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別集類
總集類
  泾令刘公生祠碑
刘公之去泾也盖以给事御史选召云而泾之男女耄
倪惊相谓奈何夺我父母其搢绅先生亦谓刘公特召
诚宠异之然奈何夺我父母为当公行相率而走数百
里泣祖于江之采石即其地亭焉归而其乡之人祠刘
公者曰东茹麻曰北古楼曰南妙峰曰西下坊凡四乡

之人祠刘公若一其邑人则以请于台御史报可则又
以请于前太守王君廷干记之则又相率走千里纳篚
于不佞世贞而请勒诸珉是时刘公复用卓异转天官
冢宰属云而不佞意逡巡若有避也其男女耄倪曰吾
不知冢宰属何官姑以吾父母恩累下执事搢绅先生
则曰冢宰属钧臣也得无以嫌避乎而以吾父母恩累
下执事不佞盖久之乃喟然而叹曰太史公创传循吏
班氏嗣响有味乎言之彼其称述平 仲之善
至愿为执 (第 18b 页)
人杨君应宁其尤厚者谓予于宗嗣亦不薄请有以张
之于是乎书
   寿罗母陈太宜人七十诗序
太子洗马罗先生 明仲之
母封太孺人陈氏以今年四
月九日初度寿跻七十而明仲适以五品满三载再膺 (第 4a 页)
太宜人之命大夫士与明仲游者为颂祷之诗若干篇
予同年进士在翰林者十有馀人凡为翰林官僚之属
又二十馀人而亲在京师者惟明仲及予二人而已于
是抠衣执爵操觚翰之役以从贺事不敢在诸君后乃
僭而序之初罗氏与杨文贞公异姓同居 明仲之
先封
君实综家政太宜人礼均诸妇居京师赐第几二十年
封君既弃养侍杨太夫人于泰和数年而还罗氏及明
仲以翰 …… (第 4b 页)
者也夫文贞之学实成于母教官
秩之赠有禄不逮养之憾焉虽宠遇极一时勋名满天
下而父母之养乃有不能自遂者若 明仲之
弘材旧学
方益隆孝敬以辅导储德又将以登华陟要赞圣天子 (第 5a 页)
   会合联句诗序
成化庚子二月朔刘君时雍以职方郎中起家艰待次京师
会同年明仲洗马鸣治孟阳师召三侍讲曰川汝贤鼎仪三

修撰亨父检讨及予于城东僦馆予预为速客是日大风寒
甚惟敷五侍讲在告客无弗赴者觞再匝予幼子病得报亟
归诸君即席联句得四首明日时雍次韵答客客亦次第和
之予以子殇不及和时鸣治以家艰去 明仲之
和也敷五亨
父相继物故皆感而形之乎诗及舜咨侍读起家艰至又和
之凡若干首为一卷时雍以予实主约乃不终会又 (第 1b 页)
   书许鲁斋辨说后
明仲先生尝读许文正公遗书见其辨说叹曰是足
以箴吾病也要予书一通置之坐隅辨之失尽于此

说不得已而已与得已而不已者均之为未善辨不
辨可不可之间耳天下之人有若予之愚闇非强辨
莫能喻又 明仲之
必不可弃者明仲若遂闭口则吾
曹何赖焉予方恐其辨之未至而何已甚之有矫枉
过直君子不为恶醉强酒大贤所戒在 (第 13a 页)
   闻湖南大熟
闻道湖南熟书传郡国遥桑麻随地足亢旱隔年消政

喜征科拙天教雨露饶腐儒忧国愿何补圣明朝
   鲁桥驿送 明仲之
曲阜二首
圣代崇周礼仪型在孔林宫墙数仞地瞻□百年心灵
气尼山会恩波泗水深独惭奔走后无计接冠簪
    (第 15b 页)
   唐句奉答之
北阙晴云捧紫闱洞门高阁蔼馀辉郎中官贵施行马
搆殿谈馀旧赐衣载笔已齐周右史何人敢和谢玄晖
杨花榆荚无才思已分将身著地飞
   送罗禋仲绍兴教授(禋仲 明仲之
弟馀/杭教谕之子也)
辇下惟因忆弟兄何时开閤引诸生云连海气琴书润
日射螭头剑佩明好是五贤嘉赏地(府学 (第 6a 页)
   同年燕集诗后
成化丙申冬湖南佥宪泰和萧君彦祥偕其同年在藩
臬者七人奉表入贺圣寿其同年在翰苑者念暌违之

