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脩举屯政疏(扬一清/)
题为脩举屯政事先该户部等衙门题为夷情事因甘
肃地方夷情重大要惟大臣一员前去整理粮草脩举
屯政推得提督四夷馆太常寺少卿 刘天和
堪任节该
奉钦依是 (第 14b 页)
刘天和
升右佥都御史着在甘肃地方专一
整理粮草脩举屯政敕写与他钦此命下中外臣民仰
见皇上轸念边方攘外安内之意 …… (第 14b 页)
得半价而青黄不接之际虽有价钱无处收买迫军逃
窜职此之由宜令 都御史刘天和
将开去盐引召商务
纳本色粮料无令折银虽多无益其民粮京运银两除
量留以备收成时月折放外亦要召商籴买稍优 (第 18b 页)
其价
直则买者自多稍轻其斗头则纳者不误此在 刘天和
及巡抚都御史通融处置臣固不能尽言而亦不忍不
言也夫腹里民粮既病于转输难复本色之旧欲以本
地之所出供本 …… (第 18b 页)
岁造牛具子粒文册今尽废矣宜依仿古人已行之法
酌量今日可行之宜令 刘天和
就于发去尸部官银内
动支一万两收买牛只置备犁铧除屯丁家道可过屯
种素具者令其自备其馀审系贫难之人及清 (第 21a 页)
边关图本大率只是丹青一幅而已试之实用真如画
饼近见 刘松石公
陜西诸镇图稍为精密古之筹边者
敌之所从入与吾之所以制敌皆可以按图而坐筹之
是以守固而战克人皆言敌人来 (第 8a 页)
也鲁故造道深人才各有偏偏
即有不至不可谓堂堂者胜啬者也惟左辅四十有九
而遭岩墙之阨不究其至真为可惜耳 刘庄襄
墓志真
一好题不知弇州公何为草率如此其为张文忠传亦
不称太函与戚将军最厚而于其墓铭亦颇寥寥然则
两公 (第 18b 页)
 自古名将至汉卫霍李耿尚矣然皆以轻车彊弩立

 功绝域可考而知也时远人亡缺于讲究司马 松石
 刘公
至则仰承上意宣布德威劳心竭智远求往古
 近咨群议手造轻车强弩二事曲尽其妙朝夕教演
 士气百倍套贼闻之 (第 17b 页)
  与 中丞刘养和
(王九思/)
车从过鄠获侍左右幸甚窃见忧劳百姓形诸颜色所
过咨访下及刍荛此昌黎韩子喜谈而乐道之者况 (第 14a 页)
亦末矣
呜呼尽得一方之材以事君乃以衰庸之七贡贬削焉
君子行道之难有如此哉可慨也夫可慨也夫
  送提学 刘松石先生
升南京太仆寺少卿序(张治道/)
嘉靖丁亥 (第 14b 页)
松石刘老先生
以陜西按察司提学副使升
南京太仆寺少卿陜之士大夫不忍先生去陜之父老
百姓嗷嗷焉如赤子之失慈母不知先生 (第 14b 页)
神仙先两人皆贬而石金独削籍
   刘庄襄公
列传(王一鸣/) (第 12a 页)
刘庄襄公天和
者湖广麻城人也其先曰刘梦元时从
高皇帝起兵得漳州府同知者也故南昌徙麻城 (第 12a 页)
天和
家世世受春秋为进士高第孝宗弘治中父燧为丰城
令而 (第 12a 页)
天和
以长子从行丰城杨文恪公廉有学行 (第 12a 页)
天和
以师礼行廉常从游有所扬扢辨说及授博士业而廉
曰嗟乎子能遇时如令子当今上时功谋可胜量哉及 (第 12a 页)
武宗初立 天和
成进士为礼部主事居二岁以茂异拜
御史出按陜以西先是中贵人廖堂镇陜以西贪横甚其
弟鹏为锦衣卫指挥使相因 (第 12b 页)
缘为奸也 天和
至陜以西
即榜堂不法事于市又廉得堂左右数人下狱堂佯谢
过曰堂已耄堂舍人为奸公诛之当耳而阴从弟鹏关
(第 12b 页)
幸臣钱宁所地所为谤书以其校卒称诏捕 天和

锦衣狱长安吏民至恸哭拥车车轵不得发堂益阴求
得刺客欲 (第 12b 页)
天和
甚急长安民张杰王伦以力持之裹 …… (第 12b 页)
粮相随至传舍辄同卧起尝 天和
食得不死下狱无所
考遂长系竟赦出为金坛丞亡何进为其令稍迁苏州
同知又徙为湖州知府其以湖州知府治行天下 …… (第 13a 页)

