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攀龙台碑        李 峤
粤若太极始搆氤氲含五气之精元贻既分鼓舞立三
才之位由太朴而观成象自流形而臻物备因乾坤之
变化相后辟之经纶则知肇创云雷非一圣之事奄荒

区夏由浸昌(一作/崇)之业是以岐酆受命武王戢商野之
戈谯亳开基文后迁汉宫之鼎若乃提六合之枢纽扣
二仪之鐍钥日月既出方利(阙/)于通三风云未知(一作/和)
尚劳谦于初九蓄宏图于缘鹤(用伊尹事/鹄鹤通用)之邸垂庆绪
于断鳌之运屈伸应物而无累于时进退随方而不违
于道非圣人之睿智其孰能与于此乎大周无上孝明
高帝讳某字某太原文水人也其先出自 周平王
少子
有文在其手曰武因以姓氏居沛之竹邑晋尚书仆射 (第 1b 页)
   东川节度使检校右仆射兼御史大夫赠司徒
    周公墓志 周平王
次子烈封汝坟侯秦以汝坟为汝南郡侯之孙
因家焉遂姓周氏自烈十八世至西汉周仁继烈封侯
其后逃西晋乱南去黄 (第 8b 页)
始于鲁隐公荅曰 周平王
东周之始王也隐公让国之
贤君也考乎其时则相接言乎其位则列国本乎其始
则周公之祚胤也若平王能祈天永命绍 (第 10a 页)
  南华发覆序(陈继儒/)

南华发覆清凉山孔雀庵蕴晖老人所撰也老人绳戒
精𦂳状貌清孤望之类须菩提衣表瘦骨可扪而数也
长于诗无浮屠语与之谈方内方外之书旁及南华经
往往能结吾辈舌盖少而习之长而游于空山大泽间
所见莫非庄者积三十年而后发覆之注出焉正如稿
木蒸为芝菌精神肃为舍利非岁久月深者可袭取得
也世谓老庄一家余独确然判而为二老子生于 周平
末实有作易者忧患之意其言曰吾所以有大患者 (第 17a 页)
以正其
本稽古正学整齐百家之异同槩之于道使后世复见
二帝三王之遗意呜呼此孔氏家法余曷敢怠哉于是
起自 周平王
下迄五代上下数千年考㨿诸史刋去芜
杂存其彝伦大节及关国家治乱兴衰之大者题曰通
史经正录凡十年始克成编 (第 30b 页)
时虚其应而失其归此圣人所以为感也绝
笔于获麟之一句者所感而起固所以为终也曰然则
春秋何始于鲁隐公答曰 周平王
东周之始王也隐公
让国之贤君也考乎其时则相接言乎其位则列国本
乎其始则周公之祚胤也若平王能祈天永命绍 (第 26b 页)
其庙一定乃以一定之庙纳之以不定之人而概以一
定之名称之假使以卑幼而继尊长耶则尊亦从卑平
之为祢是也 平王太子
泄父死而桓王以孙继之是祢
祖也然而不得已也以无子故也若卫辄有父而继灵
公则谓之不父其父而祢其祖以尚有 (第 5a 页)
   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教习庶吉士(臣/)(乾学/)等奉
旨编注
  周(姬姓黄帝苗裔后稷之后武王伐纣而有天下至/幽王为犬戎所弑谓之西 周平王
东迁洛邑谓之)
   (柬周即春/秋之始也)
   左传(左丘明著丘明鲁史也孔子将修春秋与丘/明乘如 (第 3a 页)
时虚其应而失其归此
圣人所以为感也绝笔于获麟之一句者所感而起固
所以为终也曰然则春秋何始于鲁隐公答曰 周平王

东周之始王也隐公让国之贤君也考乎其时则相接
言乎其位则列国本乎其始则周公之祚胤也若平王
能祈天永命绍 (第 23b 页)
曰:
然春秋何始于鲁隐公?
荅曰: 周平王,
东周之始王也;
隐公,
让国之贤君也。
考乎其时则相接,
言乎其位则列国,
本乎其始则周公之祚胤也 (第 36a 页)
以衰(衰差降)
大国多数圻矣若无侵小何以至焉晋人曰何故戎服
对曰我先君武庄为平桓卿士(郑武公庄公为 周平王
桓王卿士)城濮
之役文公布命曰各复旧职(晋文公)命我文公戎服辅王
以授楚捷不敢废王命故也(城濮在僖二 (第 31b 页)
大大之至也其周之旧乎(秦本在西戎汧陇之西秦仲始有车马礼乐去戎狄之音
而有诸夏之声故谓诸夏声及襄公佐
周平王
东迁而受其故地故曰周之旧)为之歌魏(诗第九魏
姬姓国闵元年晋献公灭之)
曰美哉沨沨乎大而婉险而易行以德 (第 46a 页)
  平王之孙
诗平王之孙齐侯之子平王非 周平王
齐侯非姜氏之
后也犹书称宁王格王易称康侯礼曰宁侯之类也汲
冢周书云明王奉法以明幽幽王奉幽以废法国语曰 (第 18b 页)
   跋王颜追树十八代祖晋司空王公神道碑

