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原任工部左侍郎臣刘宗周谨奏为微臣身切时艰敢
因去国之辙恭申慰悃兼附刍荛之献事臣宗周因病
乞骸奉旨回籍于七月初一日辞朝出国门行次天津
始闻边警臣不胜忧惶惊惧者久之伏惟皇上上廑宗
社之忧下切万姓之虑宵衣旰食当不知若何焦劳臣
又不禁痛绝回瞻天表愈增驰恋敢以刍荛一言为当
宁献臣惟我皇上注意边防无日不绸缪未雨而国事

一至于此追原祸始 丁魁楚
之久以病请也业已自知
其非封疆之任矣乃朝廷不听其去卒至败事不闻吏
部有争执张凤翼小有才而器识不足久已 (第 15b 页)
溺中枢之
职矣朝廷又从而尝试之卒至败事不闻政府有主持
兵垣有封驳则当事诸臣尤有不得辞其责者且夫以 丁魁楚
等之失事于边也而与之戴罪何以服刘策之
死张凤翼之溺职中枢也而与之专政何以服王洽之
死诸镇巡勤王之师争 (第 15b 页)
  流寇已至数万矣西山一带布满山谷沙河临洺邯郸
亦时时被其焚掠初八日亲率马步兵一千六百人至
黄寺安抚先遇马贼数十俄而数百俄而数千倏忽之
间老营俱至将士恐惧之甚咸思散逃立斩一人徇于
辕门身自督战斩贼首十四级射打死伤贼百馀人我
兵亦伤一十三人此可谓全胜已经具题矣但河南有

邓左二帅(邓玘左良玉)为阻山西有曹张二帅(曹文诏张应昌)为阻
西南俱无去路只得向东北来 丁抚台(魁楚河南永城人)
标下
官兵真所为将骄卒懦人各一心而某公全无抚御之
方如此做去院道不知死所矣塘报奉览并希致声邢
丈蒋兄 (第 9a 页)
  流寇已至数万矣西山一带布满山谷沙河临洺邯郸
亦时时被其焚掠初八日亲率马步兵一千六百人至
黄寺安抚先遇马贼数十俄而数百俄而数千倏忽之
间老营俱至将士恐惧之甚咸思散逃立斩一人徇于
辕门身自督战斩贼首十四级射打死伤贼百馀人我
兵亦伤一十三人此可谓全胜已经具题矣但河南有

邓左二帅(邓玘左良玉)为阻山西有曹张二帅(曹文诏张应昌)为阻
西南俱无去路只得向东北来丁抚台 (魁楚
河南永城人)标下
官兵真所为将骄卒懦人各一心而某公全无抚御之
方如此做去院道不知死所矣塘报奉览并希致 (第 9a 页)
坐以焕党次第
置之重典自此小人进而君子退中官用事而外廷浸疏
于人主则今日之祸实已已以来酿成之也且夫以 丁魁
等之失事于边也而与之以戴罪何以服刘策之死张
凤翼之溺职中枢也而与之以专征何以服王治之死诸
镇巡勤王之 (第 17a 页)
 笔铭
为星为燐于尔分畛为枭为麟于尔传真吁嗟乎吾惧鬼

