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明 贺复徵 编
史传二十六
  李将军列传(汉司马迁/)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其先曰 李信
秦时为将逐
得燕太子丹者也故槐里徙成纪广家世世受射孝文
帝十四年匈奴大入萧关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 (第 1a 页)
(轻车都尉秦淮翼元帅府右副元帅陇西侯 李信
胜明/威将军上骑都尉帐前管军上万户安定伯程国)
(武节将军骁骑尉管军上千户罗山县子王凤显节武/节将军 (第 19a 页)
臣刘宗仁李
节刘翱孙仁洪珠孔庭训洪晰杭州知府娄世德
同知杨文升通判周忠刘坎浚推官刘望之运同
钱澜副使 李信
判官林同方禾钱塘知县王桥会
稽知县王文儒山阴县丞应佐馀姚主簿彭英典
史刘文聪教谕徐锐训导谢贤陈元广东 (第 117a 页)
曰国家所
命督者学也匪独文也必学正而文兴于是所以造士
之法悉准于古重建关中书院祀其乡大儒横渠张子
李君中孚
讲学其中揭其条目为学之序修身接物
之要实与白鹿之旨相发明盖关中理学之传自明季
冯少墟益推阐而光大之君 (第 17b 页)
风及成公宝慈以戌来鄞先生从之讲学益深造自得
又私淑高忠宪公之学难后入秦尤与 李中孚
相契晚
年尚作小楷荟萃诸儒言其所著于三礼则有注疏诠
集于易则有舌存于春秋则有鲁书皆不肯苟同宋人
之学 (第 11b 页)
无倦色世
称其事无废缺然则东晋之祖尚清谈败丧国家其来
非一日矣
王剪伐楚必欲将兵六十万秦王以为怯乃用 李信

遂谢病归及信败秦皇复起剪剪曰必欲用老臣非六 (第 16a 页)
以为朱子之一转关窥先生之意却似以居敬为重
而看穷理一边稍轻虽不若阳明之徒尽废穷理而不
免抑此伸彼故答 李中孚
书遂以大学补传为可更而 …… (第 25a 页)
所不满者惟不分未发已发一节耳又答 李中孚
书云
此不过朝三暮四朝四暮三之法则并未发已发亦与
朱子名异实同矣前辈以阳明为指鹿为马者皆非矣
仆极知 (第 28a 页)
  过李子德(四首)皂帽
  采芝 寄李生云沾
  春雨 寄二三处士被荐者
  井中心史歌 夏日
  梓潼篇赠 李中孚 
和王山史燕中对菊诗
  关中杂诗(五首)过朝邑王处士建常
  寄子严 寄次耕
  次耕书来言时贵有求 …… (第 9a 页)
  答曾庭闻书 复陈蔼公书
 卷之四
  答李子德书 又
  又 与潘次耕书
  答次耕书 与次耕书
  又 与 李中孚
(第 2a 页)
  答李紫澜书
常叹有名不如无名有位不如无位前读大教谬相
推许而不知弟此来关右不干当事不立坛宇不招
门徒西方之人或以为迁或以为是而同志之 李君
中孚
遂为上官逼迫舁至近郊至卧操白刃誓欲自
裁关中诸君有以巨游故事言之当事得为谢病放 (第 21a 页)
而微其论断之辞以待后人之
自定斯得之矣割补两朝从信录尚在吾弟处看完
仍付来此不过邸报之二三也
  与 李中孚

衰疾渐侵行须扶杖南归尚未可期久居秦晋日用
不过君平百钱皆取办囊橐未尝求人过江而南费
须五倍舟车所 (第 10b 页)
历来往六千求人则丧已不求则不
达以此徘徊未果华令迟君谋为朱子祠堂卜于云
台观之右捐俸百金弟亦以四十金佐之七月四日
买地十日开土中秋后即百堵皆作然堂庐门垣备
制而已不欲再起书院惟祠中用主像遵足下前谕

主题曰太师徽国文公朱子神位像合用林下冠服
敢祈足下考订明确示之太夫人祠已建立否委作
记文岂敢固辞以自外于知已顾念先妣以贞孝受
旌顷使舍侄于墓旁建一小祠尚未得立日夜痛心
若使不立母祠而为足下之母作祠文是为不敬其
亲而敬他人矣足下亦何取其人乎贵地高人逸士
甚不乏人似不须弟若谓非弟不可则时乎有待必
鄙愿已就方可泚笔耳
  与 李中孚

先生已知盩屋之为危地而必为是行脱一旦有意
外之警居则不安避则无地有焚巢丧牛之凶而无 (第 11a 页)
  夏日
渴日出林表炎风下高山火旻云去微谷井泉来悭
晨露薄不濡夕氛横空殷百卉变其姿蕉萃侔榛菅

