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集類
別集類
詞曲類
詩文評類
来氏论表策世业序
韩退之自言就礼部试强颜为文辞类优俳者之所为
欧阳永叔与人书少举进士辄穿蠹经传移彼就此必
其后多所更变始能有立以彼二公彊材奥思率其所
学宜无不得于有司顾屈情拂志大贬其生平以求一
得当于所为制举也者甚矣制举之难为也虽然必其
上之不以所学求下而下之亦不以所学应上是故然
耳假使韩子为有司而欧阳子举进士其两无是语久
矣予乡来 三峰先生 以家学起自举童子科以及解省
类无不以其所学应有司举而有司亦卒以其所学得
之余尝退自思当进举时未尝不以 (第 7a 页)
已之所学为可得
也乃曰是少谙练不足法或稍自简摩希得当矣又曰
亦甚阿移哉何必然夫以此却足者屡 三峰先生 每为
文无所顾忌嗟乎丈夫贵自得耳董子不以天人自陈
其所传者玉杯尔已司马长卿不以见召时为天子作
赋则子 …… (第 7a 页)
为生平所贵重哉今 三峰先生 其曾孙元成亦以家学
起举于乡而以进士名天下其得于有司称其所学而
有司亦遂无有以其学失之者将复汇先生制 (第 7b 页)
文与
已所著共一家言名论表策世业而元成予友也故属
予叙因念读 三峰先生 文时叹韩子欧阳子皆不幸不
遇有司及读元成文且谓自今后更无可容韩子与欧
阳子所叹今已矣弃制举久矣但当曰 (第 7b 页)
韩退之自言就礼部试强颜为文辞类优俳者之所为
欧阳永叔与人书少举进士辄穿蠹经传移彼就此必
其后多所更变始能有立以彼二公彊材奥思率其所
学宜无不得于有司顾屈情拂志大贬其生平以求一
得当于所为制举也者甚矣制举之难为也虽然必其
上之不以所学求下而下之亦不以所学应上是故然
耳假使韩子为有司而欧阳子举进士其两无是语久
矣予乡来 三峰先生 以家学起自举童子科以及解省
类无不以其所学应有司举而有司亦卒以其所学得
之余尝退自思当进举时未尝不以 (第 7a 页)
已之所学为可得
也乃曰是少谙练不足法或稍自简摩希得当矣又曰
亦甚阿移哉何必然夫以此却足者屡 三峰先生 每为
文无所顾忌嗟乎丈夫贵自得耳董子不以天人自陈
其所传者玉杯尔已司马长卿不以见召时为天子作
赋则子 …… (第 7a 页)
为生平所贵重哉今 三峰先生 其曾孙元成亦以家学
起举于乡而以进士名天下其得于有司称其所学而
有司亦遂无有以其学失之者将复汇先生制 (第 7b 页)
文与
已所著共一家言名论表策世业而元成予友也故属
予叙因念读 三峰先生 文时叹韩子欧阳子皆不幸不
遇有司及读元成文且谓自今后更无可容韩子与欧
阳子所叹今已矣弃制举久矣但当曰 (第 7b 页)
云海亭望具区 姜夔
茫茫复茫茫中有山苍苍大哉夫差国坐占天一方夫
差醉莲宫巨浪摇不醒越兵从何来夺我玉万顷年年
亭上秋一笛千古愁谁能知往事飞下双白鸥
过太湖 唐桂芳
向晚推篷望群山隐约青篙工排阵势野饭杂鱼腥水
阔疑无地天低剩有星吴音相尔汝聊复慰飘零 (第 9a 页)
茫茫复茫茫中有山苍苍大哉夫差国坐占天一方夫
差醉莲宫巨浪摇不醒越兵从何来夺我玉万顷年年
亭上秋一笛千古愁谁能知往事飞下双白鸥
过太湖 唐桂芳
向晚推篷望群山隐约青篙工排阵势野饭杂鱼腥水
阔疑无地天低剩有星吴音相尔汝聊复慰飘零 (第 9a 页)
王公克恭翰林侍讲学士风林朱公升徽
州知府江右权公纬河南李公讷推官徐公逊及刘公
昭父某公良枘共六纸皆与 唐仲实 者 (第 5a 页)
仲实 (第 5a 页)
桂芳 号 (第 5a 页)
