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起体贴其旨意之所在而大有取舍于
其间盖穷理者必如此然后是非功罪者可得而论也
亦将谓朱子教学者以学庄乎 况真
氏虽自谓以文公
之言为准乃不分三等兼失之矣或曰如子之言则孔
子所谓则以学文博学于文周子所谓文辞艺也道 (第 4a 页)
  急就章
章草𨽻之分变也自伯英创今草海内争趣之章日以
废书谱称二王章法俱入神而其存者自孙权豹奴二

三帖外不复可见岂非爱而传者不在是耶此急就章
称皇象书无可据唯米元章书史云象有急就章唐模
奇绝在故相张齐贤孙山阳簿直清处此岂即其物耶
然当叶梦得刻石时再经摹拓国初又一入仲温手风
骨尽矣形似一二存者精意古色尚足照映艺圃 况真
象书又当何如耶
  孔子庙碑
孔子庙记后有陈思王曹植词梁鹄书数字是宋嘉祐 (第 6b 页)
(且也一切/权时也)不顾国患此世之大贼也故俗语曰画地为
狱议不入刻木为吏期不对(画狱木吏尚不入对 况真/
实乎期犹必也议必不入)
(对/)此皆疾吏之风悲痛之辞也故天下之患莫深于狱
败法乱正离亲塞道莫甚乎治狱 (第 9b 页)
  答林择之
所论颜孟不同处极善极善正要见此曲折始无
窒碍耳比来想亦只如此用功熹近只就此处见
得向来未见底意思乃知存久自明何待穷索之
语是真实不诳语今未能久巳有此验 况真
能久
邪但当益加勉励不敢少弛其劳耳 (第 14b 页)
   裹鲊帖跋
裹鲊味佳一一致君所须可示勿难当以语虞令凡一
十九字晋右将军会稽内史王羲之书今藏宛平孙氏
羲之书古今独绝世人得双钩及传摹石本争以为宝 况真
迹乎是书南宋藏之内府元兵辇以入燕前有亡
宋南廊库经手人郭墨印记是时元中书省檄谕中外
江南既平宋宜曰亡 (第 1b 页)
  (此遂疑位为从侄误/矣世表未可信也)
寒日经檐短穷猿失木悲峡中(一作/筵)为客久(一作/恨)江上
(一作/并)忆君时天地身何在(一作/往)风尘病敢辞封书两行
(音/杭)泪沾洒裛新诗(寒日穷猿对景有感为客久承穷猿/忆君时承寒日五六申客久之况七)
(八申忆君之情之杜臆漂流天地既无定在憔悴风尘/病又奚辞凄凉 况真
堪流涕 穷猿失木乃叹无家)
(可归或云偒严武之亡非也武在日公已辞回草堂矣/ 淮南子猿狖颠蹶而失木 (第 45a 页)
居如入芝
兰之室以兰之有德有用为善人之类也侯之心其可
识矣夫兰非善人也似善人者也以其似善人而犹好
况真
为善人者好之当何如耶侯之心益可识矣侯
既惟善是好则是兰植之𠫊事可也斋庐可也而复植
之舟中吾又知侯好 (第 13a 页)
踵以需其期乎 况真
于庆馀而旅酬乎是固若天子知
之私有所假贷君也或君孝思之至而天固有冥会者
存邪不然当遣之官如君者亦容有 (第 7a 页)
如此
始知王僧虔沈约薛道衡辈所遭之不幸也初天圣中
文僖公尝刋忠懿十八帖与墨林此帖草法酷似碑本
已足贵 况真
迹乎(刘后/村集)
钱思公谪居汉东日撰一曲曰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 (第 48b 页)
   龙茶录考
蔡端明书评者谓其行草第一正书第二然宣和书谱

载御府所藏独有正书三种岂不足于行草耶欧公云
前人于小楷难工故传于世者少而难得君谟小字新
而传者二谓集古录序及龙茶录也端明亦云古之善
书者必先楷法渐至行草某近年粗知其意而力已不
及观此则其行草虽工而小楷尤为难得当时御府所
收仅有三种而茶录在焉盖此书尤当时所贵尝刻石
传世数百年来石本已不易得 况真
迹乎侍御王君敬
止不知何缘得此间以示余盖希代之珍也按公以庆 (第 15a 页)
   泥田周氏族谱序
周氏居吉水泥田者本吴将周瑜之后瑜次子都乡侯

