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散曲

   三妇艳诗
   青青河畔草
   同 沈右
率诸公赋鼓吹曲二首
    巫山高
    芳树
   临高台
   望城行
   法乐辞十二首 …… (第 7a 页)
   青青河畔草
容容寒烟起翘翘望行子行子殊未归寤寐君(一作/若)
辉夜中心爱促觉后阻河曲河曲万里馀情交襟袖疏
珠露春华返璿霜秋照(一作/桂)晚入室怨蛾眉情归为谁

   同 沈右
率诸公赋鼓吹曲二首 …… (第 45a 页)
   阻雪连句遥赠和
积雪皓阴池北风鸣细枝九逵密如绣何异远别离(谢/朓)
风庭舞流霰冰沼结文澌饮春虽以燠钦贤纷若驰(江/秀)
(才/革)珠霙条间响玉溜檐下垂杯酒不相接寸心良共知
(王丞/融)飞云乱无绪结冰明曲池虽乖促席宴白首信勿
(王兰陵/僧孺)飘素莹檐溜岩结噎通歧樽罍如未浣况乃
限音仪(谢洗/马昊)原隰望徙倚松筠竟不移隐忧恧萱树忘

怀待山卮(刘中/书绘)初昕逸翮举日昃驽马疲幽山有桂树
岁暮方参差 (沈右/
率约)
 
 
 
 
 
 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卷七十六 (第 58b 页)
    登山曲

    泛水曲
   江上曲
   蒲生行
   咏邯郸才人嫁为厮养卒妇
   鼓吹曲二首同 沈右
率诸公赋
    芳树
    临高台
   同赋杂曲名 …… (第 6a 页)
   和徐都曹出新亭渚
   和刘中书
   赠王主簿二首
   和萧中庶直石头
   奉和竟陵王同 沈右
率过刘先生墓
   和王长史卧病
   和江丞北戍琅邪城
   和沈祭酒行园 …… (第 10a 页)
   临溪送别

   后斋回望
   与江水曹至干滨戏
   荅 沈右
率诸君饯别
   离夜同江丞王常侍作
   祀敬亭山庙
   出下馆
   落日同何仪曹煦
   夜 …… (第 11a 页)
   咏邯郸才人嫁为厮养卒妇
生平宫阁里出入侍丹墀开笥方罗縠窥镜比蛾眉初
别意未解去久日生悲憔悴不自识娇羞馀故姿梦中
忽彷佛犹言承燕私
   鼓吹曲二首同 沈右
率诸公赋
    芳树
早玩华池阴复影(一作/鼓)沧洲枻椅柅芳若斯葳蕤纷可
结霜下桂枝销怨与飞蓬折不 …… (第 39b 页)
   和萧中庶直石头
九河亘积岨三嵏郁旁眺皇州总地德回江款岩徼井干
赩苍林云甍蔽层峤川霞旦上薄山光晚馀照翔集乱
归飞虹蜺纷引曜君子奉神略瞰迥凭重峭强冠已籍

甚升车益英妙功存汉册书荣并周庭燎汲疾移偃息
董园倚谈笑麾旆一悠悠谦姿光且劭宴嘉多暇日兴
文起渊调曰余厕鳞羽灭景从渔钓泽渥资投分逢迎
典待诏咏沼邈含毫专城空坐啸徒惭皇鉴揆终延曲
士诮方追隐沦诀偶解金丹要若偶巫咸招帝阍良可

