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谏举遗佚为请于是杨文忠廷和乔庄简宇熊恭肃浃
林贞肃俊 刘端毅玉
格恪悯守谦曾襄悯铣杨忠节最
等皆赠谥葛尚书守礼林都御史云同曹都御史邦辅
樊通政深赵御史锦张主事翀皆拔 (第 32a 页)
女皆民妻
室必欲供应则嵿实不职嵿请归忠曰都府公欲归耶
归已耳请之何有挢旨令归明年己卯濠伏诛南京巡
都御史刘玉
奏曰逆藩蓄异戕害抚司原其不臣本
非一日今幸蒙显戮则开沈理抑在所宜亟先任巡抚
都御史今致仕林俊先任布政 (第 27b 页)
任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朱方今赠都察院右副都
御史○原任南京国子监祭酒邹守益今赠礼部
右侍郎谥文庄○原任 刑部左侍郎刘玉
今赠刑
部尚书谥端毅○原任太子太保吏部尚书㷱浃 (第 85b 页)
天閒十二
真龙种空自骄嘶向北风虽含讥刺而筋骨不露(小草/斋诗)
(话/)
元季尝发亚父冢获宝剑一国初 刘玉
诗云云龙山下
路萦回亚父坟边戏马台宝剑却随金碗出定知曾教
项庄来近徐兴公亦有诗云鱼肠三尺气如虹未遂鸿 (第 22b 页)
如也矧不为韩愿者乎少谷善自爱哉予将焚笔瘗砚
以答子一喑遂强疾仄枕书为别
   赠刘执斋入为大理序 刘先生咸栗
以副按察使总学政吾闽及是有副廷尉 (第 13b 页)
速王阳明公守仁讨贼制
佛朗机铳遣二仆间道以与阳明公有书佛朗机遗事议
借南日水军勤王御史叶忠给事中孙懋 都御史刘玉

总江南之师十六年幸巳孙及人生四月今上皇帝御极
敕召为工部尚书云朝廷更化之初方将图任旧臣辅成
新政 (第 11a 页)
   书白鹭会语后
白鹭胜会元标以病未能赴然神往矣方揵关自讼侍
御公邮书望予意甚笃且属以会语见贻元标乃敢续

管窥荅问后以当请质诸先生言为现在会元标言为
未来会要知面不面言不言亡间也忆三十年前在青
原予与调甫汝定公廓汝光子开斋祓盟者几千人而
缙绅中独王先生少曾几何时诸耆儒凋落独王先生
如鲁灵光居然狎主所执鞭弭从者犹然吾党数子今
不无踵其后者是盼望勖哉吾党人生堕地更有何事
无以兹言为瑱而时参研之以底于成千里得一真儒
若比肩也矧吾里于道自其天性倘焰焰相续侍御公

功德螺鹭者益侈且大哉
   乾城纪游引
予读 刘玉
受先生乾城纪游三十年山川云物境象宛
然在目前元某以罪械而往累累然旦夕莫必其命而
先生乘传奉王命以往苦 (第 21a 页)
   旌义冠带介轩刘君墓志铭

君讳述伦介轩其号姓刘氏尝奉入粟例受冠带之旌
先世本汴人宋之季有功甫者来丞万安因留家邑城
之西其后裔日蕃且多才杰入国朝尤盛仕而名位有
闻于天下者若故刑部尚书克平湖广左布政使述宪
河南左布政使咸卓今南京 都御史咸栗
父子兄弟踵
相继也隐而名号有称于乡邑者则君其一人焉君曾
祖正年祖德英父广宣正年仕元为瑞金丞与赠刑书 (第 22a 页)
   托焦侍讲书

生向进谒不获遇自后阻病逮今且三月徒抱炯炯耳
极知长者厚德故敢忘疏贱径托林廷玉代诉养病一
节盖生父母年皆六十仅有不肖一身而不肖近来病
势转剧故万不得已为此决非敢有所矫亦决非能轻
外物者伏望怜察此情傥荷仁人一言之利还家调治
有瘳不出三二年当复奉颜范矣承命取鄙作不知先
生安用此等臭腐哉岂将有意教之耶但知藁已多散
亡此出他人所录字多讹缪欲俟录正则病冗未暇姑

借此复命惟卒有以教之乃如所愿
   与 刘咸栗

自甲寅别后尊府先生竟不及大用而谢世清亦失母
南奔两情摧沮两地暌隔于今八年偶会节判令兄知
擢第后出 (第 64a 页)
 (夫人所制水府蔡真君法驾/导引也乌衣女子疑龙云)
垂老三桥卧旅楼梅花无语替人愁一宵飞去鹦笼在
胜雪何缘似玉榴

