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集類
別集類
詞曲類
詩文評類
乞为海忠介公题请建祠呈略(徐应雷/)
故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前巡抚应天等处地方右副
都御史海忠介公抗节忘身藉甚肃皇之世起家总宪
简在神庙之心顾惟保障东南之功土人可无崇祀盖
兹重地实系天下安危自公下车豁里正赋长之横蠲
不经无艺之征布人于敌体衙门朝夕登记设或有
不公事件钜细必知白茅躬巡草砾之间乌府口劳耜
耒之众给工倚办则猝问州库散寄赃以沙糖为名者
黄金用力不劳繇虔祀海神感回风而潮汐不沸者五
日适当隆庆已已水滔天之后不减宣德辛亥米铺地
之时然终不问催科惟勤抚字夏忠靖之日夜经画而
似况守之简约易行 周文襄 之抚安军民而兼胡卿之
祛除民害日常鲑菜必出俸钱驻劄衙门不烦供帐群
小侧目奸佞甘心一叶还乡万民挥泪且碑 (第 24b 页)
故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前巡抚应天等处地方右副
都御史海忠介公抗节忘身藉甚肃皇之世起家总宪
简在神庙之心顾惟保障东南之功土人可无崇祀盖
兹重地实系天下安危自公下车豁里正赋长之横蠲
不经无艺之征布人于敌体衙门朝夕登记设或有
不公事件钜细必知白茅躬巡草砾之间乌府口劳耜
耒之众给工倚办则猝问州库散寄赃以沙糖为名者
黄金用力不劳繇虔祀海神感回风而潮汐不沸者五
日适当隆庆已已水滔天之后不减宣德辛亥米铺地
之时然终不问催科惟勤抚字夏忠靖之日夜经画而
似况守之简约易行 周文襄 之抚安军民而兼胡卿之
祛除民害日常鲑菜必出俸钱驻劄衙门不烦供帐群
小侧目奸佞甘心一叶还乡万民挥泪且碑 (第 24b 页)
言其大都如此于戏舍执事其亦曷言之而曷听之乎
超卓之识特达之见尚克示之幸甚
与行在户部诸公书 (周忱/ )
伏闻治民之道在于禁惰游以一其志劝耕稼以敦其
本盖惰游禁则土著固而避劳就逸者无所容耕稼劝
则农业崇 (第 12b 页)
超卓之识特达之见尚克示之幸甚
与行在户部诸公书 (周忱/ )
伏闻治民之道在于禁惰游以一其志劝耕稼以敦其
本盖惰游禁则土著固而避劳就逸者无所容耕稼劝
则农业崇 (第 12b 页)
论三区赋役水利书(明归有光/)
有光再拜谨致书明侯执事窃承明侯以本县十一十
二十三保之田土荒莱居民逃窜岁逋日积十数年来
官于兹土者未尝不深以为忧而不能为吾民终岁之
计明侯戚然于此下询刍荛某生长穷乡谈虎色变安
能默然而已窃惟三区虽𨽻本县而连亘嘉定迤东沿
海之地号为冈身田土高阜物产瘠薄不容五谷多种
木绵土人专事纺绩 周文襄公 巡抚之时为通融之法
令此三区出官布若干疋每疋准米一石小民得以其
布上纳税粮官无科扰民获休息至弘治之末 …… (第 1b 页)
妄为执事者计之其一曰复官布之旧乞查
本县先年案卷官布之徵于三区在于某年其散于一
县在于某年祖宗之成法 文襄 之旧税一旦可得而轻
变独不可以复乎今之赋役册凡县之官布皆为白银
矣独不思上供之目为白银乎犹为官布乎如 (第 3a 页)
犹以为
官布则如之何其不可复也古之善为政者必任其土
