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库 集部
恳乞圣明亟定国是以一众志以保治安疏(壬/寅)
臣惟国家所最宜定者国是国是不定将上下日昡惑
于似有似无之言使有过应劣处应外转奸人得乘之
以肆无稽之说而逐异已且使首相沈一贯不安于位
久杜门而不出则今日之大可骇者臣辱言官之长不
可不明言以剖群疑而定国是孰应劣处御史于永清
是也孰应外转 都给事中姚文蔚 是也孰为异已吏部
诸郎之不听改科秦人多口之日非永清是也臣若仍
默不言恐满朝终不知国是终不定且永清之恶 …… (第 20a 页)
言戴不可去而忍幸灾又乘刘九经疏有十月南山之
语不过书生期望老成则与 文蔚 共肆言曰秦人欲挤
首相正与臣过吏部之言同时出岂不冤哉臣与首相
同舟同忧四年矣居常相约以调和人情为主首 …… (第 21b 页)
乡人有挤
首相之言耶且挤之欲何为盖贰憾又有欲实挤之者
矣在永清不过欲尽逐秦人之多口之能考察已者而
会 文蔚 推外之后迫欲从吏科以转京堂乃求之不遂 …… (第 21b 页)
议曾引九经疏中语为陷阱地此一
网也将半及于秦人矣于时首相不知也吏部四司之
受害者不知也众言官不知也虽 文蔚 亦不知也盖二
憾以其术笼人而永清又以其术笼 (第 22b 页)
文蔚 总之部郎交
搆之衅则有之秦人多口之谬则有之而强以无罪为
罪强以不贪为贪强以不参为参强以不党为党则二 …… (第 22b 页)
姚文蔚 营求力竭倾陷机深是非之清乱已多去留之
关系不浅于永清本当照祝御史例行提括赎与经过
夫马文卷重究念宪体 (第 23b 页)
姑与 姚文蔚 从轻量议示惩伏
乞皇上宣谕阁臣沈一贯即出视事以图化理大奋乾
断将于永清 (第 23b 页)
姚文蔚 分别降调外任以为乱纪肆毒之
戒敕下吏部并本院严饬各衙门虚心持已夫慎秉公
纵有错误不妨如赵文炳昔年改正 …… (第 23b 页)
国是可定而天下治平矣
乞处贪横并乞赐归以重风纪疏(总/宪)
臣于本月二十三二十五日两疏参于永清 姚文蔚 未
蒙皇上允行不意二臣辩疏一上即蒙允行是臣言不
足信二臣之言足信也在 (第 24a 页)
姚文蔚 以纠奸为横以自已
为忠臣义士以他人东征之功为已力时臣尚未起家
与今日事何干臣不必更言惟是于永清以御史 …… (第 24a 页)
肉消骨立
病不能支矣臣当去不去是犹望吏部也伏乞皇上赐
臣归田以延残喘特奋乾断姑降于永清外任以彰法
纪 姚文蔚 原议分别亦乞皇上量惩敕吏部从公酌议
请旨定夺施行即臣去而法纪犹存矣奉圣旨都御史
总持台宪整肃百僚有所 …… (第 26a 页)
乃于倡疑摇动各官争忿之时方行劾奏致生疑惑曲
直莫分于永清既经总宪官指摘着调外任用 姚文蔚
策励供职方今时事可虞大小臣工正宜和衷同心共
图消弭如有怀私观望淆乱国是的科道官㨿实参来
处治卿总宪以 (第 26b 页)
臣惟国家所最宜定者国是国是不定将上下日昡惑
于似有似无之言使有过应劣处应外转奸人得乘之
以肆无稽之说而逐异已且使首相沈一贯不安于位
久杜门而不出则今日之大可骇者臣辱言官之长不
可不明言以剖群疑而定国是孰应劣处御史于永清
是也孰应外转 都给事中姚文蔚 是也孰为异已吏部
诸郎之不听改科秦人多口之日非永清是也臣若仍
