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集類
別集類
人易感也况前乎此者业载诸祠后乎此
者未盖棺焉非故略也附录高㙱易春乃吏习有关焉
特录刘源清大忠义也特录 夏尚朴 刘翀贵士行也夫
忠义昭士行兴然后吏习不媮抑劝之大者乎
集张节妇册叶诗文序(杨继盛/)
成天下之事 (第 9b 页)
者未盖棺焉非故略也附录高㙱易春乃吏习有关焉
特录刘源清大忠义也特录 夏尚朴 刘翀贵士行也夫
忠义昭士行兴然后吏习不媮抑劝之大者乎
集张节妇册叶诗文序(杨继盛/)
成天下之事 (第 9b 页)
成均因拨历而甚招物议寻迁卿贰遂感恩而益固私
交佥都御史李如圭由按察使而转而径入内台依阿
有迹南京 太仆少卿夏尚朴 由知府期月而遂亚卿寺
情状可窥礼部员外郎张敔通律历而假以结知怀金
钱而为人请托御史戴金承望风旨论劾大 (第 4a 页)
交佥都御史李如圭由按察使而转而径入内台依阿
有迹南京 太仆少卿夏尚朴 由知府期月而遂亚卿寺
情状可窥礼部员外郎张敔通律历而假以结知怀金
钱而为人请托御史戴金承望风旨论劾大 (第 4a 页)
二(乙酉)
乡人自广德来时常得闻动履兼悉政教之善殊
慰倾想远使吊赙尤感忧念之深所喻猝临盘错
盖非独以别利器正以精吾格致之功耳又能以
怠荒自惧其进可知矣近时四方来游之士颇众
其间虽甚鲁钝但以良知之说略加点掇无不郎
有开悟以是益信得此二字真吾圣门正法眼藏
谦之近来所见不审又如何矣南元善益信此学
日觉有进其见诸施设亦大非其旧便间更相奖
掖之固朋友切磋之心也方治葬事使还草草疏
谢不尽
与 夏敦夫(辛巳) 不相见者几时每念吾兄忠信笃厚之资学得其
要断能一日千里惜无因亟会亲睹其所谓历块
过都者以为快耳昔夫 (第 2a 页)
乡人自广德来时常得闻动履兼悉政教之善殊
慰倾想远使吊赙尤感忧念之深所喻猝临盘错
盖非独以别利器正以精吾格致之功耳又能以
怠荒自惧其进可知矣近时四方来游之士颇众
其间虽甚鲁钝但以良知之说略加点掇无不郎
有开悟以是益信得此二字真吾圣门正法眼藏
谦之近来所见不审又如何矣南元善益信此学
日觉有进其见诸施设亦大非其旧便间更相奖
掖之固朋友切磋之心也方治葬事使还草草疏
谢不尽
与 夏敦夫(辛巳) 不相见者几时每念吾兄忠信笃厚之资学得其
要断能一日千里惜无因亟会亲睹其所谓历块
过都者以为快耳昔夫 (第 2a 页)
金君守斋墓志铭
余少闻嘉定之漳浦有君子曰沭斋先生未及见而先
生早世后识其子于魏恭简公之门及居安亭安亭去
漳浦十里与贤者之居相近其芬馨若将可挹而先生
之从子太学生乔从余游得时时语其家事乔父守斋
君于是葬有日来请铭按状金氏自县之南翔徙漳浦
五世而至处士讳鉴鉴生𦶜𦶜生三子长讳洲是为沐
斋先生其仲讳瀚即君也金氏耕漳浦十七世世益大
而沐斋先生遂迈志为儒者与海内诸名士广东湛甘
泉浙右蔡我斋山东王纯甫江西 夏敦夫 及恭简公游
君为力田治生以资其宦学先生举进士调永康令寻
改国子助教复为高邑令所至清廉无丝毫取于民衣 (第 3a 页)
余少闻嘉定之漳浦有君子曰沭斋先生未及见而先
生早世后识其子于魏恭简公之门及居安亭安亭去
漳浦十里与贤者之居相近其芬馨若将可挹而先生
之从子太学生乔从余游得时时语其家事乔父守斋
君于是葬有日来请铭按状金氏自县之南翔徙漳浦
五世而至处士讳鉴鉴生𦶜𦶜生三子长讳洲是为沐
斋先生其仲讳瀚即君也金氏耕漳浦十七世世益大
而沐斋先生遂迈志为儒者与海内诸名士广东湛甘
泉浙右蔡我斋山东王纯甫江西 夏敦夫 及恭简公游
君为力田治生以资其宦学先生举进士调永康令寻
改国子助教复为高邑令所至清廉无丝毫取于民衣 (第 3a 页)
与邵端峰大参
去岁有校官自湖广回辱递所赐小录伏枕穷乡不得
接见其人询问起居想寒暄保啬自有道者馀事虽不
必扣之来人亦可意领惟道术时事所系于消长盛衰
执事之所深忧欲言而某所愿虚心听受者乃邈焉经
