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別集類
總集類
詩文評類
  庚长元日次韵 次韵答曹能始二首
  观美人手迹七首 题长蘅画册
  小筑诗十章 和徐二遣歌儿二首
  寄李次公 迎春曲
  雪中 杨伯祥
过访 寄尹子求二首
  寄尹西有 题女郎画二首
  送曾霖寰二首 送张王笥中丞四首 (第 21b 页)
  句曲山中
地肺通幽处泉流决决闻山形同一已仙籍注三君衣
润恒烧术人来欲赠云青童烦指点十赉拓遗文

  杨廷麟(八首/)
   廷麟字伯祥清江人崇祯辛未进士选庶吉士
   授编修改职方主事军前赞画降调起补编修
   死赣 (第 5b 页)
烈于厂狱其狱中相与往来者尽掠治之公与黄文焕
陈天定文震亨 杨廷麟
刘履丁董养河田诏皆被责诘
或谓当巽词以求免公曰吾得为夏侯胜之黄霸足矣
何必讳乎闻者以为名言宜兴再相请 (第 2a 页)
淳耀之于陈子龙张志发之于黄道周杨嗣昌之于
廷麟
张捷之于夏允彝此胥载诸史册灼灼在人耳目
间者也而椒兰绛灌暨殊涂杂流不具列焉万世士观
此忮才之念倘不觉 (第 35b 页)
  天旅定江西或促公出谒当事公瞋目曰吾前朝旧御
史老且病矣安事折腰求活为援笔书绝命词家人强

护之会当事促之急私服脑子不验则绐众曰管仲魏
徵非杰士乎为我具舆我将往见众稍懈脱身投后园
池中众趋救不死因长跽请曰我志已定徒苦我耳遂
闭户自经而绝时顺治已丑五月十一日也公生有奇
颖家世儒而贫年十二始受书辄好古文辞父时贵故
诸生抑之曰制科安事此迟十年与汝公匿好之不废
尝读左传史记睥睨唐宋诸家谓不逮古远甚日与同
杨公廷麟
南昌熊公明遇相劘切为古学久乃手校 (第 12a 页)
   杀后骑皆进手击杀数十人身中四矢三刃遂仆掌牧杨陆凯惧
   众之残其尸而伏其上背负二十四矢以死一军尽覆大威国柱
   溃围得脱 明史 杨廷麟
传十一年冬京师戒严 (第 2a 页)
廷麟
上疏劾兵
   部尚书杨嗣昌言大臣以国为戏嗣昌与高起潜方一藻倡和款
   议武备顿忘督臣卢象升以祸国 (第 2a 页)
责枢臣言之痛心夫南仲在内
   李纲无功潜善秉成宗泽陨命乞陛下赫然一怒明正向者主和
   之罪俾将士畏法无有二心嗣昌大恚诡荐 廷麟
知兵改兵部职
   方司主事赞画象升军(思义/考)虞山蒙叟诗孤臂云何堪两胸只
   堕西事不成东又不 (第 2a 页)
   与子暻疏
吾少多疾病两亲护惜十五六不知门外事应童子试四举而后入彀不
意年踰二十遂掇大魁福过其分实切悚慄时有攻宜兴座主借吾为射
的者故榜下即多危疑赖烈皇帝保全给假归娶先室郁氏三年入朝值
乌程当国吾与 杨伯祥
诸君子正直激昂不入其党乌程去武陵继之蕲 …… (第 4b 页)
之赐惟是吾以草茅诸生蒙先朝巍科拔擢世运既更分宜不仕而牵恋
骨肉逡巡失身此吾万古惭愧无面目以见烈皇帝及 伯祥
诸君子而为
后世儒者所笑也吾归里得见高堂可为无憾既奉先太夫人之讳而奏 (第 5a 页)
郁道死云间有为诗唁之者曰苏李交情在五言未尝不寄慨于此两人
杨廷麟
(第 2a 页)
伯祥
别字机部临江人为文排宕峭刻在韩苏间书法出入两
晋仿索靖体诗则好用奇思棘句不甚合律然秀异耸拔往往出人机 …… (第 2a 页)
倍至口无改辞曰死则死耳卢老爷忠臣吾侪小人敢欺天乎遂
以考死于是机部贻书冯与余曰高监一段竟为删却后世谓 伯祥
不及
一部役耶然机部竟以此得免余之诗又有曰忧深平勃军南北疏讼甘
陈谊死生亦实事也巳而机部过宜兴访卢公 (第 2b 页)
   黄白安侍御奏疏序
夫层垣识洞寝石诚没故市竭呼而非谓俳极啼而不
哀何则智不烛机则意南无致飞之则道存谢责则宜
下有不登之音故使薛广镜晓人之情则气凌平仲谷
永去怀邪之意则辞敌长沙夫笃时者夏迷游光者春
咽惊飙者秋默悔革者寒号是以多舌无诛侧想枖童
之世烈腰齐堕疏观曲女之城斯亦悟士气之所归知
嘉名之有败也若乃晶襟拟鉴药口羞瓶休则凤哕岗

