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別集類
如是之多中
间岂无冒滥除原配位罗胡喻尤李蒋及邵二泉七位
外又天启间所定顾泾阳泾凡钱启新薛元台安我素 刘本儒
六位又崇祯间所定高景逸叶閒适陈筠塘吴
素衣许静馀邹经畬六位从祀已久俱无容轻议外其
馀自应一一确核为此 (第 31a 页)
故不可无志泾阳先生属志于 刘伯先
(第 40b 页)
伯先
志成以谂
于予曰请言所以志予曰道者人之神也迹者神之著
也故东林在而龟山先生在龟山先生在而洛闽夫子
在 …… (第 40b 页)
   六生社草序
夫士平居诵说经义耳琢磨文词耳鲜有志于道者豪
杰之士不然憬然而思曰夫人也岂面目四体已乎岂
饥食渴饮已乎必有所以为人者噫嘻即吾所诵说者
是矣求之于心践之于身而后出为文词如农夫之言
稼场师之言植宜其言之旨而脍炙天下也今吾读六
子文而有异矣非其有所得何以言之旨足脍炙如是

也是必有异于人者焉夫天之生人也亿兆其众而能
为文章者百不一二是一二人者异时之三事九列四
岳群牧也亿兆人之所寄命也得其道则为忠为贤为
治不得其道则为邪为佞为乱是则天下治乱之枢系
之文章之士而文章之士邪正之枢系之思不思而已
六子者能为文章者也世之所寄也所以憬然而思者
当何如哉
    刘伯先
南征会业序 (第 62b 页)
伯先
甫弱冠耳其为诸生不踰年间一试直指使者再
试督学使者辄冠诸生而遂举乡书何其锐乎则由此
而进可知也然 (第 63a 页)
伯先
无以此易视天下之事乎哉不佞
观于古圣贤当其大任未受之时所以困抑万状至近
世公卿盖多不然以为古今人不相 …… (第 63a 页)
龟夫子曰栋桡之凶不可以有辅也或益之
自外来也夫天下惟外来之益其益无方而至于使人
不可以有辅凶可知矣今 伯先
行出而用于世夫天下
事变无穷义理至密苟非精察之于已博取之于人未
有能善其后者夫一第不足以难 (第 63b 页)
伯先
(第 63b 页)
伯先
毋以其 …… (第 63b 页)
易者易天下之事也 伯先
于余为师之子有通家之谊
焉故辄敢尽其愚
   刘羽戢知新稿序 (第 64a 页)
刘伯先
以弱冠举辛卯其次君羽戢复以弱冠举乙卯
世人视其父子取科名犹掇之也余谓不然人知其得
之易不知其得之难 (第 64a 页)
伯先
以言事罢官家居自读书课
子外无他营也羽戢兄弟皆总角有奇韵自读书课义
外无他嗜也教者必以其道学者必以其 (第 64a 页)
道用力专取

资富超于言象之外循循矩度之内今其为文具在岂
偶然之故哉往 伯先
文行天下余为语弁之祈以大者
远者 (第 64b 页)
伯先
成进士服官言事伟然为天下奇男子羽戢
文复行天下复徵余言余惟羽戢好读书无他嗜者也
其体用备矣古之人大过 …… (第 64b 页)
也行者德也不善言道者其文不工工于文者皆善言
道者也能行其言之谓德夫 伯先
则既行其言矣不三
十年父子炳蔚宇内此谓天地至文羽戢勉之
   去浮集序
夫言浮物也又欲去其浮则谁当存 (第 65a 页)
   其十
李瞻宇公祖至极称弟才守当为干城第一真不负朝
廷不负期许方是宇宙间大丈夫也自携费用倘或不
足我当助之惟爱恤军士使一方感戴使去后有馀思
即一时有相左者亦当愧于心也我事体外面已大明
有南部郎 刘元珍
一疏可为此局断案不可谓世无人
也钱子狂言至四殊可笑耳
 温恭毅集卷二十五 (第 11b 页)
遑问君延至邸寓手治汤药孙将瞑流
涕泣谢死为之殡又敛赙为归榇计君仓皇入闱竟得
第一时都下皆推高其义先娶 刘孺人光禄少卿本儒
之女痛不逮事其姑每祭则呜咽君读书好客置家事
不问皆倚办孺人卒年三十二生二子□㺱俱诸生继 (第 2b 页)
尝无小人固矣乃今之攻者往往
不于其流品而于其意见以意见分门户即以门户分
流品如意见而已即高攀龙姜士昌 刘元珍
等固已望
而知其不同量倘朝廷一日赐环有不人人争按剑否
独以于玉立丁元荐为乱天下乎略迹而原心二臣者
亦 …… (第 26a 页)
御史余杰光禄寺丞王学曾而戴士
衡则死于戍所者也论阁臣而谪者给事中朱稷杨恂
御史冀体宋焘吴宏济兵部郎中 刘元珍
吏部主事安 (第 35b 页)
周一贯廷机驱除正人汪若霖姜
士昌宋焘等即贤如邹元标顾宪成赵南星高攀龙钱
一本方孔昭逯中立薛敷教于玉立 刘元珍
庞时雍王 (第 25b 页)
某奉职
亡状又言邹元标顾宪成高攀龙赵南星逯中立等皆
经世才谁秉国成坐俾沦落选司间一起废清节如于
玉立 刘元珍
等皆不得列名辅臣好恶拂人之性伤割
天心此灾异所由来也当此之时谏议直声振于天下
其用事大臣皆不悦群小阿 (第 14a 页)
于知已者而其他非所妄对巳贤次兄高风介节何年
之不永颇亦闻 刘兵部讳元珍
者清誉略同今无恙乎
病体方苦呕泄困劣占此报谢不庄幸亮之
  王辰玉复书
驰企日积自顾尘土面目不堪厕弦 (第 13b 页)
未尝
无小人固矣乃今之攻人往往不于流品而于其意见以
意见分门户即以门户分流品如意见而已高攀龙姜士
刘元珍
望而知其不同量者也傥朝廷一日赐环则人
人争按剑矣然则以于玉立丁元荐为乱天下者亦岂遂
为定论乎略迹而论 (第 3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