   奉和竟陵王同 沈右
率过刘先生墓
嘉树因枝条琢玉良可宝若人陵曲台垂帷茂渊道善 …… (第 62b 页)
   与江水曹至干滨戏(玉台云别/江水曹)
山中上芳月故人清樽赏远山翠百重回流映千丈花
枝聚如雪芜丝散犹网(一作垂藤/散似网)别后能相思何嗟异
封壤
   荅 沈右
率诸君饯别 …… (第 68a 页)
   阻雪连句遥赠和
积雪皓阴池北风鸣细枝九逵密如绣何异远别离(谢/眺)
风庭舞流霰冰沼结文□饮春虽以燠钦贤纷若驰(江/秀)
(才/革)珠霙条间响玉溜檐下垂杯酒不相接寸心良共知
(王丞/融)飞云乱无绪结冰明曲池虽乖促席宴白首信勿
(王兰陵/僧孺)飘素莹檐溜岩结噎通岐樽叠如末浣况乃
限音仪(谢洗/马吴)原隰望徙倚松筠竟不移隐忧恧萱树忘

怀待山卮(刘中/书绘)初昕逸翮举日昃驽马疲幽山有桂树
岁暮方参差 (沈右/
率约)
   还涂临渚
绿水缬清波青山绣芳质落景皎晚阴残花绮馀日(阿/从)
(事/)白沙淡无际青山眇 (第 73b 页)
   沈祖母王硕人寿九秩序
子于父母其属近其情昵其恩至故彼此之分显易以
敷施而人情之所以感发而叹咏者亦曰父兮生我母
兮鞠我又曰陟彼岵屺瞻望父母与夫堂构菑穫又皆

属于父子至谓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日严凡此圣人皆
系乎父母之于子而祖孙不与焉若孙之于祖情非不
昵也恩非不至也圣人设教忠厚之至岂不欲引而近
之然其等威隆杀自有不得而同者原夫尊亲不以远
而可疏也不以近而可亵也故曰尊祖曰敬宗曰睦族
职是之故孙之于祖其养当益厚礼当益严情当益致
然自书传之所纪载孙及养其祖者盖甚寡由是李令
伯遂著名于不朽也吴人 沈君仲说
自其先府君不禄 …… (第 54b 页)
于今若干稔矣顾其祖母王硕人综理家事鞠育 仲说
以迄于成人今 (第 55a 页)
仲说
年四十馀不惟读书积学度越流
辈至于履践之素言行之实无一不求合古人欲所以
奉其祖母者食饮温凊起居定省略 (第 55a 页)
弗异乎孝子之事
慈母也今年至正庚寅硕人寿登九秩九月廿九实其
生辰 仲说
具酒张筵为硕人寿凡亲旧里邻毕至清樾
堂先是夏天子赐高年帛硕人以九十颁双缣 (第 55a 页)
仲说

制衣硕人硕人虽届期颐而神观澄澈睹其孙之妇复 …… (第 55a 页)
伯行天台陈敬初辈咸奉书以庆
而予后至俾序篇端夫人所以事亲者岂不欲致养然
未必能享上寿使诚有之又未必如 仲说
养志不衰也
然则天将 (第 55b 页)
仲说
者有子有孙皆将如 (第 55b 页)
仲说
硕人虽老
行且见之沈氏其昌大矣乎诗曰孝孙有庆此之谓也
 右杂文数篇皆取有关风化可敬慕者不复诠次云
  (第 55b 页)
  鄞 全祖望绍衣撰 馀姚史梦蛟竹房校
 题跋
  宋榻石鼓文跋
范侍郎天一阁有石鼓文乃北宋本吴兴 沈仲说
家物
而彭城钱逵以薛氏释音附之者也钱氏篆文甚工其
后归于松雪王孙明中叶归于吾乡丰吏部巳而归范
氏古香 (第 1a 页)
  次钱伯行韵
五月东林水竹凉新荷叶小柳丝长且临大令鹅群帖
不恋尚书鸡舌香楚客谩誇千树橘杜陵共爱百花庄
满天风露枇杷熟归奉慈亲取次尝

