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移成均博士书
夫居位而愧道者上则荒其业下则偷其言业而可荒

文弊也言而可偷训薄也故圣人惧是寝移其化上自
天子下至子男必立庠以化之设序以教之犹歉然不
足士有业高训深必诎礼以延之越爵以贵之俾庠声
序音玲珑于珩佩铿訇于金石此圣人之至治也今国
家立成均之业其礼盛于周其品广于汉其诎礼越爵
又甚于前世而未免乎愧道者何哉夫圣人之为文也
为经约乎史赞易近乎象诗书止乎删礼乐止乎定春
秋止乎脩然六籍仪刑乎千万世百王更命迭号莫不

由是大也其幽幽于鬼神其妙妙于玄造后之人苟不
得行(胡郎/反)决句释者犹万物但被玄造之化者耶故万
世但化而已不知玄造之源也夫六艺之于人又何异
于是故诗得毛公书得伏生易得 杨何
礼得二戴周官
得郑康成槻(音/规)其微言釽其大义幽者明于日月奥者
廓于天地然则今之讲习之功与决释之功 (第 25a 页)
河内郡
昌生无泽无泽为汉市长无泽生喜喜为五大夫卒皆
葬高门喜生谈谈为太史公太史公学天官于唐都受
易于 杨何
习道论于黄子太史公仕于建元元封之间
悯学者之不达其意而师悖乃论六家之要指曰易大
传曰一致而百虑同归而 (第 21a 页)
   三辰堂记         吴宽
维皇明以经术取士士之明于经者或专于邑若莆田
之书常熟之诗安福之春秋馀姚之礼记皆著称天下
者易则吾苏而已苏之易始于顾顺中先生一时游其

门者出则取科第以其经转相传授岁久师弟子益众
延及他郡莫非出顾氏人方先生为 汉杨何
云先生讳
巽顺中其字尝登永乐甲辰进士第后十二年为正统
丙辰而其子今赣州守睢字德明者继之又三十六年
(第 35b 页)
或以为
后儒解释之书名曰正义今通谓之疏也(说本亭/林顾氏)论其
列于学官者汉初书惟有欧阳礼惟有后仓易 杨何

秋公羊而己至孝宣复立大小夏侯尚书大小戴礼施 …… (第 22a 页)
遂有周为代名之解三易称名不同如此易自商瞿五
传而至田何何授王同周王孙丁宽服生四人王同授
淄川 杨何
齐即墨成广川孟但鲁周霸莒衡胡临淄主
父偃皆以易至大官要言易者本之田何丁宽复从周
王孙授周氏古义传授同 (第 25a 页)
   和高飞卿韵
钱郎满腹好精神人物当年见绝尘常惜仕途知已少
不愁花样入时新赵张而后材难继季孟之间德有邻

蚤晚青云台阁底 杨何
同作眼中人
春来百草解通神其奈凄风涨野尘一为化权无定宰
百般生意不能新柳含冻眼迷陶宅杏簇枯枝倚宋邻 (第 6b 页)
 昔杜止轩告余云杨西庵侠黠谈谐之雄者也世人
 不知其然不肖何有竞负天下滑稽之名 杨何
深而
 仆何浅也予谓分水与紫溪岭亦然分水虽大平而
 易登紫溪虽小峻而难陟今世人以大安至险可畏
 为言 (第 27a 页)
  (江尉鹿晋书许孜/传有 犯其松栽)
落落出群非榉柳青青不朽岂杨梅欲存老盖千年意

(去/声)觅霜根数寸栽(一云来他不露一松字却句句切/松较之 章独有蕴藉 此截中)
(四句子天台赋荫落落之长松 杨何
敬宗诗青青陵上/松 虚赋梬枣杨梅张楫曰 梅似谷子而有核其)
(味酢出江南今按杨梅经冬不凋故比 (第 22a 页)
   三辰堂记
维皇明以经术取士士之明于经者或专于一邑若莆
田之书常熟之诗安福之春秋馀姚之礼记皆著称天
下者易则吾苏而已苏之易始于顾顺中先生一时游
其门者出则取科第以其经转相传授岁久师弟子益
众延及他郡莫非出顾氏人方先生为 汉杨何
云先生
讳巽顺中其字尝登永乐甲辰进士第后十二年为正 (第 17b 页)
(诗驱车上东门遥望北郭墓白 杨何
萧萧松柏夹广路/诸贤另指当时贤豪死葬于石子冈者故下丈以太古)
(今时双承言之谢灵运诗碑版谁闻传史记信 (第 4b 页)
   明 梅鼎祚 编
  司马谈(龙门人以太史/丞为太史令)
   六家要指论(谈学天官于唐都受易于 杨何
习/道论于黄子仕建元元封之间悯)
    (学者之不达其意而师/悖乃论六家之要指)
易大传天下一致而 (第 1a 页)
坟陇首白杨或表贤姬之墓(庄/子)
(曰青青之麦生陵之陂生不布施死何含珠古诗曰驱/车上东门遥望北郭墓白 杨何
萧萧松柏夹广路下有)
(陈死人杳杳即长暮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寤/本草曰白杨北土极多人种虚墓间树大皮白) (第 22b 页)
   丛录
古人之读书凡其有会于心者则笔而记之志有得示

