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集類
別集類
圣旨陈子壮候问拟奏夺徐之垣不必渎陈自
是六科颜继祖等十三道林栋隆等皆有公疏而吏部
尚书谢升等太常寺卿 李日宣 等公疏继之旨略如前
于是三月初五日河南司郎中董嗣朴初七日刑部尚
书冯英左右侍郎朱大启蔡奕琛两诣城隍庙 (第 5b 页)
是六科颜继祖等十三道林栋隆等皆有公疏而吏部
尚书谢升等太常寺卿 李日宣 等公疏继之旨略如前
于是三月初五日河南司郎中董嗣朴初七日刑部尚
书冯英左右侍郎朱大启蔡奕琛两诣城隍庙 (第 5b 页)
术𡋕字均焉简王植七世孙辅国中尉换授镇
江通判迁户部主事有綦组堂集
(诗话明初旧典宗室子不与内外铨除后因 御/史李日宣 等所请援祖训换授之法言皇族宜)
(通仕籍得旨允行宁王孙子斗诗云爵人本至/公立法无颇偏大训手自订 (第 11b 页)
江通判迁户部主事有綦组堂集
(诗话明初旧典宗室子不与内外铨除后因 御/史李日宣 等所请援祖训换授之法言皇族宜)
(通仕籍得旨允行宁王孙子斗诗云爵人本至/公立法无颇偏大训手自订 (第 11b 页)
中式
一人之额当广也历朝崇重至圣自唐宋迄明高第叠
迹具见阙里曲阜两志明末乡试孔氏无举者天启元
年台臣 李日宣 始疏请四氏学另设耳字以便检阅于
省额外加中一二人奉有不必拘定一人致滋多碍之
旨是编耳字者所以防脱科未 (第 13b 页)
一人之额当广也历朝崇重至圣自唐宋迄明高第叠
迹具见阙里曲阜两志明末乡试孔氏无举者天启元
年台臣 李日宣 始疏请四氏学另设耳字以便检阅于
省额外加中一二人奉有不必拘定一人致滋多碍之
旨是编耳字者所以防脱科未 (第 13b 页)
世石画二书拟效
龙门故事上书以献既而不果叹曰资格不除科目不
变而求人才饰吏治是却步而希前人也先是巡盐 李
公日宣 巡抚祝公徽又继吴公后先荐于朝皆不报及
督学袁公继咸廉访所属人才得徵君接以殊礼贡于 (第 9b 页)
龙门故事上书以献既而不果叹曰资格不除科目不
变而求人才饰吏治是却步而希前人也先是巡盐 李
公日宣 巡抚祝公徽又继吴公后先荐于朝皆不报及
督学袁公继咸廉访所属人才得徵君接以殊礼贡于 (第 9b 页)
门三间两角门各一间正
堂三间旁号舍各五间后堂三间旁厢舍各三间门外
有池数十亩湍汇澄泓可以种莲称胜览云 李君名日
宣 江西吉水人进士苏君名州俊山西曲沃人举人吴
君名霖直𨽻蠡县人举人康君名姬鼎进士 (第 25b 页)
堂三间旁号舍各五间后堂三间旁厢舍各三间门外
有池数十亩湍汇澄泓可以种莲称胜览云 李君名日
宣 江西吉水人进士苏君名州俊山西曲沃人举人吴
君名霖直𨽻蠡县人举人康君名姬鼎进士 (第 25b 页)
为之允行此职分之所
及者也一言天下之乱由于贪吏欲惩贪吏莫若显清望
之名臣令其表帅百僚风励有位如刘宗周 李日宣 黄道
周华允诚其人也上曰可一言先儒吴与弼陈真晟章懋
蔡清王艮罗洪先罗汝芳高攀龙邹元标九人应祀两庑
上 (第 8a 页)
及者也一言天下之乱由于贪吏欲惩贪吏莫若显清望
之名臣令其表帅百僚风励有位如刘宗周 李日宣 黄道
周华允诚其人也上曰可一言先儒吴与弼陈真晟章懋
蔡清王艮罗洪先罗汝芳高攀龙邹元标九人应祀两庑
