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与杨天游(马森/)
两辱来教知先生不鄙有眷眷切磋之意但某抱病乞
身亲知谢绝是以不敢出访而徒怅然于空谷耳日静
颐啬神闭目独坐未有看书承惠佳刻因阅困学录内

有云学者心最怕杂要精明气最怕弱要强毅不精明
不能 大受
不强毅不能远到此语本讲得好似与曾子
士不可以不弘毅之意同但云寡欲以养心集义以养
气以此二者为工课固亦 (第 1b 页)

隆贵于唇齿然竟录录为天下笑此与耳食足持何异
余悲此类自阱其身以故论次诸循长吏俾守官者知
儒术之有 大受

  赠高白洲陟贵阳节推序(侯一元/)
夫讲学行礼莫良于师儒明刑弼教莫要于司理二者 (第 11b 页)
坐或独
步中庭遇风月清朗则自喜曰此吾儒受用处也其所
自得者如此故其于出处之际百折不回虽识者谓其
足以 大受
惜其不为公卿而先生之视功名事业则真
若浮云之过太虚也呜呼斯世有如先生者几人哉先
生卒之二十年其门人武 (第 9b 页)
俱潘出次用骏安吉州庠生陈出孙男六大武 大受

经大中大有大知曾孙男二世显世达用车等卜于是
年十二月十二日奉公柩葬于卞山之西冈云
  姚现闻墓 (第 8b 页)
 故河南左布政使程公用也以竹岩自号取其所乐者
 也而其心志节操实与竹类且写竹逼真位不满德委
 祉遗胤今大参君时昭侍御君时言文与行皆世其家
 远到 大受
以究公之志业可前必矣予久辱大参君之 (第 1a 页)
 第十九卷 古今诗(十八)
  屠维单阏
   罗浮蝴蝶歌 又近体四首
   题瞻园旧雨图二首 长水晓行
   荷花 七月八日 张孝廉(大受)
招高
    上舍(不骞)载酒过百花洲索予父子吟稿率赋
   李高士(延是)墓下作 十月二十一日丧子 (第 42a 页)
  屠维单阏
   罗浮蝴蝶歌 又近体四首
   题瞻园旧雨图二首 长水晓行
   荷花 七月八日张孝廉 (大受)
招高
    上舍(不骞)载酒过百花洲索予父子吟稿率赋
   李高士(延是)墓下作 十月二十一日丧子 …… (第 42a 页)
   同徐吉士(昂发)陆上舍(稹)沈秀才(翼)过普贤僧房
   谒韩蕲王墓 明瑟园杂咏三首
   八月十五夜陆上舍(稹)招同 张孝廉(大受)
徐吉士(昂)
(发)顾孝廉(嗣立)徐上舍(惇复)沈秀才(翼)玩月石湖
    席上作 逢庐州守张(纯 (第 45b 页)
   同徐吉士(昂发)陆上舍(稹)沈秀才(翼)过普贤僧房
   谒韩蕲王墓 明瑟园杂咏三首
   八月十五夜陆上舍(稹)招同张孝廉 (大受)
徐吉士(昂)
(发)顾孝廉(嗣立)徐上舍(惇复)沈秀才(翼)玩月石湖
    席上作 逢庐州守张(纯 (第 45b 页)
   履素先生祠堂记
先王之教民匪直乡遂大夫闾师党正之职也凡仕而
已者归教其里没则祀之瞽宗汉晋经师设黉堂缮精
舍至于宋府州县学外分建书院择耆儒为山长或与
博士弟子争多焉明初山长废而书院尚存讲学者得

以专席其后朋党盛而学术殊时文工而经义晦科名
重进取亟而力田孝弟无人必藉乡有善士导以亲亲
敬长之节离经辨志之方故夫师逸而功倍化民成俗
而有司莫知斯则儒者之效矣曩予泊舟匠门闻岸有
读书声询之则顺治甲午乡贡进士张先生曾馀之学
舍后四十年获交先生之叔子 大受
大受识达而才敏
洽闻周见自举于乡名日盛弟子著录者数百人席 (第 5b 页)
   履素先生祠堂记
先王之教民匪直乡遂大夫闾师党正之职也凡仕而
已者归教其里没则祀之瞽宗汉晋经师设黉堂缮精
舍至于宋府州县学外分建书院择耆儒为山长或与
博士弟子争多焉明初山长废而书院尚存讲学者得

以专席其后朋党盛而学术殊时文工而经义晦科名
重进取亟而力田孝弟无人必藉乡有善士导以亲亲
敬长之节离经辨志之方故夫师逸而功倍化民成俗
而有司莫知斯则儒者之效矣曩予泊舟匠门闻岸有
读书声询之则顺治甲午乡贡进士张先生曾馀之学
舍后四十年获交先生之叔子大受 大受
识达而才敏
洽闻周见自举于乡名日盛弟子著录者数百人席 (第 5b 页)
答公会公以病剧再疏乞身
天子终莫之许也公尝语门弟子 张大受
曰吾贵为尚
书何如秀水朱十以七品官归田饭疏饮水多读书万 (第 3b 页)
时三馆诸臣苟以文章邀
圣眷者类得取不次之擢立至槐棘间天下争为公喜
谓公之足以报国者不仅在文章殆自此得 大受
乃不
三年而公卒矣生于康熙某年某月某日卒于乾隆某
年某月某日子四皆以乡贡进士荐葬于某乡之某原
所著有 (第 14a 页)
  荐士摺(四十四年四/月十二日上)
(臣/)
命抚吴向与所部文士扬扢风雅后先识拔共得十有
五人(臣/)将其平日所著诗篇汇为一集名曰江左十五
子诗此十五人内王式丹吴廷桢徐昂发钱名世蒋廷
锡业蒙
皇上擢居翰林徐永宣已中进士今在籍候补杨棆已