 (癸辛杂识别集方回字万里号虚谷徽人也寓杭之/三桥旅楼有二婢曰周胜雪 刘玉
榴方游金陵寄二)
 (婢于其母周姬之家恣开杜陵之门胜雪者为豪客/挟去方归怅惋作诗有鹦鹉笼开䌽索宽一宵 (第 26a 页)
  (卿以副都御史巡抚直𨽻引疾再起大理寺卿终/工部尚书赠太子少保谥清惠有南坦老人集)
陶谐(字世和会稽人弘治丙辰进士累官兵部/左侍郎赠尚书谥庄敏有南川漫游槁) 刘玉(字咸栗万安人弘治丙辰进士除知辉县擢御史/历南左佥都御史董江防嘉靖初留掌都察院终)
  (刑部左侍郎赠尚书/谥端敏有执斋集)
黄衷(字子和南海人弘治丙辰进士/历官兵部右侍郎有矩州集)
汤沐(字新之江阴人弘治丙辰进士除知崇德 (第 38b 页)
   郭氏二节母传
泰和郭氏当洪武永乐中有贞节之妇二人萧氏者为
彦清甫妻彦清当元末兵乱与其父德祥甫率众保障

乡里入国朝以董赋为千长年若干卒有子三人可权
可行可平皆幼萧氏曰吾事也抚之成立以老事见少
师户部尚书萧公尚约所为寿萱堂记后可权早卒其
妻刘氏生二子长者七岁曰克哲其次曰克咨才三月
刘氏曰吾姑能存诸孤今赖之吾安敢不力二子长有
室有孙若干人亦皆成立曰任者克哲之子也正德戊
辰进士今为大理寺正文而有政尝作显庆之堂今
御史刘公咸栗
为记陈按察文鸣其姻友也又为之叙 (第 4b 页)
 茉莉也(按素馨香特酷烈彼中女子以䌽丝穿花心/绕髻为饰杨诚斋诗穿花贯缕盘香雪曾把)
 (风流恼陆郎广志云 刘玉
女名素馨死/葬于此其墓上生那悉茗花因名素馨)
 西溪丛语曰闽广人食槟榔每切作片蘸蛎灰以荖
 (荖音老 (第 9a 页)
  前有台谏,纷纷陈奏,强令行中国之礼,奉旨交议,揣度时势,不敢不直抒臆见,圣度幸可包容,异族犹怀觖望。日用西法,为欧洲所共推,乃肆行无状,若此兹事,谅无中辍。边患何日能休耶? 刘玉
龙营初创,本系五哨,嗣因剿捻调出一哨,并归别将,饷项稍缺,遂未议添。尊意如须足成一营,祗须添还一哨 (第 11 页)
  溯查同治十三年六月,以日本侵扰台湾,钦奉寄谕,筹派援军,飞饬唐定奎统带步队十三营,由徐拔赴瓜洲,雇备轮船,航海赴台,听候沈葆桢调遣。该军所需月饷、军装、子药等项,仍由淮军后路台局源源转运筹济,并以甘省肃清、陕防已松,请调记名臬司刘盛藻统率武毅铭军马步二十二营,拔赴山东济宁及江南徐州一带,择要驻扎,以备南北海防策应。当经奏奉俞旨钦遵在案。
  兹查此次接造淮军调驻陕西、直隶、江苏、湖北等省军需用款,除提督吴长庆统带庆字亲兵八营、提督 刘玉
龙开花队一营,仍循旧拨归江苏留防军需案内汇销,此外,自同治十二年正月起,铭春水师二营已照淮扬水师章 (第 163 页)
  出门九日,即奉恩命,简任台湾。今春登狼山,卜签云:深山多养道,中正帝皇宣;凤翥鸾翔出,高升过九天。适符九日之兆。时山东院司以下皆被议,或有劝其仍进京

者,冀山东路近,易以挈眷,且免风涛之苦耳。向来道府未至京,即奉旨得缺者,皆于本籍及出仕地方领凭,是以即由清江折回苏州;但服阕中途奉旨,则创见也。仲弟先有信,属回苏俟凭,后亦属其仍行北上。余思万事顺其自然,未可以机心应之,且无以报知己。 刘玉
坡制军密摺奏请:有「臣自揣不及」之语。尝有句云:宦境终无知足日,人生总有别离时。八月间和顾殿言同社赠 (第 44 页)
未信斋文编
                       南通州徐宗干伯桢
  二、官 牍
   上 刘玉
坡制军书

