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集部
    作是诗
目晴圆转褐衣凉分得山河大地光今日开笼放生处
桑阴麦穗正茫茫

   送 王元伯
游金陵并柬樊时中都事王德常管
    勾
山头老屋一尺雪江上片帆千里风笑呼斗酒来濯足
谁识书生逆旅中 (第 11a 页)

以人为传有死必继流乎亿年宜斥诈伪焚烧弃捐复
以太古结绳之前
   汉三高士赞
    前汉一人 王霸
仲儒清节是理有息躬耕黄头历齿故人令狐奉
书遣子从以 (第 3b 页)
  见嵇康高士传
太传高密元侯南阳邓禹字仲华
大司马广平忠侯南阳吴汉字子颜
左将军胶东刚侯南阳贾复字君文
建威大将军好畤悯侯扶风耿弇字伯


执金吾雍奴威侯上谷寇恂字子翼
征西大将军阳夏莭侯颍川冯异字公

征南大将军舞阳壮侯南阳岑彭字君

征虏将军颍阳成侯颖川祭遵字弟孙
太常灵寿侯信都邳彤字伟君
东郡太守东筦成侯钜鹿耿纯字伯山
上谷太守淮阴侯 颍川王霸
字元伯 (第 15b 页)
S:
:TITID: QTWTIT16222
:PERSID: QTWAUT2040
:END:

王霸
仲儒。清节是履。有息躬耕。黄头历齿。故人令狐。奉书
遣子。从以车徒。入耀闾里。既往霸卧。日昃不起。其 (第 04a 页)
  征西大将军阳夏侯冯异字公孙颖川父城人
好读书就巾车冰凁芜蒌公孙岂粥幸有馀 功不
署问大树咸阳王君何惧
  上谷太守淮阳侯 王霸
字元伯颍阳人(三)
疾风劲草滹沱淩早公母渡河国为君何 河冰不
合帝亦不死蚩蚩市上揶揄子 作偶乐卧牙门 …… (第 13b 页)
   王莽篡位乃弃冠带绝交宦建武中徵至司

   徒侯霸让位于霸故梁令阎阳毁之曰太原
   俗党儒仲颇有其风又颖阳 王霸
字元伯
天子所不臣诸侯所不友司徒让位亦何有 茅茨
蓬刺隐居守志爱我哉阎善成我事 颖阳王霸执
鞭趣驾太 (第 19a 页)
事故书雅记十窥三
四昭代功德瞠目未睹上不与君处下不与民处由是士则别
有士之渊薮者儒则别有儒之林囿者昧 王霸
之殊统文质之
异尚其惑也则且援古以刺今嚣然有声气矣是故道德不一
风教不同王治不下究民隐不上达国有养士 (第 6b 页)
 汉三高士赞
  前汉一人 王霸
仲儒清节是理有息躬耕黄头历齿故人令狐奉
书遣子从以车徒入耀闾里既往霸卧日吴不起其妻
讯之以息愧耻君遁 (第 9a 页)
  [甲戌]
英宗甲戌正月二十一日。除侍讲院司书。
二十二日。昼讲于德成閤。 王世子(庄献世子在春宫时)具法服东向坐。司书洪良汉。翊卫罗蔘入对。讲论语为政篇。自子张问十世止无勇也。 世子诵前受音讫。良汉告栍。仍请下询文义。 世子曰。使民敬忠以劝。劝字上独下以字。何也。良汉曰。直云敬忠劝。则不但文势之未鬯。且敬忠二字。皆以德行言。而劝字则只是劝于为善之意。非若敬忠之各具一德。故加一以字以别之。此乃记言之法也。 世子曰。然矣。良汉曰。张氏所云此皆在我所当为。非欲使民敬忠而为之也。此言当深味矣。大凡圣人之道。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若先有心于功效。则便是私意。故南轩尝论义利之辨。有曰。凡有所为而为者。皆利也。朱子深赞之以为发前人所未发。此正 王霸
之别。伏愿深留 睿念。 世子曰。当体念矣。良汉曰。奚不为政注。有曰。孔子之不仕。有难以语或人者。何谓 …… (第 154H 页)
子未尽之意也。盖约而不资于博。则不滞于固陋。必骛于虚远矣。伏愿深玩而用功焉。至以善服人。良汉曰。此乃 王霸
之别也。以善养人者。无意于服人。而人自化。此所谓心服也。以善服人者。有意于服人。先求为善之利。即是私 (第 172L 页)
  
秋感赠内
茅斋罢倦游。长抱著书愁。碧树斜吹雨。丹山独倚楼。尊空谁共夕。发薄暗生秋。准拟携君去。烟波驾小舟。
田舍遣闷
界尺渊渊响。高歌宿醉残。坐谈 王霸
易。立办米盐难。风雨年俱往。山川日以寒。拨灰还独笑。佳句到无端。
西士曰。 王霸
之法。罪不及胄。天主舍本身而惟胄是报耶。以此条所言言之。则其说自相矛盾。亦甚可笑。或复问再祖之事。曰 (第 146L 页)
洲门尺雪。集长折衷。乃习乃悦。钻研微奥。包罗琐屑。进进高妙。一理串彻。天道之大。人伦之切。政刑治乱。 王霸
正谲。三百三千。礼仪绵蕝。象数加倍。奇偶扐揲。如发斯梳。错综辨别。考亭有训。陶山有说。食咽寝呓。条痕 (第 101H 页)
当亲御也。一剑之任。吴起且羞为之。而况万乘之主乎。赵王好剑。而庄周说以天子之剑。楚王好弋。而庄辛说以 王霸
之弋。陛下既有志于武功。诚能任智谋之士。以为腹心。仗武猛之材。以为爪牙。明赏罚以鼓士卒。恢信义以怀归 (第 206H 页)
。未易办得。先攻金锡胄。盖不问是非。侵斥勋戚。似是清论。故京乡少辈多附此论。其势渐炽。足以相当。乃售 王霸
义利之说。其有害心。实自庚申而始发。只欲为渠免祸而然也。对曰。小生辈所知得。亦如下教中语。何以知之。 (第 589L 页)
本澄源之要诀也。
一门之内。亲尽族疏。则异居散处。理势固然。是以世世同居。考诸载籍。惟张公艺,陈兢, 王元伯
外。绝无有也。至于东国则未之有焉。近世郭山金守曾。朔州崔奎晶。是绝无而仅有者也。守曾六世同居。奎晶七 …… (第 164L 页)
俗下。或亲兄弟终身一家。犹曰希觏。况于族属疏远。正古人所谓路人相视者乎。今朝授儿孙小儿初读。至陈兢, 王元伯
世世同居。忽感金崔事而记之。 (第 164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