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五行辨(王廷相/)
禹贡言六府洪范言五行其义一也谓此五者流行于
天地之中切于民用不可一日而缺治天下国家其政
所宜先者如沟隧灌溉水政也昆虫未蛰不以火田钻

燧改火火政也井田疆理土政也鼓铸陶冶金政也仲
冬斩阳木仲夏斩阴木木政也水土平而后五 行之政
修五 (第 11a 页)
行之政
脩而后庶政可举是五行者王政之根本
不然则民用有缺民用既缺则民生不遂虽有庶政安
得顺而施之古之圣人其论 (第 11a 页)
行之
义如此而已自夫
圣王之政衰而异端之术起始有以五行分配十二支
于四时者矣始有以五行配五脏六腑者矣始有以 …… (第 11a 页)
至天五方
言生土若曰天地以造化言尚未有土矣则天三生木
地四生金将附于何所乎其牴牾不合又如此朱子曰
行之
序木为之始水为之终而土为之中何如曰此
以四时 (第 13a 页)
行之
气论五行也又曰水一木三土五皆阳 (第 13a 页)
从欲丕变向也见之文章今也 行之政
事洵典谟之继
响雅颂之嗣音匪徒有其文确有其实也夫圣神之德
作式万邦今天下臣民皆以躬逢
圣世为至幸而( …… (第 30b 页)

殿陛之间而且侍从
左右积岁积时至于如此之久盖视天下臣民为尤幸
(臣/)闻傅说之告高宗曰知之非艰 行之
惟艰魏徵之
告文皇曰始之非艰终之惟艰 (第 30b 页)
骄心神飞越与祖宗精爽判然不相关乃欲备仪文行
虚礼感应于俄顷难矣哉骥尝为太常博士升亚卿存
诚事神讲之 明行之
习其于祀先也宜无间然矣诗曰
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子子孙孙盍思缵承于无穷焉
  松江府济农仓记       (第 7a 页)
于维摩州公遣指挥万诚先声
率土兵讨之贼溃散郎罗逃之安南复传檄谕之边人
遂斩其首来献广南富州土官侬郎举 沈政
雠杀十馀
年公宣谕朝廷恩威两雠顿释至京上亲宴于奉天门
文武官僚以次陪宴士林荣之论功封公推诚宣力武
(第 3b 页)
  天地同流
御极以来以仁心布为仁政四方万姓莫不喁喁向风

  从欲丕变向也见之文章今也 行之政
事洵典谟
  之继响雅颂之嗣音匪徒有其文确有其实也夫
  圣神之德作式万邦今天下臣民皆以躬逢
圣世为 …… (第 7b 页)
 殿陛之间而且侍从
 左右积岁积时至于如此之久盖视天下臣民为尤
  幸也(臣/)闻傅说之告高宗曰知之非艰 行之
惟艰
  魏徵之告文皇曰始之非艰终之惟艰 (第 7b 页)
存中谓荆公集句多至百韵
对偶精切过于本诗今其集无百韵者岂其集有所遗
耶近时如夏宏之联锦童郎中之梅花集 沈行之
咏雪 (第 12a 页)
铭之铭曰
维天之仁生贤与才上以辅德下以康时士之高明识
道在我我祗行之其敢佚惰莱有黄公桓桓其资于道
明行之
弗疑遭逢列圣既五十载崇爵重秩践扬中 (第 8a 页)
   叶侍郎墓志铭
宣德元年朝廷以苏松常镇嘉湖诸郡奸吏土豪肆为
贪虐以毒细民久而愈甚特降玺书命大理卿胡槩参
政叶春巡历访察务去恶以宁善后又益以锦衣卫指
挥任启监察御史赖瑛槩等奉命所至秉公推 明行之
以果无所屈挠于是暴者以仆困者以起横者以折弱
者以立上之泽下流下之隐上达数郡之内氛翳廓清
畎亩闾阎咸有 (第 6a 页)
 郑云变六卿言六事之人者。言军吏下及士卒也。〇马云有扈。与夏同姓。(郑王同)〇郑云五行。四时盛德所 行之政
也。威侮。暴逆之。(见史注)〇马云建子建丑建寅。三王也。(蔡从之)〇郑云三正。天地人之正道。(梅用之 (第 94H 页)