  侧聆钤略,允为圣主股肱;敬绎谟猷,胜读名臣奏议。私衷感恋,无任瞻依。起行以后,沿途察 …… (第 39 页)
  窃思于公有益,不必避擅专之嫌、存畏事之见,自图便安,而由职道请改更旧章,究似见长讨好。可否由宪台权衡通变,饬司移道转行台湾府及各厅县询谋佥同,再由道咨司该议,详请具奏?事如可行,则秋审人犯,命案居多不过数名,均限前一年到实省缓,皆照旧留寄省监。其缓决改流之犯,由司定地。若原定遣军流徒等犯及杂案拟徒不在改为锁礅之例者,均由道定地起解内渡,径行发配,似更简便。并请钧示。

   上 刘玉
坡制军书

  窃整饬地方,惟在任用得人。其要不外锄莠安良。然治于已然者,劳绩易彰,而弭于未然者,功 …… (第 57 页)
  查台邑革生某霸产殴抢一案,已延十年之久;历控各衙门呈词前后已百数十纸,枝节横生,纠缠未了。固由历任府县因循延搁,而地方刁徒及衙门蠹胥,直视官司如儿戏,百计架唆,无所不至。若辈遇争较家产,于孤寡易欺者,更视为奇货,互唆争抢,藉讼费为分肥之计,其刁恶实堪发指。海外愚民,死于水火、寇贼者半,死于若辈者半。且此等唆讼杀人无形之害,视抢掳劫为尤烈。若不严加惩究,何以去奸慝而安善良?某某等一并发县管押,听候提究。



   上 刘玉
坡制军书 …… (第 89 页)
  再查该厅管辖洋面七、八百里,共计三十六岛,系有名可指者。此外,岛屿尚多,周围约三百馀里。近年生聚日繁,人丁约计有十五、六万,与往昔情形不同。且驻扎兵丁尤众,钤束稽查,不容稍懈。即如上年戍兵林应生因奸谋杀本夫一案,若非张倅星速拿办,几至漏网。想平时奸盗之案,亦所常有。该厅为粮捕通判,如可请加抚民职衔如淡、兰等缺管理民事,而设巡司兼管监押人犯,遇有情重之案,径由厅解府速办,则兵

民皆有所畏惮,似更周妥。职道以海防关重,而又远隔郡城,非如台郡本属易以首尾相应,不能不鳃鳃过虑也。



   上 刘玉
坡制军书

  嘉邑向称多事之区,叠饬文武各员惩劝兼施,渐见安戢。前月有一、二纠之处,经该县营分投 (第 96 页)
感泣者,谓吾侪早聆斯言,奚至于此!京控三案,历十馀年,株连数十姓,公廉得搆讼者,置之法,而积牍以清。 刘玉
坡制府云:不愧读书人,县令中当首屈一指。徐松龛中丞云:老成练达,深明大体。久为上游倚重,因檄令渡台。 (第 148 页)
  剿抚说

  上 刘玉
坡制军书
  上许滇生同年书
  答恽次山同年书
  寄梅桥同年书
  寄王子怀先生书
  答瑛兰坡 …… (第 163 页)
  查勘南江木植禀
  附示谕(二)
  禁翻旧案示
  戒屠耕牛札
  致各属严禁弊告示札
  告城隍文
  上 刘玉
坡制军书(三)
  答制军书
  答蒋巡司
  致漳龙各属书
  答徐松龛方伯书
  寄柏龛方伯书( …… (第 170 页)
  上山东抚梅桥同年书

  请变通船政书(二)
  澎湖官制议
  上 刘玉
坡制军书
  覆林少穆制军书
  上廖仪卿师书
  答郭巽帆明府书
  寄嘉义丁令述安书
  与兰厅 (第 173 页)
等督率四镇官兵,两路齐攻。山箐逆贼,鎗弩矢石如雨,我兵鱼贯而上,大获全胜。兵丁李林贵、任敖、姬真奉、 刘玉
槐、千把官马腾龙、石化珠、羊羔素、安汝桂、随征副游都守孙天真、王俸禄、胡茂禧、祁尧、陈宪章、卢景泰、 …… (第 235 页)
如雨,急难攻上,将至日午,卑职等各督官兵奋勇攻打,本标中军守备赵可秀等,带领兵丁杜成龙、张英、赵秋、 刘玉
槐、刘志显等,不避矢石,冒险当先,交鎗打死贼兵数名,三路官兵,乘势拥上,中军赵可秀当先,箭中冯天裕左 (第 23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