无忘也向予读书青岩山中遇有所见辄钞以为书谓
之丛录既乃删其肤近烦碎者为贪常嗜琐之戒而有
关于经史百氏之大要者则存之聊以示诸子姓云
易自伏羲始画八卦因而重之为六十四卦(重卦王弼/以为伏羲)
(郑玄以为神农孙盛以/为禹司马迁以为文王)当时盖有图而无书也后圣因
之作连山作归藏作周易皆本于伏羲之图而取用各
不同三易既亡其二惟周易独存周易经上下二篇文
王周公作彖象系辞上下文言说卦序卦杂卦为传十

篇孔子作秦焚书易以卜筮故存汉志易十二篇经二
传十也初商瞿受易于孔子五传而为田何汉世易分
三家自田何始田氏易十二篇有章句其后 杨何
施酬
孟嘉梁丘贺之徒所学皆祖田氏 (第 20b 页)
杨何
先出武帝时已
立博士施孟梁丘至宣帝时皆立博士而易有施孟梁
丘之学矣是时复有焦赣费直二家之易焦氏之易无 (第 20b 页)
   陪陈夷白左司省先陇遂游西山诸寺

孝理昭令典哀敬著前经方冬谨封树肃命省邱茔侵
晨发西郭平旦越修坰飞盖上坡陀凭轼仰光灵白
萧萧悲松复泠泠以兹霜露降益起悽怆情本深末
斯茂源浚流愈清叔氏既尊盛伯氏亦光荣禄厚养不
逮宠极坐自惊感 (第 6b 页)
   详定幕次呈圣从乐道
殿阁抡材覆等差从臣今日擅文华扬雄识字无人敌
何逊能诗有世家旧德醉心如美酒新篇清目胜真茶
一觞一咏相从乐传说犹堪异日誇(再第其高下故言/覆谓详定也○皆)
(用 杨何
二姓事○文中子心若醉六经目若营四海○/吴志与周公瑾交如饮醇酎○杜诗跻险不自喧出郊)
(已清目○高适宿 (第 5b 页)
为河内郡昌生母怿母怿
为汉市长母怿生喜喜为五大夫卒皆葬高门喜生谈
谈为太史公太史公学天官于唐都受易于 杨何
习道
论于黄子太史公仕于建元元封之间悯学者不达其
意而师悖乃论六家之要指曰易大传曰天下一致而
百虑同 (第 2a 页)
 于朝庶几得以舒吾苦心而遂其情志焉尔故又托
 为双燕衔泥巢屋以结之于此可见当时贤才之遗
 逸者非特一人而已也
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白 杨何
萧萧松柏夹广路下 (第 13a 页)
 见臣民仰体 圣怀也合唱
天下乐畅好是一带柔条绕苑墙红也波廊俯练塘万
花中界开楼瓦黄并灵台不日成陋宣房尔许忙嗤长 杨何
太广
 旦白 圣主睿藻冠绝古今发挥题咏湖山抑何幸
 乎旦唱
那吒令步春堤晓光看鱼吞锦香听莺歌柳房挹荷 (第 2b 页)
平章事。十年出为华州刺史。入历兵部吏
部尚书。文宗朝检校司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累封赵郡
公。监军使 杨叔元
怨绛。激募兵为乱。害之。年六十七。赠司
徒。谥曰贞。

** 太清宫观紫极舞赋(以大乐与天地同和为 (第 01a 页)
被元造之化者耶。故万物但化而巳。不知元造之源也。六
艺于人。又何异于是。故诗得毛公。书得伏生。易得 杨何。

得二戴。周官得郑康成。摫其微言。釽其大义。幽者明于日
月。奥者廓于天地。然则今之讲习之功与决释之 (第 20a 页)
 卷无上经又引七录云下经无旅节无上系今集为
 一卷汉兴言易者自田何田何之传王同周王孙丁
 宽服生各著易传 杨何
受王同蔡公受周王孙亦各
 为传田王孙受丁宽授施雠孟喜梁邱贺施孟梁邱
 各为章句施氏之后有彭宣戴崇作易 …… (第 10b 页)
 升穷上反下其序犹有合者非李挺之之复姤五变
 而生剥者所可口实也
 京氏
 汉易家两京房太中大夫京房者淄川 杨何
弟子梁
 邱贺所从受易者也无书元帝时京房字君明东郡
 顿邱人本姓李吹律自定为京氏受易梁人焦延寿
 今 (第 14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