白云 故筠轩山长元之子仕为徽州路教授父子皆以
文名风林诗称杜君者元待制清碧先生杜本也克恭 …… (第 5a 页)
实继卫国公邓愈镇徽州好贤下士而李公帖称职守
粗遣惟虑民贫不能应承且问政于 仲实 甚切徐公字
敏夫号静学词亦豪俊可喜一时贤守贰也风林与环
谷诸老相后先而际龙飞之运为帷幄元臣斯文之穷 …… (第 5b 页)
字号三绝其称则贤者肃之子也泉州路总管郑公灊
徽州通守何公翔卿荥泽丞余公镛及揭公枢郑公斌
与 仲实 共七纸皆与吕旭者旭字德昭西城之裔号菊
篱仕为延长 (第 6a 页)
教谕仲实 后一纸即跋此卷者礼部侍郎
朱公同代书之考其详则知前苏米朱程四帖本出吕
氏而枢则豫章学士文安公之孙同则 (第 6a 页)
州知府江右权公纬河南李公讷推官徐公逊及刘公
昭父某公良枘共六纸皆与 唐仲实 者 (第 5a 页)
仲实 (第 5a 页)
桂芳 号 (第 5a 页)
白云 故筠轩山长元之子仕为徽州路教授父子皆以
文名风林诗称杜君者元待制清碧先生杜本也克恭 …… (第 5a 页)
实继卫国公邓愈镇徽州好贤下士而李公帖称职守
粗遣惟虑民贫不能应承且问政于 仲实 甚切徐公字
敏夫号静学词亦豪俊可喜一时贤守贰也风林与环
谷诸老相后先而际龙飞之运为帷幄元臣斯文之穷 …… (第 5b 页)
字号三绝其称则贤者肃之子也泉州路总管郑公灊
徽州通守何公翔卿荥泽丞余公镛及揭公枢郑公斌
与 仲实 共七纸皆与吕旭者旭字德昭西城之裔号菊
篱仕为延长 (第 6a 页)
教谕仲实 后一纸即跋此卷者礼部侍郎
朱公同代书之考其详则知前苏米朱程四帖本出吕
氏而枢则豫章学士文安公之孙同则 (第 6a 页)
及党与二百馀人皆伏诛有白沙行藁二卷
叶茂斋(保翁/)字宗茂以字行休宁星洲人从学余复卿
至正末与汪同协谋起兵禦寇国初授婺源知州升
饶州知府坐事免所著诗文曰茂斋集(见序/事) 唐白云(桂芳/) 字仲实以字行筠轩元之子师洪潜夫自
歙城徙槐塘仕为南雄路学正国初摄紫阳书院山
长所著有武夷小藁(见 (第 45b 页)
及党与二百馀人皆伏诛有白沙行藁二卷
叶茂斋(保翁/)字宗茂以字行休宁星洲人从学余复卿
至正末与汪同协谋起兵禦寇国初授婺源知州升
饶州知府坐事免所著诗文曰茂斋集(见序/事)
唐白云 (桂芳/ )字 (第 45b 页)
仲实 以字行筠轩元之子师洪潜夫自
歙城徙槐塘仕为南雄路学正国初摄紫阳书院山
长所著有武夷小藁(见行/状 …… (第 45b 页)
池州路学正累授太平路学教授江西行省平章新
济辟为幕属升理问所知事尝献十策于参政董孟
起寻以病免号云一懒翁国初与 唐仲实 同迎跸于
街口被顾问事见五伦书
俞子茂(茂/)一名荣休宁溪西人早岁读书授徒通兵法
元末从元帅汪同 …… (第 46a 页)
靖江府纪善
汪士弘(阙/)东湖兄伯卫之子有诗曰挠鸣集
汪士晦(文亮/)一字用晦士弘从弟晚号简直翁
唐梧冈(文凤/)字子仪 学正仲实 之子永乐初仕为赣州
兴国知县被选为赵府纪善所著曰梧冈集
程叔春(仁发/)山长逢午之族义民兼善之子从 (第 55a 页)
叶茂斋(保翁/)字宗茂以字行休宁星洲人从学余复卿
至正末与汪同协谋起兵禦寇国初授婺源知州升
饶州知府坐事免所著诗文曰茂斋集(见序/事) 唐白云(桂芳/) 字仲实以字行筠轩元之子师洪潜夫自
歙城徙槐塘仕为南雄路学正国初摄紫阳书院山
长所著有武夷小藁(见 (第 45b 页)
及党与二百馀人皆伏诛有白沙行藁二卷
叶茂斋(保翁/)字宗茂以字行休宁星洲人从学余复卿
至正末与汪同协谋起兵禦寇国初授婺源知州升
