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陈事疏(李固/)
臣闻气之清者为神人之清者为贤养身者以练神为
宝安国者以积贤为道昔秦欲谋楚王孙圉设坛西门
陈列名臣秦使戄然遂为寝兵魏文侯师卜子夏友田
子方轼段干木故群俊竞至名过齐桓秦人不敢窥兵
于西河斯盖积贤人之符也陛下拨乱龙飞初登大位
聘南阳樊英江夏黄琼广汉杨厚会稽贺纯策书嗟叹

待以大夫之位是以岩穴幽人智术之士弹冠振衣乐
欲为用四海欣然归服圣德厚等在职虽无奇卓然夕
惕孳孳志在忧国臣前在荆州闻厚纯等以病免归诚
以怅然为时惜之一日朝会见诸侍中并皆年少无一
宿儒大人可顾问者诚可叹息宜徵还厚等以副群望
琼久处议郎已且十年众人皆怪始隆崇今更滞也光
禄大夫周举才谟高正宜在常伯访以言议 侍中杜乔
学深行直当世良臣久托疾病可勒令起 (第 2b 页)
王府埶回天地言
之者必族附之者必荣忠臣惧死而杜口万夫怖祸而
木舌塞陛下耳目之明更为聋瞽之主故太尉李固

忠以直言德以辅政念国忘身殒殁为报而坐陈国
议遂见残灭贤愚切痛海内伤惧又前白马令李云指
言宦官罪秽宜诛 (第 2a 页)
之全纯者犹众无取乎独行其不以是立传盖不
欲使当时有逸民独行之名也东汉有江革申屠蟠之
类非不甚孝有李固 杜乔
之徒非不甚忠而范晔不立
忠义孝友之传者盖以当时俗多孝友则孝友不可悉
书人多忠义则忠义殆不一传二传之不 (第 8a 页)
  寄王相公(冯琦/)

自阁下归后世事凡几更矣大抵持正易激持禄易随
以激继激益忼慨论列前与后相迸而祸益烈如东汉
杜乔
继李固以陈蕃继黄琼是已以随继激惟人主
所欲为噤不敢出一语人主以为忠顺无忤遂谓人臣
礼合如此而恨前之激 (第 15b 页)
者益深如以孔光继王嘉以胡
广继 杜乔
是已自三年以来士大夫遇事辄言甚或求
多于事之外及雷霆一摧折而向之激昂者一变为缄
默再变为巽懦缄默巽懦 (第 15b 页)
  寿赵仲一母太夫人八十二岁序(汤显祖/)

春秋时介之推从晋公子十九年归而爵不及焉有怼
言矣母曰盍语诸介子曰身隐矣焉用文之母曰如此
吾与子偕隐汉范孟博为使者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心
及患辞其母母曰汝得与李固 杜乔
齐名何恨予读书
至此未尝不喟然流叹为人子为人臣遭遇于世何其
崭绝踸踔一至于斯也方晋公子西归济河虽其舅 (第 6b 页)
  崔骃
崔氏世有美才兼以沉沦典籍遂为儒家文林骃瑗虽
先尽心于贵戚而能终之以居正则其归旨异夫进趣

者乎李固高洁之士也与瑗邻郡奉贽结好由此知名 杜乔
之劾殆其过矣实之政论言当世理乱虽晁错之
徒不能过也
  黄宪
黄宪言论风旨无所传闻然士君子见之者靡不 (第 20a 页)
能控诉自明复为淆狱遁狱叛
狱蹈速死之弊悲哉甚矣吾之自惑也古君子黄霸在
狱授经曰朝闻道夕死可矣以故李固 杜乔
孔文举蔡
邕皆世之大儒卒以狱死然君子之名县于霄汉矣楠
志疏而才狭视古人若丘垤之目龟螭鼍龙者也乃窃 (第 21b 页)
  孔光张禹便能化其风俗为柔䛕东汉有一李固

   杜乔
便能化其风俗为沽激虽沽激与䛕柔不同
  而其失一也今天下风俗亦弊矣知有利禄而不
  知有名节知有权势 (第 10a 页)
   陈事疏(时固迁将作大/匠上疏陈事)
臣闻气之清者为神人之清者为贤养身者以练神为
宝安国者以积贤为道昔秦欲谋楚王孙圉设坛西门
陈列名臣秦使戄然遂为寝兵魏文侯师卜子夏友田
子方轼段干木故群俊竞至名过齐桓秦人不敢窥兵
于西河斯盖积贤人之符也陛下拨乱龙飞初登大位
䀻南阳樊英江夏黄琼广汉杨厚会稽贺纯策书嗟叹
待以大夫之位是以岩穴幽人智术之士弹冠振衣乐