之所宜以为贡 文襄 之意盖如此即今常州府有布四 (第 3a 页)
有光再拜谨致书明侯执事窃承明侯以本县十一十
二十三保之田土荒莱居民逃窜岁逋日积十数年来
官于兹土者未尝不深以为忧而不能为吾民终岁之
计明侯戚然于此下询刍荛某生长穷乡谈虎色变安
能默然而已窃惟三区虽𨽻本县而连亘嘉定迤东沿
海之地号为冈身田土高阜物产瘠薄不容五谷多种
木绵土人专事纺绩 周文襄公 巡抚之时为通融之法
令此三区出官布若干疋每疋准米一石小民得以其
布上纳税粮官无科扰民获休息至弘治之末 …… (第 1b 页)
妄为执事者计之其一曰复官布之旧乞查
本县先年案卷官布之徵于三区在于某年其散于一
县在于某年祖宗之成法 文襄 之旧税一旦可得而轻
变独不可以复乎今之赋役册凡县之官布皆为白银
矣独不思上供之目为白银乎犹为官布乎如 (第 3a 页)
犹以为
官布则如之何其不可复也古之善为政者必任其土
之所宜以为贡 文襄 之意盖如此即今常州府有布四 (第 3a 页)
紫虚观记(明刘基/)
缙云之山桐溪出焉东南流入于好溪其南曰少微之
山是为括苍洞天有观曰紫虚紫虚之山水清奇幽邃
瓯括之间无以为比自唐宋以来神仙钟离先生吕洞
宾皆常来游而章思廉徐泰定即其观之道士也皆以
羽化去其事迹显著人能言之不可尽述也履其地思
其人宁不飘然有凌云之志哉
重脩至德庙记 (周忱/ )
宣德五年秋七月礼部郎中况钟伯律奉玺书擢于苏
州视事之日吏以囚牍进见民之系于狱者凡千馀人 (第 5b 页)
缙云之山桐溪出焉东南流入于好溪其南曰少微之
山是为括苍洞天有观曰紫虚紫虚之山水清奇幽邃
瓯括之间无以为比自唐宋以来神仙钟离先生吕洞
宾皆常来游而章思廉徐泰定即其观之道士也皆以
羽化去其事迹显著人能言之不可尽述也履其地思
其人宁不飘然有凌云之志哉
重脩至德庙记 (周忱/ )
宣德五年秋七月礼部郎中况钟伯律奉玺书擢于苏
州视事之日吏以囚牍进见民之系于狱者凡千馀人 (第 5b 页)
与郡守刘沂东(何良傅/)
昨因来使附闻计已彻矣明公下车以来化行令肃所
以仰副圣明愓励政令一新此诚治安一大机也孤远
之臣闻之不胜喜慰兹因乡人来议及论粮加耗事例
云近有海滨穷民诉于抚公得行台下议处窃有刍荛
之愚敢质于左右夫松江加耗论粮实出 文襄周公 独
得之见今人言其不便者有二说焉盖谓田额本有轻
重若论粮加耗则重者益重轻者益轻此一说也又谓
轻粮多在 …… (第 9a 页)
一石或棉花四五十觔或黄
豆几斗而已取租者又半之计其所入其能有几故其
额轻一县之中美恶利弊相去悬绝如此 文襄公 昔日 …… (第 9b 页)
之其人素猎虚名号称经济其说遂行而沿不敢废遂
使 文襄 平生精力委弃无馀而松之民其膏腴之地则
粒米狼戾奢侈荡费而瘠卤之区终岁嗷嗷一遇凶荒
则填委沟壑良可悲也 …… (第 10b 页)
大户多轻粮小户多重
额以文其说以致牢不可破乡先正东江顾文僖公郡
之老成文献也污不至阿其所好其脩郡志谓 文襄 加 …… (第 10b 页)
耗之法尽美无遗算守之则治紊之则乱至嘉靖六年
复刻 文襄 年谱于家塾而以复旧规革弊便民案附于
后顾公西乡产也岂有私于滨海之民哉诚以郡中生
灵所系不得不著典章为 (第 11a 页)