也晋副使视陜以西学政其职益称明年迁太常即以
其年为右佥都御史视甘肃屯政而大学士杨一清为
世宗言曰 刘天和
先以廖堂之故大有造于秦秦人思
之且自负其能终不当使独在燉煌酒泉之间于是乃
徙为陜以西巡抚都御史即劾去 …… (第 13a 页)
世宗民大悦每出窃相指曰此曩者拥车
公耶既出师平洮岷番获甲首三百卤倍之其平他盗
贼称是其明年母秦夫人卒 天和
东归而黄河日益南
徙历济而徐皆旁溢不可以漕上从里中诏 (第 13b 页)
天和
以都
御史治河 (第 13b 页)
天和
则疏汴水自朱仙镇至沛又疏山东七
十二泉自凫尼山至南旺湖役民二万费户部金钱不
至二万功成上嘉之晋侍郎遂 …… (第 13b 页)
首数千级庚子敌吉囊将大入 天和
集诸将以所赐金
为牛酒飨士陈二剑堂皇指左剑曰将不用命者狗此
指右剑曰卒不用命者徇此敌至我师醉乘醉登埤 (第 14a 页)

者走 天和
(第 14a 页)
天和
夜驰八十里至花马池即故垒营之敌
错愕不敢犯引而且西 (第 14a 页)
天和
召醉帅至骂曰子反以小
忠之仆死况当劲敌者乎则醉者乎亦何其不败之有
立斩以徇众股慄会天大雷雨昼晦冥敌弓 (第 14a 页)
胶解尽马
蹩蹩泥淖中所物故十八九而 天和
所檄延绥周尚文 …… (第 14a 页)
宁夏任杰固靖魏时兵适至 天和
将三将军兵击敌遂
大破敌斩其名王以下五百人获人畜器械称是捷闻
上行饮至告庙礼即军中拜太子太保录一子锦 (第 14b 页)
衣卫
千户 天和
每当出兵与士卒同甘苦士卒不食 (第 14b 页)
天和

不食黑水口之役一夜驰八十里吏士皆无人色天和
治军籍不休徐命帐下击刁斗意气自若人服其勇矣
性廉其以 (第 14b 页)
军兴法治全陜人视之泉府也 天和
得赏赐
辄分赐吏士家无馀财终不言田产事所推毂士遍天 …… (第 14b 页)
下故相太保桂萼将太傅周尚文皆从贫贱中拔之尚
文从 天和
以将军数出塞卒至通候其慷慨峻洁殆天
性也终其身与权贵人相抗当中贵人刘瑾用事时以
同姓故谒公且诡曰臣幸 (第 15a 页)
事皇帝富贵惟臣所致君有
意乎 天和
不对去而以其兵部尚书入燕也上以敌岁
大入大同蓟州或阑入都门忧之使 (第 15a 页)
天和
专治兵无所
中制也而中贵人大将以廖堂刘瑾故事相传闻多恐
惧而上所幸方士陶仲文 (第 15a 页)
天和
未至都三舍而近使 …… (第 15a 页)
使以外戚礼迎 天和
(第 15b 页)
天和
发上指恚曰与而主胡戚耶 (第 15b 页)
天和
结发事皇帝下狱当死不死在马革间日夜与劲
敌战不死而主黄冠瞠然者耶终不能与若共事矣不
视而去天和至治兵 (第 15b 页)
其中贵人大将恐惧者以其皆乾
没军食予空名恐 天和
有意督过之首鼠两端卒莫得
要领 (第 15b 页)
天和
益郁郁不得志而仲文日谗间 (第 15b 页)
天和
(第 15b 页)

日夜请去遂归竟卒不得起上辍朝议祭祭至九议
葬皆以大司农金钱议谥以履正志和因事有功 (第 15b 页)


议赠少保 (第 15b 页)
天和
卒二十二年而仲文死穆宗诏籍其
家不得藏尺布 (第 16a 页)
天和
部曲莫不扼腕曰恨不见 (第 16a 页)
庄襄公
者矣论曰刘公南人也十万浴铁之骑擢掣于交戟之
外以尺一如意挥之炜如也三秦之日校卒挟玺书一
旦以锒铛至豺 (第 16a 页)
 弇州四部稿卷八十六
             明 王世贞 撰
文部
 墓志铭七首
  明光禄大夫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赠少保 刘庄襄
  公
墓志铭
嘉靖乙巳冬十二月二十又三日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刘 (第 1a 页)
公卒楚守臣以讣闻天子为震悼辍视朝太宰议赠赠至少
保大宗伯议祭祭至九议谥谥法履正志和因事有功为
大司空议葬葬所须县官共给无乏然公有子四其二
皆先卒最后灿最贤而又继卒诸孙幼以故公殁十六年而
门人大司 (第 1b 页)
马刘公采始克具状又十五年而孙守复辈以状
来请志铭呜呼 庄襄公
固德靖间勋贤臣也惟不佞尝窃
记之矣何敢辞志曰公讳 (第 1b 页)
天和
(第 1b 页)
养和
其先南昌人讳梦者
从高皇帝起义兵有功官同知漳州府赐田麻城遂为麻 (第 1b 页)
   (相远官田多者不胜其苦而苏松嘉湖四府尤/甚其后苏州之田赋则巡抚都御史陈某均之)
   (湖州之田赋则 知府刘天和
张铎均之嘉兴之/田赋则知府赵瀛均之稽诸实录孝陵献陵景) (第 15a 页)
  送夫
远逐风尘路遗书满目愁思君不成寐河畔看牵牛(沈/润)
(卿云语/意清雅)

