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获终信服乎蛮邦今集不
载嫌其太诎讳之也千仞用意忠厚类此且欲以此例
选沈句章诗诗道交道庶其中兴乎
   唐叔达
诗序(王衡/)
(第 18a 页)
唐叔达
少以异才名未三十辍去举子业人问子 (第 18a 页)
今何好曰好读书读书何事曰无所事也浮沈里闬中
舌不能战笔不能耕人多以为迂惟同里二三博雅君
子盛相推服以为 叔达
当今无辈余时颇有亦党之疑
癸己余从家君至京邸 (第 18b 页)
叔达
偕焉尔时士气犹发舒投
匦言利病者纷然 (第 18b 页)
叔达
为私议某得某失具言其始终
沿革之故胸中若有成案者时东西搆兵万里外羽书
情形不可测 (第 18b 页)
叔达
独逆断此当是某喜事某害成或兵
失将意或两将不相得已而果然余怪问子何以知之 (第 18b 页)
叔达
曰吾观古人某时某事类此吾窃意之耳居常笑
张空拳开横口者如木骝泥龙不适于用酒酣气振往
往捋须大言曰使吾 …… (第 19a 页)
巳当亦有缓急交浅言深取约与泰皆非其宜 叔达

然然终不能改也 (第 19b 页)
叔达
作世俗酬应文耻为腴词每不
能当人意乃其论利害写情景名言缤纷老法澹宕今
人不能及也间以方寸覆瓿纸写杂体 …… (第 19b 页)
天下文章气节未必遂无古人要以古人生今时
必不能挑取世名亦必不肯自为名即以此相天下士
皆如此矣部成余谓 叔达
子诚落落虽然名誉不彰朋
友之过也为之叙述梗概于卷尾
  李长蘅檀园近诗序(程嘉燧/) …… (第 20a 页)
分之言姑不暇序其诗而聊序予两人之意如此
   唐叔达
咏物诗序(程嘉燧/)
壬子冬 (第 22a 页)
叔达
戏为雁字诗二十馀篇一时皆叹以为绝
伦未几又成和韵落花三十篇凡经数押而语益豪 (第 22a 页)