默不言恐满朝终不知国是终不定且永清之恶 …… (第 20a 页)
言戴不可去而忍幸灾又乘刘九经疏有十月南山之
语不过书生期望老成则与 文蔚 共肆言曰秦人欲挤
首相正与臣过吏部之言同时出岂不冤哉臣与首相
同舟同忧四年矣居常相约以调和人情为主首 …… (第 21b 页)
乡人有挤
首相之言耶且挤之欲何为盖贰憾又有欲实挤之者
矣在永清不过欲尽逐秦人之多口之能考察已者而
会 文蔚 推外之后迫欲从吏科以转京堂乃求之不遂 …… (第 21b 页)
议曾引九经疏中语为陷阱地此一
网也将半及于秦人矣于时首相不知也吏部四司之
受害者不知也众言官不知也虽 文蔚 亦不知也盖二
憾以其术笼人而永清又以其术笼 (第 22b 页)
文蔚 总之部郎交
搆之衅则有之秦人多口之谬则有之而强以无罪为
罪强以不贪为贪强以不参为参强以不党为党则二 …… (第 22b 页)
姚文蔚 营求力竭倾陷机深是非之清乱已多去留之
关系不浅于永清本当照祝御史例行提括赎与经过
夫马文卷重究念宪体 (第 23b 页)
姑与 姚文蔚 从轻量议示惩伏
乞皇上宣谕阁臣沈一贯即出视事以图化理大奋乾
断将于永清 (第 23b 页)
姚文蔚 分别降调外任以为乱纪肆毒之
戒敕下吏部并本院严饬各衙门虚心持已夫慎秉公
纵有错误不妨如赵文炳昔年改正 …… (第 23b 页)
国是可定而天下治平矣
乞处贪横并乞赐归以重风纪疏(总/宪)
臣于本月二十三二十五日两疏参于永清 姚文蔚 未
蒙皇上允行不意二臣辩疏一上即蒙允行是臣言不
足信二臣之言足信也在 (第 24a 页)
姚文蔚 以纠奸为横以自已
为忠臣义士以他人东征之功为已力时臣尚未起家
与今日事何干臣不必更言惟是于永清以御史 …… (第 24a 页)
肉消骨立
病不能支矣臣当去不去是犹望吏部也伏乞皇上赐
臣归田以延残喘特奋乾断姑降于永清外任以彰法
纪 姚文蔚 原议分别亦乞皇上量惩敕吏部从公酌议
请旨定夺施行即臣去而法纪犹存矣奉圣旨都御史
总持台宪整肃百僚有所 …… (第 26a 页)
乃于倡疑摇动各官争忿之时方行劾奏致生疑惑曲
直莫分于永清既经总宪官指摘着调外任用 姚文蔚
策励供职方今时事可虞大小臣工正宜和衷同心共
图消弭如有怀私观望淆乱国是的科道官㨿实参来
处治卿总宪以 (第 26b 页)
。今又以海东纪先送礼部。萧意以礼部非但该掌外国。又余侍郎方拟阁老重望。恐主张廷论故然耳。○兵科给事中 姚文蔚
一本。言官循职效忠。谗口横加反噬。又福建道御史于永清一本。朋比奸臣。大挠国是。乞 圣明乾断事。俱参丁 …… (第 186L 页)
寺送下程。
十三日癸亥。晴留馆。○于永清一本。是日得见之。
十四日甲子。晴留馆。○ 姚文蔚 一本。是日得见之。○邢玠一本。自陈不职乞赐罢斥。以公考察事。 圣旨。卿总督东师。宜益宣猷善后。以待委 (第 187H 页)
寺送下程。
十三日癸亥。晴留馆。○于永清一本。是日得见之。
十四日甲子。晴留馆。○ 姚文蔚 一本。是日得见之。○邢玠一本。自陈不职乞赐罢斥。以公考察事。 圣旨。卿总督东师。宜益宣猷善后。以待委 (第 187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