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文字” 相关资源
別集類
双清阁诗集序
走扬州新城之交衢列隧联槅中有诗人闵君廉风键
户而居葺小阁三楹阶下莳甘蕉数本交荫几格而榜
曰双清夫杜老生平遭遇天宝时提携妻子流穴道路
其所谓心迹双清者不过依严武筑成都草堂数年耳
廉风砥志厉行安于家巷内则有柔甘以养母外则有
酒茗以乐宾顾有取乎杜老之云者得母清之一字为
风骚旨格所莫外者乎大抵诗之号清绝者因乎迹以
称心易超乎迹以写心难扬州当舟车之会易溪山而
尘壒易友朋而投谒 易文字 而徵逐即有折杨皇荂之
曲亦奚当于大雅此如风蝉露鹤嘘噏霄霭移而置之
咬哇噂沓之区有咽而不能成响者矣廉风 (第 6b 页)
走扬州新城之交衢列隧联槅中有诗人闵君廉风键
户而居葺小阁三楹阶下莳甘蕉数本交荫几格而榜
曰双清夫杜老生平遭遇天宝时提携妻子流穴道路
其所谓心迹双清者不过依严武筑成都草堂数年耳
廉风砥志厉行安于家巷内则有柔甘以养母外则有
酒茗以乐宾顾有取乎杜老之云者得母清之一字为
风骚旨格所莫外者乎大抵诗之号清绝者因乎迹以
称心易超乎迹以写心难扬州当舟车之会易溪山而
尘壒易友朋而投谒 易文字 而徵逐即有折杨皇荂之
曲亦奚当于大雅此如风蝉露鹤嘘噏霄霭移而置之
咬哇噂沓之区有咽而不能成响者矣廉风 (第 6b 页)
氏意见诸图多未备。取朱门诸儒说。排列成图。为河洛指要一篇。有请学易者。辄曰此非学者先务。须取语孟等平 易文字。
熟读玩味。有得而后及易未晚也。素不喜著述。间有所作。讷隐李公称一时文学之士。鲜见其比。有遗文若干卷藏 (第 191H 页)
之能为。府君独曰。此非渠所自创。必有古人遗法。招问之。其后得勉斋说。乃曰果在是矣。
密庵先生誊府君论 易文字 置案上。常语人曰。此人易学。东方一人也。康节以后。恐无人趁斯理矣。
尝曰。吾于庸学。用力不为不久。而 …… (第 165L 页)
又述妇人奉率治家之法。翻谚作书。节目详备。以授家中妇女。名曰内政篇。
尝曰。世人重文章。爱读班马辈 文字。 其实文章莫高于六经。班马之文。诚美矣。乃是当时一种说话。到今风气既别。何由追迹到渠地位。不如熟读经书 …… (第 166H 页)
讷隐李公起草。及府君至。座中坚请更制。不得已招曹司呼成。李公见而叹曰。为文当务经书。余则枉用力于外家 文字。 可悔也。其后常读中庸云。
尝戒不肖等曰。今之所谓士论者。不涉党论者无之。一脚轻出。必有陷溺之患。此吾 (第 166H 页)
密庵先生誊府君论 易文字 置案上。常语人曰。此人易学。东方一人也。康节以后。恐无人趁斯理矣。
尝曰。吾于庸学。用力不为不久。而 …… (第 165L 页)
又述妇人奉率治家之法。翻谚作书。节目详备。以授家中妇女。名曰内政篇。
尝曰。世人重文章。爱读班马辈 文字。 其实文章莫高于六经。班马之文。诚美矣。乃是当时一种说话。到今风气既别。何由追迹到渠地位。不如熟读经书 …… (第 166H 页)
讷隐李公起草。及府君至。座中坚请更制。不得已招曹司呼成。李公见而叹曰。为文当务经书。余则枉用力于外家 文字。 可悔也。其后常读中庸云。
尝戒不肖等曰。今之所谓士论者。不涉党论者无之。一脚轻出。必有陷溺之患。此吾 (第 166H 页)
未备。更依朱子说排成图子。为河洛指要一篇。而未尝轻以示人。有请学者。辄曰此非学者之先务。须取语孟等平 易文字。