见史注)〇梅云剿截。谓灭之。
 〔考订〕梅云五 行之
德。王者相承。所取法。〇蔡云暴殄天物。轻忽不敬。〇镛案蔡义醇乎其正矣。沟洫江河。水之政也。薪槱脂膏。 (第 94H 页)
莫非 君恩。安得不尽忠国事图报万一乎。又曰。不得迎奉母氏。余何忍独享。命官厨减品。以木版预条列明日当 行之政。
审视而谨 (第 217L 页)
行之。
每日如此。夜必观居官杂仪。郡有加耕屯田剩谷。属于官。减半与民。民有叔侄以二包还谷相讼者。愀然却食。自 …… (第 217L 页)
会客。设酒肉。君以为非宜。而独不从俗。遐乡素不识冠礼。君以为所以责成人者。惟在冠礼所不可忽。求仪节而 行之
于家。此可以见君迁改之勇。而乡里亦有从而效之者。邑有崔新斋山斗,朴讱斋世煦二公俎豆之所。燬于丁酉倭乱 …… (第 220H 页)
。瀚之子天根。幼而夙成。可以世其家云。
学生金公墓表
余尝述真静斋金公讳德运状德之文。而钦服其清修笃 行之
懿矣。今其曾孙在诚。又以其王考阡表来托。言念世谊。有不可终辞。公讳履相。字道绥。庆州之金。出自罗王。 …… (第 220L 页)
。士人谦厚女。有女士行。公生于 肃宗庚辰。没于 正宗甲辰。享年八十五。幼而性度超凡。长而持身谨饬。群 行之
卓。有人不可及者。自五六岁时。已知父母之不可欺。学不烦师。日有课程。其事父母也。 而备志色之养。殁而 …… (第 224H 页)
贫甚。不能尽意于养亲。今得有馀。而亲不在矣。此岂非至痛者耶。尝戒其诸子曰。余虽无知。常窃思之。孝是百 行之
源。学乃万事之本。顾余幼失严亲。不惟不能致孝。又从以失学。长奉偏慈。不惟不暇典学。又不得能养。殁身之 …… (第 230H 页)
首穷经学。有根柢为目。可谓得其实。而惜乎其未见收用也。公临没。所以勉戒于群从弟及子侄者。皆惇孝弟谨言 行之
语。因索纸笔题之曰。乘化归尽。宜赋清流之诗。鼓缶以歌。何须大耋之嗟。意气安閒如平日。而惟恨欲著易说。 (第 233H 页)
。魁杓东指。天下皆春。则必指于寅。所以为天机旋斡之妙也。亲帅公卿。行庆施惠。则必先三日。所以为王者体 行之政
也。万物资始。可见云行雨施之理。春王正月。实出扶纲树元之心。则天之所以为大。春之所以为重。有如是矣。 …… (第 355L 页)
咸与春之休乎。所以方春而未春者。以其中和之未推也。所以既春而不春者。由其中和之不极也。此在在上者所以 行之
之如何耳。岂可舍是而他求耶。四海之春。陶铸乎胸中之春。万物之春。经纶乎心上之春。发号施令则风雷之鼓舞 …… (第 356H 页)
之初者。以其造化之初发也。论天地之运而归之于四破者。四象之说有为之者矣。溯万物之本而推之以五殊者。五 行之
理有阐之者矣。至于元会运世之论。五行分属之说。苟求其本。莫非一理。又何必疑乎参差而不一也。漆园傲吏齐 …… (第 357L 页)
权之讥。难免一偏。吾儒之主一无适。乃是敬字之工夫也。乌可以彼执一而疑此之主一乎。中庸之达道达德。所以 行之
者一也。通书之静虚动直。所以为要者一也。子思之垂训。濂溪之揭论。岂非觑得造化之一者耶。唐虞授受。乃是 (第 357L 页)
封则虞安也义。一时为急。初虞则虽在成服前。势将其日即行。再虞则先行成服而行祭似得当。未知如何。成服厥 明行之。
虞祭 (第 470L 页)
明行之。
似不相妨耳。 (第 470L 页)
。一座心醉。视不正之色。若秽物来逼。终身无所近。所御服食非常有。必穷其来处。驺直不入家。鞭韡亦不受。 沈行之
还。以别赐路资。还之有司。 命勿受则取以备公服。馀皆购书。或谕以买宅不应。日用百物井井。虽累毁累成。 …… (第 360H 页)