饶州知府坐事免所著诗文曰茂斋集(见序/事)
唐白云 (桂芳/ )字 (第 45b 页)
仲实 以字行筠轩元之子师洪潜夫自
歙城徙槐塘仕为南雄路学正国初摄紫阳书院山
长所著有武夷小藁(见行/状 …… (第 45b 页)
池州路学正累授太平路学教授江西行省平章新
济辟为幕属升理问所知事尝献十策于参政董孟
起寻以病免号云一懒翁国初与 唐仲实 同迎跸于
街口被顾问事见五伦书
俞子茂(茂/)一名荣休宁溪西人早岁读书授徒通兵法
元末从元帅汪同 …… (第 46a 页)
靖江府纪善
汪士弘(阙/)东湖兄伯卫之子有诗曰挠鸣集
汪士晦(文亮/)一字用晦士弘从弟晚号简直翁
唐梧冈(文凤/)字子仪 学正仲实 之子永乐初仕为赣州
兴国知县被选为赵府纪善所著曰梧冈集
程叔春(仁发/)山长逢午之族义民兼善之子从 (第 55a 页)
痛云
郑府君(以文/)墓铭 王 袆
歙有隐君子曰郑府君既殁之十有八年其子德裕始
奉执友 唐君桂芳 所为状以铭来请德裕之言曰先君
子德有以成已而寿不及艾也才足以用世而名不及 …… (第 18a 页)
而择之孰阏而抑之吁
嗟乎惟命实职之施之获之子孙其食之我铭以勒之
过者式之
南雄路儒学正白云先生 唐公(桂芳/) 行状
钟 亮
先生姓唐氏讳桂芳字仲寔学者称白云先生其先始
祖讳承昈京兆 (第 20b 页)
之孰阏而抑之吁
嗟乎惟命实职之施之获之子孙其食之我铭以勒之
过者式之
南雄路儒学正白云先生唐公 (桂芳/ )行状
钟 亮 (第 20b 页)
先生姓唐氏讳桂芳 字仲寔学者 (第 20b 页)
白云先生 其先始
祖讳承昈京兆人从宋高宗南渡为新安太守子孙因 …… (第 20b 页)
酉秋我朝龙兴平定海
宇天兵东下而歙之版图先入职方氏戊戌太祖高皇
帝驻跸于歙访问耆儒而佥院邓公愈以朱升 唐仲实
名闻召对称旨有尊酒束帛之赐事载实录邓公尝以
礼罗之俾掌儒学秋丁祀事牲醴蠲洁礼仪严整值三
献未终知府魏 …… (第 22b 页)
震慑为先生危而邓公尤加敬焉退居槐塘上为
宋故相程公元凤之乡授徒家塾买田筑室庐以为终
老计所居之园前列 三峰 乃扁其居曰 (第 23a 页)
三峰 精舍提刑
按察司佥事三洲陈浩记之旧友佥事喜山公行部下
车延见相与叙话畴昔酒酣先生大噱起舞太守李公
讷 (第 23a 页)
命绘为图尝私谥晋陶渊明为酒圣陶先生唐王无
功为酒贤王先生自称酒狂 唐先生 凡岁时令节先生 …… (第 23a 页)
辛亥夏五月患腹疽之症伏枕几七十日疾已小愈七
月廿又一日申时子孙环侍作赞曰两袖清风千里 白
云 萧然而逝享年七十有三配江氏先卒三十年有男
一人曰文虎以明经举任四川泸州江安县丞秩满调
广西郁林州北流 …… (第 24b 页)
惊鬼愕意态横出勃勃如春
涛起涌令人叹赏其为诗清新流丽出语惊人而声调
格律铿锵浏亮读之琅然惬听有武夷藁 白云 集略四
十卷藏于家先生生平澹于利欲轻财尚义与人交洞
见肺腑不事边幅而性孝友最隆于教授公敬爱尽礼 …… (第 25b 页)
者采择焉永乐十二年岁在甲
午春正月望日状(按戊戌年十二月庚辰上自宣至/徽召故老耆儒访以民事有儒士) (唐仲实 姚琏者来见上问之曰丧乱以来民多失业/其心望治甚于饥渴吾深知之 (第 26b 页)
仲实 对曰自大军去)
(后民获所归矣又问曰邓愈筑城百姓怨乎 (第 26b 页)
仲实 对曰/颇怨上曰筑城以卫民何怨之有必愈所为迫促以)
(失人心即命罢之又问尔能博通今古必谙成败之/迹若汉 (第 26b 页)
