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集類
別集類
詞曲類
詩文評類
汝帖
淳化阁帖出而其子裔最良者为大观为潭绛戏鱼堂
脩内司而其最下者为汝盖王采辅道守汝州因遍搜
诸碑帖篆分𨽻草而节取之自皇颉夏禹以至钱忠懿
郭忠恕得十二卷其所留淳化亦不过十之一二自以
为甚博而綦精而不知其所得者多虎贲重儓之类耳
且自以险急偏倾之势发之石理粗而刻工拙所谓鲍
老当场郎当舞袖者耶第其刻在汝大类社之樗以不
材而获全今尚可拓也昔人谓为黄长睿所掊击不直
一钱噫令无长睿亦能与潭绛争价耶
东书堂帖
东书堂帖者 周宪王 为世子时手摹上石大约以淳化
为主而秘阁续帖亦时有删取至宋太宗以后苏黄米
蔡诸家胜国虞赵鲜于之迹皆与焉 (第 15a 页)
刻成亦曾进御 宪
王 临池之力甚精惜其天资少逊以故粉泽有馀肤理
不足又似徐偃王前仰后俯仅尔肉立此帖盖摹笔至 (第 15a 页)
淳化阁帖出而其子裔最良者为大观为潭绛戏鱼堂
脩内司而其最下者为汝盖王采辅道守汝州因遍搜
诸碑帖篆分𨽻草而节取之自皇颉夏禹以至钱忠懿
郭忠恕得十二卷其所留淳化亦不过十之一二自以
为甚博而綦精而不知其所得者多虎贲重儓之类耳
且自以险急偏倾之势发之石理粗而刻工拙所谓鲍
老当场郎当舞袖者耶第其刻在汝大类社之樗以不
材而获全今尚可拓也昔人谓为黄长睿所掊击不直
一钱噫令无长睿亦能与潭绛争价耶
东书堂帖
东书堂帖者 周宪王 为世子时手摹上石大约以淳化
为主而秘阁续帖亦时有删取至宋太宗以后苏黄米
蔡诸家胜国虞赵鲜于之迹皆与焉 (第 15a 页)
刻成亦曾进御 宪
王 临池之力甚精惜其天资少逊以故粉泽有馀肤理
不足又似徐偃王前仰后俯仅尔肉立此帖盖摹笔至 (第 15a 页)
鸾虬奋
舞为世珍美而它方遂绝响矣不揣据所闻见评识于
后
宣宗书出沈华亭兄弟而能于圆熟之外以遒劲发之 周宪王 为世子久又多蓄晋唐名迹临摹不倦以故书
法真行醇婉无一笔失度特少腕力乏风格耳
宋克仲温华亭人为凤翔同守 (第 14b 页)
舞为世珍美而它方遂绝响矣不揣据所闻见评识于
后
宣宗书出沈华亭兄弟而能于圆熟之外以遒劲发之 周宪王 为世子久又多蓄晋唐名迹临摹不倦以故书
法真行醇婉无一笔失度特少腕力乏风格耳
宋克仲温华亭人为凤翔同守 (第 14b 页)
骕赵朝散孟坚周
义乌密金章宗赵学士秉文元文宗赵承旨孟頫虞学
士集柯博士九思倪山人瓒杨提举维桢明宁献王 周
宪王 沈山人周吴尚书宽陆文裕深文待诏徵明博士
彭教谕嘉王太守延陵顾御医定芳父子
好事则唐张侍郎昌宗麟台易之 (第 4b 页)
义乌密金章宗赵学士秉文元文宗赵承旨孟頫虞学
士集柯博士九思倪山人瓒杨提举维桢明宁献王 周
宪王 沈山人周吴尚书宽陆文裕深文待诏徵明博士
彭教谕嘉王太守延陵顾御医定芳父子
好事则唐张侍郎昌宗麟台易之 (第 4b 页)
宋拓右军三帖
吾后先所得黄庭三四种时有佳者独不能得宋拓近
于汪仲淹处得秘阁续法帖定为宋拓而此本及乐毅
