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事之际阴云蔽亏霢霂时至未几而条枚四合苍翠弥
望邑人感之名其所植为郎官柏儒林君子即其题为
诗以美之 兵科给事中王用节
等谒予文以序其寔诗 (第 15a 页)
 黄伯生撰诚意伯行状云中书设御座奉小

  明王以正
月朔旦行庆贺礼公骂曰彼牧𥪡
 耳奉之何为遂不拜实录及本传皆不载此
 事是时 上方奉龙凤正朔承制行事 (第 8b 页)
分者也夫诗之教宏矣先 王以正
人伦成教化美风俗
极而至于动天地感鬼神皆于诗乎取之夫其取之必
有以合之也记云宽而静柔而正者宜歌颂广大 (第 21b 页)
   迎日辞(困学记闻曰迎日/辞亦见尚书大传)
维某年某月上日(年谓太岁所在月正月也其天地/祝辞皆尔省文故日下明之也)
光于上下勤施于四方旁作穆穆维予一人某敬拜迎
于郊以正月朔日迎日于东郊(古者帝 王以正
月朝聘/率有司迎日于东郊也)
(所以为万品先/而尊事天也) (第 10a 页)
成王业者在此时也上遂用公策乘东
风发伏击之斩获凡若干万上以克敌之赏赏公公悉
辞不受中书省设御座将奉小 明王以正
月朔旦行庆
贺礼公大怒骂曰彼牧竖尔奉之何为遂不拜适上召
公公遂陈天命所在上大感悟乃定征伐之计遂攻皖 (第 5b 页)
奉君天下一人之垂法礼乐征伐虽
出自诸侯大夫而书天 王以正
其名书王正月以谨其
始无异出自天子斯则天子之事矣乃或者以书爵书 (第 15b 页)
功为难云十三年四月朝命王佩征夷将军印
充总兵官往镇交趾又有平陈月胡之功十五年上以
王久劳于外诏还京师 王以正
统己巳没于王事至是
三十有七年矣嗣子太子太傅袭封英国公懋出其家
阍者历任所录王平安南时前后所上奏启见 (第 54a 页)
   先妣陈氏夫人墓志
嘉靖三年岁甲申春先母陈夫人病蓐食至夏六月十
一日甲辰酉时没不肖孤允明以其年冬十一月三十
日庚寅葬于横山丹霞坞先茔之右谨用后世墓志法
例次第夫人生卒日辰内外宗属并事行节概刻石薶

冢中不肖位微不及年格以侥封命于廷为夫人宠荣
古谓母夫人故从之夫人陈氏吴县人讳某考讳绅字
用章自太学生为安福丞母 王氏以正
统己巳岁五月
十日未时生夫人成化乙未先考丧先妣徐夫人先大
父参政府君为先君图继室时夫人已踰笄犹在室请 (第 1b 页)
如殿殿阁皆肖三君望像供奉百具
完周而庭列炉井傍结房寝庖湢从寮(缺二/字)详备时则
用圭与允清嗣传之孙 王以正
者亦皆效劳而成功皆
浚之也乃至正德浚之惟重皆已羽化而用圭奉檄绍
主又克负荷遂以甲戌之岁与其徒钱守蕴更 (第 7b 页)
郡主次崇阳郡主下嫁仪宾王良臣韩应璧 王以正