久而喜朋簪之盍也相与为醵而治具于修撰罗先生 明仲之
第邀彦祥暨七人者而觞焉樽罍序陈醴胾芳
洁歌风雅之古词斥筝琶之淫响主宾献酬怡怡如也
酒酣明仲赋律诗一首 (第 34b 页)
  朱氏德厚庵记
华亭县朱泾西其里曰大兴有林麓魁然奇蔚然秀北带
乎九山前襟泰川葺泖之流环连璧合郁䓤之气不沈
不越而物有钟美朱 明仲之
祖茔实在焉自大父诚父
显忠祖妣沈氏妣丘氏庶母氏氏皆合葬其所明仲既
奉大事于其先复立冢舍若干楹捐田若干 (第 9b 页)
往见之,当知公喜方也。其人亦老矣,其家给富。」时者未往,会庆子男殷来献马,因师光奏马王所,意以故得与 殷善。
光又属意于殷曰:『意好数,公必谨遇之,其人圣儒。』即为书以意属阳庆,以故知庆。臣意事庆谨,以故爱意也
举其小者。岂非其以小者难言。难言者有不能传者耶。然则事尤微而记尤不可不详也。且余之所以必欲有记者。以 明仲之
嗜饮而取欺。以余之轻言而失对。皆为吾辈一时之剧戏。有可笑而不可忘者。故乃为之记。同游者十人。车亮徵, (第 368H 页)
是察其大而略其小。善善长而恶恶短之圣度公心也。观其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二句语。语意昭然。何尝有一语发 明仲之
无罪耶。子路既以其不死为罪。而子贡又进一步。并论其相桓之罪。而断之以非仁。夫子深欲其但取长处。而不必 (第 221L 页)
 按夫子答子贡之训。详于答子路者。盖子路以召忽管仲对举。而以仲之不死为未仁。不及于忽之杀身成仁。故只略言谁如仲功利及人之仁。以待由之再问也。子贡已知不能死之犹未甚罪。而以相之为极不可。故先详于仲之相业为仁天下之事。以晓子贡之所未知。而末言死纠之为小谅。略及于子贡之所已知也。答二子之言。所以有详略之殊也。
程子曰。桓公兄也。(止)何足赎哉(注)
 按初以桓兄纠弟以下。至圣人不责其死而称其功云云数节。反复解说。发 明仲之
不死图功之当然。而若使桓弟纠兄以下云云。又反说设使桓弟纠兄。则仲不可相桓。而圣人之言。必不害义启乱。 …… (第 182H 页)
 按天理高明。超然于物表。故君子反天理。则渐达于高明之域。人欲卑陋。陷溺于下流。故小人徇人欲。则竟至污下之地。是以古语曰。 从善
若登。从恶如崩。循天理者。其气像洁净。声名高爽。而人之慕仰如星斗。溺人欲者。其气像污浊。声名卑贱。人 (第 183L 页)
宁默。刘命勋一男在韶今及第生一男。李命舜二男德璜,纯璜。德璜一女幼。金东赫一女幼。庶男基祐二男禹善, 殷善。
禹善一男一女。 (第 509H 页)
殷善
一女并幼。公之内外孙曾繁衍至数十人。积善之庆。报施之理。其在斯欤。呜呼。孝者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君 (第 509H 页)
文。连篇屡章之鸿儒也。公呐呐然言若不出口。而忠诚积于内。读书至武侯出师表。未尝不慨然下泪。文字之讷。 明仲之
忠实近之。枋用将大进。乙巳。以宿疾终。寿五十三。讣闻。上命官吊祭如例。初葬春川艾幕洞。己未。移奉杨州 (第 131H 页)
 朱子戒子曰。岁时享祀。汝辈及新妇等。切宜谨戒。凡祭肉脔割之馀。及皮毛之属。勿令残秽亵慢。刘氏琸曰。往者士大夫家妇女。皆亲涤祭器。造祭馔。近来妇女骄倨。不肯亲入庖厨。虽家有使令之人。亦须身亲监视。务令精洁。余乃书此。以戒子若妇也。
祔祭义
檀弓曰。殷。既练而祔。周卒哭而祔。孔子盖善殷。夫祔者。神之也。子之于亲。神之之遽。非人情也。孔子所以善殷也。然善之而已。非用之也。善之而非用之。何也。求之人情则 殷善
矣。用之者。时王之礼也。不可以不从周也。故曰盖善殷。盖者。未定之辞也。善殷而未定其辞。则可知其不用之 …… (第 5H 页)
心。以心言。四端七情。以情言。当初命名之义。有些不同而云尔也。然究其根原来历。则不可谓不同。故答李宏 仲之
问曰。人心七情。道心四端也。盖心是理气之合。而未感物之时。寂然不动。一性浑然。及其感而遂通之际。仁义 (第 17H 页)
德。爰有孝子。不辞而诺。
迎月堂罗公墓碣铭(并序)
武灵郡外西面海洞枕乾而封者。故佥中枢罗公讳元䌽字 明仲之
藏。罗系锦城。壁上功臣锦城府院君聪礼。其受贯之祖。硕德达官。谱不绝书。菀然为名家。屡传至讳殷制。荐学 (第 161L 页)
其位而不敢作礼。亦未敢舍周而从殷也。孔子既不制作。而其于祔一条。独从殷。则尚文之礼。不能成章。故虽知 殷善。
而亦不从也。朱子一遵孔子之从周。其作家礼。大体一依仪礼。而时势大变于周。时措之道不可废。不得已于其仪 (第 193L 页)
已至于此。以吾辈若干同志之人。似难有所得力。不如别建书院于南溪之上。而移安位版为稍安。深恨不用年前文 明仲之
说也。
答士直(戊戌)
岁前三书。想已次第登览矣。其后岁改。伏惟台旬候增重。朴弼傅,申命蓍事。有人来 (第 230L 页)
奚憾。水丽山明。拥此佳城。乐哉斯丘维永宁。
处士孤松斋沈公墓碣铭
呜呼。此处士孤松斋青松沈公讳廷熙字 明仲之
墓。公尝被经行荐。仕于朝。拜寝郎升奉事。然非其志也。以其志气皎洁。行谊纯笃。可与古之处士者侔。故以处 (第 189H 页)
谟昭卓。百代臣典。列铭幽墟。我辞不腆。
恭人全州李氏墓志铭
吾友沈明仲。丧其室李恭人。不佞为挽语曰。 明仲之
循蹈礼法。以操行。名士友间者。虽本之躬行。而亦以有贤壸之内裨而资成也。盖余习明仲。而又雅闻恭人之贤也 …… (第 324H 页)
隶。久而咸涕痛曰。有罪则恕贷。既治则不念旧恶。疾则亲调药物而救之。恭人实父母我。今何得以仰戴矣乎。以 明仲之
尝尽室而居墓下也。乡邻妇幼咸曰。歆恭人仁德深矣。可无哀乎。子埈登直赴文科。以试卷有违式。罢科。经十年 (第 325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