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柳 根(一首/)
   根字晦夫状元自号隐屏居士有西坰集
   (诗话兰嵎诸公以万历丙午使东藩柳晦夫 李/孝彦
许端甫为馆伴公携有唱和诗卷归墨迹)
   (今存/予家) …… (第 31b 页)
  万历丙午五月送朱兰嵎太史还朝
玉节东来凤诏颁暮春江上乍承颜高怀独出形骸外
雅赏长存水石间目断未堪魂梦远形留只得鬓毛斑
相思别后如明月万里清光不可攀
  李好闵(一首/)
   好闵字孝彦探花枢相有五峰书巢集
  郊院别席
西郊菡萏绿盈池折得芳华赠别离此去金台情不断 (第 32a 页)
  (学同知书筵春秋/馆事有企斋集)
林百龄(朝鲜议政/府右议政)
李润庆(朝鲜成均/馆大司成)
李澯(朝鲜开成/府留守)
徐敬德(朝鲜生员/有花潭集)

辛应时(朝鲜人官挍/书馆挍理)
朴淳(朝鲜吏/曹判书)
李珥(朝鲜德水人官/议政府右赞善)
金瞻(朝鲜吏/曹佐郎)
高敬命(朝鲜司赡/寺佥正)
柳根(字晦夫朝鲜状/元有西坰集) 李好闵(字孝彦朝鲜人探花/枢相有五峰书巢集)
许篈(朝鲜人举进士第一万/历壬午官成均司成) (第 26b 页)
  (学同知书筵春秋/馆事有企斋集)
林百龄(朝鲜议政/府右议政)
李润庆(朝鲜成均/馆大司成)
李澯(朝鲜开成/府留守)
徐敬德(朝鲜生员/有花潭集)

辛应时(朝鲜人官挍/书馆挍理)
朴淳(朝鲜吏/曹判书)
李珥(朝鲜德水人官/议政府右赞善)
金瞻(朝鲜吏/曹佐郎)
高敬命(朝鲜司赡/寺佥正)
柳根(字晦夫朝鲜状/元有西坰集)
李好闵(字 孝彦
朝鲜人探花/枢相有五峰书巢集)
许篈(朝鲜人举进士第一万/历壬午官成均司成) (第 26b 页)
诗以美之。辽东游击史游将兵至。公与五峰 李好闵,
晚翠吴亿龄。充问安使。见史游于鸭江。言被兵状。因送柏谷郑昆寿。乞灵于京师。饯之江上。慷慨泣下。遂荐李 (第 325L 页)
上呼山璹前曰归语高敬命金千镒。及时恢复。俾予识面目何状。仍下玺书褒劳。即授敬命招讨使。千镒倡义使。命 李好闵
为教书。谕湖岭士民。山璹还而敬命已殉于锦山。只宣布于其军。既而入倡义军中。陈朝廷德意。将士咸自奋励。 (第 230L 页)
韩应寅。洪履祥。(慕堂。)○卷之八。李德馨。(汉阴。)李恒福。(白沙。)张云翼。吴亿龄。(晚翠。) 李好闵。(五峰。)
朴东贤。(活塘。)罗级。○卷之九。韩浚谦。(柳川。)具宬。(草塘。)徐渻。(药峰。)李睟光。(芝峰。 (第 49L 页)
祭器则每过享。献官监涤入欌。载之掌故。守仆以庙署下。典仆自秋官启差。故谓之守仆。其数四十。宣庙朝提举 李好闵
禀定为三十。及公为都提举。请以太常典仆随阙移差。而寝格不行。予命以守仆子支。自本署直差。又于署官设久 (第 169H 页)
祺,李纯信,张晚,李守一,郑忠信。文章则权近,徐居正,崔恒,李石亨,金守温,黄廷彧,李后白,李山海, 李好闵,
奇大升,张文忠公。忠节则车云革,尹暹,沈岱,金时敏,南以兴,李希建。此麟阁之尤较著彰明者也。我列圣朝 (第 368H 页)
石亨,金守温,黄廷彧,李后白,李山海, 李好闵,
奇大升,张文忠公。忠节则车云革,尹暹,沈岱,金时敏,南以兴,李希建。此麟阁之尤较著彰明者也。我列圣朝 (第 538H 页)
公权差本郡。人心稍定。八月与诸郡兵。合击大破之。 上在龙湾。初闻海民皆从贼。及公捷音至大喜。 命学士 李好闵
制 教书。赐公义兵将号。以奖忠义。且除宣传官。公拜稽以受。父子兄弟涕泣自誓。时贼大军在平壤。贼酋一人 (第 269L 页)
乏。赈饥课农。凡百施措。单尽心力。戊戌七月三日。病疽卒于安州。享年五十八。讣闻。 上深悼惜焉。丧还。 李公好闵
哭送之曰。尽瘁王事。此时臣节。以死为荣云。某月日。葬于长湍府东板浮里先茔下负寅之原。庚子。朝廷以公竭 (第 474L 页)
 右 神宗皇帝敕书。万历三十一年。陪臣金玏归自 京师。赍 谕来宣。自秀吉发难以来。三都沦陷。 七庙丘墟。而诸道军伍羸弱。不足以斥逐倭

