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別集類
  赠郑德夫归省序(乙亥)
    紫阳书院集序(乙亥)
    朱子晚年定论序(戊寅)
    别 梁日孚
(戊寅) (第 42a 页)
 叹惜之非许之也
颜子不迁怒不贰过亦是有未发之中始能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欲树之长必

于始生时删其繁枝欲德之盛必于始学时去
夫外好如外好诗文则精神日渐漏泄在诗文
上去凡百外好皆然又曰我此论学是无中生
有的工夫诸公须要信得及只是立志学者一
念为善之志如树之种但勿助勿忘只管培植
将去自然日夜滋长生气日完枝叶日茂树初
生时便抽繁枝亦须刋落然后根干能大初学
时亦然故立志贵专一
因论先生之门某人在涵养上用功某人在识见

 上用功先生曰专涵养者日见其不足专识见
 者日见其有馀日不足者日有馀矣日有馀者
 日不足矣 梁日孚
问居敬穷理是两事先生以为一事何如
 先生曰天地间只有此一事安有两事若论万
 殊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又何止 (第 174b 页)
相呶呶以乱正学不自知其巳入于
异端辄采录而裒集之私以示夫同志庶几无疑
于吾说而圣学之明可冀矣
  别 梁日孚
(戊寅)
圣人之道若大路虽有跛蹩行而不巳朱有不至 (第 22b 页)
而世之君子顾以为圣人之异于人若彼其甚远
也其为功亦必若彼其甚难也而浅易若此岂其
可及乎则从而求之艰深恍愡溺于支离骛于虚
高率以为圣人之道必不可至而甘于其质之所
便日以沦于污下有从而求之者竞相嗤讪曰狂
诞不自量者也呜呼其弊也亦岂一朝一夕之故
哉孟子云徐行后长者谓之弟疾行先长者谓之
不弟夫徐行者岂人所不能哉所不为也世之人
不知咎其不为而归咎于其不能其亦不思而巳

进士梁日孚
携家谒选于京过赣停舟见予始
与之语移时而别明日又来与之语日昃而别又
明日又来日入而未忍去又明日则假馆 (第 23b 页)
而请受
业焉同舟之人强之北者开譬百端 日孚
皆笑而
不应莫不嚣且异其最亲爱者曰子有万里之行
戒僮仆聚资斧具舟楫又挈其家室经营阅岁而
始就道行未数 (第 23b 页)
百里而中止此不有大苦必有大
乐者乎子亦可以语我乎 日孚
笑曰吾今则有大
苦亦诚有大乐者然未易以语子也子见病狂丧 …… (第 23b 页)
斯人之晚也彼病狂不复者反从而
哂唁之以为是变其常今吾与子之事亦何以异
于此矣居无何予以军旅之役出而远 日孚
者且
两月 (第 24a 页)
日孚
既去矣及旋 (第 24a 页)
日孚
居然以待既以
委其资斧于逆旅归其家室于故乡泊然而乐若 …… (第 24a 页)
将终身焉扣其学日有所明而月有所异矣然后
益叹圣人之学非夫自暴自弃未有不可由之而
至而 日孚
出于流俗殆孟子所谓豪杰之士者矣
复留馀三月其母使人来谓曰姑北行以毕吾硕
然后从尔所好知 (第 24b 页)
日孚
者亦交以是劝 (第 24b 页)
日孚
请曰
焯焉能一日而去夫子将复赴汤火蹈荆棘矣予
曰其然哉子以圣人之道为有方体乎为可拘之
以时限之以地乎 (第 24b 页)
世未有既醒之人而复赴汤火
蹈荆棘者子务醒其心毋徒汤火荆棘之为惧

良久曰焯近之矣圣人之道求之于心故不滞
于事出之以理故不泥于物根之以性故不拘以
时动之以神故不限以地苟 (第 24b 页)
  剪除鼠窃何足为异若诸贤扫荡心腹之寇
  以收廓清平定之功此诚大丈夫不世之伟
  绩数日来谅巳得必胜之策奏捷有期矣何
  喜如之 梁日孚
杨仕德诚可与共学廨中事
  累尚谦小儿正宪犹望时赐督责时延尚谦
  为正宪师兼倚以衙中政事故云 …… (第 47b 页)
  生已尝恳疏求告今乃求退获进引咎蒙赉
 其如赏功之典何奏入不允
 七月刻古本大学
 先生出入贼垒未暇宁居门人薛侃欧阳德
   梁焯
何廷仁黄弘纲薛俊杨骥郭治周仲周
  冲周魁郭持平刘道袁梦麟王舜鹏王学益 (第 56b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少谷集卷二十
            明 郑善夫 撰
 书四
  与 梁日孚
别后凡数寄书再不得吾兄消息杜门索居无他念虑
一则日望太平使吾辈山林之下得以稳睡一则恐离
群日久学业就 (第 1a 页)
  赠周莹归省序
  赠林典卿归省序
  送别省吾林都宪序
  赠陆清伯归省序
  送南元善入 觐序
  别 梁日孚

