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博通书传于左氏及地理之学尤精为人有干局/心思所到则绝人远甚故时人有精神满腹之称)
  (历咸阳簿辟行台掾属正大初夏人请和金以冯/子骏往议钦用预行夏使有口辩 冯善
人无以折)
  (之往复之际至将岁币为言钦用不能平从旁进/曰夏国与敝邑和好百年今虽易君臣之名而为) (第 20a 页)
   为人有干局心所到则绝人远甚故时人有精
   神满腹之目历咸阳簿辟行台掾属正大初夏
   人请和朝廷以冯子骏往议钦用预行夏使有
   口辩 冯善
人无以折之往复之际至以岁币为
   言钦用不能平从旁进曰夏国与敝邑和好百
   年今虽易君臣之名而为 (第 12b 页)
  福建帅府都事苏公墓志铭
至正十六年春正月癸未盗杀元帅分府都事苏宝及
其弟漳浦县尹和子长泰县尹信幼子同生伯颜福生
孙凯山普安明日盗浮都事公尸于江其友丘昈郑才
识之走告其妹之夫钱塘 冯善
善与门士陈君玉郑元
圭具棺及衣衾敛焉分府发郡兵旬日歼盗又四年秋 (第 15b 页)
   抱拙先生集序

永乐宣德间锡有隐君子曰抱拙秦先生雅学笃行教
授乡里晚称耆德为乡饮大宾者若干年当是时有薛
恒履常者有杜纯守德者有 冯善
择贤者有朱经公纪者
皆以荐起为令为丞为学博而先生独偃蹇丘壑以终
诗咏考槃非其人邪先生之曾孙今大司徒国 (第 31b 页)
 家亲方服曾祖承重斩衰。而当行高祖忌祀。虽未承颜。哭泣行祀。未知如何。
虽丧中。于祖先未逮事。则行忌祭。似不当哭。不忍死其亲之义。于此用不得矣。
俗节参礼。三日。南溪不用之。似以其节之甚俚也。然人家多行之。行之何妨。九日则不可不行。盖重阳最为令节故也。馔品则何可酌定。惟视家力之有无而已。朔望参。果一大盘。家礼与备要。既有其文。当依此行之。何必以些略为嫌耶。
生辰祭。 冯善
创开云。而实则自周元阳有生忌之名。三献读祝以祭。其后减杀。为茶礼小祀耳。然礼家不许行之。只许行于三年 (第 334H 页)
除不祥者。今为祭先之日。能不怵然而惊惧乎。乃移其祭于十有二日。亦为遵法朱夫子之一端矣。 皇明宣德中。 冯善
著家礼说曰。观义门郑氏麟溪稿。云四月一日。乃始迁祖初生之辰。奉神主于有序堂上。行一献礼。窃念亲在。生 (第 182H 页)
礼家之祖宗。今虽谓之天下万国之礼。靡不可也。大本既立。枝叶以生。杨氏有附注。刘氏有增注。刘璋,丘璿, 冯善,
王源,阳锋,辛阁老等之各有论著。而浮庵辑语之编又出矣。编既成。浮庵袖而至茶山。以授余曰。是惟吾十年之 (第 271L 页)
 杂记曰。士三月而葬。是月也卒哭。大夫三月而葬。五月而卒哭。诸侯五月而葬。七月而卒哭。士三虞。大夫五。诸侯七。〇郑曰。天子至士。葬即反虞。〇 冯善
曰。案传注。天子九虞。以九日为节。诸侯七虞。以七日为节。〇顾湄曰。虞与卒哭之期。中间一月。相去尚远。 (第 82L 页)
 

《家礼》别用薄板。为灰隔。如椁之状。(本注宜详考。) 冯善
曰。椁内外。实以灰沙。(灰沙。须发热乃坚。若不用椁隔之。则天雨地泉浸湿。灰沙不能坚结。故用椁隔之。则 …… (第 162H 页)
土。亦无伤也。(朱子曰。黄泥久之。亦能引树根。)
圹制三(地版、明版。)
 《家礼集说》椁。乃加底。 冯善