熟读玩味。有得而后及易未晚也。盖公之学。始颇泛滥。自天文地志阴阳卜筮筹数。以及兵律道家之类。靡不究观 …… (第 531H 页)
葛遗事补。己甲追讼录。仁山志。雷泽柏湖日录题咏。皆芟理整写。俾克有考。又以家世经礼文学。各有撰述。而 文字 浩穰。易致散佚。与三陵族父某。类分汇纂。依孔丛子例。为安陵联丛及世典。又取先世事实各派行录。拟修一部 …… (第 533H 页)
。栗谷说优于退溪。公曰。先辈已有定论。后学不敢妄有评论。然退溪之训。明白亭当。无纤毫可疑。因历举二家 文字。 逐段辨析。徐侯不能难。癸巳。金侯履复闻公名。来访问牧民之要。公辞谢乃曰。视民如伤四字。愿閤下留意。金 (第 539L 页)
葛遗事补。己甲追讼录。仁山志。雷泽柏湖日录题咏。皆芟理整写。俾克有考。又以家世经礼文学。各有撰述。而 文字 浩穰。易致散佚。与三陵族父某。类分汇纂。依孔丛子例。为安陵联丛及世典。又取先世事实各派行录。拟修一部 …… (第 533H 页)
。栗谷说优于退溪。公曰。先辈已有定论。后学不敢妄有评论。然退溪之训。明白亭当。无纤毫可疑。因历举二家 文字。 逐段辨析。徐侯不能难。癸巳。金侯履复闻公名。来访问牧民之要。公辞谢乃曰。视民如伤四字。愿閤下留意。金 (第 539L 页)
口成章。泽堂之论。无容改评。而抑又闻先生曾孙南谷公之言曰。先生经学精深。尤邃于易。故所著述甚富。而论 易文字
为多。季子持平公之死于乙巳士祸也。遗文旧籍。悉入于搜括中。此文集所以不完。而序只以兵火后收拾不多为言 (第 440H 页)
视今。不如今之视古耶。其详在首篇。观者须参互焉。
余作此图。不欲以示人。盖学者切己之工。莫先于四子平 易文字。 须于此。熟读玩味。反躬体验。待吾所见有进。然后看易。亦未晚。切不可靠著于象数之末也。因以自警。且以告 (第 460H 页)
余作此图。不欲以示人。盖学者切己之工。莫先于四子平 易文字。 须于此。熟读玩味。反躬体验。待吾所见有进。然后看易。亦未晚。切不可靠著于象数之末也。因以自警。且以告 (第 460H 页)
然亦不敢不悉所闻。盖此是终身事。未可以朝耕而暮穫。苟其有意。须于日用处。收拾身心。以为之本。而更将平 易文字。
如大学论语循序熟复。有以见其阶级之灿然。意味之深切。体之心而验之事为。如此不懈。自有日至之时。若才有 (第 248L 页)
甲辰)
承读中庸。此书难看。政非一嚼可破。所来疑目。只是文句异同。如此下工。恐无所益。不若将论孟等平 易文字。 细心玩味而实体之为得。又不若先从日用行事上寻个是处而体行之。为有根本可据耳。
别纸
上言修身尊 …… (第 259H 页)
尾就经传中。摭取为书。则不无意味相承。而非如一篇 文字 脉络贯通。有阶级次序也。只是取紧切要语。而略以时世为先后。以见其皆不可不读。皆不可不用力云耳。若必欲 (第 269H 页)
承读中庸。此书难看。政非一嚼可破。所来疑目。只是文句异同。如此下工。恐无所益。不若将论孟等平 易文字。 细心玩味而实体之为得。又不若先从日用行事上寻个是处而体行之。为有根本可据耳。
别纸
上言修身尊 …… (第 259H 页)
尾就经传中。摭取为书。则不无意味相承。而非如一篇 文字 脉络贯通。有阶级次序也。只是取紧切要语。而略以时世为先后。以见其皆不可不读。皆不可不用力云耳。若必欲 (第 269H 页)
曾实下玩味体验之力。故不知其味之可悦。而转生烦懊之患。治之之方。别无他法。只合虚恬省事。将平日所熟平 易文字。