论尤觉精彩不甚失笔意会先已藏曹娥碑更致佳本
因合而留之昔人谓黄庭象飞天仙人乐毅论象端人
正士不得意曹娥碑若花蕊漂流幼女捐躯于波间余
反覆详玩第见其美而已所谓端人正士飞天仙人以
意揣摩或互有之若幼女捐躯之状竟不可寻也岂余
两肉眼不能辨大士法身耶将书家者流多作诳语自
标置耶不觉为一笑而题其后
王右军文赋
览右军书目原无载士衡文赋此亦一旧拓虽笔意圆
美而少国士风岂南渡后光尧重华与我 明周宪王
戏草耶
跋王右军笔阵图李卫公上华岳书后 (第 19b 页)
吾后先所得黄庭三四种时有佳者独不能得宋拓近
于汪仲淹处得秘阁续法帖定为宋拓而此本及乐毅
论尤觉精彩不甚失笔意会先已藏曹娥碑更致佳本
因合而留之昔人谓黄庭象飞天仙人乐毅论象端人
正士不得意曹娥碑若花蕊漂流幼女捐躯于波间余
反覆详玩第见其美而已所谓端人正士飞天仙人以
意揣摩或互有之若幼女捐躯之状竟不可寻也岂余
两肉眼不能辨大士法身耶将书家者流多作诳语自
标置耶不觉为一笑而题其后
王右军文赋
览右军书目原无载士衡文赋此亦一旧拓虽笔意圆
美而少国士风岂南渡后光尧重华与我 明周宪王
戏草耶
跋王右军笔阵图李卫公上华岳书后 (第 19b 页)
落帆后赋 (唐/)李群玉
平湖茫茫春日落危樯独映沙洲泊山岸閒寻细草行
古查飞起黄金鹗
元宫词 (明/)朱有燉
诸方贡物殿前排召得鹰坊近露台清晓九关严虎豹
辽阳先进白雕来
晚登沁州城有感 (明 (第 2a 页)
平湖茫茫春日落危樯独映沙洲泊山岸閒寻细草行
古查飞起黄金鹗
元宫词 (明/)朱有燉
诸方贡物殿前排召得鹰坊近露台清晓九关严虎豹
辽阳先进白雕来
晚登沁州城有感 (明 (第 2a 页)
买陂塘邓千江望海潮堪与苏子瞻念奴娇辛
幼安摸鱼儿相颉颃(陶宗/仪)
元在御时宫掖事无能知者永乐元年赐 周宪王 一穿
宫老妪妪为元后乳姆之女久居内庭通书翰记元宫
中事甚悉王暇日访之具得其详多有史氏所不载者 (第 13b 页)
幼安摸鱼儿相颉颃(陶宗/仪)
元在御时宫掖事无能知者永乐元年赐 周宪王 一穿
宫老妪妪为元后乳姆之女久居内庭通书翰记元宫
中事甚悉王暇日访之具得其详多有史氏所不载者 (第 13b 页)
灵于人有科目之
富名臣元老间出其间非他僻处之可比盖居静而又
加此也何乐如之往岁太子太保都察院右都御史 诚
斋朱公(英/) 为邑先达镇两广日刋行宋史乾遂之兄东
莞学谕先生乾伯(讳元号/梅东)实主校雠之任公礼重之由
是先生之名 (第 21a 页)
富名臣元老间出其间非他僻处之可比盖居静而又
加此也何乐如之往岁太子太保都察院右都御史 诚
斋朱公(英/) 为邑先达镇两广日刋行宋史乾遂之兄东
莞学谕先生乾伯(讳元号/梅东)实主校雠之任公礼重之由
是先生之名 (第 21a 页)
杂剧院本
涵虚子所纪杂剧名家凡五百馀本通行人间者不及
百种然更不止此今教坊杂剧约有千本然率多俚浅
其可阅者十之三耳元人未灭南宋时以此定士子优
劣每出一题任人填曲如宋宣和画学出唐诗一句恣