越岁时不得以一札相告语奈之何其无拂郁于中邪
昔之倡为一道德同风俗之说鼓天下好异者而从之
既以深入人心其馀波且漫及庙堂矣及其声势相轧
操戈入其室者乃出于异时相向慕之人盖邪说诐行
之不足恃如此 夏敦夫 所谓纷纷相崇尚者果何如邪
古今一辙良可叹也某初丁先祖母忧归未抵家先妣
亦复不幸哀疚煢煢志虑荒落仰惟执 (第 5a 页)
去岁有校官自湖广回辱递所赐小录伏枕穷乡不得
接见其人询问起居想寒暄保啬自有道者馀事虽不
必扣之来人亦可意领惟道术时事所系于消长盛衰
执事之所深忧欲言而某所愿虚心听受者乃邈焉经
越岁时不得以一札相告语奈之何其无拂郁于中邪
昔之倡为一道德同风俗之说鼓天下好异者而从之
既以深入人心其馀波且漫及庙堂矣及其声势相轧
操戈入其室者乃出于异时相向慕之人盖邪说诐行
之不足恃如此 夏敦夫 所谓纷纷相崇尚者果何如邪
古今一辙良可叹也某初丁先祖母忧归未抵家先妣
亦复不幸哀疚煢煢志虑荒落仰惟执 (第 5a 页)
典成均因拨
历而甚招物议寻迁卿贰遂感恩而益固私交佥都御
史李如圭由按察使一转而径入内台依阿有迹南京 太仆少卿夏尚朴 由知府期月而遂亚卿寺情状可窥
礼部员外郎张敔通律历而假以结知怀金钱而为人
请托御史戴金承望风旨论劾大 (第 43b 页)
历而甚招物议寻迁卿贰遂感恩而益固私交佥都御
史李如圭由按察使一转而径入内台依阿有迹南京 太仆少卿夏尚朴 由知府期月而遂亚卿寺情状可窥
礼部员外郎张敔通律历而假以结知怀金钱而为人
请托御史戴金承望风旨论劾大 (第 43b 页)
库全书 集部六
东岩集 别集类五(明/)
提要
臣等谨案东岩集六卷 明夏尚朴 撰 (第 1a 页)
尚朴 字
(第 1a 页)
敦夫 (第 1a 页)
东岩 其号也永丰人正德辛未进士官
至南京 (第 1a 页)
太仆寺少卿尚朴 受业于娄谅故明
史儒林传附见谅传中然史于薛瑄传末又
称瑄之门人有周蕙蕙之门人有薛敬之 (第 1a 页)
李
锦王爵 夏尚朴 与谅传不合考传末惟叙敬
之锦爵三人事迹一字不及 (第 1b 页)
尚朴 则瑄传列
朴之名殆衍文欤谅以勿忘勿助为敬胡居
仁罗顺钦多讥其近禅而史载 (第 1b 页)
尚朴 常言才
提起便是天理才放下便是人欲魏校亟称
之王守仁少时亦学于谅然守仁赠 (第 1b 页)
尚朴 诗
有舍瑟春风之 (第 1b 页)
尚朴 则答曰孔门沂水春
风景不出虞廷敬畏中至谓心所以穷理未 …… (第 1b 页)
书斤斤以厌常喜新为戒其语录中复取陈
献章论学诗一一为之笺疏指其谬误正德
之际学问渐岐而 尚朴 独恪守先儒不为高
论可谓笃实之士矣至其论中庸分八节独
不用朱子之说则见仁见智各有所得 …… (第 2a 页)
为苟同即其不为苟异者也史载所著有中
庸说 东岩 文集此本为其婿刘宾所编以语
录中庸说为第一卷与文集并为一编史盖
据其初出各行之本也 (第 2b 页)
尚朴 本讲学之士不
以文章为工然其言醇正固亦不乖于大雅
焉乾隆四十六年十二月恭校上
(第 2b 页)
东岩集 别集类五(明/)
提要
臣等谨案东岩集六卷 明夏尚朴 撰 (第 1a 页)
尚朴 字
(第 1a 页)
敦夫 (第 1a 页)
东岩 其号也永丰人正德辛未进士官
至南京 (第 1a 页)
太仆寺少卿尚朴 受业于娄谅故明
史儒林传附见谅传中然史于薛瑄传末又
称瑄之门人有周蕙蕙之门人有薛敬之 (第 1a 页)
李
锦王爵 夏尚朴 与谅传不合考传末惟叙敬
之锦爵三人事迹一字不及 (第 1b 页)
尚朴 则瑄传列
朴之名殆衍文欤谅以勿忘勿助为敬胡居
仁罗顺钦多讥其近禅而史载 (第 1b 页)
尚朴 常言才
提起便是天理才放下便是人欲魏校亟称
之王守仁少时亦学于谅然守仁赠 (第 1b 页)
尚朴 诗
有舍瑟春风之 (第 1b 页)
尚朴 则答曰孔门沂水春
风景不出虞廷敬畏中至谓心所以穷理未 …… (第 1b 页)
书斤斤以厌常喜新为戒其语录中复取陈