从容玩味而体之于日用平实之地。引之以岁月之久。则或可以打叠得去。未知曾如此检省否。近见坪上先生遗集。 (第 165H 页)
何。
答刘舜思(癸巳)
前自龙亭还。得见惠书。认忍穷探赜。超然有味。可喜可喜。然探赜之工。终不如就平 易文字。 从容讽诵。尤有馀味耳。示谕芦沙说诸条。瞽见何敢遽加辨难。人心道心。虽有二名。其初只是一理而已。知其一 (第 184H 页)
答刘舜思(癸巳)
前自龙亭还。得见惠书。认忍穷探赜。超然有味。可喜可喜。然探赜之工。终不如就平 易文字。 从容讽诵。尤有馀味耳。示谕芦沙说诸条。瞽见何敢遽加辨难。人心道心。虽有二名。其初只是一理而已。知其一 (第 184H 页)
之一字有偏于学圣之无欲。故以恢廓易高嶷。以明通易清通。一二字改易之间。可知先生之心超然独觉。而究其改 易文字
所从来。则于其改着前后。轻重判然。不趐什佰而相千万。可见其益尊也。尝闻学记之始刊布也。曹君以宁(挺生 …… (第 163H 页)
急。不诚尊师此可见也。有如此书。而不先刊行。裒聚诗文。随得随录。编次无伦。先后倒错。其中杂以没紧要底 文字。 以起争端。使具眼者知其为未成书。似非大贤 …… (第 163H 页)
。不知其学问。今见是书与其中自图。始知工夫缜密。造诣精深。都是践履礭实做工夫中出来也。又曰。近见拙辨 文字。 诡诞乖戾。奋其腹剑所触伤人。知其为凶险。而益信南冥道明德高。见恶于不善也云云。出孙上舍之顷所记先生道 (第 163L 页)
急。不诚尊师此可见也。有如此书。而不先刊行。裒聚诗文。随得随录。编次无伦。先后倒错。其中杂以没紧要底 文字。 以起争端。使具眼者知其为未成书。似非大贤 …… (第 163H 页)
。不知其学问。今见是书与其中自图。始知工夫缜密。造诣精深。都是践履礭实做工夫中出来也。又曰。近见拙辨 文字。 诡诞乖戾。奋其腹剑所触伤人。知其为凶险。而益信南冥道明德高。见恶于不善也云云。出孙上舍之顷所记先生道 (第 163L 页)
传旨。则管束释以为拘束。尽改本色文字。做出别样文义。以为矣父之罪案。自古奸人戕杀善类者何代无之。而改 易文字。
摘人罪名。岂有若此辈之 …… (第 550L 页)
右照管皇帝。以此观之。则其用之于父子兄弟之间者。亦甚明白矣。矣父当日奏事之间。有所云云者。亦尝见此等 文字 而发也。且在 先朝故判书臣宋浚吉。承 上命注释语录解。而及释照管文义之处。以省察为解。则照管二字。元 …… (第 551H 页)
援入此语。而刱出别样意思。以为英宗太后两宫之间。有所不相得。而以矣父所引。尤为悖乱。矣父之所引。只是 文字 而已。而时烈之说出英宗两宫之事者。其意尤极凶惨。自不觉其语意之有所侵逼。其所谓悖乱云者。正自道也。今 …… (第 551H 页)
矣。此岂矣父缔结近宗而有是言哉。彼辈又以桢,㮒日记。为相亲之證验者。尤极无据。其日记。若有相见相语之 文字。 则执以为言。容或可也。只曰。白湖陈疏论两司按律之非宜。又曰。眉相,白老之为陈吾辈可赦之状。眉叟即故相 …… (第 552H 页)
端。以为矣父受刑时问目。则矣父自配所千里拿来之馀。衰老之人。精神荒乱。问目辞缘。既不能详细卞曰。所供 文字。 亦或有辞不达意之处。而第其语意。出于肝肺。辞悲理直。有足以动人之听者。鞫厅之臣。则非不必杀乃已。而数 …… (第 553L 页)