司国计者告耳窃查未经 文
襄 巡抚之先苏松逋负岁计百万 (第 11a 页)
文襄 既定加耗之后
苏松起运颗粒无欠又得馀剩以赈贫乏两乡之民亦
各饶足自欧阳石江一变 (第 11a 页)
文襄 之法郡中逋负堆积至
不可算而民日凋耗此其明效大验也且近例正粮五 …… (第 11a 页)
所刻 文襄 年谱注揭奉览不敢谓以为必然惟高明洞
览而照彻之中有异同亦望赐教幸甚幸甚
(第 12a 页)
昨因来使附闻计已彻矣明公下车以来化行令肃所
以仰副圣明愓励政令一新此诚治安一大机也孤远
之臣闻之不胜喜慰兹因乡人来议及论粮加耗事例
云近有海滨穷民诉于抚公得行台下议处窃有刍荛
之愚敢质于左右夫松江加耗论粮实出 文襄周公 独
得之见今人言其不便者有二说焉盖谓田额本有轻
重若论粮加耗则重者益重轻者益轻此一说也又谓
轻粮多在 …… (第 9a 页)
一石或棉花四五十觔或黄
豆几斗而已取租者又半之计其所入其能有几故其
额轻一县之中美恶利弊相去悬绝如此 文襄公 昔日 …… (第 9b 页)
之其人素猎虚名号称经济其说遂行而沿不敢废遂
使 文襄 平生精力委弃无馀而松之民其膏腴之地则
粒米狼戾奢侈荡费而瘠卤之区终岁嗷嗷一遇凶荒
则填委沟壑良可悲也 …… (第 10b 页)
大户多轻粮小户多重
额以文其说以致牢不可破乡先正东江顾文僖公郡
之老成文献也污不至阿其所好其脩郡志谓 文襄 加 …… (第 10b 页)
耗之法尽美无遗算守之则治紊之则乱至嘉靖六年
复刻 文襄 年谱于家塾而以复旧规革弊便民案附于
后顾公西乡产也岂有私于滨海之民哉诚以郡中生
灵所系不得不著典章为 (第 11a 页)
司国计者告耳窃查未经 文
襄 巡抚之先苏松逋负岁计百万 (第 11a 页)
文襄 既定加耗之后
苏松起运颗粒无欠又得馀剩以赈贫乏两乡之民亦
各饶足自欧阳石江一变 (第 11a 页)
文襄 之法郡中逋负堆积至
不可算而民日凋耗此其明效大验也且近例正粮五 …… (第 11a 页)
所刻 文襄 年谱注揭奉览不敢谓以为必然惟高明洞
览而照彻之中有异同亦望赐教幸甚幸甚
(第 12a 页)
赋咏焉因以其所
分韵蓬莱山在何处为韵各赋六首同时而赋者翰林
侍讲邹君仲熙鲁君子棨修撰王君时彦王君行俭 刑
部主事周君恂如
其一人则予也六人之作见于辞者
各不同而其志气则皆可谓盛矣既相与录而藏之因
为之序后之人得而读之尚能想 (第 8b 页)
分韵蓬莱山在何处为韵各赋六首同时而赋者翰林
侍讲邹君仲熙鲁君子棨修撰王君时彦王君行俭 刑
部主事周君恂如
各不同而其志气则皆可谓盛矣既相与录而藏之因
为之序后之人得而读之尚能想 (第 8b 页)
跋萧奇士宣平劝农图(罗洪先/)
诗有之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古者自天子达
于诸侯卿大夫非农事无郊行也然即其茇舍观之舆
马仆从之不繁供亿馈劳之不备虽无所考可逆而知
矣宋之守令署御必书观农则犹饩羊之意而今制大
诰诸篇所为规警何其亲且切也余自知事以来接诸
大夫甚多问及土俗者则鲜矣况肯以身劳阡陌哉或
以他事漫行越俗则里正沿门户驩呼集器什谨候积
