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別集類
   待却寄 浈阳峡
  大庙峡 初到药洲用石上宋人诗
   韵三首 题仇十洲桃花源图用陶
   靖节韵  王石谷
仿惠崇江南春色 (第 6a 页)
 颂不辜后皇托(右梅)
 粪秽塞穹壤诸天为掩鼻芳兰抱国香一枝自殊异怀哉眢井
 翁画兰不画地(右兰)
   赠 王石谷
 乌目山头问隐沦阴林席箭喜长贫画◍王宰留真迹人说黄
 公是后身拂水千岩为粉本◍山一亩作比邻何妨烂醉湖 (第 4b 页)
之说
   王石谷
画跋
王子久没二百馀年沈文一派近在娄江石谷子受
学于玄炤郡守又从奉常烟客游尽发所藏宋元名
迹匠意描写 (第 22b 页)

县比于望帝啼鹃同其哀怨而况龚女之善愁者乎稚
均其识之它日必有纪中书之事而并及其女者是为

   王石谷
赠行诗序
士之负绝艺者中有神解而外与物化非至精者不能 …… (第 11a 页)
而老处
于蓬茅沮洳之间一日而倾天下辽廓乎三百年诸家
之所莫及噫嘻亦异哉余问之曰子恶乎操术而至于
是耶 石谷
曰吾行若遗坐若忘昼不食夜不寐赜探冥
索以与古人相遇于微𦕈之中凡历三五年而所学始 …… (第 12a 页)
大就嗟乎 石谷
之于斯事也可谓治之之勤悟之之深
者矣当其初起惟吾州两王公知之既而少司农周栎
园先生知之两王公先达盛名 (第 12b 页)
极意推挽而栎园方为
江右重臣手笔致问降已折节若惟恐其不易致者
为之办装而未及发会先生用职事被案劾或止之
曰此岂公论书画时耶 (第 12b 页)
石谷
曰公知我者不可以不往
既至先生流连倾倒不自知其身之在忧患也亡何先
生事解天下闻而两贤之 (第 12b 页)
石谷
不以先生多故而濡滞 …… (第 12b 页)
备尝其平生之遭晚
而深思笃好于画将取其二十年来嵚崎磈垒可忧可
愕暄凉显晦代更乎前者托诸丹青粉绘为销归 石谷
苟得其意而奋笔追之以视夫川岩之险易烟云之起
灭草木之开落而荣悴人事变异物情颠倒皆是理也
然则王子之于 (第 13b 页)
画不更进而其为知已也又何如哉余
既交于栎园而其识 石谷
也不在两王公之后喜是编
之成足以著两人之深相知也于是乎言 (第 13b 页)
    王石谷
赠行诗序
士之负绝艺者中有神解而外与物化非至精者不能几也然而为之难
知之亦难何以言之夫善琴者不必于其 (第 3b 页)
音也善奕者不必于其博也善
射者不必于其鹄善御者不必于其马也善书画者不必于其毫素也孔
子曰用志不分乃疑于神神者芒忽无形变化无端长与造物者游而髣
髴其所由始吾乃目将营之足将从之若是乎其专且壹也虽有好恶利
害非誉巧拙不得而人焉久之如有得也窅然若丧其故吾而忻然与其
道相接如此谓之艺成艺既成居有以得于已出可以无待于人苟或嗜
我拔贪我名而不窥我用志之所存虽投之以千金之璧却行拥彗而前
者弗顾也以其不足乎知我也故曰为之难知之亦难海虞王子石谷者
善画其画也无地势而尊不蓄积而富非宿素而老处于蓬茅沮洳之间
一日而倾天下辽廓乎三百年诸家之所莫及噫嘻亦异哉余问之日子
恶乎操术而至于是耶 石谷
日吾行若遗坐若忘昼不食夜不寐颐探冥
索以与古人相遇于微眇之中凡历三五年而所学始大就嗟乎 (第 3b 页)
石谷