虢州刺史王颜追树十八代祖晋司空太原王公神道
碑予所见者装剪之本文理断续难以寻晓其叙王之
自出则云 周平王
孙赤其父泄未立崩赤当嗣为桓废
而立用赤为大夫其后奔晋代为并州牧凡王氏无非
赤之后而讥太原琅邪谱祖子晋 (第 7a 页)
见之能不慰
其无穷之思也乎因书以酬其意俾与谱牒谨藏之勿

   周氏立后序
惟周之得氏久矣其先本出 周平王
子别封于汝以国 (第 9b 页)
此则县官无馈运之费奸吏无
因缘之盗兵足食给卒无胥怨于将军何如田将军曰
如此何患言卒遂书
古无远戍之事 周平王
以畿内之民戍申其民怨思故
其诗曰杨之水不流束薪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申盖自
是始戍夫洛邑至申国远未千里而戍 (第 14a 页)
  别韦少府
西出苍龙门南登白鹿原欲寻商(一作/南)山皓犹恋汉皇
恩水国远行迈仙经深讨论洗心句溪(萧本作/向秋)月清耳
敬亭猿筑室在人境闭关无世諠多君枉高驾赠我以
微言交乃意气合道因风雅存别离有相思瑶瑟与金

(史记集解关中记曰东有苍龙阙北有玄武阙吴均/诗已蔽苍龙门元和郡县志白鹿原在京兆府万年)
(县东二十里亦谓之霸上汉文帝葬其上谓之霸陵王/仲宣诗曰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即此也太平寰宇)
(记白鹿原在蓝田县西六里按三秦记云 周平王
东迁/之后有白鹿游此原是以得名长安志白鹿原在万年)
(县东南二十里自蓝田县界至浐水川尽东西一十五/里 (第 31b 页)
  论适孙嗣统帖子答姚薏田
与足下相别十有馀年不知佳婿董生所造一至于此
甚为欣慰来示经说数首考索甚覈独其适孙嗣统一
篇愚以为未当董生谓周制适子死则立适孙但如周
桓王之继 平王太子
泄未立而死平桓相继则祖昭孙
穆不入庙数况泄之死平王已为服斩不应死不从祀
当援丧小记殇与无后者从祖祔食 (第 4b 页)
时虚其应而失其归此圣人所以为感也绝笔
于获麟之一句者所感而起固所以为终也曰然则春
秋何始于鲁隐公答曰 周平王
东周之始王也隐公让
国之贤君也考乎其时则相接言乎其位则列国本乎
其始则周公之祚胤也若平王能祈天永命绍 (第 22a 页)
 问十五国风言王者凡五何彼襛矣言平王之孙或

 以为平治之王或以为即 平王宜臼
先儒未有定说
 今姑可置之不论其在邶风则北门之诗言王事适
 我卫风伯兮之诗言为王前驱唐风鸨羽之诗言王 …… (第 7b 页)
 说不得乐集传之简易而遽从之也
不闻北山之诗乎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
王臣诸侯之事皆王事也閒王政敌王忾何莫非王即
春秋时诸侯之于周乱则定之难则城之戍之若殷之
诸侯其民从王所役而有赪尾之诗周之时未之有改
也则凡所谓王皆 周王
也朱子于秦风引苏氏之言谓
秦本周地故其民思周之盛而称先王云者以傋一说
耳其正解固云王于兴师以天子之命 (第 8a 页)
而兴师自无可

议为也且即苏氏之说亦未可厚非谓秦民有怀旧之
思如汉之东则西土耆老冀上之眷顾其情一也当其
周王
固在也若杞宋为夏殷之后社巳屋矣虽许其
得用前朝之礼乐而其臣民安可以王称之安可冒生
今反古之咎而转思先 …… (第 8b 页)
考庙适士有王考庙礼曰
适尔皇祖某甫适其皇祖某子此当世之所公行者固
不可谓之僭也何彼襛矣之称平王似当属 平王宜臼
此东周之诗而系之召南以见文王后妃之德化虽久 (第 8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