欲为用四海欣然归服圣德厚等在职虽无奇卓然夕
惕孳孳志在忧国臣前在荆州闻厚纯等以病免归诚
以怅然为时惜之一日朝会见诸侍中并皆年少无一
宿儒大人可顾问者诚可叹息宜徵还厚等以副群望
琼久处议郎巳且十年众人皆怪始隆崇今更滞也光
禄大夫周举才谟高正宜在常伯访以言议 侍中杜乔
学深行直当世良臣久托疾病可敕令起
   援日南议(永和二年日南象林微外蛮夷区怜/等反攻郡县顺帝召公卿 (第 11a 页)
杜所
守然后三事百工正辞于朝虽冀之暴恣岂能一旦尽
诛汉廷群公耶反徇一息之安首鼠畏懦(质帝崩广与/李固 杜乔
赵)
(戒等欲立清河王梁冀欲立蠡吾侯广戒慑惮不/能与争而李杜坚守本议冀说太后先策免固)竟使
清河徙废 (第 5a 页)
擅政而小人挟其威福相煽为恶
中材顾望不知所为而汉巳失其操柄纲纪大坏矣然
在位公卿大夫有若袁安杨震李固 杜乔
陈蕃李膺之
徒皆豪杰特起之士相与发愤同心戮力用公义以扶
其危直道正言分别其是非白黑不少回挠至于势有 (第 17b 页)
击石而百兽舞若不然则多为累而已寔之此论通鉴载于桓帝元嘉元年十
一月以其时考之梁冀以定策功颛国恣横李固 杜乔
以直道坐诛宦官外戚子弟宾客暴乱州郡朱穆所谓
牧守长吏多非德选贪聚无厌遇民如虏或绝命于箠楚之下或自贼于 (第 58b 页)
  古今两鲍谢

鲍照谢朓(宋/)鲍防谢良弼(唐/)与李膺杜密李固 杜乔

白杜甫同
  苻坚
晋苻坚以应图谶文改姓其字从草不从竹今多书作
符非也苻音蒲其音亦别又左传萑苻之 (第 3a 页)
  崇仁县显应庙冲惠侯故汉栾君之碑
崇仁县治南望七十里有山焉广大高厚嶷然其前其

巅峻而并锐能出云雨蓄神明凡水旱灾害之祷无不
通焉盖邑之望而吏民之所依也谓之巴山后易称相
山巴山者相传云东汉书栾巴字叔元魏郡内黄人而
神仙传云蜀成都人史称巴好道顺帝时给事掖庭仕
至黄门令性质直学览经典虽在中禁不与诸常侍交
擢拜郎中迁桂阳太守始为桂人定婚姻丧纪之礼兴
立学校以奖进之虽干吏卑末皆课令习读程试殿最
随能升授七年乞骸骨用李固荐拜议郎守光禄大夫

