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詩文評類
別集類
复命上笑曰固知此僧非利财
者上尝手书金刚经汗渍册纸疑当易亟遣中贵驰问
师以偈进曰御汗一滴万世津梁无穷 法藏
从此放光
上览旨大悦以故劾上留中迟之乃下命大金吾研审
而己时师居西山潭柘嘉福寺诸校夜至不敢白但匍
(第 8a 页)
湛然是为天台之宗隋末顺以法界观授智俨俨以授
贤首 法藏
至清凉国统国师澄观追宗其学著华严疏
论数百万言圭峰宗密继之而其化广被是为贤首之
宗瑜珈久亡南山亦仅存 (第 2b 页)
惟祖圣皇奉之是惕是惧瞻彗象
则宥刑闻水旱则蠲赋百官贡香如帝亲举祗见宗庙
俎豆钟鼓弥天浮屠浩不可数普阅 法藏
币帛金楮变
阴阳者载佐载助宁不睹景星而瞻庆云酌醴泉而饮
甘露国之大柄惟赏惟刑圣皇操之是重是轻或锡之 (第 13b 页)
   (江邻几杂志王随作相病已甚好释氏时有献/嘲者云)

  题公馆壁
猛风拔大树其树根已露上有寄生草青青犹未寤 (法/藏)
(
碎金/)
  丁晋公清真香歌
四两元参二两松麝香半分蜜和同丸如芡子金炉爇
还似千花喷晓风(河南陈氏香 (第 27a 页)
  早秋过朱子葵太守鹤洲草堂对雨分韵得飞字
方花础润晚凉归隔浦莲舟望渐稀林下自闻秋叶雨

灯前亦有草虫飞巡檐半湿黄藤杖倚槛重添白苧衣
明发霅溪新水下前村应没旧鱼矶
  法藏(二首/)
    (第 21b 页)
法藏
(第 21b 页)
于密
无锡人居常熟乌目峰有山居集
  山居(二首/)
觅得三峰好卜栖月凉松影到阶齐山空万籁由来寂
卧听隔林 (第 21b 页)
说乃大备
顗授灌顶顶授智威智威授惠威惠威授元朗元朗授
湛然是为天台之宗隋末顺以法界观授智俨俨授贤
法藏
至清凉国统国师澄观追宗其学著华严疏论
数百万言圭峰宗密继之而其化广被是为贤首之宗
瑜珈久亡南山亦仅存 (第 40b 页)
  恭和

  御制盘龙松歌

  盘山之奇奇以松拿云裂石各负异千岩万壑畴为宗
非遇

  时乘御天人何能识此 法藏
之真龙风鬐苔甲种来岁
纪无由考雷雨蛰不起太始一昏晓扶舆之灵不能秘
留待 (第 17b 页)
有感怀诗幽禽唤杜宇宿蝶梦庄周席地一樽酒思
与元化浮但莫孤明月何必秉烛游余谓才思暗合古
今无殊不可怪也 (法藏/
碎金)
太白夜怀有句云宴坐寂不动大千入毫发潘佑独坐
有句云凝神入混茫万象成空虚予爱二子吐词精敏
之力 (第 52a 页)
入道深密之状合而书之聊资已用 (法藏/
碎金)
南唐潘佑尝应李后主令作辞云楼上春寒山四面桃 (第 52a 页)
色。锵锵济济。炜炜煌煌。迎于上东之门。置于授记
之寺。共于阗三藏及大福先寺主沙门复礼西崇福寺主 法藏
等翻华严经。后至大福先寺。与天竺三藏宝思未多
及授记寺主惠表沙门胜庄慈训等译根本部律。其大德
(第 20a 页)
母。此则立身成道。贵于追显前叶。今时
未得道者。见生父母。理合拜敬。又案内经云。西方妙乐国
土。本为 法藏
比邱愿力所成。是知妙乐之所。乃是比邱愿 (第 03a 页)
旧基。得古钱一瓮以助工。后司马公复与军州共为营搆。
总剔四面。更敞重檐。于南禅院回廊画付 法藏
罗汉圣僧
变摩腾法东来变七女变。北禅院画三界图九相观音。福
比邱翻译经典。有造经房一所。梓匠呈材。河 (第 11b 页)
联华。林远接武。星霜殆周
于二纪。兰菊每芳于十步。上座寺主都维[:-8FD1:⿰冉⻏]等。牢笼 法藏。
游息禅林。德蓥神珠。戒成甘露。海内灵岳。莫如嵩山。山中
道场。兹为胜殿。二室回合。八谷潺湲。地匝贝 (第 20b 页)
性生火。水中有月。以
凡筌圣。从道场而至道场。通因及果。非前际而于后际。行
之于彼。得之于此。禅师讳 法藏。
缘氏诸葛。苏州吴县人。昔
偫雄角力。三方鼎峙。蜀光有龙。吴恃其虎。瑾之后裕。蝉联
姑苏。曾祖 (第 13b 页)
造。香台窈
窕。影殿阴岑。凤跂雕甍。龙盘绣柱。三百閒之邃宇。赪垩昭
明。十八变之云图。丹青炳焕。大乘 法藏。
饬以七珍。广座真
容。[:-88E3:●]以百宝。灵仙掣曳于梁栋。若往若来。神鬼(阙一字)䫜于 (第 04b 页)
故可量。诸佛真如性海。无分
剂故。故不可量。灌于三藏。流出八万四千藏。修多罗藏摩
诃藏为上首。于是有 法藏
宝藏。甚深微密藏。妙花光云等
藏。藏无尽在色究竟天。众生福薄。不得瞻睹谟呼罗摩海
醯首罗大自在神。天 …… (第 03b 页)
。法界义
中。法身法性。百佛世界。细一毛端。析一毛端。成微尘数世
界一一世界。法身演无量百千万亿诸佛 法藏。
是身为陀
罗尼藏。涌法海藏。众法宝藏。舍乘敷藏。花顶众藏。密耶护
藏。言顿显也。此皆奢摩他毗钵舍那定 (第 04b 页)
十五载。而身相长大。面相端
严。心不放逸。口无戏论。四部瞻仰。敬而畏之。矧又以直心
坐道场。以密行传 法藏。
为东王城十大德首。为南赡部八
关戒师。名冠万僧。利及百众。所谓提智慧剑。破烦恼贼。挝
无畏鼓。降内外 (第 08a 页)