  次 沈仲说

栋树飞花雪打篷居人行乐四时同波涵大泽平如掌
云割西山半入空金刹远瞻楼阁壮画船争载绮罗红
如何越女 …… (第 4b 页)
  寄沃哷彦文
幕下惟君最少年青春相忆路绵绵已推宋玉能为赋
却笑扬雄尚草玄千里独看吴渚月一书不寄楚江船
致身好在青云上莫漫登楼学仲宣
  次韵陈叔方见寄兼简 沈仲说
二首
作客不自慰怀人如酒中雨深芳草碧春老落花红自
笑嵇康懒谁悲阮籍穷知君情最重应念迹飘蓬 …… (第 21b 页)
  送庸田刘运使赴闽
三年沟洫敢论功恩与咸台礼数崇水部有诗皆似锦
使君无马不为骢胜游不惮三山远薄赋欣逢四海同
尝罢槟榔有馀味佳人休说荔枝红
刘向平生经济才独违鹓鹭久徘徊鹤书又赴咸台去
虎节还从水部来路入七闽连百粤心依五岭望三台

遥知别后书堪寄春近南云有雁回
  次韵叔方寄 沈仲说
公子新成江上宅更依西渚结幽亭时清墟里还无警
月黑柴扉不用扄流水暗和琴瑟响好山浓入画图青
故人白雪歌难 …… (第 26b 页)
  慈乌曲(有序/)

   至正十年夏四月诏赐高年帛吴兴 沈右
以纯
   孝称而其祖母夫人岁九十前后被赐者三而恩
   有加君子既感国家忠厚之泽洽于天下又美
   (第 35b 页)
   题赵松雪千文
永禅师书千文八百本赵魏公所书当不减此此卷大
德五年为韩定叟书定叟会稽人与公厚善集中赠定

叟及留别诗可考公以大德三年为江浙儒学提举此
当是为提举过会稽时书是岁公四十有七正中年书
也跋者四人韩性字明善定叟诸侄道德文学为元中
世名儒宇文公谅字子贞元统进士为史官张伯雨茅
山隐道士所谓勾曲外史也三公并有盛名而祖铭亦
禅宗大老所著有四会语录其字石鼎杭州径山僧其
云四明者本奉化人也
   跋 沈仲说
小简 (第 13a 页)
仲说
名右号寓斋故吴中富家尝取妾得范复初女即
具资装嫁之其文学行谊皆有足重而出处之迹不少
槩见而嫁范女之事 (第 13b 页)
亦仅见于浯溪集中相传与沈仲
荣同族然不可考也其诗篇书迹流落吴中甚多此纸
与安素高士者盖金天瑞伯祥也 仲说
书法最精见者
咸争宝爱况金氏子孙哉
   跋林藻深慰帖
右唐林藻深慰帖元人跋者五李倜士弘河东人官侍 (第 13b 页)
     池上

      对菊
     送卲同知分韵得来字
     次韵 沈仲说
荅蒋子中遗山水便面诗
   卷之三
    古诗五言
     发吴门
     大江
     狼 …… (第 3b 页)
    秋日杂兴五首

     寄 沈仲说
二首
     次韵金上人见诒
     寄家兄敬德
     次韵吕彦贞西园同游
     归燕 …… (第 7b 页)
     次韵郑遂昌奉谒范魏公祠
     白芙蓉
     次韵钱伯行白芙蓉
     娄江即事二首
     次韵 仲说
喜陈叔方过东林隐居二首 …… (第 7b 页)
   次韵怀彦成
     次韵待琦上人不至
     次韵怀玉山
     陆氏别业
     寄 仲说
     
寄玉山二首
     水木清华亭小酌
      (第 8a 页)
仲说
留陈公原余往访之
     留宿陈公原
     题陈公 (第 8a 页)
仲说
所居壁 …… (第 8a 页)
  寄顾高士
     寄郑明德
     过三塔湾留题
     再用韵荅郑先生
     用韵荅 沈仲说
     
