎胄步越鸡鸣登西冈而迤逦骇双台之峥嵘翘
然左而居震江鼍遥应乎革响杰然右而当兑蒲牢四
撼乎金声天垂 (第 18b 页)
于绍兴之为祀者第其人之能庙貌君
于废且久则岁时之伏腊可推也或谓貌工来于事无
当不曰雁门太守行为洛阳令 王涣
乐府耶王以令周
君以倅行令事皆得祀而后先载在乐府无愧哉太师
且采之因以上太史公矣
  临邑邢氏父子赠 (第 20b 页)
亡弗善之矣迨君卒而咨嗟涕
洟以为君不死其为万石太丘无难也嗟乎以君之才
而屈于年其可纪者仅一令而已虽然 王涣
不亦一洛
阳令耶而乐府至于今歌之不衰安知商城之不祠君
而其能言者不被之乐府也又安知百世之后其不以
(第 10a 页)
  睢阳五老会诗(年八十七岁/)
诏恩分务许优閒肯借留都獬豸冠名宦傥来空扰攘
丘园归去且盘桓醉游春圃烟霞暖吟听秋潭水石寒
退傅况兼为隐伴红尘那复举头看(事文类聚前集/)

   王 涣
   涣礼部侍郎致仕
  睢阳五老会诗(年九十岁/)
分曹归政养耆年李下何由更整冠贤相赋诗同笑傲
(第 7a 页)
四年来住是寺云翰林侍讲学
士中奉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同知经筵事黄溍撰
   昭庆寺看芍药        王涣
一半春光过牡丹又开芍药遍禅关久辜佳约违莲社 (第 51b 页)
良德艺其章既骞用扬而弗利于行维坦有夷
弗失其驰乃艰厥罹蹶疐而违而颠蹶以踦吁嗟乎其
时兮其数之奇兮
  王涣
通判墓在武丘乡九都廿三图 (第 15b 页)
  (益都耆旧传曰张霸为会稽太守举贤士劝教讲/授一郡慕化但闻诵声又野无遗寇民语曰)
城上乌呜哺父母府中诸吏皆孝友
    河内谣
  (东观汉纪曰 王涣
除河内温令商/贾露宿人开门卧人为作谣曰)
王稚子代未有平徭役百姓喜
    顺帝末京都童谣
  (后 (第 15b 页)
  刘卲之卲从节不从阝
刘卲字孔才宋庠曰卲从节说文高也故字孔才杨子
周公之才之卲是也三国志作劭或作邵从邑皆非不
叶孔才之义从节为卲乃叶
   王涣
王之奂 (第 16b 页)
唐诗人 王涣
字群吉昭宗大顺二年进士文苑英华选
其惆怅词十首今误作王奂非也王奂与王昌龄王维
同游去 (第 17a 页)
王涣
一百四十馀年况其诗有霍小玉及红娘
事皆天宝以后事岂可混为一人
  秀才
赵武灵王论胡服云俗辟民易则是 (第 17a 页)
   王稚子歌         汉古辞
孝和帝在时洛阳令王君本自益州广汉蜀人少行宦
学通五经论明知法令历代衣冠从温补洛阳令化行
致贤外行猛政内怀慈仁移恶子姓名五篇著里端无
妄发赋念在理冤清身苦体宿夜劳勤化有能名远近

所闻天年不遂早就奄昏为君作祠安阳亭西欲令后
代莫不称传
   河内谣
  王涣
为河内令商贾露宿人开门卧民歌之曰
王稚子代未有平徭役百姓喜
   淫豫歌(乐府/)
 李膺益州记云滟 (第 7a 页)
   汉王稚子阙铭跋

右汉王稚子阙铭一其一云汉故先灵侍御史河内县
令王君稚子阙其一云汉故兖州刺史洛阳令王君稚
子之阙按范晔后汉书循吏传 王涣
字稚子尝为温令
而刻石为河内令者盖史之误涣以元兴元年卒然则
阙铭盖和帝时立也
   唐益州学馆庙堂记 (第 10a 页)
 报邓阊(阊字季昭张掖太守训子/禹孙官侍中封西华侯)
长归冥冥往而不反(东观/汉记)
   封洛阳令 王涣
子石为郎诏(安帝永初二/年邓太后诏)
夫忠良之吏国家所以为理也求之甚勤得之至寡故
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 (第 11a 页)
昔大司农朱邑右扶风尹翁归
政迹茂异令名显闻孝宣皇帝嘉叹悯惜而以黄金百
斤策赐其子故洛阳令 王涣
秉清脩之节蹈羔羊之义 (第 11a 页)
  与邵子昆学使论乡贤名宦从祀书
荦顿首奉书子昆执事曩在畿南曾于稠人中一望颜
色匆匆别去当不复记忆然荦窃知执事正直有学问

君子人也中心识之未尝暂忘邀缘天幸得与共事比
虽再通尺素俱寒暄候问常语兹有一事实关
国家大典而学政所当问者敢以商之左右记曰乡先
生没则祭于社乡先生盖即士大夫之贤而归老而教
于其乡者尚书大传曰大夫为父师士为少师耰锄已
藏祈乐已入岁事已毕馀子皆入学是也既殁而不忘
其德乃相与尸祝之于社后世乡贤有祀昉诸此传曰
有功德于民则祀之汉元始间诏祀百辟卿士有益于

民者蜀郡以文翁九江以召信臣应诏又朱邑祀桐乡 王涣
祀安阳亭则民自立祠后世名宦有祀昉诸此前
明之制凡郡邑乡贤名宦各附祀于学宫守令岁以春
秋二仲率官属行礼 (第 14a 页)
   又谣(益部耆旧传曰张霸为会稽太守举贤士/劝教讲授一郡慕化但闻诵声又野无遗)

    (寇民/谣曰)
城上乌呜哺父母府中诸吏皆孝友
   河内谣(东观汉记曰 王涣
除河南温令商/贾露宿人开门卧人为作谣曰)
王稚子代未有平徭役百姓喜
   顺帝末京都童谣(后汉书五行 (第 4b 页)
  半月砚铭 又
  黑石砚铭 宛山石砚铭
  方砚铭 方圆砚铭
  小砚铭 又
  斧砚铭 荷叶砚铭
 诔
   王御史毅斋

 赞
  隋司徒毗陵陈侯像赞 (第 27b 页)
中历尚书郎后归教授所/著有五经通论发蒙记补亡诗文集数十篇又注仇)
(览一名香字季智延熹中为蒲亭长邑令 王涣
慕其贤/以一月俸资之入太学郭泰与之同舍下床拜曰君泰)
(之师非泰/之友也)伯喈旷逸偶咏青衣(汉书王允 (第 28a 页)
为环。信王沔为瑝。义王漼为玭。陈 王涣
为圭。丰王澄为珙。
恒王潓为瑱。凉王漎为璿。汴王滔为璥。及惠宁太子惠宣
太子之子。皆改从玉。 (第 18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