 毛钰龙(一首/)
   钰龙麻城人云南按察佥事凤韶之女嫁少保
    刘天和
孙守蒙夫死誓不踰阈乡人称曰文贞
   夫人
   (诗话节妇奉姑楼居不废吟咏年七十九目无/见犹使甥辈 (第 12b 页)
  金坛县志序(乙亥)
麻城 刘君天和
之尹金坛也三月而政成考邑之
故而创志焉曰于乎艰哉吾𣣔观风气之所宜民
俗之所向而无所證也以诹于乡老有 (第 21b 页)
涧乾沟北过定边又西过花马池又西过兴武营北接
新边墙二百三十馀里唐龙之改筑定边花马池墙四
十馀里 刘天和
之北起乾沟西过乾涧接二边筑城六
十馀里凡三百里暨余子俊榆林镇中路东路之旧边
墙而阴霾浮壅大率如定边营 (第 10b 页)
阳之上资溉引焉自上流多阻而江潮不至则南乡亦
忧旱矣许侯之来首浚诸渠次通两关两关 刘庄襄公
所经营素称壮固然而土石之情聚合众材相倚为固
岁久不相为用则必有崩动之虞乃撤而新之虚其上
而加崇广其下 (第 10b 页)
麻城 刘天和
仪封刘大谟安阳张士隆桐城余珊昆山
周广表善刺奸虽劳不挠甲戍汤民按顺天遣其妻子
还郡独留老奴司户毋敢私 (第 15b 页)
又扣军粮
皆名进贡织造龙幄科害靡极鄙猥无闻使之巡抚纳
银指挥授之政事盗伏而虏发民竭而兵罢守法御史
刘天和
则就逮张璞则死诏狱闾阎之苦祸机之畜
皆不知也今宜痛惩前弊更宜克慢绝淫早朝亲政讲
官说经师保论道究精一 (第 9a 页)
治痈者乎宜首元气而勿快一割也公至淮漕果塞议者
纷纷谓复海运开济汶公谓六月无漕京师困矣姑纾目
前之急与 松石刘公养和
仍疏黄河故道而固堤母令
走泄未几漕利上锡白金䌽段奏除淮扬军馀无田子 (第 48a 页)
绝响是非无凭久矣九原有作
执鞭吾所忻愿焉子于公又奚疑乡缙绅乐相厥成者
则瑞泉伍公龙津陈公谷南高公春江 刘公养和
谢公 (第 43a 页)
  明号
原以松称取义深矣夫夭乔万类惟松秉异是以后凋
之旨著于鲁论有心之言垂于戴记荣枯不逐乎冬春
霜露莫致其威爱彼蒲柳之姿先秋而萎桃李之芳竞

春而妍橘柚之质过江而化岂可并日而称贞齐轨而
语隽哉若其永托根之慕则明发于楸梧笃连枝之爱
则恋结于棠棣拓一本之恩则滋植于芝兰茂晚节则
桑榆自王裕奕叶则杞梓日培至于饵渗液以制颓龄
悟本性以敦嘉遁幸匠石之不逢冀散木之得永则仙
灵之最品隐沦之获栖矣
  祭 大司马松石刘公
文并序 (第 27b 页)
大司马松石刘公
之卒于家也其通家小子王廷陈既 (第 27b 页)
来也且翳桑之饿人犹能策名于后世仆虽德轻鸿毛
贱同土壤犹庶几与此类比乎肝肺之言敢因执事者
布之
  答 刘松石

不肖备极诸恶于世无复比数退伏丘壑志惟苟安岂
期罪戾上延先君不禄仰天呼号万死曷赎不肖儿时
先君则曰予遭 (第 9a 页)
事苦执不能诡以媚时时之人亦莫或
予媚也于予莫逆惟 松石
既辱不弃获缔姻好则又曰
子之为此也使世世子孙无相忘也忽枉书慰追忆先
言且读且泣屡废乃能竟牍呜呼痛矣夫 (第 9b 页)
寅卒嘉靖二十九年十二月
十六日之辰享年五十有八葬黄冈之风火山配谢氏
为大中丞昶孙女男子二人伯父同舟娶 刘庄襄公天
女叔父同豫娶陈氏俱老诸生女一人适诸生牛奎
孙男十人出同舟者兄颍州知州追伊娶平乐知府吕
韶女诸生追傅娶 (第 9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