寄钱诚夫员外
     寄蔡彦文都事
     九日
     九日简同幕诸公兼寄吴中兄弟 …… (第 10a 页)
    铭

     颐庵铦
     贞白室铭
     吴兴 沈仲说
得苏长史奋砚铭
     缓轩铭
    箴
     潜心阁箴
    赞
     刘文正公小像 (第 14a 页)
   雁孤飞为徐夫人作雁孤飞在何所一在江之南一在江之浒江南一去不
见归河水悠悠自东注结发从君作夫妇岂料孤飞失
俦侣夫为忠臣妾贞女忍昔闻之今自许我欲同归泉
下土翼下之乌谁与哺日暮不离河之洲日出飞飞爱
毛羽毛羽幸无矰缴伤翼下之雏乃可防

   慈乌曲为 沈仲说

慈乌尾毕逋朝夕相呼哺尔雏今日慈乌一何乐飞向
树头及屋角飞去飞来鸣且啄门前忽有吏手捧篚与
筐中有两 (第 5b 页)
   送邵同知分韵得来字
我折钱塘柳君上越王台越台今寂寞昔人安在哉空
馀镜湖水荡漾小蓬莱千岩雨新霁万壑净无埃山色
时时好荷花面面开流芳殊未歇烂漫待君来

   次韵 沈仲说
答蒋子忠遗山水便面诗
端居宴修景尚论天人际纨扇远寄将咫尺山水丽出
入怀袖 (第 11b 页)
   其五
明河如练月娟娟坐对清光只自怜夜久不知沾白露
梦回犹忆到钧天汝南遗老推黄宪海内诸公想郑虔
万里归来无寸补论文惭愧到忘年

   寄 沈仲说
欲采芙蓉寄所思秋江风露正离离每因见月怀玄度
岂但看诗说项斯溪上燕辞华屋早槎头鱼上碧波迟
太平无事差科 (第 2b 页)
   再次韵答明德
炼石无心补漏天幽栖环堵独萧然松萝雨后生朝菌
藜藿年深没故廛足濯沧浪池上水衣薰豕虱窦中烟

林居似厌城南浅重拟归乘谷口舡
   用韵答 沈仲说
结客东吴忆盛年多君燕处每超然千金昔弃朱公产
一亩今无许子廛濯足洞庭天拍水挂帆笠泽柳含烟
相逢一笑荣枯 (第 4a 页)
于先觉率僚友而拜黄垆兮羞秋
菊而荐寒泉仰泰山而企乔木兮誓有永而勿谖
   清晖楼辞(并序/)
 吴兴 沈仲说
甫学古有文事大母无间言所居东林
 有楼曰清晖金华王君子充记之以文余因推本其
 志而为之辞曰 (第 11a 页)
 韦羌山人陈基为铭铭
其心贞其室白端厥居匪徒饰不缁磷视其迹勒斯铭
永无斁
   吴兴 沈仲说
得苏长史旧砚名沧浪池临海陈 …… (第 12a 页)
   基为之铭曰
有苏沧浪之砚泓乎池方以就矩圆弗规润为文章炳
其垂惟说尚友不诡随尚宝用旃永弗隳
   缓轩铭(并序/)
 吴郡隐君子 沈仲说
甫以呐名亝既自为之箴复以
 缓名其轩属余为之铭曰
古之君子夙夜孜孜居则三省行则再思下堂而伤足
者数月 (第 12b 页)
   横山纪行诗序