献章论学诗一一为之笺疏指其谬误正德
之际学问渐岐而 尚朴 独恪守先儒不为高
论可谓笃实之士矣至其论中庸分八节独
不用朱子之说则见仁见智各有所得 …… (第 2a 页)
为苟同即其不为苟异者也史载所著有中
庸说 东岩 文集此本为其婿刘宾所编以语
录中庸说为第一卷与文集并为一编史盖
据其初出各行之本也 (第 2b 页)
尚朴 本讲学之士不
以文章为工然其言醇正固亦不乖于大雅
焉乾隆四十六年十二月恭校上
(第 2b 页)
所能必若见利而趋见
害而避亦惑也已矣君曰敢不敬蚤夜以求服膺子之
言因次其言以赠
志铭
损益 夏敦夫 撰李一清墓志铭
君讳沧字一清姓李氏初号石泉后以弥文且近名遂
去之世为金华永康人其先有讳远者唐杭州刺史 (第 18b 页)
害而避亦惑也已矣君曰敢不敬蚤夜以求服膺子之
言因次其言以赠
志铭
损益 夏敦夫 撰李一清墓志铭
君讳沧字一清姓李氏初号石泉后以弥文且近名遂
去之世为金华永康人其先有讳远者唐杭州刺史 (第 18b 页)
之户,则户之两颊,裁各七尺耳,全以置之,犹自不容,矧复户牖之间哉?其不然二也。又复以世代验之,即虞、 夏尚朴,
殷、周稍文,制造之差,每加崇饰。而夏后世室,堂修二七,周人之制,反更促狭,岂是夏禹卑宫之意,周监郁郁
夫冻死则冻死。饿死则饿死。方能堂堂立天地间。若开口告人贫。要人怜我。以小惠呴沫我。得无为贱丈夫乎。 夏东岩尚朴
曰。仁是心之德。如桃仁杏仁一般。
张东所诩柳塘记曰。沿塘植柳偃仰披拂于朝烟暮雨之间。千态万状。可数十 (第 547L 页)
张东所诩柳塘记曰。沿塘植柳偃仰披拂于朝烟暮雨之间。千态万状。可数十 (第 547L 页)
夹纸。大槩写呈。而胸中愤悱。终是未尽。要之非旬月面承指教。莫能悉。瞻望门墙。不堪区区乡往之情。
明儒 夏东岩尚朴。 从娄一斋谅学。尝曰。不问此心静与不静。只问此心敬与不敬。敬则心自静矣。譬如桶箍才放下。便分散了。此语 (第 21H 页)
明儒 夏东岩尚朴。 从娄一斋谅学。尝曰。不问此心静与不静。只问此心敬与不敬。敬则心自静矣。譬如桶箍才放下。便分散了。此语 (第 21H 页)
不患无所受教矣。
答朴炳义(丁巳)
明儒 夏东岩(尚朴) 曰。天地以生物为心。人能以济人利物为心。则与天地之心相契。宜其受福于天。故曰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此语 (第 464H 页)
不患无所受教矣。
答朴炳义(丁巳)
明儒夏东岩 (尚朴) 曰。天地以生物为心。人能以济人利物为心。则与天地之心相契。宜其受福于天。故曰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此语 (第 464H 页)
答朴炳义(丁巳)
明儒 夏东岩(尚朴) 曰。天地以生物为心。人能以济人利物为心。则与天地之心相契。宜其受福于天。故曰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此语 (第 464H 页)
不患无所受教矣。
答朴炳义(丁巳)
明儒夏东岩 (尚朴) 曰。天地以生物为心。人能以济人利物为心。则与天地之心相契。宜其受福于天。故曰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此语 (第 464H 页)
赠嘉善大夫司宪府大司宪雪窗先生河公行状
不愠堂成公行状
笑庵曹公行状
喘翁崔公行状
成均 进士东岩 李公行状
岩月轩南公行状
虚斋崔公行状
浮川南公行状
通训大夫司谏院正言归园
不愠堂成公行状
笑庵曹公行状
喘翁崔公行状
成均 进士东岩 李公行状
岩月轩南公行状
虚斋崔公行状
浮川南公行状
通训大夫司谏院正言归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