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集部
慰劳怡怡然至一
及父兄艰苦事辄涕涔淫下不止也始翁察诸子皆任
家顾独御史君内文任经术俾受春秋于进士语溪

举乡荐一试于春官不第归翁曰岂其有所不足耶
俾质之钱塘江圻圻故世世受春秋学者也读其义而
叹曰行矣吾所有 (第 2b 页)
  祭李伯承尚宝文
呜呼齐鲁文学盖出天性公登上第肄棘寺政其于
歌诗业已彪炳余齿最劣托载末乘公不余少有倡必
应余朴汝削汝装余镜睥睨一世扬扢千春天寔妒之

公出邑臣余既失公而得于鳞谢生厕焉皆公邑人吴
骈宗 徐楚
仅国伦表东海风祓京洛尘下犹大历上则
先秦公稍晚收为司农属与四五子杯酒徵逐调不必
谐当心则伏柏梁徵和平 (第 4b 页)
  马湖豋览
四海车书日干旄万里扬牂牁今作郡魑魅旧为乡江
自金沙出山连玉峤长岁时常雾雨草树只青苍舟楫

通吴楚楩楠足栋梁千秋宾上国一统见今皇到此真
殊域凭高览大荒岚光生涧壑云气满衣裳西徼仍多
难当关讵可忘天王今有道舞羽为边防
  徐 楚(一首/)
   楚字世望淳安人嘉靖戊戌进士除工部主事
   历官四川左参政有吾溪集
  筑圃
垂老学为圃乘秋 (第 38a 页)
  抗首
抗首望西秦朝廷急用人玉关疏控扼紫塞满荆榛痛
昔筹边赋(锦衣卫经历沈/鍊所上有赋)怜君侍从臣谁为谢安客谈
笑净风尘

  送箕仲之衢州
古路三衢外青山太末馀樵迷仙子质庙过偃王 徐楚
橘秋全熟吴枫江渐疏旧游题石处好为一踌躇
  顾晋卿席上闻其弟益卿宪副南越之捷喜而赋
   之
廿年豺 (第 30a 页)
伐楚必事 徐楚
遂兴师伐徐残之徐偃王将死曰吾赖
于文德而不明武备好行仁义之道而不知诈人之心
以至此也君子曰仁义天下之 (第 6b 页)
则桓公之不足以终主诸侯人知之矣不然以密迩山
东之 徐楚
人何敢踰越险阻以伐之耶今楚而敢伐徐
则以不救黄而觇桓公之不能矣公能于此而振旅焉
犹可及也奈何八国诸侯 (第 43a 页)
伐楚必事 徐楚
遂兴师伐徐残之徐偃王将死曰吾赖
于文德而不明武备好行仁义之道而不知诈人之心
以至此也君子曰仁义天下之 (第 20a 页)
  昌黎韩子之论文也以为与世浮沈不自竖立虽不为
当时所怪亦必无后世之传予读之𢥠然信韩子之奇
于文也学者拘常袭陋肤附而踵随求一语突出不可
得且谓君子之立言固如是其坦白也信如是说则是