其渲染选其中得画外趣者登高第以故宋画元曲千
古无匹元曲有一题而传至四五本者予皆见之总只
四折盖才情有限北调又无多且登场虽数人而唱曲
祗一人作者与扮者力量俱尽现矣自北有西厢南有
拜月杂剧变为戏文以至琵琶遂演为四十馀折几十
倍杂剧然西厢到底不过描写情感予观北剧尽有高
出其上者世人未曾遍观逐队吠声咤为绝唱真井蛙
之见耳本朝能杂剧者不数人自 周宪王 以至关中康 …… (第 1b 页)
西厢
元人周德清评西厢云六字中三用韵如玉宇无尘内
忽听一声猛惊及玉骢娇马内自古相女配夫此皆三
韵为难予谓古女仄声夫字平声未为奇也不如云敛
晴空内本宫始终不同俱平声乃佳耳然此类凡元人
皆能之不独西厢为然如春景时曲云柳绵满天舞旋
冬景云臂中𦂳封守宫又云醉烘玉容微红重会时曲
云女郎两相对当私情时曲云玉娘粉妆生香□梅香
杂剧云不妨莫慌我当两世姻缘云怎么性大便杀歌
舞丽春堂云四方八荒万邦俱六字三韵稳帖圆美他
尚未易枚举盖胜国词家高处自有在此特其剩技耳
本朝 周宪王 牡丹仙杂剧云意专向前谢天等句亦元
人之亚
拜月亭
何元朗谓拜月亭胜琵琶记而王弇州力争以为不然
此 …… (第 3b 页)
戏旦
自北剧兴名男为正末女曰旦儿相传入于南剧虽稍
有更易而旦之名不改竟不晓何义今观辽史乐志大
乐有七声谓之七旦凡一旦管一调如正宫越调大食
中吕之属此外又有四旦二十八调不用黍律以琵琶
叶之按此即今九宫谱之始所谓旦乃司乐之总名以
故金元相传遂命歌妓领之因以作杂剧流传至今旦
皆以娼女充之无则以优之少者假扮渐远而失其真
耳大食今曲谱中讹作大石因有小石调配之非其初
矣 元人云杂剧中用四人曰末泥色主引戏分付曰
副净色发乔曰副末色主打诨又或一人装孤老而旦
独无管色益知旦为管调如教坊之部头色长矣
填词名手
本朝填词高手如陈大声沈青门之属俱南北散套不
作传奇惟 周宪王 所作杂剧最夥其刻本名 (第 15b 页)
诚斋 乐府
至今行世虽警拔稍逊古人而调入弦索稳叶流丽犹
有金元风范南曲则四节连环绣𥜗之属出于成弘间
稍为 (第 15b 页)
涵虚子所纪杂剧名家凡五百馀本通行人间者不及
百种然更不止此今教坊杂剧约有千本然率多俚浅
其可阅者十之三耳元人未灭南宋时以此定士子优
劣每出一题任人填曲如宋宣和画学出唐诗一句恣
其渲染选其中得画外趣者登高第以故宋画元曲千
古无匹元曲有一题而传至四五本者予皆见之总只
四折盖才情有限北调又无多且登场虽数人而唱曲
祗一人作者与扮者力量俱尽现矣自北有西厢南有
拜月杂剧变为戏文以至琵琶遂演为四十馀折几十
倍杂剧然西厢到底不过描写情感予观北剧尽有高
出其上者世人未曾遍观逐队吠声咤为绝唱真井蛙
之见耳本朝能杂剧者不数人自 周宪王 以至关中康 …… (第 1b 页)
西厢
元人周德清评西厢云六字中三用韵如玉宇无尘内
忽听一声猛惊及玉骢娇马内自古相女配夫此皆三
韵为难予谓古女仄声夫字平声未为奇也不如云敛
晴空内本宫始终不同俱平声乃佳耳然此类凡元人
皆能之不独西厢为然如春景时曲云柳绵满天舞旋