夜达旦不休至则钲鼓旌旗舟车若猬田野人素不识
官府咸惊走奔窜惧冲突为罪所过禾黍蹂败鸡犬萧
然以不速去为憾于乎无变今俗虽乡置田畯月歌豳
颂何益乎尝闻 周文襄 巡苏州携一老𨽻裹数日粮乘
羸马往来田间相水道饿则就馌者易食日且暮投古
寺宿明旦令老𨽻自炊旦食食巳 (第 10a 页)
径乘马去以是尽得
民隐而治行称最今去 文襄 固非三代之辽邈也而俗
巳顿异如此可怪也吾邑萧君奇士令宣平尝春行劝
农人即异之至有绘图以颂者夫天下事习 …… (第 10a 页)
传萧君特稍举其职耳而宣平遂有所传又可怪也使
天下皆 文襄 则萧君必无此图使天下皆召伯则 (第 10b 页)
文襄
之事应不复传传者众则行者益寡吾是以邑邑矣虽
然稍举职而民颂之则知不能举而加戕焉者民之怨
咨未尝忘也知 …… (第 10b 页)
事而怀怨嗟者不过诽于腹议于巷而巳矣未有
数犯讪上之诛以白其状者是何治民者之处其薄而
民之自处其厚也萧 文襄 里人其存此图盖将以自警云 (第 10b 页)
诗有之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古者自天子达
于诸侯卿大夫非农事无郊行也然即其茇舍观之舆
马仆从之不繁供亿馈劳之不备虽无所考可逆而知
矣宋之守令署御必书观农则犹饩羊之意而今制大
诰诸篇所为规警何其亲且切也余自知事以来接诸
大夫甚多问及土俗者则鲜矣况肯以身劳阡陌哉或
以他事漫行越俗则里正沿门户驩呼集器什谨候积
夜达旦不休至则钲鼓旌旗舟车若猬田野人素不识
官府咸惊走奔窜惧冲突为罪所过禾黍蹂败鸡犬萧
然以不速去为憾于乎无变今俗虽乡置田畯月歌豳
颂何益乎尝闻 周文襄 巡苏州携一老𨽻裹数日粮乘
羸马往来田间相水道饿则就馌者易食日且暮投古
寺宿明旦令老𨽻自炊旦食食巳 (第 10a 页)
径乘马去以是尽得
民隐而治行称最今去 文襄 固非三代之辽邈也而俗
巳顿异如此可怪也吾邑萧君奇士令宣平尝春行劝
农人即异之至有绘图以颂者夫天下事习 …… (第 10a 页)
传萧君特稍举其职耳而宣平遂有所传又可怪也使
天下皆 文襄 则萧君必无此图使天下皆召伯则 (第 10b 页)
文襄
之事应不复传传者众则行者益寡吾是以邑邑矣虽
然稍举职而民颂之则知不能举而加戕焉者民之怨
咨未尝忘也知 …… (第 10b 页)
事而怀怨嗟者不过诽于腹议于巷而巳矣未有
数犯讪上之诛以白其状者是何治民者之处其薄而
民之自处其厚也萧 文襄 里人其存此图盖将以自警云 (第 10b 页)
苏文忠公啸轩碑记(黄省曾/)
吴宫之东有禅寺一区曰定慧者与寿宁万岁院为邻
宇稽古范志及朱氏图经咸曰在唐总同鸳马至宋祥
符中真宗皇帝别赐今额天章御帙玉台而藏岁得缁
度一人褒为丛林唱道之所于时沙门颙师白履戒香
重于儒苑文忠苏公之游吴也交缔雅密师乃疏观剔
幽临渠揽竹构为清轩命之曰啸盖特款公舒灏气而
畅高襟也公每萧寓环堵咏言洒翰厥后公谪惠州江
岭隔绝其子迈怆违音尘孝思寤寐卓契顺者寺僧守
钦之徒也罙瘴万里为达问书草圣报章洒赠行色迨
今俨遗为祇园之华入我圣代曰净因者永乐中修校
藏典以名缁见徵归则杜影精堵银书方广庄耀寺宝
传至妙玹益弘清矩正统中告圮于郡守况公舍禄为
望佛宫焕新工部侍郎 文襄周公 巡抚南国命玹募勒