深居废寝兴无计离人寰而况蚩蚩氓谋食良已艰
眷此负耒勤羡彼濯流还素月方东生易忍桑榆间
乃悟处乱规无营心自閒讵如触热人未老毛发班
坐须爽节至一尊散襟颜
(淮南子圣人之处乱世若夏暴/而待暮桑榆之间逾易忍也)
  梓潼篇赠 李中孚
(后汉书独行传李业字巨游广汉梓潼人也元始中举明经除为郎/去官杜门不应州郡之命王莽以业为酒士病不之官遂隐藏山谷)
(绝匿名迹终莽之世及公孙述僣号素闻业贤徵之欲以为博士业/固疾不起数年述羞不致之乃使其大鸿胪尹融持毒酒奉诏命以)
(劫业若起则受公侯之位不起赐之以药融譬旨劝之业乃叹曰危/国不入乱国不居亲于其身为不善者义所不从君子见危授命何)
(乃诱以高位重饵哉融见业辞志不屈复曰宜呼室家计之业曰丈/夫龂之于心久矣何妻子之为遂饮毒而死述闻大惊又耻有杀贤)
(之名乃遣使吊祠赙赠百匹业子翚逃辞不受蜀/平光武下诏表其闾益部纪载其高节图画形像)

(第 14b 页)
。素无
智略。一旦居元帅之任。而意气轩昂。自谓当其锋者。无不
摧碎。岂知戎昭果毅。敦诗说礼之事乎。故 李信
求以二十
万众独举鄢郢。其后果辱秦军。樊哙愿得十万众横行匈
奴。登时见折季布。皆其事也。当今朝廷用人 (第 05b 页)
倚鬼
神五行是复是司颁宪饬典陶轩育羲礼义为器情田
以治驯枭革獍缨羁络縻比于四灵胎天可窥于是仲
冬日至 中孚信
养万物权舆于下赤萌于上大报本以
反始恭
圜丘之烟炀爰
严父以跻配荅五精之嘉贶尔乃孤竹谐奏云和高张
(第 5a 页)
   答李子求(师范)问目(庚申)
   答李善卿(德祥○辛酉)
   答李公履(行祥○乙丑)
   答李公履问目
   与 李信
(棨○壬戌)
   答郑君范(铸○癸亥)
   答洪渊之(乐渊○甲子)
   答崔善初(受复○壬戌
环围一山。尽作己土。流民之火耕者。役使如奴婢。徵敛如官府。小不如意。则严刑酷罚。民不堪命。其中渭原人 李信
侃。碧潼人金遇清。理山人金受河为最甚。并令捉入严督之后。始为自现于臣行复 命之时。并令囚禁而来矣。非 (第 388L 页)
于苏堤止。遇蔡弘渊于彦实家前。又逢成彦章于从政池上。各叙阻怀。谒于先茔。历见娣氏。遂到家。子武叔主及 李信
孝,南成己,朴元哲,宋得成,李衢,李衡,舍弟昌童等。来见。
赴北京道里馆站
义顺馆。到汤站九十里。( (第 597H 页)
 赠资宪大夫吏曹判书琨之女。考讳棠定略将军。妣令人安东权氏。生员守纶女。以嘉靖己丑九月初九日生公。公少多疾病。有老奴妻无子者。公多受其保护抚养。及长就学于从姑夫进士琴轴。知所向方。经书史学。皆得涉猎。颇勤苦笃志。虽才不逮志。无所成名。其于事亲敬长入孝出悌之道。皆不愧于所学之正。赋性清谨。不以家贫有所营为。无一毫苟且之念。处之晏如也。万历壬寅正月十六日。以疾终于正寝。享年七十四。公配全州李氏。生六子一女。女适三陟教授 李信
道。长子汝馨,次典籍汝馪,次汝馣训导,次汝馠训导,次汝馝,次汝馧。教授生二子尚迪,惠迪。汝馨娶权守义 (第 256H 页)
外也。家人内也。否泰反其类也。大壮则止。遁则退也。大有众也。同人亲也。革去故也。鼎取新也。小过过也。 中孚信
也。丰多故亲寡。旅也离上而坎下也。小畜寡也。履不处也。需不进也。讼不亲也。大过颠也。姤遇也。柔遇刚也 …… (第 79L 页)
家人,睽,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艮,渐,归妹,礼,旅,巽,兑,涣,节, 中孚,
小过,既济,未济。○卦序傅。有天地。然后万化生焉。盈天地间者。唯万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屯者。 …… (第 79L 页)
之以兑。兑者。说也。说而后散之。故受之以涣。涣者。离也。物不可以终离。故受之以节。节而信之。故受之以 中孚。
有其信者必行之。故受之以小过。有过物者必济。故受之以既济。物不可穷也。故受之以未济终焉。
卦者。挂物 (第 80L 页)
   微雪偶题
   挽李君圣老(二首)
   重次文生轴中韵
   赠郭五悔老人(孝根)
   赠 李信

   侨居地蜗庐成。的对瑞石。此是曾往结恋而不可得者。今以邂逅得之。不觉奇幸。一绝志喜。
芦沙先
   以即事记绝句。以为天涯相思之资。
一人徙宅一人逝。云海东头独有君。此别萧条那可画。半山黄叶病僧门。

次翁字韵。赠 李信
(輗)
紧慢些儿均失中。迷津窘步几家翁。圣师元下平平语。学子那无勉勉工。间断每从觉处续。胶扰常向 (第 62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