吴郡 沈仲说
甫由长洲先茔鼓柁而西出胥关过石湖
省母夫人墓于横山之阳跋涉道途辄顾瞻哀慕而其
低徊寤叹之形诸言者皆成 (第 8a 页)
韵语时余辱与同载间亦
有所赋其甥吕彦真悉手录之得如干首夫吟咏情性
莫过于诗然三百篇皆本性情而尤感人者无如蓼莪
盖父母之恩昊天罔极人子蒸蒸色养尚不足以报其
万一而况乎不得终养者其心为何如此君子所以三
复流涕而不忍读之也今 仲说
天性醇孝笃学好问(第 8a 页)
又遭时太平克承世泽其视蓼莪之时不侔矣然而既
怙且恃以鞠拊畜育者 仲说
皆蚤失之而其顾焉复焉
者独赖祖母之存今亦已矣虽复生事死葬无或遗憾
(第 8b 页)
仲说
岂忍一日忘其德哉是以顾冢舍于长洲践雨
露于横山仰天宇之澄鲜抚原隰之夷旷而风木寒泉
之感见于衔恤茹哀者 …… (第 8b 页)
痛识者谓有蓼莪之遗思焉而欧阳叔弼居忧复有讥
其作诗者余虽非识者 仲说
固兴公之徒欤世有君子
如苏长公则 (第 9a 页)
仲说
贤于叔弼矣余因彦真不录爰用崔
正言纪行诗体汇编之又嘉仲说本乎性情也乐为之

   送粹上人诗序 (第 9a 页)
绝俗固百世
之贤大夫君子人也前志有之以长续短以有馀补不
足九成有之因书以为佩韦斋记
   存存斋记 沈君仲说
隐居于吴会耕学于笠泽庐于陈公之原而
以名其室曰存存斋盖取易大传之语而陈公原之庐
朴而不陋简而有容甍不 (第 3b 页)
加彫椽不加琢而室之制具

焉盖沈氏世泳诗书之泽而其先垄所在土厚水深松
柏茂蔚斯斋也在墓之左环以流水缭以林麓遥岑绿
野星拱绣错而岁时霜露之感油然于寒泉风木间
曰子盍为我记之盖余辱在宾友之末尝捧卮酒为
祖夫人 (第 4a 页)
仲说
持承重之丧于此又尝即其处而吊焉俛仰生事死丧之际敬养 (第 4a 页)
隆而哀礼
仲说
所以培其本而浚其源者非一日矣且成性存
存道义之门圣人赞易之辞释之者曰知礼存性而道 …… (第 4a 页)
义出盖学以知之智也孝以履之礼也性由此存道由
此出而措之皆适于宜吾概于 仲说
事亲之始终见之
则于斯斋也可无言乎噫以简朴之室庐居深厚之水
(第 4b 页)
仲说
所以永孝思也以存存之圣谟承诗书之世泽 (第 4b 页)
仲说
所以垂后昆也后之人慎毋以华易朴以繁易简
则存存之馀庆未艾矣是为记
   静远斋记
吴门于正夫少习医方 (第 4b 页)
    登楞伽
    五月调兵赴杭嘉等处四首
    鸡冠
    次韵虞隐君堪潘阃掾谷雨中见寄十绝
    谢 沈仲说
送酒次费圜韵
    送江西丁省郎赴京奏捷
    本长老红蕉图
    刘司马山居
    至正乙 (第 4a 页)
夷白斋稿补遗
  乐府
   咏归操
 吴人 沈仲说
搆亭曰咏归每服田之暇辄弦歌其中盖将有
 感于曾点氏之言意也为一阕俾弦而歌以自适云
我朝于田我暮于室曷 …… (第 1a 页)
 语到黄昏

吴笺新制玉鸾纹冲雨殷勤寄荜门燕子不来人独立自拈湘
管认啼㾗
东风吹雨冷萧斋数日泥深无卖柴何必民心怨枯槁九重膏
泽降天街
柳条绿妥水平堤茅屋阴阴湿燕泥自料封侯巳无分烟蓑雨
笠合幽栖
镜中短发日毵毵情绪如丝未吐蚕杳杳旌旗愁欲破两年有
警在淮南
□事东皇苦吝晴眼中春色可怜生夜来一觉罗浮梦翠羽梅
梢故故鸣
东家结屋朝筑基西家织锦夜鸣机人生活计不可缺我独累
累无所归