于斯事也可谓治之之勤悟之之深者矣当其初起惟吾州两王公知之 …… (第 3b 页)
既而少司农周栎园先生知之两王公先达盛名极意推挽而机园方为
江左重臣手笔致问降已折节若惟恐其不易致者 石谷
为之办装而未
及发会先生用职事被案劾或止之日此岂公论书画时耶 (第 4a 页)
石谷
日公知
我者不可以不往既至先生流连倾倒不自知其身之在忧患也亡何先
生解天下闻而两贤之 (第 4a 页)
石谷
不以先生多故而濡滞其行先生不以失志
而稍废待士之礼相与作歌诗纪其事呜呼古之所谓知巳者其在斯乎
其在斯 …… (第 4a 页)
既备尝其平生之遭晚而深思笃好于画将取其二十年来嵚
崎磈垒可忧可愕暄凉显晦代更乎前者托诸丹青粉绘为销归 石谷

得其意而奋笔追之以视夫川岩之险易烟云之起灭草木之开落而荣
悴人事变异物情颠倒皆是理也然则王子之于 …… (第 4a 页)
也又何如哉余既交于栎园而其识 石谷
也不在两王公之后喜是编之
成足以著两人之深相知也于是乎言
   孙孝维赠言序
昔之所谓世家者非独以其 (第 4b 页)
  姚石村南游日记序
初虞山姚子石村赴粤东观察蒋使君之招以甲子岁

八月自金阊发舟十月抵粤省署又一岁还吴道途往
返所经必有诗诗必先以小序指次分明详略有体名
为南游日记以投余于京师余才一开卷而江山万里
恍然入目此岂非所谓摩诘诗中有画者乎石村故善
画昨余过慈仁寺海棠院见其画壁老松排空偃盖蚴
蟉奇特赵恒夫黄门书侧谓石村与 王石谷山人
俱出
虞山同师指授画格故不相下 (第 20a 页)
石谷
名重天下而石
村旅况寥落如故故时令其画壁以当子昂之琴其为 (第 20a 页)
  送孙文宿赴四川参议序
吾同年友大梁高子业者吾往及子业吏部时而闻子
业时时称述洛阳孙文宿也文宿既补谏垣邸报中又
时时得读其书疏遇事可否众意文宿必有言者已报