苏书墨本永之瑶珉志言在纪总是以观则此刹越历
虽缅而净业如一也岁之庚子秀释仁济辈展经 (第 5b 页)
吴宫之东有禅寺一区曰定慧者与寿宁万岁院为邻
宇稽古范志及朱氏图经咸曰在唐总同鸳马至宋祥
符中真宗皇帝别赐今额天章御帙玉台而藏岁得缁
度一人褒为丛林唱道之所于时沙门颙师白履戒香
重于儒苑文忠苏公之游吴也交缔雅密师乃疏观剔
幽临渠揽竹构为清轩命之曰啸盖特款公舒灏气而
畅高襟也公每萧寓环堵咏言洒翰厥后公谪惠州江
岭隔绝其子迈怆违音尘孝思寤寐卓契顺者寺僧守
钦之徒也罙瘴万里为达问书草圣报章洒赠行色迨
今俨遗为祇园之华入我圣代曰净因者永乐中修校
藏典以名缁见徵归则杜影精堵银书方广庄耀寺宝
传至妙玹益弘清矩正统中告圮于郡守况公舍禄为
望佛宫焕新工部侍郎 文襄周公 巡抚南国命玹募勒
苏书墨本永之瑶珉志言在纪总是以观则此刹越历
虽缅而净业如一也岁之庚子秀释仁济辈展经 (第 5b 页)
奉诏育材赋(有序/) (明/)李东阳
成化戊戌春二月礼部试贡士得三百五十人三月策
试于廷既赐第一甲三人进士及第为翰林修撰编修
复诏内阁臣择第二甲以下文之优者为庶吉士命学
士钱唐王公南昌谢公涖教事遵旧典也谨按书曰彰
厥有常吉哉又曰庶常吉士诗曰蔼蔼王多吉士今之
所谓庶吉士者所以储材蓄德为天下用古人遗意存
焉盖自高皇帝立法创制义精虑远出于历代之所不
及及文皇帝二年甲申诏庶吉士与第一甲曾公棨等
二十八人肄学翰林而 周文襄公忱 以自陈在列皆上
所亲择命学士解公缙涖之而亲顾问程试大严赏罚 (第 33b 页)
之典诸公亦感奋激励多为名臣若王文端公直王文
安公英李忠文公时勉以及 文襄 文章气节材猷勋业
卓卓在人耳目储材之典于斯为盛皇上即位十有五
年自甲申至今凡六策进士四举吉士之选是科 (第 34a 页)
成化戊戌春二月礼部试贡士得三百五十人三月策
试于廷既赐第一甲三人进士及第为翰林修撰编修
复诏内阁臣择第二甲以下文之优者为庶吉士命学
士钱唐王公南昌谢公涖教事遵旧典也谨按书曰彰
厥有常吉哉又曰庶常吉士诗曰蔼蔼王多吉士今之
所谓庶吉士者所以储材蓄德为天下用古人遗意存
焉盖自高皇帝立法创制义精虑远出于历代之所不
及及文皇帝二年甲申诏庶吉士与第一甲曾公棨等
二十八人肄学翰林而 周文襄公忱 以自陈在列皆上
所亲择命学士解公缙涖之而亲顾问程试大严赏罚 (第 33b 页)
之典诸公亦感奋激励多为名臣若王文端公直王文
安公英李忠文公时勉以及 文襄 文章气节材猷勋业
卓卓在人耳目储材之典于斯为盛皇上即位十有五
年自甲申至今凡六策进士四举吉士之选是科 (第 34a 页)
封有王荣者为右相仁庙召而为左给事公今以左给
事往为左相夫世事若循环然远不见子高近不见 周
恂如 哉诸大夫曰善其叙以为公别
赠别汪惟一序
新安汪惟一生毁家而业古文辞尝以师礼礼故人徐
左使子与已北 (第 14b 页)
事往为左相夫世事若循环然远不见子高近不见 周
恂如 哉诸大夫曰善其叙以为公别
赠别汪惟一序
新安汪惟一生毁家而业古文辞尝以师礼礼故人徐
左使子与已北 (第 14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