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载之恨也执事高峻树立非庸
可冀其一二然所伸于伟哲不恒之知者仆惓惓望焉
惟执事图之
  与李献吉论文书 (徐祯卿/
)
足下奉教幸甚寻已口复卒卒犹不既愚臆也仆少喜
声诗粗通于六艺之学观时人近世之辞悉诡于是惟 …… (第 14a 页)
而已岂蝉口之所鼓噪乎居之而
不疑想足下与吾共之也曩申赠章祗候来答诗曰无
言不雠此之谓也
  答献吉书 (徐祯卿/
) …… (第 15b 页)
有徵则延
平之剑必合良辰弗遘则少原之簪永遗矣书不尽言
不胜于邑时因风翮努力相闻某再拜
  重与献吉书 (徐祯卿/
)
仆以摄提格之岁仲春南徂出齐鲁之郊经淮沛之墟 (第 17a 页)
  上李崆峒书(黄省曾/)

省曾伏迹南海企怀高风久矣念自总发以来好窥览
古坟窃□心于述作之途缘此道丧绝遐阔学士大夫
皆安习庸近迷沿瞽袭上者深饾诡结下者纵发放吐
此騄骥所以空群而和玉所以希贵也悲夫悲夫不复
古文安复古道哉圣代鸿泽流沛人文大彰故河精岳
秀凤彩星华乃钟萃于先生由是巴曲塞宇而白雪孤
扬鄙音弥国而黄钟特奏至勇不摇大智不惑灵珠早
握天池独运主张风雅深诣堂室凡正德以后天下操

觚之士咸闻风翕然而新变实乃先生倡兴之力回澜
障倾何其雄也即如吴下 徐昌谷
少综铅椠作赋海滨
既而释褐紫庭与先生缔金马之交每闻品论辄终夜
不寝以思改旧矩可谓奋厉焦苦矣方得彬彬然 (第 11a 页)
形骸巳悴志气巳惫独好善喜才之心
未死去矣去矣特此代书三月三日乐天白
  诒古镜书(明李梦阳/)
姑苏 徐昌谷
纂外史湘郡濒行关西李子持古镜为赆
复为书以诒之曰嗟乎古人有言明镜所以照形往事 (第 2a 页)
  复河南宪司(崔铣/)
诸公欲立后渠书院理负郭官田俾塞户为业仆山东
人自王父以来皆沾一命家于相者七十馀祀先人所
遗屋不华可以容膝田不饶可以糊口仆又蚤失偶一
婢给洒扫一子能自力食财一孙甫成童自费一饭一

蔬一褐一葛所玩止易论语亭下脩竹千个又爱古人
好生非祭不宰鸡鸭此外皆长物也自知福薄分足敢
固以辞望钧令勿再布以动渔者之妄幸愿诸公扩此
心更加惠于疲民寒士则愚老式同大庆
  复文温州 (徐祯卿/
)
枉手书垂慰谓当以三代人士自期仆何人敢奉明诲
窃闻之人性不同譬之牛羊自有顺逆但贵无邪耻而
合大雅耳 (第 5a 页)
  其九
诗可以兴其道最近人而亦可以断续为之与宦情不
碍然须深沉求之乃觉有味今且将三百篇及风雅广

逸及诗乘置簏中碎摘其佳句信手录一帙日讽咏之
自能令诗思勃勃此事须求自得不必逐时好又须觅
不经人道语然亦不可强索情神合自有入妙处得一
首合作便足引满自庆胜作影套子语百首也
  其十
诗宜自选入然不得唐调终不响若立意高古如 徐昌
则不唐可矣近来吟者拾于鳞残芳多以巧对相属
殊不佳要须脱此乃可耳此事甚渊微日玩味则自得 (第 13b 页)
  青萝馆诗集序(汪道昆/)
余闻之作者曰有唐以诗名盖本业也大历而下不啻
波流隆则隆污则污论其世可已当世以经术论士士
顾能诗太祖始兴草昧间作弘治则李献吉何仲默副

徐昌谷
诸曹超乘而前去挽近世千里矣嘉靖则李
于鳞王元美而徐子与吴明卿宗子相参焉于鳞谓余
吾党亟称献吉恨不与诸 (第 17b 页)
  唐伯虎集序(袁帙/)
唐伯虎集二卷乐府诗总三十二首赋二首杂文一十
五首内金粉福地赋阙不传唐伯虎者名寅初字伯虎
后乃更字子畏吴人也少有隽才性豪宕不羁家贫不
问产业好古文辞与京兆祝公允明 博士徐公祯卿
(第 10b 页)
而转千仞之石故莅官之要则莫
要廉以修其身也廉以修其身则心静则气直则视烛
则计精则才达
  与室人序别 (徐祯卿/
) (第 16a 页)
徐先生
将远行既戒装与其室人别室人曰先生行矣
请赠以言先生曰何如对曰先生昔苦困辱今苦羁旅 (第 16a 页)
绮天下环瑶而不无追蚀丝理之病何仲默如雉翚五
彩飞不百步而能铄人目睛 徐昌谷
如风流少年顾景
自爱郑继之如孔北海言事志大才短王子衡如丝笮
旄牛珍贵能负而不晓步骤康德涵如听齐人唱霓 …… (第 11b 页)
喑呜 徐昌谷
如白云自流山泉泠然残雪在地掩映新
月又如飞天仙人偶游下界不染尘俗何仲默如朝霞
点水芙蕖试风又如西施毛 (第 18b 页)
  笔赞(张邦奇/)
精锐而藏其锋旁行而不离乎中阐幽渺而垂无穷动