高祖光武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此数君者)
(平一天下其道何如 仲实 对曰此数君者皆以不嗜/杀人故定天下于一主公圣明神武兼数君之长驱)
(除祸乱未尝妄杀出民膏火措之于祍席 …… (第 26b 页)
(恒思所以休息之曷尝忘也 仲实 等曰诚如是民之生/息可待矣上曰有不便者盍尽言之 (第 27a 页)
仲实 等拜谢乃赐)
(诸父老布帛/抚慰之而去)
程先生(平/)传 汪 睿
先生名平字德正 (第 27a 页)
郑府君(以文/)墓铭 王 袆
歙有隐君子曰郑府君既殁之十有八年其子德裕始
奉执友 唐君桂芳 所为状以铭来请德裕之言曰先君
子德有以成已而寿不及艾也才足以用世而名不及 …… (第 18a 页)
而择之孰阏而抑之吁
嗟乎惟命实职之施之获之子孙其食之我铭以勒之
过者式之
南雄路儒学正白云先生 唐公(桂芳/) 行状
钟 亮
先生姓唐氏讳桂芳字仲寔学者称白云先生其先始
祖讳承昈京兆 (第 20b 页)
之孰阏而抑之吁
嗟乎惟命实职之施之获之子孙其食之我铭以勒之
过者式之
南雄路儒学正白云先生唐公 (桂芳/ )行状
钟 亮 (第 20b 页)
先生姓唐氏讳桂芳 字仲寔学者 (第 20b 页)
白云先生 其先始
祖讳承昈京兆人从宋高宗南渡为新安太守子孙因 …… (第 20b 页)
酉秋我朝龙兴平定海
宇天兵东下而歙之版图先入职方氏戊戌太祖高皇
帝驻跸于歙访问耆儒而佥院邓公愈以朱升 唐仲实
名闻召对称旨有尊酒束帛之赐事载实录邓公尝以
礼罗之俾掌儒学秋丁祀事牲醴蠲洁礼仪严整值三
献未终知府魏 …… (第 22b 页)
震慑为先生危而邓公尤加敬焉退居槐塘上为
宋故相程公元凤之乡授徒家塾买田筑室庐以为终
老计所居之园前列 三峰 乃扁其居曰 (第 23a 页)
三峰 精舍提刑
按察司佥事三洲陈浩记之旧友佥事喜山公行部下
车延见相与叙话畴昔酒酣先生大噱起舞太守李公
讷 (第 23a 页)
命绘为图尝私谥晋陶渊明为酒圣陶先生唐王无
功为酒贤王先生自称酒狂 唐先生 凡岁时令节先生 …… (第 23a 页)
辛亥夏五月患腹疽之症伏枕几七十日疾已小愈七
月廿又一日申时子孙环侍作赞曰两袖清风千里 白
云 萧然而逝享年七十有三配江氏先卒三十年有男
一人曰文虎以明经举任四川泸州江安县丞秩满调
广西郁林州北流 …… (第 24b 页)
惊鬼愕意态横出勃勃如春
涛起涌令人叹赏其为诗清新流丽出语惊人而声调
格律铿锵浏亮读之琅然惬听有武夷藁 白云 集略四
十卷藏于家先生生平澹于利欲轻财尚义与人交洞
见肺腑不事边幅而性孝友最隆于教授公敬爱尽礼 …… (第 25b 页)
者采择焉永乐十二年岁在甲
午春正月望日状(按戊戌年十二月庚辰上自宣至/徽召故老耆儒访以民事有儒士) (唐仲实 姚琏者来见上问之曰丧乱以来民多失业/其心望治甚于饥渴吾深知之 (第 26b 页)
仲实 对曰自大军去)
(后民获所归矣又问曰邓愈筑城百姓怨乎 (第 26b 页)
仲实 对曰/颇怨上曰筑城以卫民何怨之有必愈所为迫促以)
(失人心即命罢之又问尔能博通今古必谙成败之/迹若汉 (第 26b 页)
高祖光武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此数君者)
(平一天下其道何如 仲实 对曰此数君者皆以不嗜/杀人故定天下于一主公圣明神武兼数君之长驱)
(除祸乱未尝妄杀出民膏火措之于祍席 …… (第 26b 页)