崇扬其节足奋乃虎争殿重剔彼夔睢法巽互输唐炎
并伏汉相之一言起寐唐臣之十渐危明有足贵矣测
谏者之所存亦何能之不盖以议埒史则领其三长以
权准相亦综于五视故可以汗青竹而为光餗黄铉而
不覆也属以高阊授斧函关跂灵发七十谏书之函飞
五千道德之气欲使贾言失至陆语隳新夫苟读周书
宜削陈群之草而忽传洛纸可知江尉之名尔
    杨伯祥
太史稿序 …… (第 8b 页)
远以求至理博串群言正以仁
义金石鼎尊涤其粉气胸贯腕强头脊俱起决锐致功
而为经济天下之乱庶其豸乎于是刻 杨伯祥
稿
   吴澹人庶常别言序
今之为文者不禀法古人而自不见性三年一奉新贵
资粮厞屦皆于是乎取之割席帽进 (第 10a 页)
  张弘蘧制义序
余交张子弘蘧十馀年所尝读其诗文而重之去年张
子以贡入京师其所学益精议论恢张迥出时辈然余

尤喜张子制义见辄把诵之不置或曰此特张子绪馀
耳子何爱之深也余曰不然夫八股之道微矣学者视
为功令而趋之其体则敷衍经文词不巳出也株守集
注义无旁杂也其习之相沿则有上承下逗前虚后实
单行复序截章换字之法候气衡纩传神优孟似排而
非俪体比论而无章法学者童而习之村师腐生一见
便解万一功令复新举今之所谓八股者而废之则虽
日陈王唐瞿薛之文于前谁复能辨其畦径识其旨趣

者乎余故曰时文者速朽之物也至近世金正希 杨伯
吴梅村陈大士陈卧子黄蕴生诸公者出始博取先
秦两汉唐宋人以来之文大发之于帖括经史子集纵
其驱策横竖钩贯 (第 78a 页)
天下而严冷刚方不谐流俗大臣多畏而忌之时方择
宫僚 杨廷麟
冯元飏并推道周阁臣张志发当国摘其
疏中不如郑鄤语为口实摈道周不与同僚遂称病乞
休不许迁少詹事侍经筵会 (第 5b 页)
王殊途同归无容辨也闻其言者
莫不开拓心胸感发兴起成就后学甚多少与卢幼哲
诸君子联秋水社先生执牛耳西江 杨伯祥先生
游宜
兴目其文为威凤祥麟先生生于万历庚戌卒于康熙
戊午享年六十有九元配蒋氏继茫潭许氏丈夫子二
人长绳 (第 25b 页)
  天命之谓性  一节      杨廷麟

  中庸明性道教之原以正天下之为学也盖学必正其
所自后可以不惑以性归天以道归性以教归道中庸
之统可与 (第 1a 页)
    曾异撰

  强恕而行(二句)        黄淳耀

  达不离道(二句)         杨廷麟

  人之有德慧术知者(一节)    陈际泰

  食之以时(二句)        尹奇逢

  居恶 (第 1b 页)
  嘉靖以前人一题必尽其义理之实无有以挑拨了
事者况此等理窟中之荡平正道乎仁恕源流推行
实际必如此勘透才见作手 陈章理题文多深微
而简括黄则切实而周详故品格少逊然陈章天分
绝人黄则人功可造陈章志在传世黄则犹近科举
之学兹编于化治惟取理法正嘉则兼较义蕴气格

