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楚辭類
詩文評類
 文章辨体汇选卷二百四十三
            明 贺复徵 编
书三十九
  论三区赋役水利书 (明归有光/
) (第 1a 页)
有光
再拜谨致书明侯执事窃承明侯以本县十一十
二十三保之田土荒莱居民逃窜岁逋日积十数年来
官于兹土者未尝不 …… (第 1a 页)
及太守南岷王公
新行事例免其南北运库子马役解户之类此亦可以
少纾目前之急也唯明侯留意焉
  论禦倭书 (归有光/
) (第 5b 页)

  经序录序 (归有光/
)
予昔承乏汴藩因识宗室西亭公脩学好古有河间大
雅之风尝得唐李鼎祚周易集传椠版行于世又为诸
经序录几 (第 27b 页)
才之隆替翁故详逊国诸臣以附名臣
不惟彼之不可泯亦见此之不可忽有风教之责者庶
其感动于斯也
  史论序 (归有光/
)
西汉以来世变多故典籍浩繁学者穷年不能究宋世
号称文盛当时能读史者独刘道原而司马温公尝言 …… (第 11b 页)
称述第言其人平生无他好独好读书老而不倦也某
受命唯唯退而谨书之
  卓行录序 (归有光/
)
昔古圣人之治天下既先之以道德犹惧民之不协于
中而为之礼以防之上之赏罚注措凡治民之事无一
不归于礼 (第 13a 页)
见议论卓有
可观一时文人望之不见其崖际者武进唐荆川是也
文词虽不甚奥古然自辟户牖亦能言所欲言者昆山 归震川
是也半趋时半学古立意造词时出已见者黄
五岳皇甫百泉是也画苑书法精绝一时诗文之长因
之而掩者沈石田唐伯 (第 5a 页)
桐既爨当索诸弃灰之衢耳愿序其
事以为后徵序成则灌甫宗正又为李氏流意焉予将
嗣图之矣
  项思尧文集序 (归有光/
)
永嘉项思尧与余遇京师出所为诗文若干卷使余序
之思尧怀奇未试而志于古之文其为书可传诵也盖
今世之所 (第 13a 页)
俾观者亦足以考志意而得其人焉景明既受命
退曰斯皆至论又何所序乃并记其言君名贤字崇德
  䌽衣春燕图序 (归有光/
)
吴粤于三代不在五服之内春秋于吴犹夷之最后秦
取楚吴始内属及略取陆梁皆以为郡县然一日有事
杜潢浦阳 (第 25a 页)
孙若君辈者邪吾
卜之行且见陆氏有人矣诚如是即君不属余以谱序
犹当序之况君果属余也
  龙游翁氏宗谱序 (归有光/
)
传曰古圣人之治天下反古复始不忘其所由生上治 (第 10b 页)
师或题其卷曰金华使节而予序之云
  送吴纯甫先生会试序 (归有光/
)
予为童子时则知有吴纯甫先生长而登先生之门悦
而忘其归也盖世之所谓慷慨魁磊之士吾必曰先生
焉先生精 (第 7b 页)
王诚能少垂听于啬夫之论无轻用其
年力之富以颐神而思永则所谓千岁云者犹近言之

  默斋先生六十寿序 (归有光/
)
吾昆山之俗尤以生辰为重自五十以往始为寿每岁 (第 16b 页)
  书朱太仆十七帖(徐渭/)

昨过人家圃榭中见珍花异果绣地参天而野藤刺蔓
交戛其间顾问主人曰何得滥放此辈主人曰然然去
此亦不成圃也予拙于书朱使君令予首尾此帖意或
近是说耶
  书谯南游卷后 (归有光/
)
某始计偕由滁州入彭城前年再登滁州山春初犹寒
马行山岭上多积雪北风萧萧令人怆然有怀古之思
宋太祖常 (第 13b 页)
鲍公
温温者也今闻其里言矣夫禹功盖天下帝兢兢然犹
以不伐命之让矣不伐则莫与争矣让不亦宜乎
  贞女论 (归有光/
)
女未嫁人而或为其夫死又有终身不改适者非礼也
夫女子未有以身许人之道也未嫁而为其夫死且不 (第 7b 页)
边者喘息不获定沿边之
卒伤于锋刃者疮痍不获起而复横挑强寇以事非常
则愚所不解者也谨议
  三途并用议 (归有光/
) (第 24a 页)
吹芦笙得一二声似欲𨽻太常乔景淑如江东秀才文
弱都雅而气不壮吴峻伯如佛门中讲师虽多而不识
本来面目 归熙甫
如秋潦在地有时汪洋不测一泻而
已卢少楩如春水横流滔荡纵逸而少归宿梁公实如
贫士好古品非不得一二醒眼者 (第 13a 页)
哉彼以富人子而有文君名人子而有文君岂得
与八儿论贵贱哉语云金生沙砾珠出污泥信矣信矣
  归氏二孝子传 (归有光/
)
归氏二孝子予既列之家乘矣以其行之卓而身微贱
独其宗亲邻里知之于是思以广其传焉孝子讳钺字
汝威早丧 (第 2b 页)
故诗文亦不艰深
靡丽如其为人所著介庵集通鉴纲目续编考正藏于

  通议大夫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李公行状 (归有光/
)
公讳宪卿字廉甫世居苏州昆山之罗巷村以耕农为
业通议始入居县城独生公一子令从博士学山阴萧
御史鸣凤 (第 7b 页)
  世美堂后记 (归有光/
)
予妻之曾大父王翁致谦宋丞相魏公之后自大名徙
宛丘后又徙馀姚元至顺间有官平江者因家昆山之
南戴故县 …… (第 4a 页)
不去一日家
君燕坐堂中惨然谓余曰其室在其人亡吾念汝妇耳
余退而伤之述其事以为世美堂后记
  见村楼记 (归有光/
)
昆山治城之隍或云即古娄江然娄江已湮以隍为江
未必然也吴淞江自太湖西来北向若将趋入县城未
二十里若 (第 5b 页)
览斯文知公之嗜石之自会昌三年五月癸丑日记
  秦国公石记 (明归有光/
)
宋太师秦国卫文节公泾淳熙十一年进士第一人参
知政事文章议论有裨于当世宋史轶不传公吾县人
也县人能 (第 4b 页)
乎非闻者之不知则何以记企颍之亭
  畏垒亭记 (归有光/
)
自昆山城水行七十里曰安亭在吴淞江之旁盖图志
有安亭江今不可见矣土薄而俗浇县人争弃之予妻
之家在焉 …… (第 7b 页)
  花史馆记 (归有光/
)
子问居长洲之甫里余女弟婿也余时过之泛舟吴淞
江游白莲寺憩安隐堂想天随先生之高风相与慨然
太息而子 (第 8b 页)
之以示后之登
斯台者毋徒嬉此高山大川游云芳草而忘厥民忧也
宗子于是采客之言以为之记
  游宝界山居记 (归有光/
)
太湖东南巨浸也广五百里群峰出于波涛之间以百
数而重涯别䲧幽谷曲隈无非仙灵之所栖息天下之
山得水而 (第 13b 页)
为铭之说及所以铭君之故而
谨书君之姓名里宦系世卒葬月日为文而授之忞慰
使镵之墓上
  贞节妇季氏墓表 (归有光/
)
呜呼男女之分天地阴阳之义并持于世其道一而巳
矣而闺门之内罕言之亦以阴从阳地道无成有家之
常事故莫 (第 9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