之役。悉办于三年之内。邱嫂嫠居穷甚。大小祀。必悉力以助之。姊死于疠。手自殓殡。抚养孀侄。以及其死。内 行之
笃如此。余少委禽忠贞公之门。屡拜公颜色。其接人也。无亲疏贵贱。输写心曲。皮毛剥落。然天姿介洁。未尝善 (第 369L 页)
  六章

知既至则行亦随。知而不能行。非真知也。故此章专为知而发。而并言用中。以 明行之
至者。以知之真也。
  七章
知及而仁不能守。盖所谓择乎中庸。是上章好问用中之事。则亦能知能行。然以 (第 69H 页)
院之云。似指洪尚宾,慎尔晋。而尚宾曾经台侍,承宣,该曹佐贰。升秩之后。即拜总管。则副拟于京兆。自是应 行之政
格。慎尔晋则屡典州郡。以治行加资。七年之内。尚未经实职。而今番北客之来。奉使西下。 (第 111L 页)
舞。跛躄俱起。万亿年无疆之休。不占而已孚矣。然而人心之所以如此者。正望其复 祖宗所居之宫。修 祖宗所 行之政。
复见盛时之气像也。若于此时。未有以大慰民心。则殊非所以绍复 先王之大业。况又少康不足恃而积弊犹未祛。 …… (第 92H 页)
令。而特出于一时匪怒之教。禁防旋弛。反复如前。所以往年戊辰。自宗亲府发关各道。尽撤乡祠。以申 先朝已 行之
禁。臣等纵或有抑郁之私。不敢为分疏之举。今者 传旨特下。除升庑儒贤及忠勋若而人外。虽已蒙额。并即撤祠 …… (第 100L 页)
窃惟我 圣上。岂不念隆儒重道之为治要。尊贤兴学之为政本。窃恐有虑小而失大。矫枉而过直者。法虽好。未有 行之
久而无弊者。弊生则救之而已。法不可废也。今之论院弊者。有曰弦诵之区。化为酒食之场。揖逊之地。反有争閧 …… (第 100L 页)
宗时。朱晦庵设行社仓于崇安五夫之间。每石收耗三升。然其处之也。以乡而不以县。守之也。以士而不以吏。其 行之
也。以忠爱恻怛之心。而未尝有聚敛亟疾之意。此与今之所谓还上者。不可同条而共贯也。 皇明以来。义仓之法 …… (第 104L 页)
发。而转输每患于乏粮。此又还谷之所由起也。设施之际。条理井井而不紊。颁 行之
初。舆情忻忻而胥告。我国田税之薄。几乎三十而税一。则四百七十一年之间。民不以赋敛之烦苛。归怨于上矣。 …… (第 106H 页)
乎无财也。右项三政。都是法不徒行。 行之
在人。得其人则不拘于法而法自立矣。非其人则法虽良鲜不生弊。此愚臣所以以择人二字。缕缕仰陈者也。臣伏读 (第 109L 页)
。则庶斯民不至流离死亡。而弭 九重宵旰之忧矣。悠悠万事。此为第一急务。
二曰蠲灾结。随灾蠲税。固是应 行之政。
而况今年一望赤地之地方。虽欲捧税。其可得乎。议者或谓 国储方罄。何可尽蠲。殊不知秋无升斗之收。民皆菜 …… (第 117H 页)
地土块也。然五气未尝不均也。天上地下生成万物。使大地而偏于土气。则何以能包含遍载。以配乾元耶。是则五 行之
气。不随其形而多寡也明矣。然则其形之全成土块何也。曰五气之重浊者。凝而成质。其形则土而其气则五行也。 …… (第 121L 页)
平也。大地之土也。而不谓之偏于土。则焰焰之炎而不偏于火。蔚蔚之树而不偏于木。亦可以举一而反三矣。夫五 行之
偏形。而亦不谓之偏气。则是气之钟而生人物。独安得而有多寡哉。曰然则人之生也。天必权衡气之轻重而均平之 …… (第 122H 页)
多寡耶。曰天何与哉。是自然而然耳。夫气不钟则不成功。气才钟焉则其本均之气。不待安排而自均耳。曰然则五 行之
气。各有界域。不相侵越耶。曰非也。此多寡之说所由生也。夫所谓五气者。岂真有间架境界之可言哉。名之曰阴 …… (第 122H 页)