孙给事中疏下辛卯狱兴屹然廷辩果不少摧折也然
则文宿非独敢言竟以论救西安 王准子推
调高平丞
文宿是时名在海内海内倚重文宿复几人哉而闻高
平命下缙绅士大夫莫不沮然若其亲戚骨肉别而将
(第 3a 页)
 京江北固千秋显傍
南朝易惹伤春眼何似埋名却依然丹崖苍巘春花落莺
啭空山斋馆
  归田乐引
   题 王石谷
晴郊散牧图
散牧凉秋月或树根痒而摩者或饮寒湫窟渡者人立者
蹄者鸣者喜则相濡怒相龁 矜秋露毛骨卬首森然 (第 6b 页)
  顷据驻韩唐绍仪电,李仙得在日商改采渔章程,另密议开平壤口岸,所用关员均由日借,不与仁、釜、元三口同。唐往询外署闵种默云,拟开平壤,未知中堂许否?俟开河后送咨商核。查袁道前禀驻韩日使密商韩廷,请开平壤口岸,我须占先著,由该处华商公禀,请咨国 王准
开,该王咨复未允。讵今仙得密商此事,又欲借用关员,总署前奏明韩各口关员,必令由总税司分派,以存上国体 (第 687 页)
否。是为王否。秦王嬴政灭周并天下。自称秦始皇帝。筑长城至辽东。王畏之。臣服于秦。王薨。太子准立。是为 王准。
时燕,齐,赵入于秦。旧民多亡归之。汉皇帝灭秦。封功臣卢绾于燕。与朝鲜浿水为界。燕王绾亡。燕人卫满率党 …… (第 509L 页)
准。岂准虽居韩地。不变旧号朝鲜耶。未可知也。王薨。太子立。其后历代名谥。皆逸不传。惟立国年数可推云。 王准
南渡后八十七年。后朝鲜王右渠为汉兵所灭。汉始置乐浪,玄菟,真番,临屯四郡于朝鲜旧地。百三十八年。辰韩 …… (第 511H 页)
下鄣。稍役属真番诸小国及燕齐亡命者。众渐盛。遂诈遣人称汉人来伐。请入宿卫。朝鲜未及设备。满潜师已迫。 王准
遂南遁金 …… (第 511L 页)
统王之时。秦王嬴政起于西夷。灭六国而并天下。自称秦始皇帝。筑长城至辽东。王畏之。臣服于秦。王薨。哀平 王准
立。哀平之时。燕齐赵入于秦。旧民多亡归之。汉高帝初立。王其功臣卢绾于燕。与朝鲜浿水为界。燕王绾亡。燕 …… (第 515H 页)
士。锡圭封之百里。令守西鄙。博士满叛。袭平壤。王率左右宫人南浮海。居于韩地。是为马韩。马韩自有本纪。 王准
南迁。在汉高帝十二年。然以时考之。则恐不然也。或曰。当惠帝高后之际云。朝鲜史泯。不可详其事。然以箕子 (第 515H 页)
疑煜。)二十五年。显文王释三十九年。章平王润二十八年。宗统王恤十二年。哀 王准
二年八月。(本注。自箕子至哀王。四十一世。合九百二十七年。案东史。箕子四十一世孙否。服属于秦。 (第 125H 页)
疑煜。)显文王释。(三十九年。)章平王润。(二十八年。)宗统王恤。(十二年。) 王准。(二十八年。○本注自箕子。至哀王四十一世。合九百二十七年。○案东史箕子四十世孙否。服属于秦。子准嗣位。为卫满所逼。南奔为马韩。自箕子至准。凡四十二世。合九百二十九年云。而今此则无所谓否。而历年亦少差。或传写之讹欤。○案魏略曰。箕子后四十馀世。朝鲜侯准僭称王。则自准始称王。而箕子以后。恐不称王。肰或皆追尊欤。舆地胜览。所谓朝鲜武康王。即准。而今称哀王。何也。)
马韩康王卓。(三年。○本注汉惠帝二年戊辰立。○案东史箕准。汉惠帝元年丁未。避卫满。至金马渚都焉。箕准 (第 514H 页)
所。罔极之忱。唯贵部是号。伏乞贵部。垂仁矜恤焉。为此合行移咨。请照验。须至咨者。
回咨宋经略
朝鲜国 王准
来咨。为乞留精锐以防后患事云云准此。当职为照。贵部神谟天挺。动中机宜。既能存小邦于必亡之中。又欲奠小 …… (第 243L 页)
之功。或掩而不章。则当职不得辞其咎。敢以此闻于下执事。为此合行移咨。请照验施行。
回咨宋经略
朝鲜国 王准
来咨。为暂留大兵。以固外藩事云云等因。窃照。当职自底颠跻。仅延缀旒。未有良策。可以善后。如彼涉川。其 …… (第 249L 页)
而罅疣错出。致 天朝大兵未免枵腹。闷蹙之外。不知所达。为此合行移咨。请照验施行。
回咨李提督
朝鲜国 王准
来咨。为旋兵辞谢等因云云。当职失职羁栖。莫保缀旒。猥蒙大人奉 纶东征。诞扬威武。遂使宗祊再续。基命重 …… (第 250H 页)
乳。未足方此。遥睇云霄。曷任倾向。永言思惟。无以报称。为此合行移咨。请照验施行。
回咨刘员外
朝鲜国 王准
来咨。为计处被胁之民。以弭衅端事云云等因。准此为照。山川隔阂。飙驭莫攀。瞻睇云霄。良不自已。奄廑谕咨 …… (第 250H 页)
。先睹之为快。拭目加额。上下攸同。感激含恩。不知所裁。为此合行移咨。请照验施行。
回咨刘总兵
朝鲜国 王准
来咨。为妄传声息事云云等因为照。伊贼猖獗。到今愈甚。占据边面。分兵抢掠。砍杀官军。略不畏惮。狺噬之状 (第 250L 页)
必以为中国之大。天下无敌。而今日交锋。胜势犹在己。始虽只欲进贡通货。而今之凶计。容有己乎。当初只言对 王准
贡。而今则又曰尚主割地。要之以必不可从之事。其将待时执言而动者。吁亦惨矣。今之言者曰。楚有三户。亡秦 (第 192L 页)
  