奴。恢复郡县。然 昭敬王得人才。以致其用。举文靖公尹斗寿。为议政府右议政。文忠公李恒福。为兵曹判书。忠庄公权慄。为都元帅。文忠公李元翼。为平安道观察使。忠武公李舜臣。为庆尚全罗忠清三道统制使。朝请则有忠翼公郑昆寿,文翼公李德馨,文贞公尹根寿。辞命则有刑曹参判崔岦,文忠公李廷龟,文僖公 李好闵。
此 王朝之所以中兴也。斗寿字子仰。海平人也。母玄氏。以贤明闻。斗寿始生。有流星。入文昌垣。少凝重。才 (第 20H 页)
   閒居随录
安村先生文集卷之四
 附录
   行状[金应祖]
   墓碣铭(并序)[金应祖]
   挽词 李好闵
   挽词[金宇颙]
   挽词[沈喜寿]
   挽词[文励]
   挽词[黄琎]
   挽词
沮君。天胡夺寿。烟霞身世。窀穸 恩数。丘村山高。其下清流。储精毓庆。永世垂休。丰山金应祖撰。
挽词 李好闵
草草伤人事。存亡有几间。何须慎素履。只莫保朱颜。始为朝京至。俄传作古还。秋风寄殡薄。寒雨溯江艰。 (第 382H 页)
   挽章[李允植]
   挽章[金俊民]
松庵先生遗稿卷之三
 附录
   教书(壬辰八月十五日 除陜川郡守) 李好闵(制)
   教书(十一月 除拜义兵大将)
   谕书(癸巳正月。除右兵使。)
   左道巡察使金诚一状
  

