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有三仁其志不同其心安也故
足以献于先王不然死者复生生者愧矣由斯以观诸
公情事夫又何疑乎
  显忠祠记 (姚涞/
)
国家当兴废之际必有抗节秉志之士润鼎齿剑视死 (第 5a 页)
而忠信笃敬之
才于兹乎再试矣他日举汉世故事俾公卿选诸所表
晋川子亦又奚让焉
  送张子行之佥宪陜西序 (姚涞/
)
今西北诸镇地当边冲朝廷备之甚严而承命以临者
有大将有中官有总宪重臣列戍数百里屯兵数万众
事既有统 (第 15b 页)
  狐死正丘首赋(唐白行简/)

  猎兔赋(晋夏侯湛/)
  白兔赋(唐蒋防/)  (明姚涞/
)
  剧鼠赋(魏卢元明/)
  黠鼠赋(宋苏轼/)
  鼠赋(明桑悦/)
  蝙蝠赋(魏曹植/) (第 83a 页)
天符之允臧
伴祥乌于苑囿邻瑞雁于池塘懿夫以道德为筌蹄者
其可忘
  白兔赋(有序/)         (明/)姚 涞
窃惟德协于治治协于瑞邃古以来盖莫不然赤文之
箓尧也昭华之琯舜也白狼之钩汤也丹鸟之谷武也
畴德之符有足 (第 24b 页)
钦定四库全书
 明诗综卷四十四
          翰林院检讨朱彝尊编
  姚 涞(一首/)
   涞字维东慈溪人嘉靖癸未赐进士第一历官
   翰林院侍讲学士有明山存稿
   (静志居诗话文徵 …… (第 1a 页)
   (画匠处此何元朗丛说述之而曰二人只会中/状元更无馀物衡山长在天地间今世岂更有)

   (道著 姚涞
杨维聪者邪闻者以为快心之论然/学士尝与孙太初薛君采高子业相唱和且闻)
   (山东李中麓富于藏书特遣 (第 1b 页)
   赖良大雅集跋 书敦交集后

   梅庵李氏明正音跋 跋危氏云林集
   跋草阁集 跋钓鳌集
   高丽权秀才应制集跋
   书 姚学士明山
存稿后 书狷石居遗集后
   书曼寄轩集后 摭言足本跋
   书鉴诫录后 书北窗炙輠后
   跋刘豫 (第 73b 页)
   高丽权秀才应制集跋
高丽秀才权近字思叔别字阳村洪武中至南京高皇
优礼待之赐衣赐食爰命赋诗阳村先之以本国废兴
之由道涂经过之所次之以本国离合之势山河之胜
与夫邻境之情形兼述东人感化之意既成精华炳蔚
音响铿锵帝览之称叹因命与刘公三吾许公观景公
清戴公德□张公信辈偕游南北市来宾重译鹤鸣醉
仙诸楼帝又赐以御制三诗此洪武丙子岁事建文四

年春朝鲜恭定王李芳远令知申事朴锡下议政府镂
版以行于是嘉靖大夫艺文馆提学国人李詹暨奉使
翰林史官兵部主事金陵端木孝思均为作序而淮南
陆颙番易祝孟献题诗其后焉阳村赐游酒楼实录未
之载予所见应制集则天顺元年朝鲜本也   书 姚学士明山
存稿后
文徵仲待诏翰林相传 (第 18b 页)
明山
学士及杨方城所窘昌
言于众曰吾衙门非画院乃容画匠处此何孔目元朗 …… (第 18b 页)
丛说述之而曰二人只会中状元更无馀物衡山长在
天地间今世岂更有道著 姚涞
杨维聪者邪闻者以为
快论然 (第 19a 页)
明山
尝与孙太初薛君采高子业相唱和且闻
章丘李中麓富于藏书特遣其子就学可谓敏于好古
者即徵仲去官日躬送至张 (第 19a 页)
   同年录序
同年录者录士人同荐于乡者之氏名也士荐于乡夫
既有录矣而复录此者本厚也嘉靖丁酉之岁予与学

士四 明姚明山
主北畿乡试未几诸中式之士葺有斯
录欲予二人各系一言逮兹十馀稔矣于是诸士凡四
上礼闱而获隽者致五十馀人 …… (第 21a 页)
忘者
无不用其志虑远而谋悉谊笃而情真将俾家藏而世
讲焉兹录之用意不其厚哉嗟夫岁月易迈回首往事
如昨日 明山
既已下世而一时同榜之人自今观之何
其不齐也夫其不齐者所遇异也出处迟速不能以一
律兹其升沉之为异而以昆 (第 21b 页)
遑负公勤渠若背负芒勉竭鄙思粗为论次
庶几古人挂剑之义崇觞洁俎告公于冥颂公莫周专
荐此诚尚飨
   祭 学士姚明山

呜呼 (第 10a 页)
明山
而止斯耶君之器度英伟莫伍尚友昔贤馀
子莫数君之问学既博而醇嚅哜道腴淹贯典坟君之
才识时务通达技艺词章 (第 10a 页)
乃才之末天既畀君兼人之

资君克副之益以修为早承家学深培厚艺首对大廷
海内倾企盛大通显君所固有建立勋庸名世不朽既
生之丰乃敚之遽其然其然天也曷谓呜呼 明山
曩岁
之秋同君被命校文贤科各矢诚敬我病且拙藉君寔
多君识精敏事用不讹君于交游知爱无几顾独于我
乃若孚 …… (第 10b 页)
途念我阔迂谊感予衷书存箧笥忍谓今日见君此事
呜呼 明山
昨者岁暮遇君乡人我为讯君计日治任自
冬历春倏已炎暑不闻嗣音乃得此语失此俊杰士林
嗟咨矧我朴诚耿耿之私 (第 11a 页)
   跋文氏葬录