经除授知县李必恒久患耳聋(臣/)不敢轻荐外所有吴
士玉顾嗣立宫鸿沥郭元釪 张大受
王图炳缪沅七人
久业铅椠才学素优惟缪沅远馆京师王图炳偶尔患
病其吴士玉等见俱进有册页奉
旨考试诚千载 (第 22a 页)
君潮右布政使胡君岳右参政刘君士奇右参议
刘君淮按察使陆君钶副使叶君珩龙君大有刘君守
绪佥事龚君进汪君 大受
暨恩为之颂曰美哉轮奂如
竹之苞如松之茂遹有宁居尚作我师以绥百粤益昌
皇治高君再拜稽首曰谊也敢忘斯教隳 (第 7b 页)
得之于诸子百家犹然
而况于得六经之道者乎若曰制举义以博一第耳胡
道之云则非知言者也文乎哉浮而已矣余友 张伯可
刻去浮集已属张以登为弁语 (第 66a 页)
伯可
欲并存予之说
如此
   拂云斋书经社草序 (第 66a 页)
  庶常散馆在即疏

兵科都给事中(臣/)魏裔介谨
题为庶常散馆在即仰乞
严加考试分别授职以重清华之选事窃照
国家仿明朝旧制改进士为庶吉士设官教习给以廪
饩非徒虚糜岁月而博养士之名也将使之博学多通
练达时务以真学问为真文章以真文章为真事功庶
朝廷得食其报可共佐太平耳然欲得真才而用之必
先严其分别分别既严虽未必人人皆 大受
之器庶几 (第 21b 页)
  前中翰姜公暨元配贺孺人墓志铭

康熙丙午秋余暂假还乡适丹阳姜子允茂来谒以头
抢地涕泗横臆有所欲言则手其大父中翰公暨妣贺
孺人行实云将卜吉举柩合葬于鹿庄之原窀穸有期
请为之志噫余与公虽生不同时然素闻庭训于赵忠
毅公文集中景其流风馀韵心焉向往者已久兹举也
义不可以辞遂损益其状而为之志公讳 大受
号抱宏
世居于云阳之滕村里其先有宋时称平陵望族随驾
南渡为郡马公至胜国初年安十公乐云阳风土始占 (第 21b 页)
尘若浼议狱三尺
为平仁和县知县程达才周万变识鉴隐机精神遍彻
穷檐繁剧尚多暇力临海县知县周孔教经济自优
循良实出绪馀美政多端欢声一口德清县知县陈
效神闲气定才敏识高兴釐尽是永图力量可属大事
萧山县知县刘会 (第 49b 页)
尘下拜送玉
带十围白金二扛奉圣旨王篆着冠带閒住
江西道御史李植论劾司礼监太监冯保罪恶十二事
一曰内官 张大受
书办徐爵系先年论死太监李彬亲
信之人因盗大祀神祗祭器奉世宗皇帝圣旨大受发 (第 72a 页)
公状者也一适顾问达一
适江阴邑庠生薛同祖一适许世芳一字周如璞孙男
八德源聘鸿胪署丞吴六如女德济聘孝廉 张弦所

德洽未聘镐出德清娶太学王一所女德淳娶邑庠彦 (第 10a 页)
   与凌藻泉二首
困惫岁馀得手书播然振动魔祟为之退舍喜阁下泽
行于邑而道成于家邑政得之士论徵诸道路家政得之
勒文伏想楝溪先生敦仁藻雅昭升上下可 大受
而弗 (第 37a 页)
  赠怀堂张先生擢南户曹郎序(代作/)
明兴二百馀祀皇风沕穆黔黎熙皞彰彰具得人弘化
之效肆皇上嗣大历服励精治理今年春特开明堂朝
群吏察贤不肖最著者明严彰瘅其注意任人尤亟亟
然士生斯时凡怀瑰抱奇幸际风云者孰不争相磨励
期自效明时无负德意哉余友怀堂张君以少囧牧拜
命留都主地曹政国家简贤图治至意暨君之幸获自

效盖豫然可交庆也怀堂君为三晋世家渊源德业无
暇论惟君赋性凝重自束发肆力文章敦行谊守朴茹
素期无堕家声在先大父襄敏公奉若世宗肃皇帝清
风劲节柱石岩廊其硕望盖昭揭旂常表式乡闾为荦
荦闻人已而君敬承象贤略无赫赫贵介意既登仕籍
约已奉公砥砺官常宛然襄敏公家法盖自余入视囧
篆与之朝夕观其外若悃愊而中实井井有别逆睹其
蕴藉知为 大受
器继而余在南都每闻君贤声辄为君 (第 5a 页)
  程聚所通政
弟久不作长安书起居中朝故旧盖自适丰草长林之
性不自觉其疏节也远承惠教俨拜夙雅草土馀息遽
何以报风便谨率勒此称谢惟丈勋猷日茂芳问时新
幸加珍摄用迓眷宠使人谓曩昔不能依阿权势者终
大受
则同志即不获斯遇亦藉光多多矣弟近营山 (第 29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