隆万略存结搆而启祯则以金陈章黄为宗所录多
与四家体制相近者馀亦各收其所长不拘一律俾
览者高下在心各以性之所近力之所能而自执焉






  达不离道  二句       杨廷麟

  任道不移从民望也夫道持于身望之所宗也至于达
而后知其不离耳盖士苟稍稍通显矣可以与类俱入
而必嚣嚣 (第 20a 页)
  (端悯有君/子亭集)

左懋第(字仲及莱阳人崇祯辛未进士除澄城知县擢/户科给事中累官太常卿历兵部右侍郎兼都)
  (御/史) 杨廷麟(字伯祥清江人崇祯辛未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改𥋏方主事降调起补编修有兼山集)
张明弼(字公亮金坛人崇祯癸酉/举人知揭阳有萤芝集)
陈宗之(字玉立长洲人/崇祯癸酉举人)
李天植( (第 12b 页)
  (端悯有君/子亭集)

左懋第(字仲及莱阳人崇祯辛未进士除澄城知县擢/户科给事中累官太常卿历兵部右侍郎兼都)
  (御/史)
杨廷麟(字 伯祥
清江人崇祯辛未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改𥋏方主事降调起补编修有兼山集)
张明弼(字公亮金坛人崇祯癸酉 (第 12b 页)

袍坐堂上尽挥左右去作尽命歌题座右已而贼不至乃往虔
中乞师兵饷稍集下吉安吉安人已迎北兵入驻兵泰和与
学士廷麟
萧光禄士玮杨御愿史仁愿共图恢复继而守令相
率解印遁去萧杨二公微告府君曰 右待公填抚抚军不战
江省沦没 (第 51a 页)
大兵席卷浙闽粤三省唐王与弟聿□被执死鲁王亦败
走海外湖广何腾蛟江西 杨廷麟
等皆前破灭而明遗臣
民拥残旅倔彊走拒遥奉永明王由榔金坛人王祈聚众
入建宁属县多响应于是建阳士民数百人 (第 48a 页)
   正月前明唐藩兵复寇徽州败之擒其阁部黄
   道周旋伏法时唐藩建立于福建阁部则道周
   及李永茂总督则何腾蛟伪官则 杨廷麟
刘同
   升万元吉揭重熙等瑞昌王潞安王率兵三万
   犯江宁复大败之四月平南大将军班师师下
    (第 7b 页)
,臣又幸未离坊局,将事木天日月之傍,鸾鹄凫雁,俱有光辉,臣安得过自菲薄?十月二十旬,忽传有同官项煜、 编修杨廷麟
推让臣事,中外喧传。臣闻之惊叹,以谓今边圉多事,苍生涂炭,二、三词臣,身不跨鞍,射不穿札,何若自相推 …… (第 40 页)
弧之谈,固无挂纯臣之胸臆也。臣一生孤立,无竞无营,但以学不纯师,穷理未尽,为孝不遂,抱忠多惭。项煜、 杨廷麟
二臣知臣之美,不知臣之恶;知臣之性,不知臣之命。至于罪过稠多,应诛不诛,应黜不黜,感深报浅,动成愆尤 …… (第 40 页)
  臣老矣!百折之馀,体无完肤,又加以去腊堕崖,两臂垂折,即欲匍匐竭蹶,仰觐云日,而力不从心,命违其愿,末繇也已。臣病未起,欣闻震出,强勉援笔,成三本章,言词荒谬,重遝不伦。然使臣亲见尧舜,待罪螭头,罄所欲言,亦不过止此。至于知人之务,极于询事,备于考言。苟不溷以旁侧,参以爱憎,虽听十得九可也。臣荒遁多年,于人多所未习。所识英俊之彦,有 杨廷麟
、金声、姜埰、郑友玄、夏允彝,皆盛年方刚,深心远识,可用以驱除乱孽。老成之林,有郑三俊、解学龙、张镜 (第 7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