我家旧在赤城傍数亩山田一草堂记得雪中随射猎弋凫掩
兔过崇冈
曾随射猎过崇冈薄暮归来煮酒香岂料青山不相识草堂烟
灭石田荒
春水漪漪漾曲尘春郊花柳织成茵明朝寒食清明近愧我东
西南北人
   谢 沈仲说
送酒次费圜韵
双榼青衣馈合欢罗浮春色照杯柈梅花窗下东风别今夜吹
人不敢寒
   送江西丁省郎赴京奏捷 (第 15b 页)
   沈祖母王硕人寿九秩序
子于父母其属近其情昵其恩至故彼此之分显易以
敷施而人情之所以感发而叹咏者亦曰父兮生我母
兮鞠我又曰陟彼岵屺瞻望父母与夫堂构菑穫又皆
属于父子至谓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日严凡此圣人皆

系乎父母之于子而祖孙不与焉若孙之于祖情非不
昵也恩非不至也圣人设教忠厚之至岂不欲引而近
之然其等威隆杀自有不得而同者原夫尊亲不以远
而可疏也不以近而可亵也故曰尊祖曰敬宗曰穆族
职是之故孙之于祖其养当益厚礼当益严情当益致
然自书传之所纪载孙及养其祖者盖甚寡由是李令
伯遂著名于不朽也吴人 沈君仲说
自其先府君不禄
于今若干稔矣独其祖母王硕人综理家事鞠 (第 28a 页)
仲说

以迄于成人今 (第 28a 页)
仲说
年四十馀不惟读书绩学度越流
辈至于履践之素言行之实无一不求合古人欲所以
奉其祖母者食饮温凊起居定省略 (第 28b 页)
弗异乎孝子之事
慈母也今年至正庚寅硕人寿登九帙九月廿九实其
生辰 仲说
具酒张筵为硕人寿凡亲旧里邻毕集于清
越堂先于夏天子赐高年帛硕人以九十颁双缣 (第 28b 页)
仲说
用制衣衣硕人硕人虽届期颐而神观澄澈睹其孙与
妇复领曾孙拜于前而亲旧里邻无不拜相次进酒为 …… (第 28b 页)
予后至众靡以老谬俾序于篇端夫人之所以
事其亲者岂不欲致其养然未必有能享上寿而康强
也使诚有之又未必如 仲说
能养其志而不衰也然则
天将报 (第 29a 页)
仲说
者有子有孙皆将如 (第 29a 页)
仲说
硕人虽老矣行
且见之沈氏其不昌大矣乎诗曰孝孙有庆此之谓也
   祈晴有应序
平江于三吴地势最卑瀼遇雨 (第 29a 页)
精而神之所在但见瀰漫叆叇之在岩谷于
是曰吾亲其在是乎何深有以触吾衷乎故名轩曰瞻
云意甚婉矣伯祥之邻有 沈仲说
氏蚤孤养其大母备
至既丧不忍期必三年庐墓以孝闻伯祥将薰陶之其
瞻云以思亲彼此同一致予乐道人之善故以类 …… (第 20a 页)
时又不肯苟且以倖进顾甘栖迟伴奂于烟水之乡故
取少陵诗句以名其所处其所养所适何如哉予虽弗
获识邱君而 沈仲说
氏吾友也则与进德居相近亟称
进德之贤不辍口斯时也 (第 39a 页)
仲说
与进德屏遁江湖之间
濯缨洗耳煮芹烹莼与海鸥渚雁农父钓叟对酌酬歌 (第 39a 页)
宗本先(字景明/京口人)
陆仁(字良贵河南人流寓/昆山自号樵雪生) 沈右(字仲说/吴人)
王楷(字叔正/太原人)
张田(字芸已浚/仪人徙吴)
刘西村(见玉山/名胜)
金翼(字敬德天台赤城 (第 77a 页)
宗本先(字景明/京口人)
陆仁(字良贵河南人流寓/昆山自号樵雪生)
沈右(字 仲说/
吴人)
王楷(字叔正/太原人)
张田(字芸已浚/仪人徙吴)
刘西村(见玉山/名胜)
金翼(字敬德天台 (第 77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