为人志大而论高平居意思豁然独好古人奇节伟
行与夫古今谋臣策士之略当其讨论成败兴亡之故
神气扬扬若身在 (第 22a 页)
  扬州文峰塔记

有介胄之士曰杨天祥者尝游江南北大帅军中其拳
勇超出辈流远甚而恂恂若不能言者至于负节槩信
然诺则儒生所不及也余以 唐叔达
故知之既乃得其
本末则少尝为僧少林寺从师披剃命名曰镇存托钵
维扬至南关之外福国庵结夏有感于阿育王事发 (第 18a 页)
为绍介而请从弟子列苦要而后许手书
一赫蹄授之曰太上无生次达生次䝿生次伐生仲慧
宝之若头目居恒谓其所善 唐时升
娄孟坚曰吾始者
欲及吾身少毕所以酬吾父母者而后游乎方之外含 (第 6a 页)
  金逸斋处士暨配潘孺人合葬志铭
金处士之卒也以隆庆癸酉盖尝才其子乡进士伯谦
伯谦既除服自矢必得一命以报君而后归君于地下
无何伯谦亦卒凡九年而为万历壬午处士之配潘孺
人又卒时伯谦之子兆登亦已举于乡罢公车对而归
治丧事期癸未之十一月谋启君殡与孺人合而葬界
溪之新阡属邑子 唐时升
状其行事而复属余俾志且
铭之曰使孤之王父母殁而有闻于人者唯吾子已而 (第 10a 页)
之禄仅
三日而皆不竟至孺人遂不获以一日染指而又夺之
不获躬含敛不肖惭负天地何以解于是前后手草事
行谒 唐处士时升
状之以属余使志铭其葬余不佞何
以重君夫妇而慰偕行虽然以余所好论著廛井农贾
之致与阃闼之痹宁无一二为德 (第 5a 页)
   过浔阳         (明/)袁 凯
夜泊浔阳江上沙扁舟何处载琵琶西风不管水流去
依旧满汀开荻花
   田家即事         (明/)唐时升
江村女儿喜行舟江上人家吉贝秋缘岸荻花三四里
石桥南去见城头 (第 2b 页)
牧斋初学集卷第三十二
 序五
  嘉定四君集序
嘉定四君集者嘉定令四明谢君所刻 唐叔达
娄子柔程孟阳李长蘅之诗文也嘉靖之季吾
吴王司寇以文章自豪祖汉祢唐倾动海内而
昆山归熙甫昌言排之所谓一 (第 1a 页)
父其何忍不
铭铭曰
秋风萧萧兮秋露漙漙葬此秋士兮于彼秋原
我铭斯石兮千秋永安
  金府君墓志铭
嘉定 唐时升叔达
为金君子鱼记所居福持堂 …… (第 14b 页)
茔属程嘉燧孟阳为行状而
谒铭于余孟阳之状君叙述其束修励行积习
于家庭而发闻于乡里者可谓至矣要不出于 叔达
所云予又欲别为之志不巳多乎无巳则 (第 15b 页)
叔达
为徵而以孟阳之状足之按状君讳兆 …… (第 15b 页)
叔达
相證明者数端而已盖余之所以志君
者如此君为人深中隐厚与人交不翕翕热皆
有终始余之下吏也君既病矣每刺探 (第 16b 页)
备于我先君之圹志而志行之抑没而未章者
嘉定 唐叔达
巳志而铭之矣余不敢以再告而
吾家之流风本俗不可使其美而弗传也谨而
书之以示后之人俾勿忘天启三年闰十月 (第 9a 页)
  题项君禹雁字诗
雁字诗唱于楚人龙君御袁中郎小修海内属

和者溢囊盈帙其在吾吴则嘉定 唐叔达
为最
(第 17b 页)
叔达
之诗不拘拘于模拟比物连类纵横络
绎标举于意象之外而求工者反失焉余尝语
程孟阳 (第 17b 页)
叔达
之诗亦诗中之雁字也孟阳以为
知言槜李项君禹亦为雁字诗意象开拓约略
(第 17b 页)
叔达
而荟蕞百家穿穴琐碎殆有加焉诗家
之称咏物者如郑谷之鹧鸪袁凯之白燕皆七
言五韵而止若夫极命庶物原本篆籀 (第 17b 页)
孙之功讵槩诃为小果置弗道哉
昔归熙甫居安亭与菩提德坤长老游尝为文赠之其
后僧海月重建大雄宝殿为之记者 唐叔达
也予于熙 (第 13a 页)
叔达
无能为役而遂修之勤于斯寺不可使后无闻
爰述梗槩刻之石并叙寺中旧石刻以补县志之阙俾 (第 13a 页)
旧名后人因循吉之言易之失作者之意矣
   题韩浚嘉定县志后
此志明万历中知县淄川韩浚邃之延邑人张应武

时升
娄坚郑闲孟李流芳等所修诸公皆私淑震川以
文章名一时故词笔雅驯而考證殊多疏舛如官师表
大德元年列学正王 (第 13b 页)
  张子石六十寿序
余取友于嘉定先后辈流约略有三初为举子与徐
女廉郑闲孟掉鞅于词科而长蘅同举乡榜镞砺文
行以古人相期许此一辈也因长蘅得交娄丈子柔 唐丈叔达
程兄孟阳师资学问俨肰典型而孟阳遂
与余耦耕结隐衰晚因依此又一辈也侯氏二瞻黄 …… (第 13a 页)
抱质彬
彬可观子石为制科之文援据经史方轨横骛则女
廉闲孟之俦伍也道古昔谈经济高冠裒衣绝出流
俗则子柔 叔达
之典则也古诗今体步骤唐宋八分
楷书规模晋唐则孟阳长蘅之风流也以文弱书生
伏阙上书争穷邑三百年漕折之规 (第 14a 页)
  潘文学墓志铭
嘉定居吴郡之东偏地僻而土厚余所见俊民宿老