  砚铭
   余两赴端州未能得一佳石故水师将军南陵管
   灿旧为制使 丁魁楚
开灵羊峡坑家有数石其子
   贻余一砚知石理者谓承之以日则晶荧反射如
   浮金乳为独绝不在虫蛀火鬣 (第 6a 页)
    永历皇帝:桂藩永明王名由桹(「南疆绎史」桹作榔),神宗孙、桂恭王常瀛子。乙酉冬,恭王薨,请诸唐王,以王袭爵。丙戌九月唐王陷于汀州,两广闻报, 总督丁魁楚
、巡抚瞿式耜等大会肇庆,请王监国。是年十一月,即皇帝位;以明年为永历元年。壬寅四月,卒于滇都(张美翊 (第 20 页)
王进才、张光翠、袁应第、午万才、张先璧等十馀营,悉隶腾蛟麾下,受节制,声势颇壮。
  九月,两广总制 丁魁楚
以桂林捷闻。先是,靖江王亨嘉于八月僭称监国,以杨国威为大将,踞有桂林。闽中颁诏,不受。广西新任巡抚瞿 (第 8 页)
式耜甫至梧州闻变,即移书 魁楚
为备;檄思恩参将陈邦傅防梧。亨嘉自桂平道井济,促式耜赴桂林任,不应;亲率兵至梧,执式耜,劫其敕印,先 (第 8 页)
用小艇载回桂林。而 魁楚
调邦傅及赵千驷、严遵诰、马吉翔等与亨嘉战,败之;追至桂林。靖江既败回,窘蹙,仍以敕印还式耜,趣出视事 …… (第 8 页)
  十月初四日,赣州破。先是六月十五日,李永茂所遣吴之蕃、张国祚有李家山、九牛山之捷,北兵撤围屯水西,国祚等亦退守南康。二十四日,汪起龙率师数千,滇帅赵印选、胡一青率兵三千,苏观生亦遣部下率兵三千,杨廷麟收散亡数千,太宰郭维经、御史姚奇允召募滇、闽兵共得八千,粤督 丁魁楚
遣兵四千,先后至赣,营于城外,不下四万馀人,皆欲当敌。万元吉必欲待水师之至,并力一战。中书来从谔所募 (第 21 页)
  隆武元年乙酉闰六月二十七日卯时,唐王即皇帝位于福州,是为隆武。晋封安仁为桂王,徙居广东之肇庆府。隆武二年丙戌,上闻赣州警,复返梧州。未一月,安仁薨,

上当袭位。隆武语群臣曰:『此永明之天下也。永明神宗之孙,正统所系。朕无子,后当属之』。先是,瞿式耜新任广西巡抚,将赴桂林;值靖江王亨嘉谋逆,自称监国,式耜遂留梧州。亨嘉帅兵至梧,执式耜,并劫取敕印,先用小艇载入桂林。两广总督 丁魁楚
闻变,急调兵与战于梧州,败之;遂命参将陈邦傅、赵千驷、严遵诰与都司马吉翔等,乘胜追至桂林。亨嘉惧,复 …… (第 24 页)
  及九月,闻汀州之变隆武蒙尘,式耜倡义,以上贤明仁孝,为神宗嫡孙,以贤以亲,宜正大位;遂与宗室朱容藩、原任简讨方以智、户部郎中周鼎瀚、肇庆府知府朱怡等同心拥戴。而粤督 丁魁楚
时驻南雄,闻闽变,急返肇庆;以奉有迎驾之旨,踌躇不决。会闽中首辅何吾驺自闽奔回,贻书 (第 24 页)
魁楚,
始知无驾可迎。于是大司马吕大器自柳州至,李永茂以守制自韶州至,相与定计,合辞进笺。以丙戌年十月十四日 (第 24 页)
监国,颁诏楚、蜀、黔、滇,人情翕然。加 丁魁楚
大学士兼戎政尚书,吕大器大学士兼兵部尚书,瞿式耜大学士兼吏部右侍郎;李永茂请终制,其馀进秩有差。
  …… (第 24 页)
  先是,唐王遣主事陈邦彦来肇通好,上已登舟;舟中召对,邦彦曰:『天潢之序,固应属王;不如早正大位,以系人心』。 魁楚
等然之,上授邦彦兵科给事中;未及回广,闻唐王已正位号。于是, (第 25 页)
魁楚
始定议迎上还肇。以十一月十八日即帝位,以明年丁亥为永历元年,颁诏中外,遣兵科给事中彭耀往谕广州。耀为 (第 25 页)
秦令,有能声;入广极陈正统所在、监国先后,宣示大义。观生不听,耀语不逊,遂杀之;即遣兵向肇。前大学士陈子壮致书式耜,力请馘观生。而是时王化澄代 魁楚
总制,当督兵;化澄庸懦,且怀观望,兵部右侍郎林佳鼎请代化澄,遂命以原官督诸军下。与广兵遇于三水,广兵 …… (第 25 页)
  十二月初十日,方命将再举,闻北兵以轻骑数千突入广城,执绍武,观生自缢,声