  豫轩都先生八十寿封序 (第 1b 页)
 真实有志圣贤学阁见得内重外轻方能行此

  别 梁日孚

圣人之道若大路虽有跛蹩行而不巳未有不至而
世之君子顾以为圣人之异于人若彼其甚远也其
为功亦必若彼 (第 62b 页)
其甚难也而浅易若此岂其可及乎
则从而求之艰深恍愡溺于支离鹜于虚高率以为
圣人之道必不可至而甘于其质之所便日以沦于
污下有从而求之者竞相嗤讪日狂诞不自量者也
呜呼其弊也亦岂一朝一夕之故哉孟子云徐行后
长者谓之弟疾行先长者谓之不弟夫徐行者岂人
所不能哉所不为也世之人不知咎其不为而归咎

于其不能其亦不思而巳矣 进士梁日孚
携家谒选
于京过赣停舟见予始与之语移时而别明日又来
与之语日昃而别又明日又来日入而未忍去又明
日则假 (第 63a 页)
馆而请受业焉同舟之人强之北者开譬百
日孚
皆笑而不应莫不嚣且异其最亲爱者曰子
有万里之行戒僮仆聚资斧具舟楫又挈其家室经
营阅岁而始就道行未数百 (第 63a 页)
里而中止此不有大苦
必有大乐者乎子亦可以语我乎 日孚
笑曰吾今则
有大苦亦诚有大乐者然未易以语子也子见病狂
丧心者乎方其昏迷瞆乱赴汤火蹈荆棘莫不恬然 …… (第 63a 页)
斯人之晚也彼病狂不复者反从而哂唁之以
为是变其常今吾与子之事亦何以异于此矣居无
何予以军旅之役出而远 日孚
者且两月谓 (第 63b 页)
日孚

去矣及旋而 (第 63b 页)
日孚
居然以待既以委其资斧于逆旅
归其家室于故乡泊然而乐若将终身焉扣其学日
有所明而月有所异矣然后益叹圣人 (第 63b 页)
之学非夫自
暴自弃未有不可繇之而至而 日孚
出于流俗殆孟 …… (第 63b 页)
子所谓豪杰之士者矣复留于(赣/三)月其母使人来谓
曰姑北行以毕吾愿然后从尔所好知 日孚
者亦交
以是劝 (第 64a 页)
日孚
请曰焯焉能一日而去夫子将复赴汤
火蹈荆棘矣予曰其然哉子以圣人之道为有方体
乎为可拘之以时限之以地乎世 (第 64a 页)
未有既醒之人而
复赴汤火蹈荆棘者吾子务醒其心毋徒汤火荆棘
之为惧 日孚
良久曰焯近之矣圣人之道求之于心
故不滞于事出之以理故不泥于物根之以性故不
拘以时动之以神故不限以地苟 …… (第 64a 页)
求正予莞尔而笑曰近之矣近之矣
  日孚
与董萝石同一机括先生许萝石曰大勇许 (第 64b 页)
日孚
曰近之未有不勇而能近者二子皆闻道矣 (第 64b 页)
 一
因论先生之门某人在涵养上用功某人在识见上
 用功先生曰专涵养者日见其不足专识见者日
 见其有馀日不足者日有馀矣日有馀者日不足
梁日孚
问居敬穷理是两事先生以为一事何如先
 生曰天地间只有此一事安有两事若论万殊礼
 仪三百威仪三千又何止 (第 47b 页)
 
卷九丙品。王阳明文谏迎佛疏, 与王纯甫书, 答毛宪副书, 寄杨邃庵阁老书, 答顾东桥书, 答聂文蔚书, 送 梁日孚
序, 稽山书院尊经阁记, 刘观时见斋说, 书东斋风雨卷后, 书徐汝佩卷, 瘗旅文。  王遵岩文送程龙 (第 276H 页)
思无邪。为诗之蔽。无不敬。为礼之蔽矣。是岂大学,中庸。无此意思。而朱子特自外添补。如画蛇添足乎。
  梁日孚
问。居敬穷理是两事。先生曰。天地间只有一事。安有两事。公且道居敬是如何。穷理是如何。曰。居敬。是存养 …… (第 491H 页)
穷理何以即是尽性。曰。穷仁之理。直要仁极仁。穷义之理。直要义极义。仁义。只是吾性。故穷理。即是尽性。 日孚
曰。先儒谓一草一木。亦皆有理。不可不察如何。先生曰。夫我则不暇。公且先去理会自己性情。须能尽人之性。 (第 491L 页)
然后能尽物之性。 日孚
悚然有悟。
辨曰。心与理一也。故曰。穷理则心自在是矣。何必言穷此心之理而后可耶。朱子之穷理。岂谓就心 (第 491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