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膺富阳人

   (诗话富阳春江堤在县南苋浦至观山三百馀/丈皆垒以石县令 李浚
所筑岁久圯宣德十年)
   (知县事吴堂允升重筑之/民感其惠更名吴公堤云)
  吴公堤歌
富春建邑临 (第 6b 页)
 足下记存衰朽不啻千里枉驾狗马属疾扶携一见不能具宾
 主礼别后简达生山居诗循览章贡故章生平慕悦奇士如近
 代所称赵次张 李伯渊
之流辄抚几顿足恨不得与之奋臂今
 乃觌面失之则仆之推颓阘茸有目无睹当与草木同其腐朽
 居可知矣枉赠三 (第 35b 页)
 舌厉阶之意也按金史崔立传立陵州人乘时僭窃
 淫虐暴横自称太师军师都元帅尚书令郑王称其
 妻王花儿为王妃后立为 李伯渊
所杀以王花儿赐
 丞相镇海帐下士其夫妇皆人中之妖也故里俗相 (第 3b 页)
余无似。
叨治公郡。恨弗获睹公而徒慕公也。因以为记云。时有唐
乾符五年。岁在甲午秋仲望日。 李浚
:
浚。僖宗时人。 (第 03b 页)
君。次曰逖监察。女适佐郎李蒇,直长 李浚,
参奉李惟允。文烈公有子讳衡。甲乙科通政。就义光海君时。 赠吏曹判书龙南君谥忠康。公男忠简公讳棨,忠贞 (第 326H 页)
   题明川楚氏遗迹后
   题洪学士斥和疏后
   题朴烨诗后
   题南汉日记后
   题金松崖旧君服说后
   题 李浚
沈行记程后
   题尹洙叙燕篇后
   题黎遂球诗后
   书二使抗节图事
   记杨古利事
  
呼噪下。击杀四十人。获马五十匹。明兵夺路而逃。相蹂践死者。复千馀人。
沈行记程
崇祯八年乙亥正月。以 李浚
为春信使。奉使沈阳。二月二十日。早到鸭绿江边。礼币先渡。员役次之。义州府尹林庆业,平安监司裨将前监察 (第 159L 页)
。此又非通一国臣民皆服之也。设欲秘之。何难之有。诚于当时正君臣之服。则我朝尊王之义。不亦尤卓乎。
李浚
沈行记程后
崇祯乙亥春正月。武臣 (第 392H 页)
李浚。
为春信使。入沈阳。路遇我被掳人郑命生者。问胡中事。答云。前年从宣大之战。仅得生还。军合二万馀。太半死 (第 392H 页)
山向南之原。有男三人。益修同知中枢府事。克修生员。得修直长。女二人适郑应铉,徐钟录。益修之男弘济。婿 李浚
府使。克修之男弘起,弘任,弘绪进士,弘举。婿黄廷说县令,杨起南,李文英,沈之涉,晋秀宾。得修之男弘宪 (第 144L 页)
公二十五年而没。生四男一女。男长旻。山阴县监。次昱。尚瑞直长。次㬅。早夭。次晸。文科大司谏。女适士人 李浚。
侧出二男。星,晔。公宰顺安日。先君子按关西节。每与公语。未尝不移日。既退。又未尝不惜。其久屈于吏也。 (第 486L 页)
。日既昏。朴公与吴公先疏被逮。辞连尹公庭问之。旋释。翌朝。公与南公投章请与吴朴疏中人同罪。中格不入。 李浚
者启劾公。辞极丑诬。公自乙卯后。见忤一边人。庚申。飏历清涂。失 (第 525H 页)
  
学谕郑公墓碣铭(并序)
郑为延日著姓。公讳辉。字光彦。远祖袭明。以清名直节。显于丽朝。圃隐先生。亦其宗族也。曾王父讳兴祖。奉常寺正。王父讳钟。忠顺卫。考讳安孙。通仕郎。妣梁氏讳致中之女。公仪度庄重。见者起敬。自少力学。不坠家声。 中庙朝。中丁卯司马。旋捷己卯科。补成均馆学谕。人方以远大期之。爵寿不称。殒于半途。天之报善人。何其啬也。生弘治庚子。卒正德辛巳。春秋四十二。公娶密阳朴氏。教授讳缉之女。其先曰赞成宜中。生四男一女。长景祐。兵曹佐郎。次昌祐。生员。次元祐。学成早殁。次延祐。部将。女适武人金友谦。佐郎有男霖。女适太偃龙。生员有男华。女适郑希义, 李浚
仁。县监。金淹,韩璋。元祐有男英。 (第 417L 页)
辱贤。真出尔反尔者也。此人情所难言。而季进能之。可谓无愧于高允也。详见日记。)阅太极图诸说。(时月城 李浚。
以朱文公与陆象山问答及晦斋先生与曹忘机问答之书。来请跋语于郑先生。)○六月见李东湖以直书。(书略曰先 (第 97L 页)
。男长即致淳。次致涀。女适慎在弘。致淳男昌镐。女郑在玉。致涀男龙镐,凤镐。女慎炳穆,郑焕彧,姜辅永, 李浚
哲。慎在弘子炳台。曾玄不尽录。
工曹参判郑公墓碣铭(并序) (第 564L 页)
所以为崇报者。靡有憾矣。惟谥典未及焉。此 圣朝之缺事。而学士大夫之耻也。 上之三十年庚寅秋。三道儒生 李浚
等上言言之。事下攸司。吏曹判书臣徐能辅请议大臣。欲重其体也。于是。领议政臣南公辙以为金驲孙惨被史祸。 (第 331L 页)
以余之衰懒。亦能慨然而作。连鏕齐驱。不觉鞍马之勤。道路之远。则可谓起予者商也。午入洛山寺食。大浦万户 李浚
来见。与之语。向夕过青草,永郎两湖。投清涧亭宿。主倅赵令公暄遣座首崔德立供一行。是戊午闰四月初一日己 (第 488L 页)
府院君李贵。俱以元勋。方主朝议。而其论或过当。则臣以小官。敢与之抗。务从公平。领议政李元翼及郑经世, 李浚(一作埈)
。皆所谓南人。而臣皆与之相亲。至于李元翼。则无异于骨肉。故常自谓无党也。及今见欺罔如此。安得不痛疾乎 (第 118H 页)
。之虎生行一,行百,行万。又庶出子行千。行一县监。行百参奉。婿五人。洪景埙,尹徵夏,吴始鼎,李保胤, 李浚。
徵夏县监。浚进士。朴汝城一子峤。宋之和二婿。任塾,金铉。洪景埙一子。锡九。二婿。柳纬相,成万龄。尹徵 (第 233L 页)
积草城外。因风纵火。从烟外引去。盖惧其追蹑也。时京都消息隔绝。公日登陴南望痛哭。为勤王计。使宁边府使 李浚
留营。戒之曰谨守无动。勒兵得五千馀人。与巡察使洪公命耇相会。丁丑正月二十六日次于金化。遇贼过掠者数十 (第 213L 页)
子。金奴僭号。挟蒙古以来。要我共尊之为帝。时花浦洪公讳翼汉。字伯升。以掌令上疏曰。金汗僭帝。义州府尹 李浚。
能以天无二日。攘而却之。臣不觉曲踊距踊者三百。臣自堕地之初。只闻 大明天子而已。自虏称帝之后。宁有鲁 (第 19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