云。顷葬先人。虑(一作卢)地有水。缪出意见。椁乃加底。用油灰麻筋。召船匠。艌其缝。薄镕沥青。涂其外。 (第 162L 页)
礼。斯为得矣。三年忌祭。并依用焉。凡有事庙中。皆用此服。
  生辰祭
生日之祭。古无所稽。宣德间。有 冯善
者著家礼集说 (第 525H 页)
。何故不行乎。来示诸说。俱无可疑。已于前书。奉悉鄙见矣。
生日茶礼。昔年奉禀于先师。答曰。生日之礼。 冯善
创之。退溪非之。老先生尝教曰。祠堂奉四代。并祭则渎 (第 334H 页)
酒不同。又况代神祭。岂与灌地畅达者。同其器耶。家礼时祭条曰束茅聚沙于香案前及逐位地上。其不用盘可知。 冯善
集说曰程子谓降神酹酒必浇于地。家礼亦同。但代祭浇酒多寡不同。未闻有盘。至刘氏补注祭初祖条。始有茅盘。 (第 241L 页)
不自量也。其五架四龛。初祖长房。周公时未闻。识礼家所宜商量也。且家礼多因俗。俗又世迁。故丘浚有仪节。 冯善
有集说。杨铎有会通。申时行有正衡。王源有易览。皆不免略加增删。惟求惬义。意亦善矣。丧祭图说者。崔氏东 (第 404L 页)
仲月。则行祀于此日。恐似婉转。与朱子祢祭之意相近。愚意用生者之生日。固合于朱子。而用祖先生辰。终近于 冯善。
须勘得此段。然后乃可受用。吾家先君生辰在至月。可行时祭。而未敢断然行之者。为是故也。 (第 249L 页)
 生辰之祭。先贤议论。或有是非。若三年内则既有朝夕上食之奠。而当生辰之日则因馈奠之仪而可具礼行祭祀之节耶。既具礼则当用祝辞。而第伏念三年之内则小大祥之外。似无用祝行祀之礼。何以则合礼。且夫三年内遇回甲之日。则或用祝而行祀耶。虽三年之外。亦用祝而行祀耶。详细下示伏望。
生忌昉自 冯善,
屠羲英辈。而退溪斥之以非礼之礼。恐不当更论也。至若三年内象生。似不可一切阙奠。若遇回甲之日。尤不当废 (第 306L 页)
则祝辞当云庶玄孙某。病未将事。使某亲某云云恐宜。玆为礼家定论。不疑其所行者耳。
生日之祭。于礼无之。 冯善
生忌之荐。见斥于先贤者。以其情胜也。情胜则非礼也。焉有非礼。而可施于亲 (第 345H 页)
传者死矣。曰见伊吕而失萧曹。吕先生赞。何曾有是耶。此所以不平也。(辛亥录。下同。)
平默问。生日祭。 冯善
刱开。而先贤皆非之。但先人回甲日。不忍昧然过了。且一献之奠异于祭。行之何如。先生曰。吾前书以难以义起 (第 381L 页)
 禫后诸节
心制人。恐不敢称哀子。书疏当改稽颡为顿首。改疏为状。此非渐杀之义。心制之节然也。
 禫后朔望奠。生辰祭。
禫后当有朔望奠。生辰祭。明儒 冯善
创之。而祝文云。存既有庆。殁宁敢忘。退溪以为非礼之礼。然但三年 (第 193H 页)
   入冬来。百病益痼。戏吟。
   赠延大仲(昌熙)
   己丑腊月三十日。亡弟稚平六十一岁生朝也。既悲其无嗣。且以 冯善
生日之祭。为退溪先生所讥。故不得设酌。墓在五十里地。不得赴。只得泄哀于家。情事可悲也。
   讲说救
愁误坠渊。万古千今无别法。归来日夕验青编。
己丑腊月三十日。亡弟稚平六十一岁生朝也。既悲其无嗣。且以 冯善
生日之祭。为退溪先生所讥。故不得设酌。墓在五十里地。不得赴。只得泄哀于家。情事可悲也。
存亡三十九春 (第 96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