教书(壬辰八月十五日 除陜川郡守) 李好闵(制)
王若曰君臣天地之常经。忠义人道之大节。所固有者。不待勉焉。矧惟岭南。肇基罗丽。父老服孝悌。子弟习 …… (第 136H 页)
 闻金沔,郑仁弘,李鲁,朴惺,郭𧺝,赵宗道,卢钦,郭再祐,权瀁,李大期,全雨等。倡合义旅。得众已多。予信本道忠义。在今日犹未艾也。本道留屯之贼亦多。而往来者亦多络绎道路云。宜相与控扼要害。分剿寇抄。亦宜沿道设伏。左右猗角。或邀击或尾击。使贼不得信马而行。以致一骑不复渡海。清净一方。召集老弱。然后并力京城。来迎乘舆。则尔士众。生享义名。泽流子孙。顾不伟欤。除金沔,郑仁弘,李鲁,郭𧺝,朴惺,郭再祐,卢钦,李大期,权瀁,全雨等职以表章之。念尔忠义。不待爵赏。而予所推恩。此外无他。祗可领之。更加戮力云云。(宣庙宝鉴曰壬辰七月。倡义使金千镒等。遣儒生郭玄,梁山璹。沿海入关西奏事。 上引见慰谕。令 李好闵
制 教书二通。分谕岭湖。)
教书(十一月 除拜义兵大将)
王若曰义莫重于急病攘夷。忠莫大于忘身殉国。 (第 137H 页)
   大庵先生行状[张显光]
   挽词[旅轩张显光]
   挽词[寒冈郑逑]
   挽词[芝山曹好益]
   挽词[延陵府院君 李好闵
   挽词[前府使朴而章]
   挽词[琴应埙]
   挽词[畏斋李厚庆]
   挽词[任 屹
相憭。
挽词[延陵府院君 李好闵
志海堂中见德凝。当时司圃属新徵。风神山野无他相。论议西南正得朋。避地青陵生事薄。耽书玄晏道腴增。 (第 300L 页)
   明皋书院奉安文[柳致皓]
问月堂先生文集跋○别附录
 [跋]
   问月堂先生文集跋[洪羲升]
 别附录
   宣武原从勋录 传旨
   掌乐院契帖 李好闵
]
由滩以济。我军守滩者皆曳兵遁去。从事官金信元出大同门。乘舟向西。左相尹斗寿自普通门出向顺安。时从事官 李好闵
自平壤来言贼兵已渡江。 上益惧。与 内殿次于嘉山。命 世子奉 庙社主。自 (第 498H 页)
   县监吴克成
万历三十三年四月十六日行都承旨臣申钦敬奉 传旨。国多难而靡定。尔既宣力于重兴。功无微而不酬。予乃推恩于原从。诞举新典。式遵旧章。言念南寇之陆梁。致有西土之播越。纵横豺虎。惨见 宗社蒙尘。跋涉山川。忍说君臣中露。天欲兴唐而 父母拯己。人犹戴晋而大小忘身。幸勘乱而回銮。遂策勋而铭鼎。惟尔卿士大夫暨士庶人。或扬我武烈。或助我军需。执殳驱驰。或有捐躬之士。提兵对阵。或有献馘之徒。悉录于玆。永传于后。惟轻惟

重。分一时之功劳。尔子尔孙。享万世之安乐。故玆教示。想宜知悉。
掌乐院契帖 李好闵
辅 国崇禄大夫西川君郑昆寿(汝仁。柏谷)星州
正宪大夫同知中枢府事兼弘文馆提学同知成均馆事 (第 530H 页)
李好闵(孝彦。五峰)
军威
推忠奋义平乱功臣嘉善大夫户曹参判晋兴君姜 绅(勉卿)尚州
折冲将军行忠佐卫副护军姜 綖(正卿) (第 530H 页)
   县监吴克成
万历三十三年四月十六日行都承旨臣申钦敬奉 传旨。国多难而靡定。尔既宣力于重兴。功无微而不酬。予乃推恩于原从。诞举新典。式遵旧章。言念南寇之陆梁。致有西土之播越。纵横豺虎。惨见 宗社蒙尘。跋涉山川。忍说君臣中露。天欲兴唐而 父母拯己。人犹戴晋而大小忘身。幸勘乱而回銮。遂策勋而铭鼎。惟尔卿士大夫暨士庶人。或扬我武烈。或助我军需。执殳驱驰。或有捐躬之士。提兵对阵。或有献馘之徒。悉录于玆。永传于后。惟轻惟

重。分一时之功劳。尔子尔孙。享万世之安乐。故玆教示。想宜知悉。
掌乐院契帖[李好闵]
辅 国崇禄大夫西川君郑昆寿(汝仁。柏谷)星州
正宪大夫同知中枢府事兼弘文馆提学同知成均馆事李好闵 (孝彦。
五峰)军威
推忠奋义平乱功臣嘉善大夫户曹参判晋兴君姜 绅(勉卿)尚州
折冲将军行忠佐卫副护军姜 綖( …… (第 530H 页)
 文献吾东说岭南。世生卿相贲 朝参。向来浪迹成漂梗。胜日清樽依半酣。梅竹幽居同晚计。朱陈厖俗顾何惭。秋风怀土人人是。梦里相携访旧庵。        (五峰 李好闵
藁) (第 531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