。论其流行者则春夏生而秋冬成也。天也日也春夏也阳也。而二仪之气。未尝不具焉。地也月也秋冬也阴也。而五 行之
气。未尝不均焉。以至于水之润下。火之炎上。木之曲直。金之从革。土之稼穑。莫不皆然。虽毫末之细霎时之顷 …… (第 122L 页)
之习矣。是则将以载道而或以害道。将以为己而或致为人。岂 下执事本意哉。此可疑者一也。幼而学之。长而欲 行之。
固君子之情也。然椟中之玉。不可以不待价而售。千仞之凤。不可以不览辉而下。是以古之君子。未尝求仕。或援 …… (第 124L 页)
圣人丁宁之训。则季世求仕。增玆靡可。 下执事尝谓士处斯世。不可以无道。必天下而弃之。当出身试世。可则 行之。
不可则奉身而退。亦何伤之有哉。窃谓此有大不然者。所谓不以无道必 …… (第 124L 页)
处事者。相去不能以寸。今而思之。此病悉在自家。而不在他人矣。且道之浩浩。何处下手。而知之未得其大槩。 行之
未半于所知。而所行又儱侗依俙全无真实的当处。又或救一边而倒一边。不啻如醉汉。如此而能免于禽兽者几希。 …… (第 125L 页)
。惟哀侍之俯谅而默会之也。
与朴主一(景学敩镇○丁卯十月)
世降俗末。朱子之道。不明于世。不惟笃志力 行之
士。不可得而见。其读书饬躬自好于乡党者。盖或鲜矣。间有质美之人。振拔乎流俗。则流俗固将讥笑之不暇。而 (第 127L 页)
一道之心。邑约长以一邑之望而得一邑之心者也。都约长为首相。秉一国之政。道约长为道伯。邑约长为邑宰。各 行之政。
安保之道成矣。以是为永规。国永安保也。
○贼勒五条约。余决意出疆。有书于曲阜衍圣公。言守义圣庙之侧。 …… (第 310L 页)

且中国以堂堂唐虞三代行正道之人。三百年忘是义。使见是书。岂无感于心哉。吾之为是。将以感发中国人素 行之
心也。
人心即天地之心也。立人心。乃所以立天地之心也。吾奉体三先师为天地立心之心而为是。由是而著明天 …… (第 311H 页)
。宋子尊攘大义之主也。华阳 万东庙。大义之所在也。 万东庙毁。实变之始也。虽复享。享不以士林而使守令 行之。
失本意也。近日守令。皆开化辈也。岂曰享之云哉。今且不享。庙之守仆。远来诉之矣。将周旋于士林。今皆知财 …… (第 313L 页)
泄哉。甚之极矣。胡尚泄泄哉。
故不独责卖国乱贼之罪也。
○韩仪卿问曰。愿闻太极之说。
曰太极。阴阳五 行之
理。天地人物之性。
太极乘阴阳五 (第 315H 页)
行之
气而为上为帅者也。阴阳五行载太极之理而为下为役者也。太极浑然一理而森具。天地人物之所以分也。天地人物 …… (第 315H 页)
生生不穷。太极有为生生之性。阴阳五行以为生生之具。理乘气载。流行而不已也。贯之始终。天地人物生生有流 行之
不已也。推之前后。天地人物生生有流 (第 315L 页)
行之
不已也。
天地人物。性以理形以气一也。何以为天地人物之殊。理一而浑然。气两而参差。一而浑然。有定其分 (第 315L 页)
究厥所致。岂无其由。任事之臣。或不体 圣意而然欤。治平之道。或未得其要而然欤。可革之弊不除而然欤。当 行之政
不举而然欤。策士之意。非欲取文词而已。将以采其言而施于政也。当局者迷。而旁观为明。谋邑则否。而适野则 (第 199L 页)
   自海州入城。怅然有作。(癸巳)
   入都城途中有作
   又叠前韵
   听天相公寿席有作(听天即 沈政
承守庆。年八十致仕。归老畿邑。)
   再次
   次赠游击茅将军国器
   茅游击幕下诸葛锈送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