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因日历书成谨揭其大要于首简
使他日修实录者有所采掇庶几传信于千万世也臣
濂谨序上
  通鉴纲目考證序 (朱右/
)
上虞徐昭文考朱子通鉴纲目凡例以證刋本脱误及
补朱子之未备凡若干卷名曰考證有以淑后之人其
功不细矣 (第 3a 页)
之类不可枚举卿等当广询通音韵者
重刋定之于是翰林侍讲学士臣乐韶凤臣宋濂待制
臣王僎修撰臣李叔允编修臣 朱右
臣赵埙臣朱廉典 (第 2b 页)
定四库全书
 文章辨体汇选卷五百七十一
            明 贺复徵 编
记十二
  石经堂记 (明朱右/
)
石经堂者河南褚奂士文之所筑也士文博雅好古尤
精篆𨽻法有时名筑堂占吴山之胜蓄图书载籍及古
法书名 (第 1a 页)
也濂耄矣诸书遗忘欲尽所记忆者未必无舛
讹辄缘纪游因挂漏书之以发同游者一笑同游者盖
太子正字桂彦良晋府 长史朱伯贤
楚府长史朱伯清
吴府伴读王致远及景彰云后一月某日记
  金溪游记(王慎中/)
一亩之宫环堵之室墐阴而 (第 9a 页)
  震泽赋 (朱右/
)
客有邹阳生号远游公子俶傥玫瑰超奇拔伟衣白云
之翩翩峨危冠之韡韡神恍恍以欲逸风飘飘而凝伫
于是上会 (第 7b 页)
钦定四库全书
 明文海卷十九      馀姚黄宗羲编
  赋十九
   吊古一
  吊贾生赋 (朱伯贤/
)
恭承间气兮大贤天纵明王不作兮怠弃三统文章经
国兮痛哭规讽独倡寡和兮不能从众材大无偶兮世
莫为用呜 (第 1a 页)
行也天下有能知其近而相类者为不可
法也卑而易行者为不可行也则秦人之敝去矣非圣
人其孰能之
  物初论 (朱右/
)
或问天地果有初乎曰有人物果有初乎曰有然则有
初必有终曰恶乎无方噫气之大息也混混沌沌冲漠 (第 13a 页)
  白云藁序(宋濂/)
刘协论文有云论说辞序则易统其首诏策章奏则书
发其源赋颂歌赞则诗立其本铭诔箴祝则礼总其端
纪传文檄则春秋为之根呜呼为此说者固知文本乎
经而濂犹谓其有未尽焉何也易之彖象有韵者即诗
之属周颂敷陈而不协音者非近于书欤书之禹贡顾

命即序纪之宗礼之檀弓乐记非论说之极精者欤况
春秋谨严诸经之体又无所不兼之欤错综而推则五
经各备文之众法非可以一事而指名也盖苍然在上
者天也天不能言而圣人代之经乃圣人所定实犹天
然日月星辰之昭布山川草木之森列莫不系焉覆焉
皆一气周流而融通之苟欲强索而分配非愚则惑矣
夫经之所包广大如斯世之学文者其可不尊之以为
法乎吾友 朱先生伯贤
以纯笃之资而留意于辞章先 …… (第 8a 页)
志为文不下于 伯贤
古今诸文章大家亦多究心及游
黄文献公门公诲之曰学文以六经为根本迁固二史
为波澜二史姑迟迟盍先从事于经 (第 9a 页)
乎濂取而温绎之
不知有寒暑昼夜今已四十春秋矣用心之苦虽与
同而 (第 9a 页)
伯贤
之所造诣濂固不能窥见其髣髴也然而
太上立德其次即立言立言甚非易也自孟子以来致
力于是者非不多求其可与 …… (第 9a 页)
虚车乎是则文者非道不立非道不充非道
不行由其心与道一道与天一故出言无非经也元公
岂尝拘拘学为文哉濂与 伯贤
又当共勖之可也 (第 9b 页)
伯贤
以白云藁若干卷请余序濂故具论之使知 (第 9b 页)
伯贤
之文
一以经为本而蹈袭近代以为美者其尚有所发也哉 (第 9b 页)
伯贤
名右天台人著书甚多所谓春秋类编三史钩玄
秦汉文衡深衣考邾子世家传皆别行
  樗散杂言序(宋濂/) (第 9b 页)
钦定四库全书
 明文海卷四百十六    馀姚黄宗羲编
  传三十
   方技
  滑撄宁 (朱右/
)
撄宁生出滑伯后名寿字伯仁世为许襄城大家元初
祖父官江南自许徙仪真而寿生焉性警敏习儒书于
韩说先生 (第 1a 页)
  五湖赋(吴杨泉/)