上 (第 8a 页)
谨次清台集中圣学十图韵
十图后志感
赠别申墨痴
百弗庵先生挽(缅礼时)
挽聋叟李进 士晦伯(鼎五)
次丹山塾六老会韵
重阳后会江亭
挽李稚春(二首)
呈郑立斋
十图后志感
赠别申墨痴
百弗庵先生挽(缅礼时)
挽聋叟李进 士晦伯(鼎五)
次丹山塾六老会韵
重阳后会江亭
挽李稚春(二首)
呈郑立斋
。人之知不知。何与公。伊洛书堂景槩爽朗。制度轩敝。洛江上下最胜之地也。与吾兄迟庵公,躄翁李向之,聋叟 李晦伯,
芹翁赵士贞及锄西诸友。修契同社。暮年游从之乐。无过于此。而居然之顷。迟庵,躄翁,聋叟次第零落。存者惟 (第 496L 页)
尺地光辉欣若挹。上天声臭杳难窥。瞻依法座群如簇。密迩仙班就是谁。紫袋小郎朝染翰。金銮 学士日宣
词。恩光直拥三阶坐。喜气新浮八彩眉。睿质雍容亲炙密。德音温溢仰聆迟。周王父子无忧日。鲁国君臣载色时。 (第 24H 页)
置鞭亭。府尹捧青箱播种。耆老以御牛随而覆之。 上御观耕台。太学士周延儒,贺逢圣,张四知,谢升,陈演, 吏部尚书李日宣
等六人耕于东。定国公徐允祯,恭顺侯吴惟英,清平伯吴遵周,户部尚书傅淑训,兵部尚书陈新甲,工部尚书刘遵 (第 262H 页)
俊欺罔。以无赃私。令出狱候讯。宣大总督卢象升,大学士孔贞运复救之。乃许配赎。十五年正月。召复故官。会 吏部尚书李日宣
得罪。即命三俊代之。 帝下诏求贤。三俊举李邦华,刘宗周自代。且荐道周,史可法,冯元飏,陈士奇四人。三 (第 315L 页)
善。迁东宫讲读。时国事日非。言路壅塞。增志进易卦。隐为讽谏。触当路忌。中以他事降三级。掌院黄景昉冢宰 李日宣
抗疏请复。遂进侍讲筵。寻转少詹事。甲申国破。贼逼以酷刑。不屈南还。与史可法共图国事。马士英数与语不合 (第 335H 页)
。迁东宫讲读。时。国事日非。言路壅塞。进易卦。隐为讽谏。触当路忌。中以他事。降三级。掌院黄景昉。冢宰 李日宣。
抗疏请复。遂进侍讲筵。寻转少詹。甲申国破。惟椎心泣血。贼逼酷刑不屈。南还与史可法。共图国事。马士英当 (第 107L 页)
鼐辄居前。时文公震孟居政府。每问天下人才。倪公必称黄生。将荐之朝。以谗去。不果。如刘公宗周,金公铉, 李公日宣,
蔡公懋德。雅重其人。与之谈论文章经济。以至性命之学。辄穷日夜。尤矜细行。举动必以礼。妻告不足。顾而笑 (第 237H 页)
欺罔。以无赃私。令出狱俟讯。宣大总督卢象升。大学士孔贞运。复救之。乃许配赎。十五年正月。召复故官。会 吏部尚书李日宣
得罪。即命三俊代之。 帝下诏求贤。三俊举李邦华,刘宗周自代。且荐道周,史可法,冯元飏,陈士奇四人。三 (第 328L 页)
同晦甫诸人游山。宿文殊庵。次明彦韵。
陪舅氏若诸人。同至书社。拈次晦翁自警韵。
寄谢 李晦伯(奎明○二首) 六月十四日。夜坐识喜。(二首○壬辰)
閒居感兴(八首)
追次永叔五常归一序诗
陪舅氏若诸人。同至书社。拈次晦翁自警韵。
寄谢 李晦伯(奎明○二首) 六月十四日。夜坐识喜。(二首○壬辰)
閒居感兴(八首)
追次永叔五常归一序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