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集類
別集類
书笔谱册子(李维祯/)
蒋孝廉公鸣贻余书亟称吴兴朱苕元制笔精良东南
第一己见其笔谱则王百榖先生 朱元介 宗伯范长伯
学宪品题推许甚至余不能书生平未尝有手墨留人
间每听临池家谈笔美恶不知云何苕元为鸿笔之士 (第 14a 页)
蒋孝廉公鸣贻余书亟称吴兴朱苕元制笔精良东南
第一己见其笔谱则王百榖先生 朱元介 宗伯范长伯
学宪品题推许甚至余不能书生平未尝有手墨留人
间每听临池家谈笔美恶不知云何苕元为鸿笔之士 (第 14a 页)
易大惭恨深。讳见弇州一事。而为文务为僻涩奇崛者。学李于麟。于麟为弇州所畏。故欲以此雄压耳。
许筠之傧 朱太史之蕃 也。问朱曾见弇州否。朱曰。曾于癸巳春。往太仓请益于弇州。公时以南司寇致仕。貌不踰中人。眼光如星。筑堂 (第 286H 页)
许筠之傧 朱太史之蕃 也。问朱曾见弇州否。朱曰。曾于癸巳春。往太仓请益于弇州。公时以南司寇致仕。貌不踰中人。眼光如星。筑堂 (第 286H 页)
火神庙
火德真君庙。在北安门日中坊。元至正间建。 皇明万历时改增。天启
元年。著令以每年六月二十二日。太常官祀火德之神。前殿曰隆恩。后殿曰万岁。曰景灵。曰辅圣。曰弼灵。曰昭宁。凡六殿。皆碧琉璃瓦。阶墄皆绿琉璃砖。殿后水亭临湖。金碧照映涟漪间。壮丽与药王庙相并。而胜槩过之。一碑 朱之蕃 撰。一碑翁正春撰。
北药王庙
北药王庙。殿宇位设。一如南庙。而东临海子。沿堤万柳。阴浓湖滨。游客 (第 322H 页)
火德真君庙。在北安门日中坊。元至正间建。 皇明万历时改增。天启
元年。著令以每年六月二十二日。太常官祀火德之神。前殿曰隆恩。后殿曰万岁。曰景灵。曰辅圣。曰弼灵。曰昭宁。凡六殿。皆碧琉璃瓦。阶墄皆绿琉璃砖。殿后水亭临湖。金碧照映涟漪间。壮丽与药王庙相并。而胜槩过之。一碑 朱之蕃 撰。一碑翁正春撰。
北药王庙
北药王庙。殿宇位设。一如南庙。而东临海子。沿堤万柳。阴浓湖滨。游客 (第 322H 页)
酉坐古圹焉。未及改封。慎之也。先生诗有盛名。益斋稗说曰。洪平甫每出一篇。人无贤愚。皆喜传之。皇明诏使 朱之蕃。
见海东诗选。谓人曰。孤云诗似粗弱。李仁老,洪某诗最好。佔𠌫斋金宗直选青丘风雅。载公诗数十首而评之 (第 5L 页)
。舟过乌滩。见中流块石。龟伏露顶。顶镌二大字。苔缺藓蚀。刺橹其下。手扪读之。其文曰集胜。土人从游者曰 明朱之蕃
笔也。遂拓之归。复列八目于左。将丐诗诸名家。主人先为序。以道其志。主人姓徐。逸其名。自号芙蓉子。
(第 222H 页)
(第 222H 页)
亭榭相望。乔木蓊然。多世居之坞。
槐山之孤山亭。故西坰柳根之别业也。在达川上流。为槐山滩。 皇朝诏使 朱之蕃 东来时。遣画工移摹以看。写隐屏二字以刻厓。其北金柏谷得臣之墟。烟树点缀可观。田地少瘠。木绵最宜。 (第 184H 页)
槐山之孤山亭。故西坰柳根之别业也。在达川上流。为槐山滩。 皇朝诏使 朱之蕃 东来时。遣画工移摹以看。写隐屏二字以刻厓。其北金柏谷得臣之墟。烟树点缀可观。田地少瘠。木绵最宜。 (第 184H 页)
伤帖,毒热帖最妙。而皆在此帖。余日夕所以玩阅而不暂舍也。
题家藏古迹后
家藏古迹。有赵孟頫,董其昌, 朱之蕃, 吕思澹,阿克敦笔。合为一卷。皆手墨如新。尤可珍玩。但松雪笔。殊欠浓丽。大非自家本色。岂赝本乱之耶。兰 (第 402L 页)
题家藏古迹后
家藏古迹。有赵孟頫,董其昌, 朱之蕃, 吕思澹,阿克敦笔。合为一卷。皆手墨如新。尤可珍玩。但松雪笔。殊欠浓丽。大非自家本色。岂赝本乱之耶。兰 (第 402L 页)
[咏学宫位置次第]
天开别界上林东。泮水环桥是学宫。洋洋日夕多弦诵。农岫沂雩恍此中。(以下咏学宫位置次第○泮宫在春塘台东墙外南向)
碧松亭下明伦堂。槐杏双双俨作行。黄金大字留华扁。笔法森严仰紫阳。(明伦堂后冈。有万松苍郁。世呼碧松亭。其下即明伦堂后。壁上揭三个金字。是朱子笔。前檐又揭 朱之蕃 墨字。而诗不及之。)
明伦堂下东西斋。廿八房窗互对排。进士生员居上舍。下斋二十自相偕。 (第 27H 页)