势渐逼三水。司礼监王坤复趣上西幸避之,于二十六日登舟。式耜方视师峡口,闻之急返肇,力挽不得。 魁楚
扈驾西上,升岭西道;朱怡为广东巡抚,留守肇庆。式耜部署毕,疾趋梧,上已越梧而西又五日矣。 (第 26 页)
魁楚
至梧,为标将苏聘所惑,从梧转入岑溪;化澄携中枢印走浔州。随驾者,户部尚书吴炳、简讨方以智、文选司郎中 …… (第 26 页)
。其横如此。然上以坤习知宫禁事,左右导卫;故特亲信之。凡仓猝西幸者再,群臣要留不得,皆坤之为也。初, 丁魁楚
与吕大器、瞿式耜等请上监国,而王坤适自闽至, (第 26 页)
魁楚
深为结纳,遂用耑首辅。召起前大学士陈子壮; (第 26 页)
魁楚
秉揆,力辞 …… (第 26 页)
不赴。 魁楚
复与大器争管戎政不协,大器因上有西幸之意,自请留守东方。未几,由梧而韶,再至梧入柳,遂召之不出,未及 …… (第 27 页)
,王坤再趣驾西上,上意在楚。时班行多楚、蜀人,亦劝上行,上意遂决。以丁亥正月元旦跸梧州,由府江趋桂。 魁楚
弃上走岑溪,舳舻相属;北将李成栋追及之,尽获其辎重、妇女。 (第 27 页)
魁楚
素与成栋有隙,及是薙发迎降,成栋不礼;籍其家口数百人,凡男子无少长,悉斩之。 (第 27 页)
魁楚
在坐,哀求免其一子;成栋笑曰:『汝岂望活,尚求活人耶』?并杀之。吾犹见其一孙才数岁,为罗成耀子。
  (第 27 页)
臣。岂以得虏谥为荣哉。第明季野史错出。混淆忒甚。又以人之爱憎而予夺之。王之仁死于洪承畴而谓之沈海死。 丁魁楚
死于藤江而或谓之降。张缙彦降贼而乃曰为皇朝兴义复中原。如此类者甚多。清人既肯为忠臣褒奖。则必考其实而 (第 206H 页)
。杀唐王聿𨮁及周益辽等二十四王。往南韶寇肇庆。遂逼梧州。巡抚曹晔降之。别遣副将取琼州。又使杜永和袭 丁魁楚
杀之。下藤江击杀张家玉陈邦彦等。越地皆降。成栋为清人效劳甚苦多。然未能忘明室。方下广州也。缴印五十馀 (第 292L 页)
玉光釰气集,謏闻正续笔诸种。
吕潜字孔昭。一字半隐。号石山农。遂宁人。父大器崇祯末兵部左侍郎。国亡与 丁魁楚,
瞿式耟迎立 永历帝于梧州。寻回里以终。潜中崇祯癸未进士。官行人。乱后流寓江左。工诗文书画。人得其尺幅 (第 330L 页)
变罪之乎。于是大铖并望彪佳。
升解学龙刑部尚书。改兵部主事凌䮐为御史。巡按山东。便宜联络河南等处。起 丁魁楚。
巡抚承襄。升王𣽤巡抚登莱。越其杰巡抚河南。各进佥都御史。其杰以贪遣戍。以马士英妹夫姑起之。丁启睿既 …… (第 350H 页)
二百七十六级。擒贼二百三十一名。定国获陈州伪官惠在公等。以洪起斩获独多。仍加二级。晋丁启睿太子太保。 丁魁楚兵部尚书。
仍总督两广军务。陈洪 (第 358L 页)
顺帝故宫。守谦居之。十一传而至亨嘉。亨嘉以八月称监国。帝诏至。不报。举兵将东。广西巡抚瞿式耟移书总制 丁魁楚
为备。又檄思恩参将陈邦传。防梧州止狼兵。勿应亨嘉。亨嘉遣桂平道井侪。促式耟入。式耟不从。未几亨嘉提兵 …… (第 380L 页)
式耟议立桂端王子安仁王。及帝监国。式耟以为伦序不当立。不奉表劝进。至是乃遣使贺帝。仍乞援。已而亨嘉为 魁楚
所败。势窘。乃释式耟。时宜国公焦琏。为粤西揔镇杨国威旗鼓官。式耟密授计于琏。而邦传亦以兵至。擒亨嘉及 …… (第 380L 页)
州。俱斩于市。以功封 魁楚
为平粤伯。进式耟兵部右侍郎。协理戎政。式耟不入朝。退居广东。
会稽诸生郑遵谦。杀清使。与张国维,方逢 …… (第 381H 页)
事。与御史姚奇胤。沿途募兵得八千人。云南援将赵印选胡一青率兵三千至。大学士苏观生遣兵亦如之。两广总督 丁魁楚
遣兵四千至。军声颇振。诸 …… (第 392H 页)
  永历皇帝
帝讳由榔。桂王常瀛子。神宗孙。初封衡阳。张献忠陷衡州。桂王避于梧州。乙酉。金陵陷。在籍尚书陈子壮等。将奉王监国。闻思文皇帝立于福建。事遂寝。是岁王薨于梧。世子已卒。次子安仁王由𣜬亦卒。帝即其次也。崇祯时封永明王。丙戌。福建陷。两广总督 丁魁楚
与广西巡抚瞿式耟,巡按王化澄会议监国。兵部尚书吕大器,原任兵部尚书李永茂俱至。式耟言永明王贤。应立。 (第 394H 页)
时帝在衰绖。而太妃王氏曰。吾儿不胜此。愿更择可者。 魁楚
等意益坚。合谋迎于梧。十月十四日监国。改元永历。以肇庆府署为行宫。
(第 394H 页)
丁魁楚,
吕大器俱为大学士。瞿式耟以吏部右侍郎兼东阁太学士。掌吏部事。何腾蛟为武英殿太学士。加太子太保。 (第 394H 页)
魁楚
兼戎政。大器兼中枢。李永茂时丁忧。请终制。大器未几辞入蜀。
冬十一月。思文皇帝弟聿𨮁。自闽浮海至越 …… (第 394H 页)
不听。以朱治涧为两广总督。守肇庆。遂驾小艇上西峡。
주-D001二年春正月朔。帝至梧州。遂如桂林。时 丁魁楚
惑于奸弁苏聘。从梧西走岑溪。王化澄走浔州。随行者止瞿式耟也。是月十六日。李成栋入肇庆。遣副将杨文甫, …… (第 395L 页)
时魁疏论新政。召掌礼科给事中金堡。素有清直声。终制敕召还。何腾蛟进武英殿太学士。加太子太保。督师。 丁魁楚
及清人战于藤江。兵败死之。时魁楚屯兵千馀。清人招之不服。乃遣杜永和袭之。大战藤江。 (第 396H 页)
魁楚
败。中矢死之。隰江平乐相继降清。永和遂入琼州。廉州推官张孝起谋兴复起兵。兵败。妻子俱赴海死。孝起羁清 (第 396H 页)
  