凡十馀曹读书励行动止自好方巾大带整冠脩容
丧乱已来老成彫谢是数君子者巳邈然如古人矣
而其乡人子弟风流馀韵犹有未尽没者则余乐得
而论著之如潘君汝跃是也潘君名应鲤汝跃其字
高祖文学士聪曾祖翁源县主簿橖祖文学煜父文
学元辅世有文行君兄弟皆博士弟子员父子兄弟
横经枕书铅椠交加弦诵错互君以 唐叔达
金子鱼
为父之执友以诸父之婿徐女廉为其执友唐金与
徐吾所谓数君子者之三人也以是故浸渍文艺缵
励名行其 (第 12a 页)
  柳州为岭南名郡自唐以来皆有学柳子厚文宣王庙
记云学者道尧舜孔子宋汪彦章学记云大观中士之
弦诵者至三百人马平为附郭县邑士俱入郡学凡柳
汪二先生所云马平得其大分景祐间甘君翔曾一甲
科及第其后继武图南者逐逐惜郡乘遭兵燹失传国
朝洪武四年县丞 唐叔达
始开设县学自是登科第者 (第 33b 页)
 行一行言北斗建午七曜在南方有是之祥无位真
 人当出华盖以下卒不可悉盖其学之奥僻如此虽
 古人不尽知亦不讳其不知也近有人举勃文问
 叔达
叔达言诸果吾能别之若捣为果单则不能别
 矣此文中之果单也英雄欺人哉然诸公文实亦有
 此病 (第 37a 页)
 行一行言北斗建午七曜在南方有是之祥无位真
 人当出华盖以下卒不可悉盖其学之奥僻如此虽
 古人不尽知亦不讳其不知也近有人举勃文问唐
 叔达 叔达
言诸果吾能别之若捣为果单则不能别
 矣此文中之果单也英雄欺人哉然诸公文实亦有
 此病 (第 37a 页)
    (臣/)等谨案学古绪言二十五卷明娄坚撰坚
    字子柔长洲人隆万间贡生早从归有光游
    明史文苑传附载有光传中称其与 唐时升
    
程嘉燧号练川三老又 (第 1a 页)
时升
嘉燧及李流
    芳号嘉定四先生然嘉燧以依附钱谦益得 (第 1a 页)
    名本非端士核其所作与三人如蒹葭倚玉
    未可同称至三人之中 时升
流芳虽均得有
    光之传而能融会师说以成一家言者又当
    以坚为冠盖明之末造太仓历下馀焰犹张 (第 1b 页)
   缑山子传
缑山子者王太史辰玉之别号也君天资警敏又少而
勤学甫习经义即已趋高朗骏发度越寻常矣未几试
于有司三冠其俦而意乃夷然凡所目击耳闻莫不叹
羡以为远器娶于嘉定金氏文肃公乡荐之同年友也

妇兄兆登字子鱼自是数求友于邑始与张君定安同
砚席仲慧其字也又因张而交 唐时升
(第 20b 页)
叔达
及予娄
坚子柔既而读书支硎山房则与华亭陈仲醇俱皆其
弱龄也君于受经之暇出入内阁见其女兄独居小楼
修默 (第 20b 页)
家后生其欲少慰于翁媪又当何如也虽然娱目前所
以为慰冀日后无乃为痴吾姑与兄一笑而置之 唐叔
兄以中表兄弟同执友砚席其文详赡而出之以核
其意谆恳而托之以谐想见称觞之晨必有喷饭之乐
予虽不娴于颂祷 (第 22a 页)
   潜山先生沈君六十寿诗序
潜山先生者友人沈君用卿方为其邑诸生师因而称
之也君今年六十矣其生之辰以中秋后五日于是忘
形之交徐允怀 唐时升
娄坚金兆登相与赋诗因君之
胤寄以为寿咸谓坚也颇好字画属以笔札辄复叙而
进之忆予童时识君比冠遂获磨砻于 (第 9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