则生风
  砚赞 (徐祯卿/
)
相国王公得古砚二枚以示客圆中合制则天体也尾
足异象效物用也蓄之水土类有俟也收之哲人时而
出也沛而 (第 7b 页)
  文衡山小传(王世贞/)
文衡山先生者初名璧字徵明云故丞相天祥裔也避

其祖璧讳以字行更字徵仲长洲人十六而父温州公
林殁于官郡寮合数百金赙先生却之曰孤不欲以生
污逝者既服除补诸生下帷读书恒至丙夜而以其才
旁及诸技文及书绘皆精绝先生所严事故吴尚书宽
李太仆应桢沈周先生而友祝允明唐寅 徐祯卿
吴徐
工古文歌诗吴又能书李祝工书祝又能古文歌诗沈
唐工绘事又能歌诗而皆推让先生以为不可及先生
小𨽻 (第 17a 页)
既安矣乎遂为之记
  翠影堂记 (徐祯卿/
)
延陵吴嗣业有素质能谢绮纨裘马之友泊然喜与文
士相往来开别室于堂之右广不过二寻长倍之中置
修床短几 (第 2b 页)
可以聚颅笑谈其外有长廊碧栏可以散步
凭眺栏外有方庭植樨梧二三本修竹百竿杂以芭蕉
葱茜相映清风洒然沐我襟发密影交翠浮摇座中可
以佐哦咏之寂思供闲居之幽玩矣嗣业尝与客徘徊

月下赏爱久之因名曰影翠嗣业工篆既自扁之又命 昌国
作影翠之记诸君当不惜次第咏歌之
  徐于室记(汪道昆/)
室高广方丈深加半焉负墙设一木榻以居坐具卧具 (第 3a 页)
缀补而此皆
成篇故其篇中章句罕所更定惟其文字错误参互考
校未能尽正尚以俟好古博学之君子云
  谈艺录 (明徐祯卿/
)
诗理宏玄谈何容易究其妙用可略而言卿云江水开
雅颂之源烝民麦秀建国风之始览其事迹兴废如存
占彼民情 (第 18a 页)
乃定
群奸澌灭主明圣易名建祠锡赠荫制词前后相辉映
嗟公一死重孰并我铭揭之为世镜
  守斋邵先生墓志铭 (徐祯卿/
)
守斋先生卒之二年其孤天相等奉柩葬于虞山北麓
兴福寺之南原合其母朱氏之兆门人徐某谨摭其行
以志其墓 (第 8b 页)
儒生精于治经又性喜为诗所著有草堂集凡十卷苏
人故多以诗名家而近时则 迪功郎徐君昌谷
最著 (第 2a 页)

尝数过公论诗公曰诗贵成家格卑弱固不可若规
规摹拟前人逼真亦词家大忌也且夫古之为诗者以
寓性情也得之于 (第 2a 页)
体裁而失之于性情亦安用诗 昌谷
深服其言故公之诗虽酝籍古人而要于自写己意略
如所以对 (第 2a 页)
昌谷
(第 2a 页)
昌谷
之诗则自海内艺文之士莫
不喜道之而公之诗虽以吴之人士雅好为诗者亦多 (第 2a 页)
景纶令弟
归便用此纸写一通寄去鹏陂如霖如崇如缙昆仲凡
知守一者皆观之谋石刻于其墓是故人之高谊也
   徐昌国
墓志(王守仁/) (第 3a 页)
正德辛未三月丙寅太学博士 徐昌国
卒年三十三士
夫闻而哭之者皆曰呜呼是何促也或曰孔门七十子
颜子最好学而其年独不永亦三十二而亡说者谓颜 (第 3b 页)
子好学精力瘁焉夫颜虽既竭吾才然终日如愚不改
其乐也此与世之谋声利苦心焦思患得患失逐逐终
其身耗劳其神气奚啻百倍而皆老死黄馘此何以辨
哉天于美质何生之甚寡而坏之特速也夫□鼯以夜
出凉风至而玄鸟逝岂非凡物之盛衰以时乎夫嘉苗