咨回宋经略(应昌○癸巳)
朝鲜国 王准
来咨。为 天讨方张。平壤已复。合行宣谕国王。督发军民防守。以广 皇仁。以昭大义事云云。准此。当职为照 (第 346H 页)
鲜。及卢绾王燕。朝鲜与燕以浿水为界。及绾入凶奴。燕人卫满亡命。聚党千馀人。东渡浿水。求居西界为藩屏。 王准
信之。拜为博士。赐以圭。封之百里。令守西鄙。满诱纳逋逃。众渐盛。乃遣人诈告 (第 293H 页)
王准。
汉兵十道至。欲入宿卫。遂袭 (第 293H 页)
王准。
战不敌。浮海南奔。朝鲜遂为满有。自箕子传四十一代凡九百二十八年而失国。箕准被逐。率其左右宫人。入居韩 (第 293H 页)
屯去处。一一图画贴说。且另具贼情。送呈开览外。为此合行移咨。
辽东都指挥使司回咨(甲午八月)
朝鲜国 王准
来咨。该为东封难恃。敬陈备御末议。恳乞 圣明裁断。以保治安事云云等因。准此。查照。先该本年五等月内。 (第 515H 页)
馀年。敷八条之教。重礼俗。敬鬼神。器用俎豆。妇人贞信不淫。黎民乐业。有先王之遗风焉。及卫满。以诈谲逐 王准。
以兵威财力。略定傍国。而二世即亡。东明杰骜强战。以攻伐开国。后世三国并争。兵戈不息。以故俗变劲悍。习 (第 99H 页)
  

记言东事序
神市,檀君之世。当帝喾唐虞之际。君臣肇有。人民希少。朴蒙睢盱。无文字可述。至箕子治朝鲜。始有俎豆礼俗之治。自卫满,三韩以降。攻战不休。亡灭既多。载籍不备。既无文献可徵。后世杂出于传记者实多。扶娄,朱蒙,赫居世,温祚之世传道。古事而已。上自檀君。下至新罗末世。大国六。附庸诸小国十馀九域。初无君长。自神市始教生民之治。至檀君。始建国立号。作檀君世家。箕子治朝鲜。立八政之教。作箕子世家。肃慎氏。周公旦辅成王。贡楛矢石砮。作肃慎氏列传。卫满本亡人。据朝鲜并古秦云障地。以兵威财物。拓地千馀里。作卫满世家。扶馀本解扶娄之地。出善马貂豽美珠。入贡于晋。作扶馀列传。 王准
逐于卫满。立国马韩。并国五十。传二百年。秦韩,弁韩各有君长。三韩属国七十八。作三韩列传。新罗朴,昔, …… (第 178H 页)
水为界。复守辽东故塞。及绾入匈奴。燕人卫满亡命。魋结蛮夷服。聚众千馀。东渡浿水。求居西界。请为藩蔽。 王准
拜为博士。封百里地。令守西鄙。满招纳亡人。其众益盛。乃诒准曰。汉兵大至。请入卫。仍袭 (第 181L 页)
王准。
(第 181L 页)
王准
战败南奔。满遂据朝鲜。自箕子传国四十一世。凡九百二十八年。 (第 181L 页)
王准
失国。涉海至金马。自称马韩王。统小国五十。后世百济王温祚二十六年。并马韩之地。箕氏绝不祀。自王 …… (第 181L 页)
聚傥千馀。东走出塞。渡浿水。时朝鲜王准立。会天下大乱。燕,齐,赵流。民多归西界。满请为臣。以为捍蔽。 王准
拜为博士。封百里之地。令守西鄙。满并有古秦云障地。招纳亡人。浸强大。及孝惠,高后时。天下已定。满诒 (第 182H 页)
王准
曰。汉兵大至。请入卫。仍袭 (第 182H 页)
王准。
(第 182H 页)
王准
兵败南奔。满遂据朝鲜。都王险。是为卫满朝鲜。满与辽东太守。约为外臣。保塞外诸蛮夷。无使入寇。入贡者。 …… (第 182H 页)
玄菟,真番四郡。满未有积仁行德。徒以亡人。因天下乱。聚党千馀。初以小弱。乞臣仆于朝鲜。既骤强。以诈逐 王准。
夺之国而并之。不义甚矣。因以兵威财物。略属傍国。地方数千里。然二世而灭亡。天道暴得者暴亡。何以传世久 (第 182L 页)
恬筑长城。至辽东。朝鲜王否惧。服于秦。太子准立。与燕王绾。约以浿水为界。守辽东古塞。后为卫满所袭破。 王准
南奔为马韩。箕子传国四十一世九百二十八年。马韩又二百馀年。为百济所并。
卫满者。燕亡人。魋结为蛮夷服 (第 331L 页)
。聚傥千馀。逐 王准。
据朝鲜。以兵威财物。并古秦云障地。拓地数千里。二世至孙右渠。汉孝武灭之。分其地。为乐浪玄菟。玄菟治沃 (第 331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