  洞庭赋(宋夏侯嘉正/) (明廖道南/)
  泛彭蠡赋(明李梦阳/)
  震泽赋 (明朱右/
)
  珠湖赋(宋崔公度/)
  游东湖赋(宋张耒/)
  南湖赋(元陈世昌/)
  汾湖赋(元陶振 (第 33a 页)
    明茅坤编坤有徐海本末已著录世传唐宋

    八家之目肇始于是集考 明初朱右
已采录
    韩柳欧阳曾王三苏之作为八先生文集坤
    盖有所本也然右书今不存惟坤此集为世
   (第 22a 页)

其后谬呼予师而予得藉是数数课题面试以验其诚
伪尝窥其落笔时顷刻簇簌如弱羽之翻窼而新花之
生树虽使 邹阳子
建强颜伸腕犹不得与之争新斗捷
矧咏蒲吟絮何足相上予故曰如昭华者可令班昭为 (第 12a 页)
 平江伯陈瑄督海运筑为表识上建烽火高三十馀
 丈周围一十五里
   震泽赋(有序/)         朱右
 按禹贡震泽底定在扬州之地说者谓太湖也国语
 太湖韦昭注即五湖也书谓之震泽尔雅谓之具区
 周官职方杨 (第 41b 页)
   迁广平通判升南京兵部主事出为广西按察
   佥事历副使有白华楼玉芝山房耄年诸稿
   (诗话世传唐宋八大家之目系鹿门茅氏所定/非也临海 朱伯贤
定之于前矣彼云六家者合)
   (三苏为一耳今文抄夲大约出于王道思唐应/德所甄录茅氏饶于赀遂开雕以行 (第 33b 页)
   (诗话左司结续兰亭会与者四十二人今名氏/未能悉考诗仅存者左司而外都事谢理补晋)
   (侍郎谢瑰乡贡进士赵俶补参军孔盛萧山主/簿 朱右
补馀杭令谢滕帅府都事王霖补王献) (第 18b 页)
莆阳柯惟骐迭有修明祗知刋落甚矣作史之难也元
史为宋濂王祎所裁甫六月而告竣为时既迫重复颇
多此 朱右
补遗陈济节要解缙正舛正不能为二人讳
也二十一史之异同如此夫史体有二曰纪传曰编年
纪传本于尚书编年本于 (第 19a 页)
脩十三朝纪也发所收金匮之
藏而聘汪克宽胡翰高启赵汸等十四人为之其脩庚
申君事也则遣使采之北方而聘赵埙 朱右
贝琼等十
五人为之总裁必任宏博之儒则事词覈纂脩兼用遗 (第 17b 页)
(士 朱右
赵埙徐一夔孙作徐尊生同纂修乡贡士黄昶/国子生陈益旸等誊写○洪武七年五月丙寅朔修大)
(明日历成自上起 (第 8b 页)
  琅琊游记
洪武八年十有一月壬子皇上以皇太子暨诸王久处
宫掖无以发舒精神命西幸中都沿道校猎以讲武事
濂实奉诏扈从十有二月戊午次滁州驿濂进启曰臣
闻琅琊山在州西南十里晋元帝潜龙之地帝尝封琅
琊王山因以名颇闻秀丽伟拔为淮东奇观愿一游焉
而未能也敢请皇太子驩然可之即约四长史同行秦王府

则林伯恭晋王府则 朱伯贤
楚王府则朱伯清靖江王
府则赵伯友遂自驿西南出过平皋约三里所望丰山
盘互雄伟出琅琊诸峰上唐梁载言十道志 …… (第 3b 页)
从矣二客 伯贤
伯恭也其谓回马者建炎寇盗充斥郡
守向子伋因山为寨植东西三门西曰太平东乃回马
也岭之东有醴泉又其东南有 (第 5a 页)
赞善大夫臣宋濂催纂官翰林侍讲学
士嘉议大夫知制诰同脩国史臣乐韶凤纂脩官礼部
员外郎臣吴伯宗翰林编脩臣 朱右
臣赵埙臣朱廉儒
学教授臣徐一夔臣孙作布衣臣徐尊生其 …… (第 3a 页)
之类不可枚举卿等当广询通音韵者
重刋定之于是翰林侍讲学士臣乐韶凤臣宋濂待制
臣王僎脩撰臣李叔允编脩臣 朱右
臣赵埙臣朱廉典
簿臣瞿庄臣邹孟达典簿臣孙蕡臣答禄与权钦遵明 (第 5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