。其文势语意。果有一毫髣髴于彼辈之言者乎。矣父再入鞫厅也。屡次受刑之馀。神气愦乱。而问目中删节劄中之 文字。 没其居青之名。而只以鞫问为急四字。归之于欲起大狱之地。与矣父本义。大为相反。矣父于神乱之中。不能记得 …… (第 554L 页)
萌。凡所以构害矣父者。无不用极。或贻书于亲知。或飞语于洛下。构成矣父之罪名。而至以矣父平日读书时所记 文字。 谓之吹索朱子。凌驾我东先正。至谓之议礼以来所论。几于上变。前后丑诋。不一而足矣。父闻而笑之。不以介怀 …… (第 555L 页)
生之志。报 圣上罔极之恩。不避嫌疑。不拘忌讳。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而失志含怨之辈。潜怀射影之计。决摘 文字。 伺察言动。或登疏章。织成罪案。或为飞语。骇惑人听。及至庚申。构虚捏无。勒加罪名。终成报怨售毒之惨。其 (第 556L 页)
右照管皇帝。以此观之。则其用之于父子兄弟之间者。亦甚明白矣。矣父当日奏事之间。有所云云者。亦尝见此等 文字 而发也。且在 先朝故判书臣宋浚吉。承 上命注释语录解。而及释照管文义之处。以省察为解。则照管二字。元 …… (第 551H 页)
援入此语。而刱出别样意思。以为英宗太后两宫之间。有所不相得。而以矣父所引。尤为悖乱。矣父之所引。只是 文字 而已。而时烈之说出英宗两宫之事者。其意尤极凶惨。自不觉其语意之有所侵逼。其所谓悖乱云者。正自道也。今 …… (第 551H 页)
矣。此岂矣父缔结近宗而有是言哉。彼辈又以桢,㮒日记。为相亲之證验者。尤极无据。其日记。若有相见相语之 文字。 则执以为言。容或可也。只曰。白湖陈疏论两司按律之非宜。又曰。眉相,白老之为陈吾辈可赦之状。眉叟即故相 …… (第 552H 页)
端。以为矣父受刑时问目。则矣父自配所千里拿来之馀。衰老之人。精神荒乱。问目辞缘。既不能详细卞曰。所供 文字。 亦或有辞不达意之处。而第其语意。出于肝肺。辞悲理直。有足以动人之听者。鞫厅之臣。则非不必杀乃已。而数 …… (第 553L 页)
。其文势语意。果有一毫髣髴于彼辈之言者乎。矣父再入鞫厅也。屡次受刑之馀。神气愦乱。而问目中删节劄中之 文字。 没其居青之名。而只以鞫问为急四字。归之于欲起大狱之地。与矣父本义。大为相反。矣父于神乱之中。不能记得 …… (第 554L 页)
萌。凡所以构害矣父者。无不用极。或贻书于亲知。或飞语于洛下。构成矣父之罪名。而至以矣父平日读书时所记 文字。 谓之吹索朱子。凌驾我东先正。至谓之议礼以来所论。几于上变。前后丑诋。不一而足矣。父闻而笑之。不以介怀 …… (第 555L 页)
生之志。报 圣上罔极之恩。不避嫌疑。不拘忌讳。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而失志含怨之辈。潜怀射影之计。决摘 文字。 伺察言动。或登疏章。织成罪案。或为飞语。骇惑人听。及至庚申。构虚捏无。勒加罪名。终成报怨售毒之惨。其 (第 556L 页)
贤者从今劄住立得个主宰。将平 易文字。
日诵一二段。反复咀嚼。得其意味。或有大段可疑处。则不可不问之于人。然亦不必以己意拗横说却。只问某义未 …… (第 282L 页)
熙命○癸丑)
积月阻信。险岁忧恋。殆不自胜。为问近间况味何如。新屋闻已入处可幸。而一向没头冗务。担却 文字 工夫。殊可虑也。须取一两时辰。提掇前工。深所望也。生比来特地衰缀。涔涔度日。兼村患势如燎原。无地可避 …… (第 285L 页)