杜乔
周举等八人巡行州郡巴使徐州还迁豫章太
守郡土多山川鬼怪细民尝破赀产以祈祷巴素有道
术能役鬼神乃悉毁坏 (第 11b 页)
必族附之
者必荣忠臣惧死而杜口万夫怖祸而木舌(法言金/口木舌)
陛下耳目之明更为聋瞽之主故太尉李固 杜乔
忠以
直言德以辅政念国亡身陨殁为报而坐陈国议遂见 (第 8b 页)
   (犹可有为故李固周举之渊谟弘深左雄黄琼/之政事贞固桓焉杨厚以儒学进崔瑗马融以)
   (文章显吴祐苏章种嵩栾巴牧民之良干庞参/虞诩将帅之弘规王龚张皓虚心以推士张纲)
    (杜乔
直道以纠违彬彬备载范史之传论顺帝/能倚而仗之又悟顗之所陈四事而振阳刚揽)
   (权柄虽为汉之武宣不 …… (第 9a 页)
望也若政变于朝
而天不雨则臣为诬上愚不知量分当鼎镬
  论封梁冀书(西山真氏曰桓帝之立梁冀之力也/而 杜乔
以为不当赏何哉盖人君之)
   (得天位天之命也命出于天而人臣窃之以为/已功人君举其功以归之臣下是皆 (第 14b 页)
不知有天)
   (命者也 杜乔
之/言不亦正乎) (第 14b 页)
    杜乔(本传乔字叔荣河南林虑人梁冀子弟/五人及中常侍等以无功并封乔上书)
陛下越从藩臣龙飞即位天人属心万邦攸赖不急忠
贤之礼而先左右之封伤善害德兴长佞谀臣闻古之
明君褒罚必 (第 15a 页)
   (强大姓之不法者数百人平民缘此以坐死者/数千人此何损于梁氏之权耶而谓其可以兴)
   (汉乎汉法苛重故权臣因借以济其恶李固 杜/乔
累朝傅相之尊也为梁相继陈尸于衢其他)
   (以忤恨残灭者不知其几宦官之横州郡轻以/人命资之者弗胜数 (第 25a 页)
所云华峤改定而有异同邪礼/使有太常弘不知为谁其曰中常侍超单超也曰司徒戒)
(赵戒也注曰蜀郡人曰太尉乔 杜乔
也但梁冀初欲厚礼/纳徵乔执不从冀遂于是年十一月杀乔朝廷此时宁敢)
(拂冀遣乔为使至于宗正千秋惟安帝时 (第 23a 页)
    (房植等是日有诏徵用伦厚等/而迁琼举等以固为大司农)
臣闻气之清者为神人之清者为贤养身者以练神为
宝安国者以积贤为道昔秦欲谋楚王孙圉设坛西门
陈列名臣秦使戄然遂为寝兵魏文侯师卜子夏友田
子方轼段干木故群俊竞至名过齐桓秦人不敢窥兵
于西河斯盖积贤人之符也陛下拨乱龙飞初登大位
聘南阳樊英江夏黄琼广汉杨厚会稽贺纯策书嗟叹

待以大夫之位是以岩穴幽人智术之士弹冠振衣乐
欲为用四海欣然归服圣德厚等在职虽无奇卓然夕
惕孳孳志在忧国臣前在荆州闻厚纯等以病免归诚
以怅然为时惜之一日朝会见诸侍中并皆年少无一
宿儒大人可顾问者诚可叹息宜徵还厚等以副群望
琼久处议郎已且十年众人皆怪始隆崇今更滞也光
禄大夫周举才谟高正宜在常伯访以言议 侍中杜乔
学深行直当世良臣久托疾病可敕令起 …… (第 5a 页)
   临终与胡广赵戒书(广字伯始南郡华容人/戒字志伯蜀郡成都人)
    (桓帝立岁馀甘陵刘文魏郡刘鲔各谋立清/河王为天子冀因此诬固与 杜乔
通谋固下)
    (狱太后乃赦焉冀畏固名德终为已害乃更/据奏前事诛之固临终与广戒书冀乃封广)
   …… (第 12b 页)
    (固子燮/○附燮)
昔有大星升汉而西捲舌扬芒迫月荧惑犯帝坐则有
大臣枉诛星在西方太尉固应之今晕如之宜有赦命
录其遗嗣以除此异
   杜乔(字叔荣河内林虑人历位太/尉忤梁冀与李固同时见害)
   上桓帝论封爵书(乔迁大司农时梁冀子弟五/人及中常侍等以无功并封) …… (第 15a 页)
王府埶回天地言
之者必族附之者必荣忠臣惧死而杜口万夫怖祸而
木舌塞陛下耳目之明更为聋瞽之主故太尉李固
忠以直言德以辅政念国忘身殒殁为报而坐陈国
议遂见残灭贤愚切痛海内伤惧又前白马令李云指 (第 24b 页)
   论常侍封爵表(时诸黄门无功/而侯武上表)
陛下即位以来梁孙邓亳贵戚专势侵逼公卿略驱吏
民恶熟罪深或诛灭相续以常侍黄门窃弄王命欺罔
竞行谤讟争入忠臣李固 杜乔
在朝必竭忠奉之节觉
其奸萌因造妖言陷之祸门陛下不察加以大戮冤感
皇天痛入后土贤愚悲悼小大伤摧固等既没 (第 11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