难植而易槁芝荣不踰旬蔓草薙而益繁鸱枭虺蝮遍
天下而麟凤之出间世一睹焉商周以降清淑日浇而
浊秽薰积天地之气则有然矣于 昌国
何疑焉始 (第 4a 页)
昌国
与李梦阳何景明数子友相与砥砺于辞章既殚力精
思杰然有立矣一日讽道书若有所得叹曰弊精于无
益而忘其躯之 (第 4a 页)
毙也可谓知乎巧词以希俗而捐其亲
之遗也可谓仁乎于是习养生有道士自西南来 昌国
与语悦之遂究心玄虚益与世泊自谓长生可必至正 …… (第 4a 页)
德庚午冬阳明王守仁至京师守仁故善数子而亦尝
沉溺于仙释 昌国
喜驰往省与论摄形化气之术当是
时增城湛元明在坐与 (第 4b 页)
昌国
言不协意沮去异日复来
论如初守仁笑而不应因留宿曰吾受异人五金八石
之秘服之冲举可得也子且谓何守仁复笑 …… (第 4b 页)
乎而固未尝融乎夫盈虚消息皆命也纤
巨内外皆性也隐微寂感皆心也存心尽性顺夫命而
已矣而奚所趋舍于其间乎 昌国
首肯良久曰冲举有
诸守仁曰尽鸢之性者可以冲于天矣尽鱼之性者可 …… (第 5a 页)
以泳于川矣曰然则有之曰尽人之性者可以知化育
昌国
俛而思蹶然而起曰命之矣吾且为萌甲吾且
为流澌子其煦然属我以阳春哉数日复来谢曰道果
在是而奚以外求吾不 …… (第 5b 页)
吾疾且作惧
不足以致远则何如守仁曰悸乎曰生寄也死归也何
悸津津然既有志于斯已而不见者踰月忽有人来讣 昌国
逝矣王湛二子驰往哭尽哀因商其家事其长子
伯虬 (第 5b 页)
昌国
垂殁整衽端坐托徐子容以后事子容泣 …… (第 5b 页)

昌国
笑曰常事耳谓伯虬曰墓铭其请诸阳明气益微
以指画伯虬掌作冥冥漠漠四字馀遂不可辨而神志
不乱呜呼吾未竟吾 (第 6a 页)
说以待 昌国
之及而 (第 6a 页)
昌国
乃止于
是吾则有憾焉临殁之托又可负之 (第 6a 页)
昌国
(第 6a 页)
祯卿
世姑
苏人始举进士为大理评事不能其职于是以亲老求
改便地为养当事者目为好异抑之已而降为五经博
士故虽 (第 6a 页)
为京官数年卒不获封其亲以为憾所著有谈
艺录古今诗文若干首然皆非其至者 昌国
之学凡三 …… (第 6a 页)
变而卒乃有志于道墓在虎丘西麓铭曰
惜也 昌国
吾见其进未见其止早攻声词中乃谢弃脱
淖垢浊修形炼气守静致虚恍若有际道几朝闻遐夕
先逝不足者命有馀者志 (第 6b 页)
力为惟遭之戾聿云傥来心兮烱如志兮嵬嵬无损无
馀溢于九垓
  文温州诔 (徐祯卿/
)
故温州府君文侯景范幽玄日以绵迈国陨贞干士丧
德程于戏奈何门生报义号慕忉恻追而诔之辞曰
于昭府君轨 (第 4a 页)
也云蒸腾踏艺苑孰敢尔陵 徐祯卿
(第 15b 页)
昌谷
苏州人仕至国子博士神清履弱双
瞳烛人幼精文理不繇教迪著交诫感暮赋诸篇词
旨沉郁遂闯晋宋之藩凌躐曹魏长 (第 15b 页)
之望慕卒未有慰也言不尽意惟心察之
  与同年诸翰林论文书 (徐祯卿/
)
碧云兰若坐听泉声淙淙西山秋色间与公等谭及千
秋殊快仆与公等幸际盛世职在词曹其慎毋牵泥于
朝会应制 …… (第 10a 页)
仆不佞辄复就公等印可
  又 (徐祯卿/
)
醉中草论文书作字复漫漶不辨公等以为然否昌榖
谭秇无关性情谈何容易弇州卮言亦有白笔然扬之
青云之上 (第 12b 页)
  论诗书(顾璘/)
与足下一见即出郊居野人岁计牵系不能不然无足
为高明道者念所论诗说衷臆耿耿未尽略为一谈国
朝自弘治间诗学始盛其间名家可指而数今亡去有

集传世者三人李献吉何仲默 徐昌谷
三人各有所长
李气雄何才逸徐情深皆准则古人锻琢成体纯驳优
劣可略而言大抵皆作家也今虽后贤翘起孰不同声 (第 1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