漂人问答(阙名)
问。比年中原别无干戈之忧。长安,蜀汉。亦无据地之人耶。 答。山东,长安,蜀汉。已归清朝。别无干戈之扰。惟永历君据有广西。戢兵以待。
问。闻中原十三省。而永历只有四省。则可想其兵单力弱。如是而可抗清朝耶。或请和缓兵以自保耶。永历帝名望如何。 答。昔西伯百里以王天下。我永历君恢广大度。中兴指日可待。
问。永历于 崇祯帝为谁也。 答。永历君乃 崇祯帝之侄也。
问。永历帝年纪几何。而太子亦圣明耶。制阃名将及坐庙堂主国事。亦何人耶。 答。年纪则得等不知。而名将及秉国政者。孙可荣,丁国公数人。出将入相矣。(孙可荣即孙可望。丁国公即 丁魁楚。
)
问。南京苏杭等州。亦归清朝耶。考诸古史。天下多事则盗贱蜂起。而今独不然。然则百姓安堵耶。 答。全 (第 24H 页)
即为我军所执,亦无暇 与桂王交兵,何得以〔夺枣争梨天下扰〕为指此事耶?至隆武时靖江王亨嘉反桂林, 为 丁魁楚
、陈邦传擒获,则甫起事即败,亦未有骨肉相争之事。皆难强为附会也。注 中如此类者甚多。此则过欲示其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