化。夫塔庙庄严之为像教。其用大矣。佛有天龙大会。未尝
不以契经为事。佛灭后。大迦叶召千罗汉。结集 法藏。
阿难
传焉。西土以胡文纪之。谓之梵书。科斗文字之类也。著以
贝叶。谓之梵夹。杀青为简之类也。后汉天竺 (第 03a 页)
何相万
耶。详载如传。惟至中印度[:-8BB1:⿰冉⻖]烂陁寺。寺遣下座廿人明详
仪注者引参正 法藏。
即戒贤法师也。既入谒。肘膝著地。舐
足已。然后起 (第 27a 页)
法藏
讯所从来。曰自支[:-8BB1:⿰冉⻖]。欲依师学瑜伽论。 …… (第 27a 页)

法藏
闻则涕泗曰。解我三年前梦金人之说。伫尔久矣。遂
馆于幼日王院觉贤房第四重阁。日供担步罗果一百廿
枚。 …… (第 27b 页)
。其尊敬如此。法师既名流五印。三学之
士。仰之如天。故大乘师号法师为摩诃天。小乘师号解脱
天。乃白大 法藏
请留之。法师曰。师等岂不欲支[:-8BB1:⿰冉⻖]之人开
佛慧眼耶。不数日。东印度王拘摩迎法 (第 27b 页)
衣缠白氎。屣脱金沙。示无住之身。现有终之理。于是迦叶
结集。阿难證真。递付心珠。住持 法藏。
象教远流于千辇。觉
花遍满于十方。马鸣兴护法之功。龙树显降魔之力。师师
相受。法法相承。大化无穷。不 …… (第 05a 页)
云正好辨。有问道者。则云透出一字。有问祖师意者。则云
日里看山。凡所接对言机。大约如此。了义元远。 法藏
幽微。
化席一兴。岁华三纪。师于生灭处。在色空中。来若凤仪。作 (第 08b 页)
聚创膺。深惟蹄旨。悟有馀说。悼灵章之紊译。
怆神理之纰传。故能出玉门而遐征。戾金河而殉妙。爰有
大正 法藏。
实号戒贤。道格四依。称流五印。凡厥藏海。取质
若人。故以所旌。式标洪誉。遂于摩揭陀国。钦承函丈。见所 …… (第 02a 页)
。谓之为末。
枝其义也。暨夫天雨四花。地现六动。解其髻宝。示以衣珠。
借一以破三。摄末以归本者也。付 法藏
传曰。圣者阿难。能
诵持如来所 (第 09a 页)
法藏。
如瓶泻水。置之异器。即为释尊一代 (第 09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