天开别界上林东。泮水环桥是学宫。洋洋日夕多弦诵。农岫沂雩恍此中。(以下咏学宫位置次第○泮宫在春塘台东墙外南向)
碧松亭下明伦堂。槐杏双双俨作行。黄金大字留华扁。笔法森严仰紫阳。(明伦堂后冈。有万松苍郁。世呼碧松亭。其下即明伦堂后。壁上揭三个金字。是朱子笔。前檐又揭 朱之蕃 墨字。而诗不及之。)
明伦堂下东西斋。廿八房窗互对排。进士生员居上舍。下斋二十自相偕。 (第 27H 页)
[二十一日]
二十一日辛巳。大风。葱秀三十里午餐。瑞兴五十里宿。○白注书师谨。留平山衙内。朝日往见。要余批府人科诗。○到葱秀。李察访。脱袍赆之。○时天气凄寒。风埃漠漠。葱秀溪山。无寸绿铢碧。意想索然。世传石上刻 朱兰嵎 像。余仰面谛视。则观音大士影也。前日过此有诗曰。花鬘观音石影圆。灵泉如乳滴涓涓。攀萝若测峰高远。恰想 …… (第 198H 页)
[二十四日]
二十四日甲申。风。查对留黄州。○金若九。凤山人也。工于唐举之术。见余貌以为鸣凤之形。写字官洪庆运。年少而貌不扬。以善书资一品。杂坐于十译官之中。藏其玉圈。若九历视之。指庆运曰。此至贵之相也。已跻崇品。满坐愕然。○咨文。著大国所与之宝。文曰。朝鲜国王之印。右方芝英篆。左方满州书。尝案会典金印龟钮。与亲王世子同。而安南琉球诸国银印,驼钮,大方篆。可知其优待我国也。○登太虚楼。 朱兰嵎之蕃。 题额。字甚肥。亦有大国使臣阿克敦书山诸诗版。
[二十五日]
二十五日乙酉昼阴。夕雨彻夜。中和五十 (第 198L 页)
二十一日辛巳。大风。葱秀三十里午餐。瑞兴五十里宿。○白注书师谨。留平山衙内。朝日往见。要余批府人科诗。○到葱秀。李察访。脱袍赆之。○时天气凄寒。风埃漠漠。葱秀溪山。无寸绿铢碧。意想索然。世传石上刻 朱兰嵎 像。余仰面谛视。则观音大士影也。前日过此有诗曰。花鬘观音石影圆。灵泉如乳滴涓涓。攀萝若测峰高远。恰想 …… (第 198H 页)
[二十四日]
二十四日甲申。风。查对留黄州。○金若九。凤山人也。工于唐举之术。见余貌以为鸣凤之形。写字官洪庆运。年少而貌不扬。以善书资一品。杂坐于十译官之中。藏其玉圈。若九历视之。指庆运曰。此至贵之相也。已跻崇品。满坐愕然。○咨文。著大国所与之宝。文曰。朝鲜国王之印。右方芝英篆。左方满州书。尝案会典金印龟钮。与亲王世子同。而安南琉球诸国银印,驼钮,大方篆。可知其优待我国也。○登太虚楼。 朱兰嵎之蕃。 题额。字甚肥。亦有大国使臣阿克敦书山诸诗版。
[二十五日]
二十五日乙酉昼阴。夕雨彻夜。中和五十 (第 198L 页)
关西乐府(并序)
平壤。箕子,东明王之所都也。自古号佳丽擅国中。 皇朝敕使如张芳洲,许海岳, 朱兰嵎 诸公。或称天下第一江山。或称如金陵,钱塘。 国朝升平屡百年。士大夫宦游者。画舫江楼。粉黛笙歌。留连沉 (第 397L 页)
平壤。箕子,东明王之所都也。自古号佳丽擅国中。 皇朝敕使如张芳洲,许海岳, 朱兰嵎 诸公。或称天下第一江山。或称如金陵,钱塘。 国朝升平屡百年。士大夫宦游者。画舫江楼。粉黛笙歌。留连沉 (第 397L 页)
习惯如自然。此奚独君之有才美哉。勉旃勉旃。
朱太史孤山图诗跋
昔万历间。我从祖斗峰公以柳西坰从事。迎 朱太史之蕃 东使之行于义州傧馆。太史自题便面以留别。今扇在吾家箱箧。为宝玩。太史即王凤洲高足门人云。今西坰之旁孙 …… (第 531L 页)
。何别于古今贵贱贤不肖。无己则画有兰竹。书有诗笔。气可以医俗。香无人亦芳。而发挥之者诗及笔也。万历间 兰嵎朱 太史之奉使至国也。惺所许筠实为馆伴。太史亲写霜竹幽兰留赠。时宗臣石阳正 (第 536H 页)
朱太史孤山图诗跋
昔万历间。我从祖斗峰公以柳西坰从事。迎 朱太史之蕃 东使之行于义州傧馆。太史自题便面以留别。今扇在吾家箱箧。为宝玩。太史即王凤洲高足门人云。今西坰之旁孙 …… (第 531L 页)
。何别于古今贵贱贤不肖。无己则画有兰竹。书有诗笔。气可以医俗。香无人亦芳。而发挥之者诗及笔也。万历间 兰嵎朱 太史之奉使至国也。惺所许筠实为馆伴。太史亲写霜竹幽兰留赠。时宗臣石阳正 (第 536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