胤谪庐陵因家焉胤之后有迁袁州者十三世为隋会
稽刺史汾自袁复迁庐陵之乌东又六世曰沂滨始自
乌东徙泥田此谱之作详于沂滨以下者以其居泥田
之始也由沂滨距今四百馀年凡二十有四世其族益
繁其分而自为派者十有八若卢兜网村官洲若长沙
安福永新虽既分或犹详其系世或止著其始分之由
是皆因其可知者其不可知者详于所分之派使可参
而见也然泥田之族尤盛联比以居者常千馀人以诗

书科第显者至不可胜数益国文忠公必大居尝与通
谱者也十馀年来若台州同知仲方黄州教谕公明云
按察佥事彦珍
国子学正岐凤偕予来京师而后识
之其或仕于远或未仕而晦迹于家非予所知者尤多
于乎何其盛也岂非世有植德行 (第 26b 页)
   跋华彦谋友竹卷
取友者必以类非其类者弗友也竹植物也非人之类
彦谋何取以为友耶吾有以知其意矣竹虽植物而有
君子之称奇材美实虚心直节独在岁寒而不变此其
德固有象乎君子也既有象乎君子吾斯友之友以其
德不以其类也友以其德不以其类则虽人也而德
非君子有弗友焉不得于人而得于竹此彦谋之所以

合其类而友之欤虽然竹有君子之象彦谋友之如此 况真
所谓君子之人乎苟有其人吾知彦谋必且师事
而求肖矣岂徒友之云乎
   张氏世德堂铭
吾乡多世医世而良者 (第 46a 页)
  次韵答上清周道士
山中一别五经春近得诗篇意度新文字须为方外友
神仙元是世间人洞云玄虎司丹室坛月青鸾礼玉宸
坐对匡庐秋色好欲将寄远苦无因
  郡斋偶赋
况真
萧索虚斋足昼眠思亲怀爱日阅史记疑年白 (第 22b 页)
礼无不敬。名教是先。君父同资。彝伦所尚。 况真
人善下。妙
在和光。菩萨不轻。义摧我慢。(事如司卫议中弹)斯则舛虑齐致。分
波共源。所以纲纪百王。则 (第 15a 页)
之云。山腹洞开。仙容俨若。万物今睹。千劫未
逢。昔河启绿图。山输元女。尚谓得天之助。藏为受命之符。 况真
诰人闻。圣容神造。照临下土。不住大罗之天。保佑偫
生。爰启小有之洞。实感明主缩地而来。岂比汉时乘空而 (第 06b 页)

而内狡。气阴而志忍。非狡与忍。则无以成大名。无他。柔弱
之理然也。呜乎。用其似妇人女子者犹若是。 况真
用妇人
之言哉。不得不畏。

** 道不在人 (第 06a 页)
之灵爽歆享于是久矣即曹县之汤陵)
(考据果精置守家可也守土官岁祭祀可也而荣河之汤陵/固不敢遽言更正又 况真
膺之办犹或未然所有贵司俟查) (第 21b 页)
之独深丙夜开尊争先招致而教坊所𨽻
筝𥱧等色及九宫十二则皆不知为何物矣俗乐中之
雅乐尚不谐俚耳如此 况真
雅乐乎
  杂剧
北杂剧已为金元大手擅胜场今人不复能措手曾见
汪太函四作为宋玉高唐梦唐明皇七夕长生殿 (第 12b 页)
书籍而已哉。昔南越王尉佗。逢陆贾大悦。留与饮数日曰。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所不闻。耳闻如此。 况真
乃目见乎。所谓河伯望洋而叹。当时从臣如李齐贤辈。虽文学才望。推为东国之巨擘。然置诸阎姚赵虞之间。还应 (第 332H 页)
岂不崎岖乎。忿懥等四情。不归于不合理之物。而戒之以四有所。则槁木死灰。乃保真体。心体如此。定非活人。 况真
体本然之说。本出于首楞严。先圣论心。本无此语。总之四情。作于其心。害于其政。发于其政。害于其事。故曰 (第 17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