冬景云臂中𦂳封守宫又云醉烘玉容微红重会时曲
云女郎两相对当私情时曲云玉娘粉妆生香□梅香
杂剧云不妨莫慌我当两世姻缘云怎么性大便杀歌
舞丽春堂云四方八荒万邦俱六字三韵稳帖圆美他
尚未易枚举盖胜国词家高处自有在此特其剩技耳
本朝 周宪王 牡丹仙杂剧云意专向前谢天等句亦元
人之亚
拜月亭
何元朗谓拜月亭胜琵琶记而王弇州力争以为不然
此 …… (第 3b 页)
戏旦
自北剧兴名男为正末女曰旦儿相传入于南剧虽稍
有更易而旦之名不改竟不晓何义今观辽史乐志大
乐有七声谓之七旦凡一旦管一调如正宫越调大食
中吕之属此外又有四旦二十八调不用黍律以琵琶
叶之按此即今九宫谱之始所谓旦乃司乐之总名以
故金元相传遂命歌妓领之因以作杂剧流传至今旦
皆以娼女充之无则以优之少者假扮渐远而失其真
耳大食今曲谱中讹作大石因有小石调配之非其初
矣 元人云杂剧中用四人曰末泥色主引戏分付曰
副净色发乔曰副末色主打诨又或一人装孤老而旦
独无管色益知旦为管调如教坊之部头色长矣
填词名手
本朝填词高手如陈大声沈青门之属俱南北散套不
作传奇惟 周宪王 所作杂剧最夥其刻本名 (第 15b 页)
诚斋 乐府
至今行世虽警拔稍逊古人而调入弦索稳叶流丽犹
有金元风范南曲则四节连环绣𥜗之属出于成弘间
稍为 (第 15b 页)
参同契曰二用无爻位。周流行六虚。二用者用九用六也。九六即坎离也。六虚者即乾坤之六爻位也。以二用之周流乎六位。作人之精气上下流行乎一身。其取义则如此。而其法则以乾坤策数三百六十。为一月三十日一岁十二月用工之节度而已。虽其法欲一一符合于时候则安得无差。故 全阳子
俞琰发挥曰纳甲者火候之取象也。火候之抽添。与月之亏盈无异。盖不过借此以论身中六卦火候之进退。非真以一 …… (第 531H 页)
候也。虽以参同纳甲言之。乾甲坤乙。已不能不当于望晦之候。其可于一岁之大气而舍乾坤于立夏立冬之候乎。○ 全阳子 所论日没于申则月合于申望于寅。日没于戌则月合于戌望于辰。亦是乱道。
以十二辟卦为文王说话者。非谓辟 (第 531L 页)
候也。虽以参同纳甲言之。乾甲坤乙。已不能不当于望晦之候。其可于一岁之大气而舍乾坤于立夏立冬之候乎。○ 全阳子 所论日没于申则月合于申望于寅。日没于戌则月合于戌望于辰。亦是乱道。
以十二辟卦为文王说话者。非谓辟 (第 531L 页)
翰钟。以谢诸君子。斋洞距墓数里而相望。他日屋成。当使冢人来守云。
崇义契序
仁川蔡君宗洛。以其先王考 明诚斋公 墓庙诸仪之未备为忧。议同堂昆季。醵货而殖之。名其券曰崇义契。其有见于吾夫子以义为质。礼以行之之训乎。 (第 214H 页)
崇义契序
仁川蔡君宗洛。以其先王考 明诚斋公 墓庙诸仪之未备为忧。议同堂昆季。醵货而殖之。名其券曰崇义契。其有见于吾夫子以义为质。礼以行之之训乎。 (第 214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