(恒思所以休息之曷尝忘也 仲实 等曰诚如是民之生/息可待矣上曰有不便者盍尽言之 (第 27a 页)
仲实 等拜谢乃赐)
(诸父老布帛/抚慰之而去)
程先生(平/)传 汪 睿
先生名平字德正 (第 27a 页)
吴处士(伯冈/)墓志铭 解 缙
新安齐国文公阙里也遗风馀韵奕世犹存自宋亡元
兴时则有若程勿斋吴义夫汪古逸赵子常郑彦昭汪
德辅倪士毅朱允升郑师山 唐三峰 传至国初以性命
义理之学讲淑诸人皆不失为文公之徒也予尝闻而 (第 1a 页)
为之羡慕焉今户科给事中兼司经局校书吴君彦守
新安之世家也同官多暇因考论其师友渊源而君为
予泫以泣奉唐君子仪所为其父吴处士伯冈行状求
铭勒于其墓按状伯冈从学于子常彦昭而讲于德辅
以下诸君子仪 三峰 之子也文公之泽岂不长哉考吴
氏系出汉长沙王芮四男分居新安休宁歙县其后有
讳少微者仕唐为御史曾孙瑶自休 …… (第 1b 页)
官成忠郎
年九十馀乃卒邦吕生柔遇柔遇生贲龙元承直郎太
平路繁昌县尹号屏山先生生之泰之泰生渊字万顷
号 白云先生 是为伯冈之父其配某氏伯冈之母也伯 (第 2a 页)
新安齐国文公阙里也遗风馀韵奕世犹存自宋亡元
兴时则有若程勿斋吴义夫汪古逸赵子常郑彦昭汪
德辅倪士毅朱允升郑师山 唐三峰 传至国初以性命
义理之学讲淑诸人皆不失为文公之徒也予尝闻而 (第 1a 页)
为之羡慕焉今户科给事中兼司经局校书吴君彦守
新安之世家也同官多暇因考论其师友渊源而君为
予泫以泣奉唐君子仪所为其父吴处士伯冈行状求
铭勒于其墓按状伯冈从学于子常彦昭而讲于德辅
以下诸君子仪 三峰 之子也文公之泽岂不长哉考吴
氏系出汉长沙王芮四男分居新安休宁歙县其后有
讳少微者仕唐为御史曾孙瑶自休 …… (第 1b 页)
官成忠郎
年九十馀乃卒邦吕生柔遇柔遇生贲龙元承直郎太
平路繁昌县尹号屏山先生生之泰之泰生渊字万顷
号 白云先生 是为伯冈之父其配某氏伯冈之母也伯 (第 2a 页)
官同知耀州事鲍公(颎/)行状 唐文凤
公姓鲍氏讳颎字尚褧歙西之棠樾里人也其上世自
青齐来歙凡再迁至棠樾世以儒宦显曾祖讳周以子
贵赠从仕郎徽州路黟县尹周之父寿孙当至元丙子
之变里中盗起贼执其父欲兵之寿孙出愿代父死父
愿代子死贼哀怜之不忍杀父子俱得释人称为慈孝
鲍家事载宋史孝义传祖讳同仁以右语出身五转至
会昌州同知致其事考讳深讲学郑子美待制之门为
构师山书院以延乡里学徒遂领府檄摄山长事公幼
聪敏不凡甫成童读书知大义能诗文精字法遒劲方
整旁攻篆𨽻及长从游于张子经胡孟成郑彦昭诸先
辈山长公筑耕读堂以延贤士大夫而风林朱允升 白
云唐仲实 石泉周彦明日夕过从相与讲求诵习由是
见益明识益高值壬辰淆乱世家大族俱被剽掠劫夺
而公之故居悉遭焚燬无 (第 15a 页)
公姓鲍氏讳颎字尚褧歙西之棠樾里人也其上世自
青齐来歙凡再迁至棠樾世以儒宦显曾祖讳周以子
贵赠从仕郎徽州路黟县尹周之父寿孙当至元丙子
之变里中盗起贼执其父欲兵之寿孙出愿代父死父
愿代子死贼哀怜之不忍杀父子俱得释人称为慈孝
鲍家事载宋史孝义传祖讳同仁以右语出身五转至
会昌州同知致其事考讳深讲学郑子美待制之门为
构师山书院以延乡里学徒遂领府檄摄山长事公幼
聪敏不凡甫成童读书知大义能诗文精字法遒劲方
整旁攻篆𨽻及长从游于张子经胡孟成郑彦昭诸先
辈山长公筑耕读堂以延贤士大夫而风林朱允升 白
云唐仲实 石泉周彦明日夕过从相与讲求诵习由是
见益明识益高值壬辰淆乱世家大族俱被剽掠劫夺
而公之故居悉遭焚燬无 (第 15a 页)