文先生之殁也一时名公钜卿吊祭赠赙者相继二承
所辑手书祭文至于如此之多夫亦盛矣先生当承平
右文之日能以文章德望倾动海内同邑后进若陆少
卿子传王吏部禄之以讫陈道复王百榖之流皆及其
门其流风馀绪吴人至今传道不绝非如一艺之士仅
以笔精墨妙见推者比也何元朝云衡山在翰林大为 姚明山
杨方城所窘昌言于众曰我衙门不是画院乃
容画匠处此惟黄泰泉马西玄陈石亭与相酬倡甚欢 (第 12a 页)
二人只会中状元更无馀物衡山数公长在天地间今
世岂更有道著 姚涞
杨维聪者邪吴梅村评之云快哉
斯言百世而下犹可以兴起也予读梅村所记每叹息
流涕于此故附识葬录之末
   (第 12b 页)
猛旦暮必反状请征之未报应期去都御史姚镆代之
镆雅知猛无反心而镆 子涞
亦以书谏请勿征时巡按
谢汝仪与镆有隙廉得涞书诬涞纳猛万金镆皇恐乃
再请征猛遂发兵八万分道并进猛长子邦 (第 15b 页)
   书何元朗语后

何元朗曰衡山先生在翰林大为 姚明山
杨方城所窘
时昌言于众曰我衙门不是画院乃容画匠处此惟黄
泰泉马西元陈石亭与相得酬唱甚欢二人只会中状 (第 23a 页)
元更无馀物衡山数公长在天地间今世岂更有道著 姚涞
杨维聪者耶程松圆曰快哉斯言百世而后犹可
以兴起也近日汪苕文亦尝书之予按元遗山中州集
撰李长源传谓当时 (第 23a 页)
不敢穿凿以求之也
   姚明山
学士拟传辨
何元朗云衡山先生在翰林大 (第 72b 页)
姚明山
杨方城所窘
时昌言于众我翰林不是画院乃容画匠处此二人只
会中状元更无馀物而衡山名长在天地间今世岂有 (第 72b 页)
道著 姚涞
杨维聪者哉自无识者称快此言载之于诗
选中而 (第 72b 页)
明山
之后人未知也余辛酉年以纂修之命将
北上姚氏数人持东泉尚书父子传志见示复 (第 72b 页)
明山

存集刻本中有赠衡山先生南归序一篇又送衡山出
湾马上口占绝句十首其序大略云自唐承隋后设科
第以笼天下士 …… (第 72b 页)
事不敢指
称而相与为隐之意其知衡山也深矣俗儒不考漫笔
之书近有史官自刻其稿者复著其说于拟传不重诬
明山
可传不独议礼一节其居官屡有建白援据古
今义正辞覈惜其中年凋丧不竟其志而何氏谓今世
遂无道及者彼自不识 (第 74a 页)
明山
(第 74a 页)
明山
固无损也复按家
传志铭皆云杨文襄引公同修明伦大典公耻不肯与
同馆皆嫉之而拟传云涞虽以议受杖后与修明伦 (第 74a 页)
后悔之无及伏冀炤纳天时向暑调燮劳神尚冀懋加
珍保以慰具瞻
   与 姚明山
学士
不领清诲者数年瞻仰之心无时己巳前年东泉老先
生起临三边及后休致边方俱不见此报最后仅见兵
部覆题 (第 14a 页)
太平经国书可观取恨不见其全他日翰林学士 姚维
氏云有之传以示叔嗣录藏于家后十年而为嘉靖
丙申上冬朔日刋于山西布政司
  栗上党集序
上党栗道夫弱冠 (第 25a 页)
童琥(字廷瑞兰溪人有/草窗梅花集句) 姚涞(字维东慈溪人嘉靖癸未赐进士第一/历官翰林院侍讲学士有明山存槁)
徐阶(字子升松江华亭人嘉靖癸未赐进士第三授编/修斥延平府推官迁江西提学副使召为司经局)
  (洗马 (第 19a 页)
童琥(字廷瑞兰溪人有/草窗梅花集句)
姚涞(字 维东
慈溪人嘉靖癸未赐进士第一/历官翰林院侍讲学士有 (第 19a 页)
明山
存槁)
徐阶(字子升松江华亭人嘉靖癸未赐进士第三授编/修斥延平府推官迁江西提学副使召为司经局)
  (第 19a 页)
 吴旦生曰徵仲到京林见素遍称于台省诸公时乔
 白岩为太宰夙重见素乃力主张授翰林待诏见素
 曰吾此行为徵仲了此一事庶不徒行矣然在翰林
 大为 姚明山
杨方城所窘尝昌言于众曰我衙门中
 不是画院乃容画匠处此耶盖人之雅俗相悬如此
 徵仲有咏蛙诗年来水旱真 (第 1b 页)
 臣谨案今而后。知璁、萼为谗贼纳媚之小人也。阴术二字。岂论礼之言乎。父则父之而已。亲之外之。又何论乎。其疏若云。杨廷和等皆忠谠鲠直之臣也。重宗统抑私恩。皆出向国之血诚。岂不伟哉。但不知礼。致多触忤。唯陛下察其忠而赦其愚焉。则天下之人。岂有扑杀之心乎。
六月。命桂萼、张璁。为翰林学士。方献夫为侍讲学士。乔宇遂求去。从之。〇修撰杨慎。廷和子也。率同宫 姚涞
等上言。君子小人。不并立。正论邪说。不并行。臣等所执者。程颐、朱熹之绪也。萼等所言者。冷褎、段犹之馀 (第 435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