改葬缌服中。哭墓及除服之节云云。
缅服中。上墓哀临。月数既满。又上墓除服。极合情礼。一依愚伏说行之恐当。
答金孟厚(坤寿○壬子)
意外手札见坠。感慰良深。第美痾一向弥留。极以为虑。
未知日间加减何如。而尊府兴寝有相否。长方患时感。委席涔涔。小孙榜音。稍慰病怀。而其遇吉庆。又切感旧之怀耳。近来看何 文字。 因亨万往来。询叩动静。知贤者工夫转密。志意益恳。每切叹赏。深欲一叩其所存。而贤者自作闇然之工。不肯向 …… (第 286L 页)
文字。 窃疑考校勘核之意胜。体察涵泳之味少。或恐因仍徇习。渐成家计。有妨于深造一原之妙。未知此意如何。感贤者 (第 287L 页)
熙命○癸丑)
积月阻信。险岁忧恋。殆不自胜。为问近间况味何如。新屋闻已入处可幸。而一向没头冗务。担却 文字 工夫。殊可虑也。须取一两时辰。提掇前工。深所望也。生比来特地衰缀。涔涔度日。兼村患势如燎原。无地可避 …… (第 285L 页)
改葬缌服中。哭墓及除服之节云云。
缅服中。上墓哀临。月数既满。又上墓除服。极合情礼。一依愚伏说行之恐当。
答金孟厚(坤寿○壬子)
意外手札见坠。感慰良深。第美痾一向弥留。极以为虑。
未知日间加减何如。而尊府兴寝有相否。长方患时感。委席涔涔。小孙榜音。稍慰病怀。而其遇吉庆。又切感旧之怀耳。近来看何 文字。 因亨万往来。询叩动静。知贤者工夫转密。志意益恳。每切叹赏。深欲一叩其所存。而贤者自作闇然之工。不肯向 …… (第 286L 页)
文字。 窃疑考校勘核之意胜。体察涵泳之味少。或恐因仍徇习。渐成家计。有妨于深造一原之妙。未知此意如何。感贤者 (第 287L 页)
模之大。考据之精。有非专门名家所能及也。然亦未尝轻以语人。有请学者。辄曰此非儒者之先务。须取语孟等平 易文字。
熟读玩味。有所得然后看易未晚也。其对后生。未尝为高奇之论。以骇其听。只就日用常行上。娓娓说与。其于科 …… (第 422L 页)
尽在于是。不可以他求也。遂专精力究。不以成诵为务。而惟以心得为主。既登科。又家食十馀年。益用力于儒家 文字。 沈潜玩绎。著实受用。盖有人不及知而自以为乐者矣。尝曰吾小少时喜看杂书。后读朱子书。渐觉其味之无穷。读 …… (第 423H 页)
当次讲。请受纲目于府君。府君举辄诵过数板。其人惊服曰。老爷读此钜帙。何其熟也。平生不喜著述。而凡日用 文字。 皆明白简切。尤长于诗。尝以绝句二首赠李讷翁光庭。李公亟加叹赏。又以排律三十韵寄权公万。权公阁笔曰。非 (第 431H 页)
尽在于是。不可以他求也。遂专精力究。不以成诵为务。而惟以心得为主。既登科。又家食十馀年。益用力于儒家 文字。 沈潜玩绎。著实受用。盖有人不及知而自以为乐者矣。尝曰吾小少时喜看杂书。后读朱子书。渐觉其味之无穷。读 …… (第 423H 页)
当次讲。请受纲目于府君。府君举辄诵过数板。其人惊服曰。老爷读此钜帙。何其熟也。平生不喜著述。而凡日用 文字。 皆明白简切。尤长于诗。尝以绝句二首赠李讷翁光庭。李公亟加叹赏。又以排律三十韵寄权公万。权公阁笔曰。非 (第 431H 页)
风也。更伏问令辰。棣履晏重。启蒙书非初学先务。叔祖东岩公少日请教于王父。王父每以是戒之。使以语孟等平 易文字
代之。年前叔祖却命徽文。谓趁此聪明专一时节。理会一过。自不妨也。以故窃尝窥其面目。因妄有劄录。以备遗 (第 245L 页)
共勉。然此非初学急先之务。趁此聪明专一时。一窥其面目。固未为不可。便不可以此作家计。不如就语孟心近平 易文字。