三年月日薨以某月日葬某处铭曰
唯伊有国肇自高皇载世延延以及于王唯王好修动
依古昔约已裕人宗藩之则 (第 3b 页)
 府日增国赋日削将来必大有仰廑圣虑者矣夫言
 之于无事之日不足信言之于有事之后不及行是
 故进言之道自古难之伏愿皇上明敕承奉等官务
 要辅 王以正
仍逐一开示条件严加禁防之国之际
 不许生事扰人在国之时不许辄行奏讨如有违越
 者悉如近该钦奉圣旨事意 (第 6b 页)
直先祖竹亭先生先考侍郎公学天资绝出时
辈罕比学成去为人师时庐陵永和陈德星为女择贤
婿得公而馆之故遂家 永和永和
之人争礼为子师其
脩于身以孝弟忠信为本而亦以此教人凡受公教者 …… (第 31a 页)
皆循循为善良其所为文清新典雅师韩柳李杜诸大
家尤工书得晋人楷法隐然名动一时四方士大夫过 永和
者必求教于公公俊爽不群有治才而不乐仕进
泰州学尝聘为训𨗳不就平生交游甚多惟少师杨公
士奇侍读梁公用 (第 31b 页)
之最莫逆数欲荐公公力辞曰吾施
教于乡教行即道行也奚必为政哉 永和
凤冈精舍中
祀圣人像每朔望公与诸儒必祇谒行礼毕进诸后辈
相与讲学焉至于老不衰殿堂有毁坏者脩饰之或侵 …… (第 31b 页)
庙堧地必请于官尽复焉乃已 永和
儒风久而犹盛者
公与诸儒之力也郡太守岁行乡饮必礼公为宾人皆
望而敬之至是乃以疾终孺人陈氏孝敬顺祥于直 (第 32a 页)
可知矣兆诩尚务其大者哉故
为之记使揭诸堂上而日览焉以自励也
   恒德堂记
恒德堂者兵科都给事中姑苏 王君永和
名其县人董
纲叔维之堂也叔维世以医名家其祖伯儒父士源皆
有闻于时叔维克绍先业于医书无不读而能造乎理 (第 16a 页)
之微其济物之心不异前人而勤厚加焉王与董有姻
好故叔维于王君为甥属王君之母孺人或有疾叔维

旦暮谨视候进良剂辄收奇效一家之人凡有疾求视
者叔维不以小大贵贱易意必来视饮之药无不愈以
赀谢则让不受如此者非一也王君深德之间过予道
其善曰 永和
去亲远不得躬视起居承颜色顾常以疾
为忧而幸有叔维使吾母得享和平之福吾亦得以纾
其忧而能尽心于所事者叔 …… (第 16b 页)
   南楼记
余友吴世美作楼于其居之南而名之曰南楼因予舅
氏欧阳先生来取文为记吴氏世家 永和永和
于庐陵
为近属其地滨大江有街衢巷道四方之人相易往来
市列百货之饶而其人皆乐生兴事务本而节用诗书
文字 (第 28a 页)
相慕悦礼让相后先缙绅大夫居于是及东西行
永和
者则皆乐从之游虽久而不厌 (第 28a 页)
永和
虽名市
镇而人物风俗之美实非偏州下邑所能及也然冈岭 (第 28a 页)
回合数十里皆可喜可乐而以民居密比多为高闳之
所蔽亏茂树之所掩翳不得尽其美于耳目之间君子
病之忆予为童子时从舅氏读书于 永和
与世美兄弟
相好也暇则游王仙庙登通仙阁四出而望之凡山水
之明秀原田之衍沃浮屠老子之宫长汀密林风帆沙 …… (第 28b 页)
吴氏兄弟其可乎既三年予辍学而归归又十年而窃
第入翰林不至 永和
者盖久前年予丁外艰归故乡往
拜舅氏访昔所与游则多无在者幸而尚在则壮者已
老幼者亦壮矣周寻旧迹盖有隐于 …… (第 29a 页)
予舅氏之命则于为记其可以已乎又念予去 永和

十闰始复与世美接今又将去京师不知再至 (第 29b 页)
永和

几闰则予亦安能忘情于斯楼哉故历记其事以置于
楼上俟他日归荣故乡与世美登斯楼览景物之胜引
满而酌之 (第 29b 页)
外惟务乎其内德愈进而不
已则名爵之加岂有已也哉韩奕之诗曰夙夜匪懈虔
共尔位此其进为之方也兵科都给事中 王君永和
与 …… (第 5a 页)
言为赠予素重庭芳者故书以赠