麒麟凤凰不必称瑞于世而黄茅白苇弥望无际皆可
目为琪树之林矣胡子国堂读书好奇伟一诗成辄俯
视其俦辈顾独以予为知言介吾友 徐青溪
属为论序
出其所作则诚耽奇逐异勇自竖立不肯与世浮沈者
也予惊而告之曰子不屑与时人伍必将求合乎古人
(第 4b 页)
 (白玉者永兴寺志钱唐西溪永兴寺唐正观三年悟/明尊 开山南宋时济颠垒石为安乐桥当水啮处)
 (岿然独存村民食螺巳断尾颠乞放池中遂活至今/螺皆无尾 西湖竹枝续集 徐楚
词云资严古院半)
 (邱墟满壑梅花泛雪渠剩有颠/师功德水至今留得半焦鱼) (第 23a 页)
  (玉芝山房/耄年诸槁)
莫如忠(字子良松江华亭人嘉靖戊戌进士除南工部主槁/事历贵州提学副使累迁浙江布政使有崇兰馆)
乔世宁(字景叔耀州人嘉靖戊戌进士由南刑部郎中/出历湖广提学副使终四川按察使有丘隅集) 徐楚(字世望淳安人嘉靖戊戌进士除工/部主事历官四川左参政有吾溪集)
沈[启-口+山](字子由吴江人嘉靖戊戌进士历官湖广按/察副使有西台越吟楚吟家居鸡窠诸槁)
王问(字 (第 31a 页)
  (玉芝山房/耄年诸槁)
莫如忠(字子良松江华亭人嘉靖戊戌进士除南工部主槁/事历贵州提学副使累迁浙江布政使有崇兰馆)
乔世宁(字景叔耀州人嘉靖戊戌进士由南刑部郎中/出历湖广提学副使终四川按察使有丘隅集)
徐楚(字 世望
淳安人嘉靖戊戌进士除工/部主事历官四川左参政有吾溪集)
沈[启-口+山](字子由吴江人嘉靖戊戌进士历 (第 31a 页)
篇怅惘河阳之作倘亦文人所不废太上所难忘欤
然而伟长淡泊卒全身于黄初之间安仁乾没䆒靡躯于
太康之末余为 世望楚
鸿甚殷不徒以其文也况楚鸿家
有门风幼称才子秋士尚木辕文与陈李两君同堂接席 (第 1b 页)
    枯棘双禽 道中见梅
    东村漫兴 赠陆文宝
    立春后五日 次韵筼谷暮春三首
    题红梅 漫成
    别 徐楚
芳 儿云林小景
    闻筝 巳酉重午
    归东郊偶成 客殳山偶成
    过无锡 土桥
    (第 13a 页)
 而刚中止矣徽之曰吾尚记某事出某书凡三十
 端后不知所终因赋一绝云
空山积雪深一尺车马何来野老疑溪上捕鱼归换酒
更无人识吕徽之
  别 徐楚
(第 6a 页)
  林
伯谋不恊而与国贰此外夷之所以得肆其志也甚矣齐桓
之伯有始而无终也牡丘之役将以救徐而先为盟固可见
其不恊矣誓言方新而宋人有伐曹之举大功未立而自携
贰将何以禦外患耶遂使楚人得志而败徐于娄林中国之
势于是乎衰矣由此观之非桓公不能敦不息之诚而至于
斯欤常谓齐内以治外者善谋也慎终以承始者善道也故
外夷之进退未尝不视诸华之疆弱而诸侯之向背又岂不
由伯心之思斁哉是故桓公之始伯也郑侵宋则合宋卫以

致讨荆伐郑则率鲁宋而往救分灾讨贰诸侯无阙故能壮
中国之势以服四夷召陵之功蔚为五伯之盛诚可嘉也使
其尝存是心不亦善乎柰何葵丘既会震矜遂生由是楚伐
黄而不救以次陉椅角之助反贻队命亡氏之悲则桓公之
不足以宗主诸侯人知之矣不然以密迩山东之 徐楚
人何
敢喻越险阻以伐之耶今楚而敢伐徐则以不救黄而觇桓
公之不能矣公能于此而振旅焉犹可及也柰何八国诸侯 (第 31b 页)
僭称王。越亦如之。彼所居自外于中国。叛乱凌犯。不自以为耻。荆杨青徐。即禹贡之所载。而王化之所尝及也。 徐楚
吴越。茫无统纪如此。况禹贡之所不载而王化之所不及乎。是以圣人作春秋。以尊攘为急。岂不知空言不能正夷狄 (第 222H 页)
何也。即正也。夫天子之位。得之以正。行之以正。无一事不出乎正。故能处皇极之尊。天下莫不正。自周以后。 徐楚
吴越称王。汉以后新莽称帝。位虽尊。而所尊不在是焉。势虽盛。 (第 334H 页)
江西安抚大使,卒赠少师,谥忠 定,有梁溪词。二十一首。 蔡伸仙游人,字仲道,襄孙。政和五年进士,历倅 徐楚
饶真四州,自号友古居士,有 友古词。百四十三首。 李持正莆田人,字季秉,政和五年进士,朝请大夫。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