熟复体验也。窃瞷贤者见解精密。又得贤师友讲习。视此泛滥不切。晚始觉悟者。大故不同。则想不待愚言而已总 (第 297L 页)
兵律算数。亦不可不知。又曰河洛大衍之数。非学者急务。须及聪明专一时领会。然不可一向靠着。莫如从四子平 易文字
用力可也。又曰看义理。须察圣贤本意所在。不可立异生新。如发前人未发。最学者大病。观此数语。可以知先生 …… (第 716H 页)
生遗文。将欲收拾成帙。与世共之。而此天地间有数 文字。 其朽与不朽。岂容人力为哉。 (第 717H 页)
生遗文。将欲收拾成帙。与世共之。而此天地间有数 文字。 其朽与不朽。岂容人力为哉。 (第 717H 页)
作启蒙考疑。继以传疑馀论,蓍卦考误解。又著启蒙通解,启蒙翼要未成。尝谓衡镇曰。先王父有言曰先读论孟平 易文字。
后看易未晚也。汝辈遵守勿失可也。其于礼也。谓礼有本有末。未有无其数而独存其本者。近世礼家多以家礼为宗 …… (第 722H 页)
多发前人所未发者。然每言学者当谨守先辈成训。勿喜刱立新说。其为文平铺典雅。只务理胜。常语学者曰凡人作 文字。 不必务新奇。亦不可依样陈腐。但熟读经传。先立脊梁。复以子史百家。补助发挥。然后庶可得古人文法。诗文杂 …… (第 723L 页)
。惠以一言之重。俾来者有所考信。则死无所恨。伏惟矜察而裁幸焉。族子致皓谨书。
行状[柳致明]
公讳徽 文字公 晦。号好古窝。我柳氏贯全州。自高丽完山伯讳湿始。三世讳义孙集贤提学。事我 世宗。掌丝纶为名臣。景泰间 …… (第 724H 页)
变改。从等辈游嬉。不出俚语。不事俗戏。安详恭逊。坐起有常。以其未晬而孤。长者怜之。课授不早。而自通晓 文字。 九岁始课曾史。如素熟者。每坐客谈论。辄隅坐潜心。不一耳焉。未数岁。遍读通史。十一受大学。便推究奥旨。 …… (第 724L 页)
之妙。别有沧浪答问。手制浑仪。以窥天运。虽非先生之至者。而经纶范围之大。亦可槩见。于乎伟矣。先生讳徽 文字公 晦。好古窝其号也。以 英庙癸巳生。生有异质。十一受大学。已寻求旨义。日诵尧舜以来传授次第。曰为士而能 (第 729H 页)
多发前人所未发者。然每言学者当谨守先辈成训。勿喜刱立新说。其为文平铺典雅。只务理胜。常语学者曰凡人作 文字。 不必务新奇。亦不可依样陈腐。但熟读经传。先立脊梁。复以子史百家。补助发挥。然后庶可得古人文法。诗文杂 …… (第 723L 页)
。惠以一言之重。俾来者有所考信。则死无所恨。伏惟矜察而裁幸焉。族子致皓谨书。
行状[柳致明]
公讳徽 文字公 晦。号好古窝。我柳氏贯全州。自高丽完山伯讳湿始。三世讳义孙集贤提学。事我 世宗。掌丝纶为名臣。景泰间 …… (第 724H 页)
变改。从等辈游嬉。不出俚语。不事俗戏。安详恭逊。坐起有常。以其未晬而孤。长者怜之。课授不早。而自通晓 文字。 九岁始课曾史。如素熟者。每坐客谈论。辄隅坐潜心。不一耳焉。未数岁。遍读通史。十一受大学。便推究奥旨。 …… (第 724L 页)
之妙。别有沧浪答问。手制浑仪。以窥天运。虽非先生之至者。而经纶范围之大。亦可槩见。于乎伟矣。先生讳徽 文字公 晦。好古窝其号也。以 英庙癸巳生。生有异质。十一受大学。已寻求旨义。日诵尧舜以来传授次第。曰为士而能 (第 729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