   赠工部侍郎王君序
正统七年秋工部右侍郎阙上特以命兵科都给事中 王永和
盖当是时方营建诸司廨署役繁事殷宜得勤
厚平恕知大体能抚治者任之而王君尝以明经为教
官简任在兵科十馀年 (第 48b 页)
出纳而已其任之重与古
何异哉故必选聪明英伟之士达于大道通于治体者
而任之非此不任也其重是官可知矣姑苏 王君永和

累为教官以学行知名选授兵科给事中温厚详雅敬
恭将事实能胜其任之重而受知于上为望于下满九
年同列不忍其 (第 30b 页)
   赠尚宝朱少卿序
永乐中太宗皇帝思得才学之士而用之命近臣察举
尚宝少卿袁忠彻以海宁朱祚应诏驿召至京师奏对
称旨用为中书舍人既而又以能赋受知于仁宗皇帝

时宣宗皇帝在侍心亦奇之及即位擢寘左右数进其
所为诗大见称赏超授翰林脩撰今又历九载进拜尚
宝少卿祇事四圣在禁近者二十年声誉闻中外朱君
字永年予与之游久矣其为人谦恭直亮言动必依于
理尽心其职周慎不懈于故旧朋友能相辅以义由是
士大夫莫不敬爱君及少卿之命下众皆为之喜喜而
形于言以致其庆幸之意者盖多矣而 兵科给事中王
君永和
辈又以属予岂以予能知朱君而言为可取也 (第 22b 页)
  刺建永通桥记
通州在京城之东潞河之上凡四方万国贡赋由水道
以达京师者必萃于此实国家之要冲也由州城西行

八里许有河盖京都诸水之会流而东者河虽不广而
水潦沮洳每夏秋之交雨水泛涨尝架木为桥或比舟
为梁以通道往来数易而速坏舆马多致覆溺而运输
者尤为艰阻劳费烦扰不胜其患太监臣李德等以其
事闻上欲于其地建石桥乃命司礼监太监臣王某往
经度之某还奏云此陆运之通衢商旅使客往还之要
路建桥实宜方今不燠不寒兴工修筑是惟其时然欲
坚久而不坏在委任得人上闻即命总督漕运都督臣

武兴等发军夫都指挥佥事臣陈信领之工部侍郎臣 王永和
督工匠内官监太监臣阮安董之安谓众曰朝
廷迁都北京建万世不拔之丕基而漕运实军国所资
重务也故兴役万夫齐 …… (第 6b 页)
臣某汝往视之惟梁惟石
惟其宜之臣具还奏诚如圣制作为桥梁万世之利帝
曰休哉是惟在人我其命之汝为予申乃命 永和
汝督
工匠勿亟勿徐德绥是尚曰内臣安汝其总之经营规
画惟汝是司安拜稽首敢不尽心图为坚久以副德音
群工百 (第 7b 页)
  薄薄之土承天之神兴甘风雨庶卉百谷莫不茂者既
安且宁维予一人某敬拜下土之灵(者叶掌与切)

  迎日辞(古者帝 王以正
月朔率有司迎日于东郊所以为万品先而尊事天也○亦见尚书 (第 25b 页)
  赠资善大夫工部尚书王公神道碑阴记
熙朝受天景命君临万方礼乐休明中外宁谧于兹八十
馀年仰维列圣圣德神功之大是亦国有仁贤之众也正统
十四年秋七月额森造悖天之衅肆犯边陲守臣羽书以

闻太上皇帝谓承平日久一旦有此大憝恐震惊臣工乃亲帅
六军征之八月内竖误事旋师至土木师陷文武从臣死者
若干人工部右侍郎昆山 王公永和用节
其一也明年庚午
皇帝即位改元景泰赠死者爵有差公为工部尚书阶资善
大夫官其长子汝贤大理寺评士存殁之恩呜 (第 1b 页)
何哉。咨搢绅大夫贤关多士。莫曰言教。勤乃问学。二十六年庚午春正月。  王以正
风俗。当先崇儒。乃遣官致祭于故赞成郑齐斗朴弼周故赞善金干擢前执义闵遇洙朴弼傅通政阶。时疠疫炽。禁卫御 (第 345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